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现阶段实现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标准及途径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江泽民同志指出“三个代表”最终要体现在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范围上来讲,就是指我国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的带有长远性。
作者
曲明哲
机构地区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
出处
《党政干部学刊》
2000年第12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根本利益
市场经济条件下
社会主义
思想体系
代表
分类号
D26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71
同被引文献
11
1
刘伟.
我国农民利益保护问题[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12):29-32.
被引量:16
2
[英]威廉·葛德文 何慕李译.《政治正义论》[M].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595~598页.
3
[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73页.
4
.《毛泽东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2-1473页.
5
毛泽东.《农业合作化的一切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M].,1955年10月11日..
6
温家宝.《十届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R].,2005年3月5日..
7
李长健.《农业产业化主体及合同法律关系探析》[N].《中国改革报》,2004年1月5日.
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Z].,2004年12月31日..
9
唐启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民利益问题初探[J]
.农业现代化研究,1998,19(2):77-81.
被引量:7
10
汪亭友.
曲折与辉煌──50年来我国农民利益状况的历史考察[J]
.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2002(1):7-1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李长健.
论农民权益的经济法保护——以利益与利益机制为视角[J]
.中国法学,2005(3):120-134.
被引量:271
二级引证文献
271
1
肖顺武,张黎明.
“三变”改革中涉农企业破产债权人权益保护研究[J]
.经济法论坛,2023(1):223-239.
2
李长健,孙婧.
新农村社区发展中的农民权益保护制度研究[J]
.长白学刊,2008(1):79-83.
被引量:4
3
李长健,张锋.
新农村建设中村民自治组织功能机制研究[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6(4):34-37.
4
李长健,屈怡,卞晓伟.
我国弱势群体利益诉求机制新探[J]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8(3):30-33.
被引量:4
5
李长健,卞晓伟,张磊.
村镇银行发展问题探究——基于新农村建设和农民权益保护的双重视角[J]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9(1):82-86.
6
李惠奇.
完善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保护机制的探讨[J]
.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9,8(1):8-12.
被引量:1
7
李长健,陈志科,王君建.
人的发展的理性思考——基于“两型社会”背景[J]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9,20(2):68-72.
被引量:1
8
李长健,涂晓菊.
多元互动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法律探究[J]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6(4):42-45.
9
余明远.
村党组织在村民自治进程中的权力博弈和困境破解[J]
.社会科学论坛,2010(1):57-61.
被引量:1
10
陈迪金,王德强,夏春萍.
中国抗虫棉产业化的专利纠纷防范探析[J]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2):5209-5212.
1
王芳.
人大代表价值的回归——读《法律和道义的授权》的启示[J]
.人民政坛,2001,0(11):12-13.
2
徐小玲.
关于我国选举制度若干问题的探讨[J]
.人民政坛,1999,0(2):30-32.
3
张锡林.
抓住关键环节 实现代表工作新突破[J]
.中国人大,2006,0(5):38-38.
4
魏斌.
为全国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牵线搭桥”[J]
.上海人大月刊,2009(12):13-15.
5
郑煜.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发展的一个新高度──对“第三个代表”的思考[J]
.社科纵横,2001,16(1):19-21.
6
江寻鹭.
从“基本满意”到“满意”——三明市人大常委会再次督办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侧记[J]
.人民政坛,2008(3):32-33.
7
服务 为了代表充分履职[J]
.天津人大,2007(3):34-35.
8
周青松.
论乡镇人大民主建设的路径及其拓展[J]
.社会主义研究,2009(5):80-83.
被引量:1
9
邹平学,关太兵.
论对人民代表的监督机制──为纪念我国人大制度四十年而作[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1994,2(4):7-11.
10
王希忠.
要标明人大代表的职务[J]
.山东人大工作,2004,0(5):60-60.
党政干部学刊
2000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