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晚唐五代敦煌地区粟特妇女生活研究
被引量: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晚唐五代敦煌地区的粟特妇女生活很活跃,她们信仰佛教并参与建窟施舍等活动,经济上从事商业和手工业、农业等社会经济活动;粟特人还积极与敦煌地区的汉族及其它民族通婚,对于敦煌社会风气变化产生过巨大影响。
作者
郑炳林
徐晓丽
机构地区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
西北民族大学历史系
出处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36-40,共5页
Journal of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晚唐五代
敦煌
粟特人
女性
分类号
K870.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1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172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25
参考文献
2
1
郑炳林.
张氏曹氏归义军政权的胡汉联姻[J]
.中国史研究,2004(1):63-72.
被引量:10
2
齐陈骏.
有关遗产继承的几件敦煌遗书[J]
.敦煌学辑刊,1994(2):51-60.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31
1
陆庆夫.
从焉耆龙王到河西龙家——龙部落迁徙考[J]
.敦煌研究,1997(2):172-181.
被引量:6
2
列·伊·丘古耶夫斯基.
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馆藏敦煌写本中的转帖[J]
.敦煌学辑刊,1996(1):3-4.
被引量:1
3
荣新江.
敦煌归义军曹氏统治者为粟特后裔说[J]
.历史研究,2001(1):65-72.
被引量:37
4
冯培红.
敦煌曹氏族属与曹氏归义军政权[J]
.历史研究,2001(1):73-86.
被引量:28
5
徐晓丽.
曹议金与甘州回鹘天公主结亲时间考——以P.2915卷为中心[J]
.敦煌研究,2001(4):112-118.
被引量:10
6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中国吐鲁番学会敦煌古文献编辑委员会.《英藏敦煌文献》第14卷[A]..[C].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4页.
7
荣新江.《龙家考》[J].中亚学刊第4辑,1995,:144-144.
8
.《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以下简称《释录》)第2辑[M].,.第408-409页.
9
郑炳林.《晚唐五代敦煌地区(大般若经)的流传与信仰》[J]..
10
.《康通信邈真赞》、《康使君邈真赞并序》[A].录文见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C].,.第114151页.
共引文献
15
1
赵晓星,寇甲.
西魏—归义军时期敦煌地区的史姓[J]
.敦煌学辑刊,2005(2):126-143.
被引量:4
2
陈丽萍.
唐宋时期敦煌地区非正式婚姻子女现象略考[J]
.敦煌研究,2006(4):54-61.
被引量:3
3
郑炳林.
敦煌写本相书理论与敦煌石窟供养人画像——关于敦煌莫高窟供养人画像研究之二[J]
.敦煌学辑刊,2006(4):1-23.
被引量:11
4
李玉林.
敦煌遗书P·3774号的研究——从一个家庭的财产分割牒看吐蕃统治下的敦煌[J]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4):68-74.
被引量:2
5
沙武田.
五代宋敦煌石窟回鹘装女供养像与曹氏归义军的民族特性[J]
.敦煌研究,2013(2):74-83.
被引量:13
6
卢秀文.
敦煌妇女首饰步摇考[J]
.敦煌研究,2015(2):22-27.
被引量:1
7
李国,沙武田.
敦煌石窟粟特美术研究学术史[J]
.敦煌学辑刊,2016(4):139-157.
被引量:6
8
包东娅.
张承奉东征甘州回鹘与曹议金东征甘州回鹘结果不同的原因分析[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33(10):10-11.
9
韩树伟.
敦煌吐鲁番法律契约文书研究回顾与展望[J]
.吐鲁番学研究,2017(2):115-121.
被引量:2
10
山口正晃,顾奇莎.
羽53《吴安君分家契》——围绕家产继承的一个事例[J]
.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2013(1):251-268.
同被引文献
172
1
韩建华.
都兰热水墓群考古发现、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西部考古,2020(2):171-185.
被引量:4
2
温静.
古埃及艺术中的哀悼者形象及其宗教意义[J]
.南方文物,2023(1):89-94.
被引量:3
3
贾笑冰.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古代埃及的宴饮场景概述[J]
.南方文物,2022(6):19-26.
被引量:1
4
王欢.
唐代敦煌雨水信仰[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24(4):32-34.
被引量:1
5
耿彬.
试论胡旋舞在唐代兴盛的原因及其在唐代以后的发展形态[J]
.中州体育(少林与太极),2013(2):1-5.
被引量:2
6
赵玉平.
莫高窟第23窟“雨中耕作图”粟特文化因素解析[J]
.农业考古,2009(4):123-127.
被引量:2
7
贺世哲.
