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生物工程途径降解果酒中苹果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Progress in study of malate degradation by biological engineering in fruit w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降酸是果酒生产的一个关键技术环节,利用生物工程途径降解果酒中苹果酸是非常重要的;是非常重要的该文综述了苹果酸-乳酸发酵和苹果酸-酒精发酵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其在酿酒酵母中表达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作者
刘延琳
张振文
李华
出处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4,共4页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基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研专项资助
关键词
苹果酸-乳酸发酵
苹果酸-乳酸酶
苹果酸通透酶
苹果酸酶
分类号
TS251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90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53
参考文献
1
1
刘延琳,李华,蒋思欣,张博润.
苹果酸-乳酸发酵的相关酶和基因的研究进展[J]
.微生物学通报,2003,30(4):103-107.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Labane C, Guzzo J, Cavin J F, et al. Appl Environ Microbiol, 1996, 62 (4) : 1274~1282.
2
Ansanay V, Dequin S, Blondin B, et al. FEBS Lett, 1993, 11; 332 (1~2): 74-80.
3
Labarre C, Cavin J F, Divies C, et al. Lett Appl Microbiol, 1998, 26 (4): 293~296.
4
Lonvand~Funel A, FEMS Microbiol Left, 1995, 126 (3):209~214.
5
Bandell M, Lolkema J S. Biochemistry, 2000, 24; 39 (42): 13059~13067.
6
Bandell M, Lolkema J S. Biochemistry, 1999, 10; 218 (32): 10352~10360.
7
Labarre C, Divies C, Guzzo J. Appl Environ Microbiol, 1996, 62 (12):4493~ 4498.
8
Grobler J, Bauex F, Subden RE, et al. Yeast, 1995, 11 (15): 1485~1491.
9
Renault P, Gaillardin C, Heslot H J. Bacteriol, 1989, 171 (6) :3108~3114.
10
Williama S A, Hodges R A, Strike T L, et al. Appl Environ Microbiol, 1984. 47: 288~293.
共引文献
10
1
蒋思欣,刘延琳,何秀萍,郭雪娜,张博润.
酒类酒球菌mleP基因的克隆及其在酿酒酵母中的表达[J]
.微生物学报,2004,44(4):465-468.
被引量:6
2
刘延琳 ,蒋思欣 ,何秀萍 ,李华 ,张博润 .
酒酒球菌mleA基因重组表达质粒pYELmleA的构建及其在酿酒酵母中的表达[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4):48-52.
被引量:1
3
刘延琳,蒋思欣,何秀萍,李华,张博润.
Oenococcusoeni苹果酸-乳酸酶基因克隆及其在酿酒酵母中的表达[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5,25(12):50-55.
被引量:3
4
李华,刘晓晴.
跨界融合在葡萄酒降酸微生物育种中的应用前景[J]
.食品工业科技,2006,27(1):204-206.
被引量:7
5
刘延琳,蒋思欣,李华.
用苹果酸通透酶基因的特异性引物进行酒酒球菌快速鉴定(英文)[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9):193-196.
6
刘延琳,李华.
酒酒球菌的快速特异性PCR鉴定[J]
.微生物学杂志,2006,26(6):26-29.
被引量:3
7
董华,刘天明,吴克学.
乳酸乳球菌苹果酸-乳酸酶基因的克隆[J]
.生物技术通报,2006,22(5):94-96.
8
刘延琳,李华.
mleA基因在酿酒酵母中的整合型表达[J]
.中国农业科学,2009,42(4):1372-1377.
被引量:4
9
黄鹭强,张丽萍,雷秀清,林志钦,郑宝东.
粟酒裂殖酵母mae1基因的克隆及其在产朊假丝酵母中的整合表达[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1(5):513-517.
被引量:3
10
李维新,梁璋成,何志刚,林晓姿,任香芸.
植物乳杆菌R23 MLE酶学特性研究[J]
.中国食品学报,2013,13(12):78-82.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90
1
刘延琳,蒋思欣,何秀萍,李华,张博润.
酒类酒球菌苹果酸-乳酸酶基因mleA的克隆[J]
.农业工程学报,2004,20(z1):44-46.
被引量:3
2
鲁平原,曾端国,刘洪智.
沙棘干酒降酸试验研究[J]
.沙棘,2007,20(1):18-19.
被引量:2
3
蒋思欣,刘延琳,何秀萍,郭雪娜,张博润.
酒类酒球菌mleP基因的克隆及其在酿酒酵母中的表达[J]
.微生物学报,2004,44(4):465-468.
被引量:6
4
周德庆,张双灵,辛胜昌.
亚硫酸盐在食品加工中的作用及其应用[J]
.食品科学,2004,25(12):198-201.
被引量:96
5
刘延琳,蒋思欣,李华,何秀萍,张博润.
酒酒球菌苹果酸-乳酸酶基因的测序及分析[J]
.微生物学杂志,2004,24(6):29-30.
