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相当于金字塔塔顶的学术工程”
被引量:1
"An Academic Project Corresponding to the Top of a Pyramid"
出处
《南方文坛》
2002年第1期38-41,共4页
Southe1rn Cultural Forum
同被引文献13
-
1张静.试谈当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美学研究的状况与命运[J].时代文学,2008(15):148-149. 被引量:1
-
2J·希利斯·米勒,王逢振.全球化对文学研究的影响[J].文学评论,1997(4):72-78. 被引量:68
-
3李珺平.文艺学学科建设与教材建设的思考[J].文学评论,2002(1):150-153. 被引量:18
-
4李春青.对文学理论学科性的反思[J].文艺争鸣,2001(3):43-45. 被引量:25
-
5J·希利斯·米勒,国荣.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J].文学评论,2001(1):131-139. 被引量:524
-
6陈定家.长卷精绘学术风云,2001(04).
-
7王钦峰.经济的全球化与文学的边缘化[J]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1(11).
-
8陈定家.鉴古知今:从"理论自觉"到"历史自觉"的重要成果,2001(02).
-
9曾庆元.对文学理论的学科性反思,2001(06).
-
10孙绍振;陈良运;南帆.重建文艺理论学科是时候了,2000.
-
1涂途.《贺敬之研究文选》读后感[J].中华魂,2009(2):61-61.
-
2启事[J].南方文坛,2010(4):38-38.
-
3文学理论与批评要关注现实[J].美术,2004(12):131-131.
-
4袁良骏.历史的尊重与灵魂的拷问——《周作人论》前言[J].鲁迅研究月刊,2011(3):84-87.
-
5欢迎订阅2005年度文艺理论与批评(双月刊)[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2). 被引量:2
-
6胡健.革新·工程·精神——《于北山年谱著作三种》读后[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4):507-509.
-
7丁铭.再读林徽因:本色的天真——读《莲灯微光里的梦——林徽因的一生》[J].全国新书目,2008,0(21):61-61. 被引量:1
-
8吴志旭.纵横中西比较 开拓华文领域——饶芃子文艺理论与批评论述[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7):41-43.
-
9曾煜.卓有创见的学术工程——评《西方长篇小说结构模式论》[J].中国图书评论,1996,19(6):55-57. 被引量:1
-
10张德祥.文艺应当引领新时代的新风气[J].决策探索,2014(20):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