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经济法的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经济法在基本范式上属社会本位法,归于新兴的第三法域,它的利益主体是公共社会,是国家从社会利益角度参与、协调经济、社会生活之法。明晰经济法的范式,将为我国相关法律体系的完善,提供基本的思路。
作者
陈爱蓓
机构地区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出处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5-98,共4页
Theory Monthly
关键词
经济法
范式
社会本位
第三法域
分类号
D912.29 [政治法律—经济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17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许光耀,王巍.
经济法是社会本位之法[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5(5):85-91.
被引量:30
2
董保华,郑少华.
社会法——对第三法域的探索[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1999,7(1):30-37.
被引量:87
3
史际春.
由民法看法本位[J]
.法律学习与研究,1992(1):29-34.
被引量:4
4
(美)托马斯·库恩(ThomasS.Kuhn)著,范岱年,纪树立等.必要的张力[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
(荷)阿诺德·赫特杰主编,(美)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J.E.Stiglitz)等.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M]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
二级参考文献
30
1
李东方.
近代法律体系的局限性与经济法的生成[J]
.现代法学,1999,21(4):15-18.
被引量:17
2
郑少华.
社会经济法散论[J]
.法商研究,2001,18(4):74-82.
被引量:61
3
甘柳.
模糊的界限和确定的方位——论作为独立法律部门的现代经济法[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8,20(4):75-80.
被引量:1
4
刘水林.
试析民法与经济法的基本假设差异[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8,20(3):63-69.
被引量:12
5
李光强.
论经济法的本质[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8,20(2):34-40.
被引量:18
6
李国海.
论现代经济法产生的法哲学基础[J]
.法商研究,1997,15(6):44-48.
被引量:21
7
闫娟.
强有力的政府和高效的市场——“两只手”的最佳功能组合[J]
.行政与法,2002(3):14-17.
被引量:1
8
陈运华.
论经济法的人性基础[J]
.河北法学,2002,20(2):39-44.
被引量:17
9
熊跃根.转型经济国家中的"第三部门"发展:对中国现实的解释[J].社会学研究,2001,(1):89-100.
10
金泽良雄 满达人 译.经济法概论[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52.
共引文献
117
1
曾田.
公私交融的知识产权法[J]
.私法,2020(1):272-293.
被引量:1
2
周纤颖.
带货主播的营销参与者责任——兼评《网络直播营销活动行为规范》[J]
.民商法争鸣,2022(1):173-182.
3
洪叶.
论非政府组织参与国家分享宏观调控权[J]
.宜宾学院学报,2007,7(8):79-80.
被引量:1
4
应永胜.
论农民工养老保险之理念依据[J]
.现代商业,2008(2).
被引量:5
5
陈文烈.
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竞争战略再议[J]
.全国商情,2005(11):13-17.
6
王怀燕.
论社会本位——经济法的本位观[J]
.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10(3):47-48.
7
郑尚元.
社会法语境与法律社会化——“社会法”的再解释[J]
.清华法学,2008,2(3):146-159.
被引量:36
8
陈旭锋.
民法的功能缺陷与经济法的弥补[J]
.现代法学,1999,21(4):72-74.
被引量:8
9
郑少华.
社会经济法散论[J]
.法商研究,2001,18(4):74-82.
被引量:61
10
罗爽.
论建立第三部门视野下的高等学校法人制度[J]
.教育学报,2014,10(6):40-50.
被引量:5
1
陈爱蓓.
论经济法的范式[J]
.湖北社会科学,2009(1):165-168.
2
郝英慧,熊勇.
论弱势群体的社会法保护[J]
.创新,2008,2(5):91-93.
被引量:1
3
张翀.
社会法与市民社会——第三法域探微[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4(3):278-282.
被引量:1
4
卢成光.
经济法的性质研究[J]
.法制与社会,2007(6):66-66.
被引量:1
5
金家胜.
试论经济法的性质和地位[J]
.温州大学学报,2001,14(1):8-11.
被引量:2
6
朱时敏.
第三法域之“三农问题”论纲[J]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7(3):17-20.
7
王为农,吴谦.
社会法的基本问题:概念与特征[J]
.财经问题研究,2002(11):90-93.
被引量:62
8
张鹏菲.
社会法性质的法理学浅析[J]
.法制与社会,2007(12).
被引量:1
9
曹明睿.
经济法与社会法关系理论研究的反思[J]
.公民与法(综合版),2012(1):5-8.
10
张志尧.
全球化背景下的政治与政治学[J]
.东北史地,1997,0(4):107-107.
理论月刊
200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