被引量:5
6
陈继峰,杨美容,李绍华.
葡萄酒酿造过程中调酸方法研究[J]
.酿酒,2005,32(1):35-39.
被引量:12
7
刘玉方,朱邦民,蔡金科.
酿酒酵母3-磷酸甘油酸激酶基因(PGK1)启动子片段的亚克隆[J]
.微生物学报,1995,35(1):21-27.
被引量:9
8
刘延琳,蒋思欣,何秀萍,李华,张博润.
Oenococcusoeni苹果酸-乳酸酶基因克隆及其在酿酒酵母中的表达[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5,25(12):50-55.
被引量:3
9
王进,赵德阳,陈勇.
降低荔枝酒挥发酸的方法[J]
.酿酒科技,2007(7):34-36.
被引量:8
10
李华.现代葡萄酒工艺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94-122.
引证文献
4
1
刘延琳,李华.
mleA基因在酿酒酵母中的整合型表达[J]
.中国农业科学,2009,42(4):1372-1377.
被引量:4
2
张方艳,蒲彪,陈安均.
果酒降酸方法的研究现状[J]
.食品工业科技,2014,35(1):390-393.
被引量:18
3
林宁晓.
发酵果酒工艺技术的研究进展[J]
.福建轻纺,2015(8):32-36.
被引量:28
4
胡丽云,余元善,徐玉娟,肖更生,吴继军,傅曼琴.
一株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ium)对柠檬酸的发酵特性研究[J]
.现代食品科技,2016,32(8):109-114.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53
1
龙思宇,陈东.
酿酒酵母基因组的研究进展[J]
.广西科学院学报,2014,30(2):82-87.
被引量:2
2
张明,帅希祥,马飞跃,杜丽清,涂行浩.
芒果果酒发酵工艺优化及其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J]
.广东化工,2018,45(21):23-26.
被引量:8
3
何彩梅.
柑橘果酒酿造工艺研究进展[J]
.中国酿造,2016,35(3):10-12.
被引量:22
4
钟宝,文连奎.
北冰红山葡萄酒CO_2浸渍发酵工艺研究[J]
.中国酿造,2016,35(3):32-35.
被引量:7
5
刘根娣,隋明.
冬果梨果酒酵母的筛选及鉴定[J]
.中国酿造,2016,35(6):85-89.
被引量:10
6
王玉霞,蔡智勇,张超,白九元.
青梅大枣果酒低温酿造工艺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16,37(21):155-161.
被引量:6
7
王宓,锁然,任晓宇,刘琳,赵然.
红枣山楂混合果酒酿造工艺研究[J]
.酿酒科技,2017(2):91-92.
被引量:6
8
白美丹,吴昊,李秀秀,张远秋.
发酵类保健果酒行业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J]
.饮料工业,2017,20(1):74-77.
被引量:5
9
姚晓瑞宁,高飞飞,王斌,肖婧,贾晨坤,史学伟.
库尔勒香梨表皮酵母菌的筛选及耐受性的分析[J]
.中国酿造,2017,36(6):67-71.
被引量:5
10
张铎,毛勇,毛健,刘双平,周志磊.
降柠檬酸菌株的筛选及鉴定[J]
.食品与机械,2017,33(5):3-7.
被引量:6
1
钟华锋,杨春城,黄国宏,刘芳.
HACCP在芦荟丁软包装罐头生产中的应用[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4,35(1):92-97.
被引量:3
2
孙方勋.
碳浸渍葡萄酿酒法[J]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1989(2):34-39.
3
詹寿年,马林,邓冬梅.
发酵豆制品菌种选育研究进展[J]
.吉林农业(学术版),2010(9):116-117.
被引量:3
4
张春晖,罗耀文,李华.
葡萄酒苹果酸-乳酸发酵代谢机理[J]
.食品与发酵工业,1999,25(5):64-67.
被引量:17
5
陆雷.
缩短麦汁煮沸工艺时间是提高啤酒质量的一个关键[J]
.酿酒,1991,18(5):6-8.
被引量:1
6
孟鑫,尚宏丽,郑益.
过量表达苹果酸酶对E.coli脂肪酸合成能力的影响[J]
.食品工业科技,2013,34(12):207-209.
被引量:3
7
熊学敏,芦智玲,曹珏.
酶解螺旋藻母液制备的实验研究[J]
.江西食品工业,1998(Z1):17-19.
8
周兵.
微生物油脂卷枝毛霉中苹果酸酶异构体的解析[J]
.中国油脂,2009,34(8):43-48.
被引量:3
9
周正雄,卢英华,班甲,陈骏佳.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花生四烯酸油脂的研究进展[J]
.生物加工过程,2013,11(4):72-78.
被引量:10
10
李维新,梁璋成,何志刚,林晓姿,任香芸.
植物乳杆菌R23 MLE酶学特性研究[J]
.中国食品学报,2013,13(12):78-82.
被引量:1
农业工程学报
2004年 第z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