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全球化时代的国家利益观
出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126-128,共3页
Journal of Xiangtan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参考文献7
1 [1]宋新宁,陈岳 .国际政治学概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2 [4]俞正梁.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 [M].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3 [5]王逸舟.全球政治与中国外交[M]. 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4 俞正梁.变动中的国家利益与国家利益观[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6(1):37-42. 被引量:29
5 [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38
6 张建英.中国国家利益维护与拓展的制度风险[J] .江海学刊,2003(6):180-183. 被引量:1
7 方长平.国家利益建构的国内层次研究[J] .欧洲,2002,20(3):21-26. 被引量:6
共引文献43
1 赵爱国.浅论当代国家利益的国际性[J] .南洋问题研究,2002(3):65-69.
2 郭树勇.试论建构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前途[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7):21-28. 被引量:17
3 张旺.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J] .社会科学,2005(7):46-50. 被引量:5
4 李双元,李赞.构建国际和谐社会的法学新视野——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社会本位理念论析[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11(5):79-97. 被引量:37
5 徐新原.论相互依存与亚洲国家间的合作[J] .广西社会科学,2005(11):16-17.
6 李广一,凌云志.国际气候变化合作:中国的参与和抉择[J]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5,26(5):36-39.
7 薛力,肖欢容.中国的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研究成就与不足(1998~2004)[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8):40-48. 被引量:7
8 沈本秋.中国和平发展中的国家利益建构[J] .理论界,2007(9):171-173. 被引量:2
9 宋德星,葛勇杰.从智识到理论化--软权力思想的发展演进[J]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8(2):88-94. 被引量:1
10 戴轶尘.欧盟集体身份“布鲁塞尔化”建构模式探析[J]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8(4):62-70. 被引量:1
1 都淦,汪义诚.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J] .社会科学研究,1980(2):5-9.
2 赵中杰.略论邓小平国家利益观[J] .理论导刊,2000(10):41-42.
3 李淼.浅论国家利益原则[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1996(10):32-33.
4 许宪章.谈谈新时期统一战线的任务[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22(2):26-30.
5 夏夜,马杰.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利益观的时代嬗变[J] .河南社会科学,2014,22(10):65-69. 被引量:1
6 向荣高.试论当代中国青年的国防意识及其培养[J] .青年研究,1990(6):20-24. 被引量:3
7 陈德修.计划生育工作要坚持群众路线[J] .西北人口,1992,13(2):31-32.
8 杨世文.评石国亮新著《青年国际政治研究的新范式》[J] .社会科学研究,2008(3):196-196.
9 李淑荣.树立科学的人口发展观 推动“关爱女孩行动”深入开展[J] .决策探索,2005(7):87-87.
10 以人为本蕴涵的三个基本判断[J] .人民论坛,2004(7):1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