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诉讼法存在的社会基础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诉讼法的价值及诉讼法与实体法的关系问题,为法学界所关注。本文从社会纠纷的存在与解决机制、诉讼法与实体法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与实现社会正义等方面分析诉讼法存在的必要性与不可替代性,从而论证了诉讼法的完善是一个国家走向法治化和法制现代化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作者
夏锦文
刘志峰
机构地区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出处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4-79,共6页
Jianghai Academic Journal
关键词
诉讼法
社会纠纷
实体法
社会秩序
社会正义
分类号
D925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9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048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9
参考文献
6
1
苏力.
二十世纪中国的现代化和法治[J]
.法学研究,1998,20(1):1-13.
被引量:253
2
本杰明.N.卡多佐,苏力.
司法过程中历史、传统和社会学方法的作用[J]
.中外法学,1997,9(6):121-128.
被引量:13
3
强世功.
乡村社会的司法实践:知识、技术与权力──一起乡村民事调解案[J]
.战略与管理,1997(4):103-112.
被引量:54
4
季卫东.
程序比较论[J]
.比较法研究,1993,7(1):1-46.
被引量:735
5
[法]勒内·达维德 著,漆竹生.当代主要法律体系[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6
[英]梅因,H·S 著,沈景一.古代法[M]商务印书馆,1959.
二级参考文献
49
1
FToschi.
2
John Rawls.A Theory of Justice,1971.
3
Lawrence M Friedman.A History of American Law,1985.
4
David E Aptei.The Politics of Modernization,1985.
5
MKucharska et al.
6
Frank K.Upham.Law and Social Change in Postwar Japan,1987.
7
Joseph A Schumpeter.Capitalism, Socialism and Democracy,1976.
8
Morton J Horwitz.The transformation of American law,1977.
9
Charles A Miller.The Forest of Due Process of Law:The American Constitution TraditionDue Process(NOMOS XVIII),1977.
10
Cover, R.M,&Fiss, O.M,&. Resnik,J.Procedure,1988.
共引文献
1048
1
张潋瀚,潘鑫.
制度角色与制度能力:警察现场执法公信力建设的悖反与调适[J]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2022(2):33-57.
2
尹力.
现代商事调解兴起探源[J]
.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2004,7(1):454-467.
3
樊卓昊.
司法调解:基层法律意识形塑——以一起车辆租赁合同纠纷案为例[J]
.湘江青年法学,2022(1):188-201.
4
亓同惠.
“规则认同”对中国法治的意义——基于文化背景、价值取向和资源禀赋的评析[J]
.现代法学,2020,42(2):17-29.
被引量:5
5
高帆.
调解员特征与调解成功率相关关系研究——基于一种可解释机器学习方法[J]
.商事仲裁与调解,2023(6):55-71.
6
王栋.
礼义新阐:法治中国的本土资源[J]
.思想与文化,2019(1):355-371.
7
刘小平.
为实质法治申辩[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24,30(2):42-60.
被引量:6
8
泮伟江.
论现代法律系统运作的二值代码性[J]
.环球法律评论,2023,45(4):56-72.
被引量:2
9
毛高杰.
嵌合型社会资本与乡村纠纷解决[J]
.民间法,2022(2):176-194.
10
童晓宁.
三维重塑:走向规范意义的调解——基于法官、习惯与调解的互动关系分析[J]
.民间法,2022(1):422-433.
同被引文献
20
1
宋振武.
重返刑事诉讼目的单一论[J]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1(2):110-113.
被引量:15
2
竹下守夫,牟易,诚诿.
民事诉讼法的目的与司法的作用[J]
.现代法学,1997,19(3):31-41.
被引量:26
3
林莉红.
我国行政诉讼法学的研究状况及其发展趋势[J]
.法学评论,1998,16(3):5-24.
被引量:18
4
陈光中,陈瑞华,汤维建.
市场经济与刑事诉讼法学的展望[J]
.中国法学,1993(5):3-12.
被引量:29
5
刘荣军.
论民事诉讼的目的[J]
.政法论坛,1997,15(5):77-88.
被引量:45
6
江伟.
市场经济与民事诉讼法学的使命[J]
.现代法学,1996,18(3):4-13.
被引量:165
7
我国刑事诉讼目的与审判结构之探讨[J]
.政法论坛,1994,12(1):8-13.
被引量:13
8
郝银钟.
刑事诉讼双重目的论之批判与重构[J]
.法商研究,2005,22(5):53-62.
被引量:30
9
夏锦文,许少波.
解决冲突与保护人权:论诉讼的目的——基于诉讼法哲学的研究[J]
.学海,2006(5):75-82.
被引量:6
10
[2]陈瑞华.刑事诉讼的前言问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引证文献
3
1
夏锦文,许少波.
解决冲突与保护人权:论诉讼的目的——基于诉讼法哲学的研究[J]
.学海,2006(5):75-82.
被引量:6
2
杨正万,杨影.
刑事诉讼目的理论反思[J]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63-68.
被引量:13
3
林毅坚.
诉讼法存在之必要性探讨[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32):27-28.
二级引证文献
19
1
高通.
刑事诉讼法学基础理论研究的觉醒——读邓子滨研究员《刑事诉讼原理》[J]
.刑事法评论,2021(1):40-53.
被引量:1
2
杨正万,杨影.
刑事诉讼目的理论反思[J]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63-68.
被引量:13
3
孔繁华.
我国行政诉讼功能之实证分析[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1):127-132.
被引量:8
4
吴位锦.
刑事诉讼目的的新表达[J]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95-99.
5
吴位锦.
刑事诉讼目的之内涵及现有理论之评述[J]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9,21(5):40-44.
被引量:1
6
段文波.
民事诉讼制度目的视角下的裁判构造论[J]
.南京社会科学,2010(9):114-119.
被引量:1
7
杨世建.
行政诉讼目的新论[J]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0(6):28-31.
被引量:1
8
张瑞冬.
刑事诉讼目的理论浅析[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3):20-21.
9
黄生林.
论我国《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
.政治与法律,2012(1):12-19.
被引量:3
10
王东东.
论刑事诉讼的目的[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32):115-116.
1
张颖宏.
论公证制度与社会矛盾的化解[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27):58-60.
被引量:3
2
刘占方.
适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构建和谐社会[J]
.党的生活(河南),2009(6):26-26.
3
甄贞,陈静.
建设和谐社会与构建刑事和解制度的思考[J]
.法学杂志,2006,27(4):13-15.
被引量:50
4
陈发桂.
论信访制度在解决社会纠纷中的困境与完善[J]
.桂海论丛,2007,23(3):72-74.
5
杨学秋.
人民调解程序问题研究[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34):183-183.
6
孔祥参,刘芳.
化解社会纠纷规律探析[J]
.党政干部学刊,2011(7):33-35.
被引量:1
7
王向阳.
浅谈刑事和解的构建[J]
.经济研究导刊,2013(11):189-190.
8
孙伟.
对“行政自由裁量权”基本问题的分析[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34):254-254.
9
陈扬富.
关于人民政协不可替代性的几点思考[J]
.政协天地,2006,0(11):16-18.
10
柳长红.
从公益诉讼的视角看我国法治建设[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32(4).
江海学刊
2001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