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不同绿肥聚垄种植玉米的研究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用光叶紫花苕、肥田萝卜+光叶紫花苕(混播)等5种绿肥聚垄种植玉米省工省肥,增产效果明显,尤其以光叶紫花苕作为绿肥还土种玉米效果最好。
作者
何开祥
贺晓芳
刘玉
机构地区
贵州省纳雍县土肥站
贵州省纳雍县龙场镇农业服务中心
贵州省纳雍县雍熙镇农业服务中心
出处
《农技服务》
2008年第8期38-39,共2页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SERVICE
关键词
绿肥聚垄
玉米种植
产量
纳雍县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41
同被引文献
49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5
参考文献
4
1
周波,胡学安,魏良明.
不同密度和施肥量对糯玉米郑黑糯1号鲜穗产量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6):2280-2281.
被引量:21
2
周晓舟,梁萍,唐创业.
南方秋玉米氮磷钾肥效试验及配方施肥技术参数探讨[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529-7530.
被引量:23
3
张翠珍,邵长泉,孙汉水.
夏玉米施用硅肥效果及适宜用量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6869-6869.
被引量:7
4
孙林富,张秀云.
夏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及效应研究[J]
.农技服务,2007,24(3):42-43.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7
1
王胜爱,何力剑.
夏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J]
.河北农业科技,2006(7):20-20.
被引量:7
2
周波,胡学安,魏良明.
不同种植密度对郑黑糯1号玉米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7):202-204.
被引量:8
3
肖伟,夏连胜,王万志,刘树堂.
长期定位施肥对夏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6):4058-4059.
被引量:10
4
张中星,程滨,李荣田.
钢渣肥对玉米增产效果的研究[J]
.土壤通报,1997,28(2):82-84.
被引量:10
5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问答[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肥料效应鉴定田间试验技术规程(NY/T497-2002)[S].2002.
7
肖千明,马兴全,娄春荣,孙文涛,付仲鑫,任绪喜,王绍新,李守柱.
玉米硅的阶段营养与土壤有效硅关系研究[J]
.土壤通报,1999,30(4):185-188.
被引量:15
共引文献
41
1
杨虎.
玉米施钾效应研究[J]
.农技服务,2008,25(1).
2
冯沛,范学东,赵涛,李芳.
淮北地区玉米养分需求特性及高产施肥技术[J]
.农技服务,2008,25(9):51-52.
被引量:4
3
何波.
玉米“3414+有机肥”肥效初探[J]
.农技服务,2007,24(11):28-28.
被引量:6
4
李建军,刘慧芹,刘维芳,龚明明,孟凡胜,朱琳.
黄淮海地区夏玉米施肥技术参数与指标体系的研究[J]
.河北农业科学,2008,12(6):43-45.
被引量:12
5
周晓舟,唐创业.
免耕秋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效果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5535-5536.
被引量:17
6
汪奇志.
玉米高产平衡施肥技术[J]
.农技服务,2008,25(4):44-44.
被引量:6
7
姜忠米.
晴隆县玉米“3414”肥效试验[J]
.农技服务,2008,25(7):45-46.
被引量:1
8
周晓舟,唐创业.
氮磷钾对秋玉米农艺性状和植株养分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2008,37(9):27-29.
被引量:19
9
王彩萍.
钾肥不同用量对小麦—玉米间作套种产量的影响[J]
.农技服务,2008,25(12):47-47.
被引量:2
10
赵仁全,罗光琼,李琳,况用权,蔡春荣.
氮磷钾肥配施对不同地力玉米产量及施肥效应的影响[J]
.农技服务,2009,26(2):39-42.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49
1
左明玉.
旱地绿肥品比及播量试验[J]
.贵州农业科学,2004,32(4):63-64.
被引量:5
2
孙淑荣,吴海燕,刘春光,张桂芝.
玉米连作对中部农区主要土壤微生物区系组成特征影响的研究[J]
.玉米科学,2004,12(4):67-69.
被引量:34
3
马春梅,刘侃,唐远征,季尚宁.
作物定位轮作体系长期试验研究(Ⅲ)——轮作与连作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5,36(2):147-152.
被引量:18
4
张淑珍,孙传芳.
绿肥品种资源研究[J]
.作物品种资源,1995(1):7-10.
被引量:13
5
武志海,张治安,陈展宇,徐克章.
大垄双行种植玉米群体冠层结构及光合特性的解析[J]
.玉米科学,2005,13(4):62-65.
被引量:79
6
梁永成,包兴国.
小麦玉米带田麦带内套种绿肥试验[J]
.甘肃农业科技,1996,27(7):33-34.
被引量:8
7
刘国顺,罗贞宝,王岩,李洪亮,王国锋,马京民.
绿肥翻压对烟田土壤理化性状及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2006,20(1):95-98.
