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谈对脾阴虚证的认识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脾阴是客观存在的,是对脾脏的濡养和制约阳热等生理功能的一种概称,其病理状态主要表现为脾阴虚证。脾阴虚证是中医藏象学说及脏腑辩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从历史渊源、病因病机、证侯、诊断、鉴别诊断、治法方药及现代研究等方面阐述其规律,冀更好的指导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
作者
林明武
石伟松
胡再永
机构地区
绍兴市中医院
出处
《中医药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110-111,共2页
Acta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ology
关键词
脾阴虚
脾阴虚证
中医理论
分类号
R241 [医药卫生—中医诊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7
同被引文献
78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5
参考文献
4
1
杨建华,黄英俊.
脾阴虚证与微观血瘀证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16(2):93-94.
被引量:28
2
魏睦新,贝叔英.脾阴虚证植物神经机能状态初探[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04).
3
魏睦新,贝叔英.脾阴虚证体液免疫机能初探[J]南京医学院学报,1988(01).
4
魏睦新,贝叔英.脾阴虚证患者消化系统功能的初步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8(02).
二级参考文献
4
1
田牛,实用临床微循环学.上,1989年
2
贝叔英,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年,28卷,4期,54页
3
匿名著者,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年,7卷,3期,129页
4
陈文杰,血液流变学,1987年
共引文献
27
1
薛章委,方文旭,胡伟群,蔡志福.
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15):1813-1814.
2
赵土莲.
葛根素治疗突发性耳聋耳鸣的疗效观察[J]
.护理研究,2004,18(8):1355-1356.
被引量:9
3
罗先娣.
舒血宁治疗突发性耳聋与耳鸣的效果观察[J]
.护理研究,2005,19(4):617-618.
被引量:1
4
郁良.
金纳多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疗效分析[J]
.医学文选,2005,24(6):909-909.
被引量:5
5
刘瑞清,熊磊.
葛根素注射液联合金纳多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观察[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29(1):36-37.
被引量:5
6
梁海烈.
脑蛋白水解物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疗效观察[J]
.广西医学,2006,28(6):894-895.
被引量:5
7
窦前,窦红,邢艳红.
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6,13(9):53-53.
被引量:2
8
黄秋华,申林,纪丽娟.
银杏达莫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观察及护理[J]
.现代护理,2007,13(05Z):1366-1367.
被引量:1
9
潘燕,陈方方.
高压氧舱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J]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6):2080-2081.
被引量:7
10
杜凤礼,徐相宏,刘全,杜凤喜.
中药治疗梅尼埃病临床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1997,5(4):174-175.
同被引文献
78
1
朴信映,仝小林.
清泻肝郁胃热法在消渴病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4,10(4):62-63.
被引量:10
2
楼定惠.
脾胃阴虚源流析[J]
.光明中医,1995,10(5):3-6.
被引量:3
3
杨建华,黄英俊.
脾阴虚证与微观血瘀证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16(2):93-94.
被引量:28
4
袁恒杰.
丹参素药理作用研究新进展[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6(5):604-606.
被引量:116
5
赵广印.
脾阴虚浅论[J]
.陕西中医,2006,27(8):1023-1024.
被引量:3
6
郑国庆,王小同,胡臻.
脾阴学说的建立和发展[J]
.浙江中医杂志,2006,41(12):683-685.
被引量:13
7
刘凯军.
脾阴虚证治沿革初探[J]
.江西中医药,2006,37(12):14-15.
被引量:4
8
汤一新.
健脾滋阴法对小儿厌食症的促胃肠动力作用[J]
.江苏中医药,2007,39(3):4-4.
被引量:5
9
徐丽.
人参皂甙神经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7,28(4):81-83.
被引量:13
10
王成果,杨希森.
试论糖尿病从脾阴虚辨治[J]
.新中医,1997,29(7):2-3.
被引量:17
引证文献
6
1
黄金花,叶进(指导).
脾阴学说研究概况[J]
.中医杂志,2012,53(1):68-72.
被引量:12
2
孙玉英,黄欣,王海洋,郝建梅.
杨震教授应用滋脾饮治疗肝硬化后期血证的经验[J]
.陕西中医,2015,36(4):481-481.
被引量:2
3
沈玉国,郭震兵,马丽.
润脾汤联合沙格列汀治疗脾阴虚证型糖尿病的疗效研究[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7,16(10):962-965.
被引量:1
4
吴金鸿,张李博,张越,刘光珍.
凉血散血法在肾性血尿中的应用[J]
.中医临床研究,2021,13(19):74-76.
被引量:5
5
李叶,郑旭锐,王波,马松,刘东昊,蒋啸.
浅谈吴澄对汪绮石虚劳治脾之法的补足[J]
.环球中医药,2023,16(7):1377-1380.
6
王松楠,杨宇峰,石岩.
明清时期消渴病因病机框架解析[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21(6):72-74.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25
1
海霞.
论甘淡濡润、药食并用治疗脾阴胃阴亏虚证[J]
.国医论坛,2014,29(3):21-22.
被引量:1
2
施翔,战丽彬,陈静,隋华.
从虚不受补证辨析吴澄理脾阴法[J]
.中医杂志,2014,55(18):1613-1615.
被引量:19
3
隋华,战丽彬,黄一卓.
脾阴学说发展中医文献源流探析[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1):39-42.
被引量:24
4
陈汉江,张喜莲,戎萍,刘璇.
马融运用甘淡养阴法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经验[J]
.中医杂志,2016,57(2):108-110.
被引量:6
5
于漫,王彩霞,崔家鹏,秦微.
“脾阴”之探源[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3):1203-1205.
被引量:20
6
姚慧,冯烨,张浩,郭锦晨,徐慧.
吴澄《不居集》理脾阴法治疗虚损[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2(5):1072-1074.
被引量:8
7
郭江水,杨文华.
《血证论》甘淡滋脾法在贫血治疗中的应用[J]
.河南中医,2017,37(10):1710-1711.
被引量:2
8
王成艳.
滋阴补肾中药治疗糖尿病肾阴虚证的临床疗效[J]
.内蒙古中医药,2019,38(10):25-27.
被引量:2
9
郭妍男,吕冠华.
脾阴学说及其临床研究概况[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20,29(12):47-50.
被引量:6
10
张仕衡,杨宇峰,石岩.
消渴病之病因病机理论框架结构研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22(9):79-81.
被引量:20
1
梁靓靓,陈苏宁.
痢疾的中医辨证施治[J]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2,19(17):12-14.
被引量:2
2
韩丽萍,刘实.
脏腑辨证释疑[J]
.陕西中医函授,1999(6):12-14.
3
凌耀星.
《内经》对脏腑辨证的启示(续)[J]
.上海中医药杂志,1991,25(8):34-37.
被引量:2
4
潘同元.
五脏六腑皆令人呕[J]
.河南中医药学刊,2000,15(6):48-49.
被引量:1
5
赵志亮,靳晓非.
浅析肝胃不和的治法[J]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9,41(S6):61-61.
6
曹安来.
阳萎五脏治例[J]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7,9(1):36-37.
被引量:1
7
曹景龙,管宏钟.
冲脉为病辨证论治[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23):18-18.
8
黄佳娜.
糖尿病从气阴两虚论治的理论探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9):1-2.
被引量:16
9
哈孝贤.
漫谈中医的辨证(十四)——脏腑辨证(之六)[J]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11(3):38-39.
被引量:1
10
陈全利.
头部推拿结合脏腑辩证治疗失眠症37例[J]
.合肥医学院学报,2009,32(4):373-375.
被引量:7
中医药学报
2009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