石室札记[J]
.敦煌研究,1999(4):50-55.
被引量:10
8
彭金章,沙武田.
敦煌莫高窟北区洞窟清理发掘简报[J]
.文物,1998(10):4-21.
被引量:31
9
郑炳林.
唐五代敦煌的粟特人与佛教[J]
.敦煌研究,1997(2):154-171.
被引量:30
10
周一良.
敦煌写本书仪中所见的唐代婚丧礼俗[J]
.文物,1985(7):17-25.
被引量:31
引证文献
10
1
盛岩海.
莫高窟初盛唐壁画试笔杂写题记浅识[J]
.宏德学刊,2024(1):121-129.
2
刘晓伟.
云冈十二窟乐舞图像中的“胡腾”[J]
.丝绸之路研究集刊,2022(2):127-147.
被引量:1
3
郑炳林.
敦煌写本相书理论与敦煌石窟供养人画像——关于敦煌莫高窟供养人画像研究之二[J]
.敦煌学辑刊,2006(4):1-23.
被引量:11
4
刘再聪.
从敦煌《荣亲客目》文书看唐宋婚俗中的“添箱”习俗[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0(4):54-62.
被引量:1
5
李国,沙武田.
敦煌石窟粟特美术研究学术史[J]
.敦煌学辑刊,2016(4):139-157.
被引量:6
6
龙成松.
敦煌写卷安雅《王昭君》考论[J]
.敦煌研究,2020(2):75-83.
被引量:2
7
赵洪娟.
中古敦煌祈赛习俗观见敦煌与西域之文化关系[J]
.敦煌研究,2021(5):18-25.
被引量:3
8
濮仲远.
唐代墓志铭中胡族女性的多元形象与书写[J]
.宁夏社会科学,2022(3):184-190.
9
王晶波,马托弟.
唐、五代时期敦煌医疗体系探论[J]
.中州学刊,2023(3):142-147.
被引量:1
10
杨瑾.
慰人或娱魂:青海地区吐蕃属墓葬壁画与棺板画“夫妇宴坐图”再探[J]
.中原文物,2024(2):129-137.
二级引证文献
25
1
李翎.
传统与时尚:“罗睺罗授记”造像辨[J]
.宗教学研究,2021(2):155-162.
被引量:1
2
盛岩海.
莫高窟初盛唐壁画试笔杂写题记浅识[J]
.宏德学刊,2024(1):121-129.
3
杨瑾.
类聚与诠释:我国粟特文物的博物馆藏展叙事[J]
.丝绸之路研究集刊,2022(2):504-518.
4
刘红生.
敦煌莫高窟唐宋供养人像图形略考[J]
.艺术百家,2010,26(A01):44-45.
5
魏健鹏.
敦煌壁画中吐蕃赞普像的几个问题[J]
.西藏研究,2011(1):68-77.
被引量:5
6
王中旭.
敦煌吐蕃时期《阴嘉政父母供养像》研究[J]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2(3):99-119.
被引量:2
7
卢秀文,徐会贞.
披帛与丝路文化交流[J]
.敦煌研究,2015(3):22-29.
被引量:6
8
郭茂全.
丝绸之路上的植物“旅行”及其艺术表征——以石榴为例[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6(2):17-23.
被引量:8
9
周方,卞向阳.
莫高窟西魏第288窟男窟主装束及身份再探[J]
.敦煌学辑刊,2018(1):68-76.
被引量:1
10
李朝霞.
唐代敦煌壁画与中原墓室壁画视觉比较[J]
.西北美术(西安美术学院学报),2018,0(3):137-140.
被引量:1
1
卷首语[J]
.钟山风雨,2006,0(5):1-1.
2
阿福.
“满汉不通婚”轶闻[J]
.满族文学,2012(1):101-102.
3
周德才.
浅谈阿昌族婚礼习俗[J]
.今日财富(金融发展与监管),2011(9):205-205.
4
孟楠.
略论元代的察罕及其家族[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5(3):45-51.
被引量:3
5
庄丽霞,周海燕.
从北朝的婚礼习俗看民族融合[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4(2):17-21.
被引量:1
6
梁海峡,蔡萍.
近代蒙汉族际通婚问题研究[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9(4):89-93.
7
李淑兰.
地理环境与北京历史发展[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9-15.
被引量:2
8
王承权.
论我国各民族之间的通婚关系[J]
.广西民族研究,1985(1):81-89.
被引量:2
9
伍新福.
苗族婚制考[J]
.民族论坛,1995(2):49-54.
被引量:5
10
多洛肯.
唐朝民间民族通婚在《太平广记》中的反映[J]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3,3(2):45-47.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