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问题探析
被引量: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是21世纪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环节。当前,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问题主要表现为大学生普遍缺少科学精神、教育体制存在缺陷、创新平台有待搭建、缺少自主创新能力等级评价体系等问题,本文在分析上述问题的同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作者
陈雄辉
机构地区
华南师范大学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
出处
《社科纵横》
2007年第7期133-135,共3页
Social Sciences Review
关键词
大学生
自主创新能力
问题
对策
分类号
C649.2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335
同被引文献
94
引证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197
参考文献
6
1
刘得扬,赵林.
论大学生自主创新与创业的促进因素——从“挑战杯”创业竞赛到“斯坦福硅谷”之路[J]
.中国地质教育,2006,15(3):113-116.
被引量:9
2
王汉清,况志华,王庆生,居里锴.
大学生创新能力总体状况调查分析[J]
.高等教育研究,2005,26(9):88-93.
被引量:111
3
马哲伟,华正伟.
试论建立大学生科研能力等级评定制度[J]
.辽宁教育研究,2001(6):22-24.
被引量:13
4
胥群.
浅论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和途径[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22(4):146-147.
被引量:35
5
第2子课题组.
重点理工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47(S1):22-31.
被引量:4
6
夏春雨.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
.江苏高教,2004(6):106-108.
被引量:172
二级参考文献
8
1
张虎生,李联明,王运来.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本科教学与启示[J]
.江苏高教,2004(5):115-117.
被引量:16
2
谢小庆.心理测量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150-160,142-150,91-109.
3
施建农,徐凡.
我国超常儿童研究的进展及其问题[J]
.心理学报,1998,30(3):298-305.
被引量:12
4
薄煜明.
高校创业教育探索[J]
.江苏高教,2001(6):125-125.
被引量:7
5
高美才,陈勃.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三维性研究[J]
.江苏高教,2003(1):26-28.
被引量:12
6
何世娣,王国美.
加强研究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7(1):107-109.
被引量:17
7
谢志远,应云进.
浅谈大学生创业教育[J]
.江苏高教,2003(3):104-106.
被引量:47
8
岳晓东.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J]
.高等教育研究,2004,25(1):84-91.
被引量:406
共引文献
335
1
赵培阳,杜军.
基于CiteSpace的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可视化分析[J]
.创新与创业教育,2019,0(6):11-18.
被引量:4
2
杨兆宇,刘泽金,任嘉琪,崔海波,梁雨苏.
基于创新创业实践背景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研究[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3(10):165-167.
被引量:1
3
韦巧燕.
论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J]
.广西工学院学报,2005,16(S1):61-63.
被引量:7
4
宁佳英.
在校大学生系列活动对其就业的促进[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8):59-61.
被引量:3
5
全晶.
体育院系健美操专选生创新能力现状分析[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8(3):52-56.
6
陈小娟,赵力明.
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的现状及培养[J]
.社科纵横,2008,23(2):163-164.
被引量:19
7
安素霞,贾志科.
创业教育对大学生素质的影响探析[J]
.科技经济市场,2007(8).
被引量:2
8
刘东菊.
开展创业教育,构建大学生创业人才培养模式[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11(2):67-70.
被引量:27
9
闵旭光,王强,袁礼生.
面向现代企业培养理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J]
.教育学术月刊,2007(11):95-96.
被引量:5
10
杨洪,董秀成.
地方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J]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6(4):68-70.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94
1
张茜茜,王宇涛,柳娟,刘洵,周秋烨,何弦,曹雪.
临床行业现状及医学生自身情况背景下新时代创新研究型临床医学生培养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4):254-255.
被引量:3
2
郑志宏,李寻,刘金辉,王学刚.
“三合一”分层教学模式在水力学教学中的应用[J]
.高等建筑教育,2007,16(3):79-81.
被引量:9
3
彭青龙.
思辨与创新——口语课堂上的演讲、辩论初探[J]
.外语界,2000(2):39-44.
被引量:139
4
陆凌云.
关于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探讨[J]
.考试周刊,2007(1):60-61.
被引量:13
5
李媛,潘舰萍.
大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的调查分析和培养策略[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3(1):130-131.
被引量:12
6
王爱勤,冯振宇,樊丽俭.
大学生“问题意识”调查分析与思考[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6(S1):218-221.
被引量:11
7
何其莘,殷桐生,黄源深,刘海平.
关于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31(1):25-29.
被引量:598
8
文秋芳.
口语教学与思维能力的培养[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1999(2):1-4.
被引量:264
9
许迈进,杜利平.
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变革与创新[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4(4):29-36.
被引量:35
10
潘剑君.
指导大学生SRT项目的体会[J]
.中国农业教育,2004,5(4):32-33.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3
1
李林,陆灵云,沈明霞,黄桂林.
SRT计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2):8-11.
被引量:42
2
韩然,方若虹.
以中国文化为本,启迪创意,心手合一——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
.美术大观,2008(10):208-209.
被引量:1
3
莫立华.
高校学生工作视野下“中国梦”宣传教育途径研究[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5):98-99.
被引量:7
4
刘红霞.
浅论大学生自主创新的引导和推进[J]
.河南社会科学,2008,16(5):167-169.
被引量:10
5
陈映苹.
外语学科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关系[J]
.社科纵横,2009,24(3):176-178.
6
莫绍深.
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学生创新能力问题刍议[J]
.钦州学院学报,2011,26(4):69-73.
7
张友琴,王萍,朱昌平,朱晖.
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为契机培养创新型人才[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7):167-170.
被引量:111
8
李影.
以开放性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为契机培养实践性、创新型人才[J]
.生物学杂志,2012,29(4):105-107.
被引量:12
9
周莹.
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途径初探[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0):146-146.
被引量:3
10
朱国成,王闯,任伯帜,张鹏,王丽.
提升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水力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探索[J]
.高等建筑教育,2016,25(3):99-102.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197
1
袁星,侯薇.
大学生创新训练模式的探索——零起点、全程式大学生科研训练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
.思想教育研究,2009(S1):127-130.
被引量:11
2
张社利,范云场.
浅谈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J]
.科技信息,2009(29).
被引量:4
3
余家军.
高职院校创业人才培养目标、模式与途径研究[J]
.职业教育研究,2010(4):63-65.
被引量:6
4
孙欢,贾功利,侯其考.
建设热能与动力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的探索与实践[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8):125-127.
被引量:4
5
郝智,伍玉娇,张金柱,万明攀.
以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为载体 培养创新人才[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1):71-74.
被引量:59
6
郑兴国,沈素香.
高职院校实施SRP的意义、问题和对策[J]
.教育与职业,2011(2):11-13.
被引量:3
7
王留芳,董德礼,周拓宇,安丽桥.
多模式、多层次电子电工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3):94-96.
被引量:26
8
傅志辉.
移动商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与实践[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29(5):142-144.
被引量:8
9
刘璐.
基于SRTP的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
.福建电脑,2011,27(9):44-45.
10
陈进军.
大学生研究训练活动实现途径探析——结合知识产权教育进行指导[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2):28-29.
被引量:2
1
李凌云,李若鸿,宁宝权.
基于动态组合赋权的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综合评价[J]
.科技广场,2017(1):132-137.
2
张韵君.
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的三维模式研究[J]
.技术与创新管理,2011,32(6):583-586.
被引量:8
3
罗文兵,刘爱东,邓明君.
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经营等级评价研究构思[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9(1):1-6.
被引量:9
社科纵横
2007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