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城市垃圾处理与RDF-5衍生燃料技术
被引量: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法特点以及无锡市目前所采取的相应措施———建造焚烧垃圾发电和气体发电厂的分析,借鉴国际上应用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置的最新技术———RDF-5衍生燃料提出采用国际先进能源技术,实现城市垃圾资源化、能源化、生态化处理。
作者
苏铭华
陈晓华
机构地区
无锡市资源综合利用协会
无锡市经济贸易委员会
出处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7-58,共2页
Renewable Energy Resources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资源能源
RDF-5技术
发电效率
生态效益
分类号
X70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46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28
参考文献
2
1
沈伯雄,姚强,等.
垃圾衍生燃料(RDF)技术概述[J]
.能源研究与利用,2002(2):12-15.
被引量:12
2
刘荣,杨锡红.
城市生活垃圾“均性化”焚烧技术和实践[J]
.能源研究与利用,2001(2):37-38.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6
1
[苏]C.B.杜金科夫,B.A.扎伊采夫,等著.垃圾的处理和利用.
2
朱永安.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法评述及综合处理方法的设想.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7年11月第1版.
3
张焕芬,喜文华.
日本垃圾衍生燃料(RDF)的研究开发[J]
.甘肃科学学报,1999,11(3):66-72.
被引量:23
4
刘柏谦,吾明良,张勇.
吉林市城市生活垃圾特性研究[J]
.东北电力学院学报,1999,19(3):16-22.
被引量:10
5
钱丰.
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效益浅析[J]
.能源研究与利用,2000(4):39-41.
被引量:4
6
田文栋,魏小林,黎军,吴东垠,盛宏至.
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特性分析[J]
.环境科学学报,2000,20(4):435-438.
被引量:37
共引文献
13
1
李蕾,胡文清,潘俊.
垃圾衍生燃料(RDF)焚烧污染物排放研究[J]
.环境卫生工程,2004,12(3):164-167.
被引量:9
2
苏铭华,陈晓华.
衍生燃料技术应用前景展望[J]
.电力需求侧管理,2004,6(5):49-50.
被引量:2
3
苏铭华,陈晓华.
衍生燃料RDF—5技术应用前景展望[J]
.广西节能,2004(4):33-34.
被引量:1
4
陈江,黄立维,章旭明.
垃圾衍生燃料热重-红外联用法的热解特性[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8,31(1):29-32.
被引量:15
5
蔚世锦.
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 发展环境材料型水泥[J]
.山西建筑,2009,35(18):353-354.
被引量:3
6
刘竞,荀方飞,葛亚军,马婧一,何占飞.
废弃物衍生燃料(RDF-5)技术发展概述[J]
.可再生能源,2011,29(1):121-123.
被引量:1
7
陈江,章旭明.
村镇垃圾混合生物质衍生燃料(RDF)燃烧性能及氯化氢排放特性研究[J]
.浙江农业学报,2011,23(3):577-581.
被引量:1
8
李延吉,赵宁,姜璐,李玉龙,李润东,池涌.
垃圾衍生燃料热解热重实验研究[J]
.电站系统工程,2012(2):1-4.
被引量:1
9
马涵宇,李芸邑,刘阳生.
城市生活垃圾筛上物制备RDF及其燃烧特性研究[J]
.环境工程,2012,30(4):96-100.
被引量:11
10
谢峻林,刘娜,梅书霞,陈峻.
分解炉内垃圾衍生燃料和煤粉燃烧的数值模拟[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3,35(11):38-42.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46
1
陆光立,夏卫红,杨始刚.
国内外垃圾处置刺状及对策研究[J]
.化学世界,2002,43(S1):133-137.
被引量:2
2
盛楠.
流化床技术用于垃圾发电的可行性分析[J]
.电站系统工程,2004,20(4):62-62.
被引量:3
3
吴克明,陈新丽.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发展趋势[J]
.安全与环境学报,2004,4(B06):79-82.
被引量:26
4
张华,赵由才.
生活垃圾填埋场中矿化垃圾的综合利用[J]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4,19(3):46-50.
被引量:51
5
朱秋平.
焚烧城市生活垃圾的循环流化床锅炉[J]
.发电设备,2004,18(5):255-258.
被引量:3
6
李蕾,胡文清,潘俊.
垃圾衍生燃料(RDF)焚烧污染物排放研究[J]
.环境卫生工程,2004,12(3):164-167.
被引量:9
7
魏刚,王晓梅,张媛.
国内外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最新进展[J]
.天津化工,2004,18(6):36-38.
被引量:8
8
LUQing-gang LIZhi-wei NAYong-jie BAOShao-lin SUNYun-kai HEJun.
