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贵州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模式探讨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地区石漠化是在自然岩溶过程基础上,加上人为因素叠加影响的结果。岩溶退化为石漠化虽受多种影响制约,但最根本的原因仍在于岩溶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因此,科学分析和认识贵州岩溶地区石漠化对区域生态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提出不同区域,不同程度的石漠化生态修复建设目标,对改善这些地区恶劣的生态环境,实现贵州岩溶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
龙涛
黄莺
机构地区
贵州大学生命科技学院 贵州省农业区划研究中心 贵州大学农学院
出处
《现代农业科学》
2009年第9期-,共2页
关键词
岩溶地区
石漠化
治理模式
分类号
X17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7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77
1
段锦.
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在石漠化研究中的应用[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22(1):9-10.
被引量:5
2
祝志勇.
山桐子栽培试验[J]
.浙江林业科技,2004,24(4):36-38.
被引量:29
3
但新球,喻甦,吴协保.
我国石漠化地区生态移民与人口控制的探讨[J]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4,23(4):49-51.
被引量:12
4
吴佩林,鲁奇,甘红.
重庆市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及防治对策[J]
.长江科学院院报,2005,22(1):21-24.
被引量:16
5
喻劲松,梁凯.
中国西南岩溶地区环境问题分析及其对策[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5,18(3):17-19.
被引量:8
6
李阳兵,王世杰.
关于西南岩溶区石漠化土地恢复重建目标的讨论[J]
.热带地理,2005,25(2):123-127.
被引量:15
7
陈可贵,陈欢,刘传海,凡中青.
接骨木栽培技术研究[J]
.吉林林学院学报,1994,10(1):43-48.
被引量:7
8
黎云昆.
论我国珍贵用材树种资源的培育[J]
.绿色中国(理论版),2005(08M):24-28.
被引量:62
9
任海.
喀斯特山地生态系统石漠化过程及其恢复研究综述[J]
.热带地理,2005,25(3):195-200.
被引量:46
10
李正茂,邓新华,李党训.
光皮树经济性状及生物质液体燃料开发研究构想[J]
.湖南林业科技,1996,23(2):11-13.
被引量:58
引证文献
5
1
王宏远,韩志敏,刘子琦.
中国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成因及其危害研究概述[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1):6680-6684.
被引量:16
2
冀建成,谢世友.
重庆岩溶石山地区石漠化成因及治理研究[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1,27(3):110-114.
被引量:1
3
邹兴宁.
岩溶地区石漠化生态治理中的植被恢复研究[J]
.绿色科技,2015,17(3):17-18.
4
向廷杰.
西南地区石漠化治理中的引种问题探析[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6):167-169.
5
鲍淼,赵邈,林权富,张继银.
蕨类植物在贵州省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中的应用探讨——以紫云县为例[J]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21,41(3):70-74.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赵彦光,洪琼花,谢萍,陈官平,王文华,李太荣,杨兴成,马宁.
云贵高原石漠化地区人工草场营养价值评价研究[J]
.草业学报,2012,21(1):1-9.
被引量:19
2
刘龙春,刘肇军,熊康宁,李晨.
基于SWOT分析的红枫湖喀斯特地区的石漠化生态恢复[J]
.贵州农业科学,2012,40(2):163-167.
被引量:2
3
张敬宜,王金华,思斯.
根瘤菌对石漠化生态系统三叶草生长的影响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14,20(7):15-16.
被引量:2
4
罗华.
巴马县石漠化的形成机制与治理措施分析[J]
.华东科技(学术版),2014(8):476-476.
5
申文辉.
广西石漠化综合治理研究进展及展望[J]
.广西林业科学,2014,43(4):395-400.
被引量:6
6
甘海燕,胡宝清.
石漠化治理存在问题及对策--以广西为例[J]
.学术论坛,2016,38(5):54-57.
被引量:10
7
宁琪.
贵州省石漠化治理现状及存在问题[J]
.亚热带水土保持,2017,29(1):30-33.
被引量:1
8
向廷杰.
西南地区石漠化治理中的引种问题探析[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6):167-169.
9
石敏任.
崇左市石漠化治理成效及措施[J]
.现代园艺,2019,42(19):184-186.
10
黄咏明,卢素芳,徐爱春,戴永红,郎鹏,秦仲麒,田瑞.
构树对环境胁迫的响应机制研究进展[J]
.湖北农业科学,2019,58(21):5-10.
被引量:7
1
杨廷锋.
贵州岩溶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00-501.
被引量:1
2
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J]
.城镇供水,2016,0(2):9-20.
3
林洪孝,赵强.
关于人类社会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关系的探索[J]
.水利发展研究,2004,4(2):30-32.
4
黄璜.
贵州岩溶地区煤矿井工开采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应重点注意的环境问题[J]
.能源与环境,2012(5):72-72.
被引量:2
5
杨廷锋.
贵州岩溶地区生态效率的动态变化研究[J]
.中国岩溶,2010,29(4):414-418.
被引量:3
6
胡代平,余诚,杨剩富.
基于新农村建设中水土保持问题的探讨——以贵州岩溶山区为例[J]
.湖南农机(学术版),2011,38(5):198-199.
被引量:1
7
孙力.
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及可持续发展问题浅探[J]
.西部社会,2002(5):13-14.
8
邵敬恒.
贵州岩溶地区消除贫困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思考[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19(S1):45-47.
被引量:2
9
孙艳丽,况明生,张远瞩,吴威,魏秉铎.
重庆金佛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内CO_2的动态变化[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4(3):48-52.
被引量:1
10
杨廷锋.
贵州岩溶地区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研究[J]
.中国岩溶,2010,29(2):155-161.
被引量:5
现代农业科学
2009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