摘要
刑事诉讼构造理论较早地提出者当属日本学者,随后又被我国台湾地区刑事诉讼法学界所接受.
同被引文献26
-
1陈卫东,李奋飞.论侦查权的司法控制[J].政法论坛,2000,18(6):111-119. 被引量:121
-
2毛玮,胡汝为.论侦查违法行为的性质[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2):80-84. 被引量:1
-
3姚华.论警察执法中的人权保障——以侦查阶段为研究对象[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5(2):133-137. 被引量:3
-
4卞建林.论我国侦查程序中检警关系的优化——以制度的功能分析为中心[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5,13(2):59-67. 被引量:53
-
5拉德布鲁赫.法学导论,1997.
-
6孟德斯鸠;张雁深.论法的精神(上),1961.
-
7洛克.政府论(下),1964.
-
8李心鉴.刑事诉讼构造论,1997.
-
9陈光中;江伟.诉讼法论丛,1999.
-
10拉德布鲁赫;米健;朱林.法学导论,2003.
-
1杜丽群.经济学的两种研究范式:实验经济学与行为经济学评析[J].经济思想史评论,2007(1):179-187. 被引量:2
-
2黄婷婷,张超.中国刑事诉讼量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检验[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4(3):117-120.
-
3周炳亮,黄楚元.我国警检关系调整初探[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0(4):81-83. 被引量:1
-
4鲁超.论刑事诉讼价值冲突之成因[J].大东方,2016,0(5):259-259.
-
5周星,林清胜.交叉学科研究的典范:实验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J].经济学家,2004(3):85-90. 被引量:4
-
6曾牧野,李新家.于光远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研究[J].南方经济,2005,34(5):5-9.
-
7水晶.宋代刑事诉讼制度研究[J].考试周刊,2009(3):239-240. 被引量:1
-
8唐桃.论辩诉交易制度及其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借鉴[J].商情,2012(32):239-241.
-
9张学超.浅析我国电子证据制度的发展[J].现代商业,2010(27):283-283. 被引量:1
-
10李树.经济学中的人本主义价值取向——关于行为经济学的认知[J].江淮论坛,2006(5):15-21. 被引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