被引量:209
8
卢萍,单玉华,杨林章,韩勇.
绿肥轮作还田对稻田土壤溶液氮素变化及水稻产量的影响[J]
.土壤,2006,38(3):270-275.
被引量:58
9
陈玉鲜.
绿肥在土壤中转化的研究[J]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6(8):70-70.
被引量:9
10
张永科,孙茂,张雪君,吴金平,何仲阳,马永平.
玉米密植和营养改良之研究——Ⅱ.行距对玉米产量和营养的效应[J]
.玉米科学,2006,14(2):108-111.
被引量:36
引证文献
3
1
陈如强,蔡叶.
绿肥对土壤养分含量和玉米产量影响试验初探[J]
.吉林农业(学术版),2011(3):85-85.
被引量:7
2
樊丽生,郑联寿,王俊,郭耀东,温日宇,卢建伟,郭耀文.
玉米套种绿肥模式对连作田土壤肥力及产量的影响[J]
.山东农业科学,2013,45(10):89-91.
被引量:4
3
曾莎,张炼,张玉平.
绿肥生产应用现状及绿肥还田研究进展[J]
.湖南农业科学,2017(9):132-134.
被引量:14
二级引证文献
25
1
冯繁文,赵书军,耿明建,袁家富,徐大兵,汤凤兰,柯昌煌.
不同绿肥利用模式对棉花干物质和氮素积累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2):4998-5000.
被引量:1
2
罗云美.
小麦光叶紫花苕子间作对作物产量影响[J]
.农业与技术,2012,32(2):80-80.
被引量:2
3
何勇,杨杰东.
现代砗磲壳体锶同位素与其生活环境的关系[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0,20(1):35-37.
被引量:3
4
张晏梓,梁建萍,孙明婕,冯晓军.
黄芪绿肥对玉米品质和产量的影响[J]
.山西农业科学,2016,44(1):40-44.
被引量:9
5
田明慧,张明发,田峰,邓小华,江智敏,巢进,蔡云帆,菅攀锋,张黎明,朱三荣,吕启松.
不同绿肥翻压对玉米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6,32(9):41-46.
被引量:20
6
张明发,田峰,邓小华,江智敏,巢进,蔡云帆,菅攀锋,张黎明,朱三荣,吕启松.
不同绿肥品种翻压对烤烟产质量及土壤性状的影响[J]
.作物研究,2017,31(1):66-69.
被引量:8
7
王文明.
化肥减量增效的有效途径——绿肥压青[J]
.四川农业科技,2017(12):29-31.
被引量:4
8
唐静,黄菲,李继福,肖克,邹家龙,朱建强,秦亚平.
冬油菜与杂草对长期不同施肥的差异性适应[J]
.土壤,2018,50(2):291-297.
被引量:6
9
陆艳仙,周晓果,陶彦良,赵明威,朱宏光,温远光,蔡道雄,贾宏炎,李晓琼.
炼山和套种绿肥对桉树人工林下植物和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J]
.广西科学,2018,25(2):139-148.
10
高文杰,程飞,廖博一,林俊平,蔡泉星,刘爱琴.
套种绿肥对桉树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9,34(1):54-61.
被引量:11
1
葛发琴.
不同绿肥品种对玉米产量的影响[J]
.耕作与栽培,2015,35(1):28-29.
被引量:3
2
赵忠发.
不同生物措施对玉米产量的影响[J]
.农技服务,2012,29(10):1094-1094.
3
李明祥,王新黔.
黔西高寒山区绿肥聚垄免耕玉米优化栽培试验研究[J]
.中国水土保持,1995(11):33-35.
4
白碗窑镇推广绿肥聚垄耕作技术效益显著[J]
.耕作与栽培,1995,15(4):49-51.
5
何腾兵,梅涛,毛国军,李书文,于世洪,黎成厚.
绿肥聚垄秸秆还土培肥增产添效作用的研究[J]
.耕作与栽培,1999,19(S1):32-36.
被引量:2
6
杨玉敏,庞良玉,张庆玉,张冀,冯文强,曹卫东.
川中丘陵区不同播期和播种量对光叶紫花苕鲜草生产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2011,24(3):882-887.
被引量:10
7
梁正蓉,梁正华.
不同播量对光叶紫花苕鲜草产量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2012(9):311-311.
8
卯升华,董恩省,胡建华,涂裕乾.
高海拔地区光叶紫花苕鲜草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07(12):8-9.
被引量:3
9
苟文龙,何光武,张新跃,黄海,陈国祥.
播期对光叶紫花苕种子生产的影响[J]
.草业与畜牧,2006(11):21-23.
被引量:4
10
刘晓燕,赵云,李宁宁,曹坳程.
紫茎泽兰化感作用研究[J]
.杂草科学,2009,27(2):13-18.
被引量:2
农技服务
2008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