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浅谈对脾阴虚证的认识 被引量: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脾阴是客观存在的,是对脾脏的濡养和制约阳热等生理功能的一种概称,其病理状态主要表现为脾阴虚证。脾阴虚证是中医藏象学说及脏腑辩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从历史渊源、病因病机、证侯、诊断、鉴别诊断、治法方药及现代研究等方面阐述其规律,冀更好的指导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
机构地区 绍兴市中医院
出处 《中医药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110-111,共2页 Acta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olog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 1杨建华,黄英俊.脾阴虚证与微观血瘀证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16(2):93-94. 被引量:28
  • 2魏睦新,贝叔英.脾阴虚证植物神经机能状态初探[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04).
  • 3魏睦新,贝叔英.脾阴虚证体液免疫机能初探[J]南京医学院学报,1988(01).
  • 4魏睦新,贝叔英.脾阴虚证患者消化系统功能的初步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8(02).

二级参考文献4

  • 1田牛,实用临床微循环学.上,1989年
  • 2贝叔英,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年,28卷,4期,54页
  • 3匿名著者,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年,7卷,3期,129页
  • 4陈文杰,血液流变学,1987年

共引文献27

同被引文献78

引证文献6

二级引证文献2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