Low SO_2 emission from CFB co-firing MSW and bituminous[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04,16(5):821-824.
被引量:1
9
骆仲泱,何宏舟,王勤辉,岑可法.
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的现状及发展前景[J]
.动力工程,2004,24(6):761-767.
被引量:98
10
沈萍.
垃圾焚烧发电技术[J]
.天津建设科技,2004,14(6):42-44.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8
1
陈继辉,卢啸风,刘汉周.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城市生活垃圾的研究进展[J]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6,7(9):13-16.
被引量:4
2
崔文静,周恭明,陈德珍,付丹丹,李霖滨.
矿化垃圾制备RDF的工艺研究及应用前景分析[J]
.能源研究与信息,2006,22(3):131-136.
被引量:5
3
刘竞,荀方飞,葛亚军,马婧一,何占飞.
废弃物衍生燃料(RDF-5)技术发展概述[J]
.可再生能源,2011,29(1):121-123.
被引量:1
4
林端旭,李润东,Bernhard Raninger,冯磊.
TS对牛粪与有机垃圾联合厌氧消化特性的影响研究[J]
.可再生能源,2011,29(4):40-43.
被引量:5
5
沈红.
化工工艺固形燃料工业化应用研究[J]
.煤炭技术,2012,31(8):186-187.
6
王凤军.
化工工艺固形燃料工业化应用研究[J]
.民营科技,2014(3):48-48.
7
袁玉荣,牛志刚.
化工工艺固形燃料工业化应用研究[J]
.民营科技,2014(3):52-52.
被引量:3
8
胡宝富,杜文利,田娟,郑祥.
非正规生活垃圾填埋场矿化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以东莞市非正规垃圾填埋场为例[J]
.环境卫生工程,2018,26(5):21-24.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
28
1
崔文静,周恭明,陈德珍.
露天堆场生活垃圾理化性质分析[J]
.环境卫生工程,2007,15(2):5-6.
被引量:4
2
刘磊.
循环流化床焚烧炉中生活垃圾燃烧特性研究进展[J]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07(4):40-43.
被引量:4
3
雷建国,周斌,陈君.
垃圾衍生燃料RDF制备技术及市场需求分析[J]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09,2(12):24-28.
被引量:6
4
雷建国,周斌.
新型垃圾衍生燃料制备工艺[J]
.中国环保产业,2010(1):42-47.
被引量:3
5
姜庆宏,姜月,张宝心.
牛粪、秸秆混合厌氧发酵制沼气研究[J]
.可再生能源,2013,31(1):57-59.
被引量:9
6
顾湘郡.
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在国内的应用现状[J]
.江苏锅炉,2013(1):8-12.
7
袁京,杨帆,李国学,李宁,罗文海.
非正规填埋场矿化垃圾理化性质与资源化利用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2014,34(7):1811-1817.
被引量:35
8
韩文彪,徐霞.
TS对城市有机垃圾和剩余污泥联合厌氧消化的影响[J]
.可再生能源,2014,32(9):1418-1422.
被引量:5
9
韩文彪,徐霞,赵玉柱.
接种量对城市有机垃圾和剩余污泥联合厌氧消化的影响[J]
.中国沼气,2014,32(5):12-16.
被引量:6
10
沈佳奇.
浅析如何在化工工艺流程中选择萃取剂[J]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5,0(12):42-42.
1
朱泽华,张晓勇.
生活垃圾制备衍生燃料的环境污染及处置对策[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3,31(11):44-45.
2
王庆余.
垃圾衍生燃料技术发展概况[J]
.商情,2009(29):105-105.
3
陈盛建,高宏亮,余以雄,陈吉春.
垃圾衍生燃料技术及研究现状[J]
.四川化工,2004,7(4):19-23.
被引量:6
4
李程正阳,陈子玉,曾华.
基于垃圾成分分析的宁海县生活垃圾处置方法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0(12):37-39.
被引量:1
5
李中宝.
荆州市生活垃圾现状及处置对策探讨[J]
.科技资讯,2006,4(23):142-143.
被引量:2
6
孙健.
焚烧法处理生活垃圾发展前景初探[J]
.煤矿环境保护,1995,9(2):42-45.
被引量:3
7
杨巧艳.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置方法及发展方向[J]
.四川建筑,2003,23(6):75-76.
被引量:1
8
鞠川江.
台北生活垃圾处理掠影[J]
.公关世界,2014(12):36-38.
9
孙健.
焚烧法处理生活垃圾发展前景探析[J]
.煤炭工程,2005,37(7):57-59.
被引量:9
10
郭廷杰.
关于加速北京市城市垃圾资源化的探讨[J]
.北京节能,2000(4):14-16.
可再生能源
2004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