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村民流动对村级党组织建设的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村民的流动是村落社会里的必然趋势。村民流动既有经济根源又有社会根源。村民的流出使村级党组织后备力量缺乏,影响了村民对党的认识,促使了村级党组织家族化的形成,使得农民工党员管理较为困难。因此,村级党组织要积极发展村落社会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同时放宽政策,促进村民在村与村之间的合理流动,合并村级党组织,设立跨村组织,设立流动党组织。
作者
王久高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
出处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72-74,共3页
Journal of Hunan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
关键词
村民流动
村级党组织
建设
分类号
D2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44
同被引文献
47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52
参考文献
4
1
文军.从生存理性到社会理性选择,当代中国农民外出就业动因的社会学分析.社会学研究,2001,(6).
2
王春光.
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外出动因与行为选择[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7):30-32.
被引量:63
3
青岛市委党校课题组.全国第一个村民自治市范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新问题的成因与对策[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学报,2002,(2).
4
[美]J·米格代尔.农民、政治与革命[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32.
共引文献
144
1
颜明.
青年走出村庄的选择:基于云南山区农村的经验分析[J]
.中国农村观察,2008(6):28-34.
2
吴业苗.
农民工流动的观念支持与生活预期[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0(6):65-71.
被引量:14
3
和丕禅,郭金丰.
制度约束下的农民工移民倾向探析[J]
.中国农村经济,2004(10):64-68.
被引量:38
4
吴兴陆,亓名杰.
农民工迁移决策的社会文化影响因素探析[J]
.中国农村经济,2005(1):26-32.
被引量:110
5
潘振飞,黄爱先.
当前农村已婚妇女外出就业动因的社会学分析——以潘村的个案研究为例[J]
.妇女研究论丛,2005(2):20-25.
被引量:13
6
王美琴.
新时期农民流动研究综述[J]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5,27(1):125-129.
被引量:4
7
孙湛宁.
对一类新农民工行为选择的社会学分析[J]
.青年研究,2005(7):42-48.
被引量:2
8
周霞.
回乡,还是留城?——对影响农民工理性选择的因素分析[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4):68-71.
被引量:12
9
高崇.
生存理性主导下的创业实践——以广州城乡结合部的成衣社区为例[J]
.思想战线,2005,31(6):17-22.
被引量:5
10
陈占江,李长健.
新生代民工的发展困境及其解决机制[J]
.求实,2006(1):53-55.
被引量:42
同被引文献
47
1
王文昌.
20世纪30年代前期农民离村问题[J]
.历史研究,1993(2):96-107.
被引量:15
2
卢福营.
农民流动:嵌入村民自治的新变量——浙江省奉化市庄家村调查[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38(2):21-26.
被引量:13
3
周晓虹.
流动与城市体验对中国农民现代性的影响——北京“浙江村”与温州一个农村社区的考察[J]
.社会学研究,1998(5):60-73.
被引量:205
4
"外来女劳工研究"课题组.
外出打工与农村及农民发展——湖南省嘉禾县钟水村调查[J]
.社会学研究,1995(4):75-85.
被引量:7
5
贺雪峰.
论半熟人社会——理解村委会选举的一个视角[J]
.政治学研究,2000(3):61-69.
被引量:511
6
李国庆.
关于中国村落共同体的论战——以“戒能—平野论战”为核心[J]
.社会学研究,2005(6):194-213.
被引量:119
7
李君甫.
走向终结的村落——山区人口流失、社会衰微与扶贫政策思考[J]
.理论导刊,2006(5):41-43.
被引量:11
8
徐增阳,甘霖.
农民流动与村民自治——流出村和流入村的分析[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3):15-20.
被引量:7
9
刘铮.
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现实悖论——“农民工回流”的成因及效应分析[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1(3):125-129.
被引量:80
10
杜鹏,李一男,王澎湖,林伟.
流动人口外出对其家庭的影响[J]
.人口学刊,2007,29(1):3-9.
被引量:76
引证文献
3
1
卢成仁.
流动中村落共同体何以维系——一个中缅边境村落的流动与互惠行为研究[J]
.社会学研究,2015(1):166-189.
被引量:46
2
史志娜,许莉.
皖北地区农村人口流动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影响研究[J]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8(2):73-77.
3
卢晓.
民族互嵌村落共同体生成与维系机制研究--以南方山地苗村为例[J]
.广西民族研究,2022(1):65-72.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52
1
王思雅,孙九霞.
旅游礼物馈赠中的日常社会关系再生产[J]
.旅游学刊,2021,36(5):105-117.
被引量:5
2
陶慧,张梦真.
乡村遗产旅游地“三生”空间的主体价值重塑——以广府古城为例[J]
.旅游学刊,2021,36(5):81-92.
被引量:25
3
蔡禾,周兆安.
转型中国的组织现象研究——国内组织社会学研究新进展[J]
.社会学评论,2015,3(6):54-63.
被引量:3
4
杨小华,余冲,刘净媛,唐小毛,游麒林.
当前我国农村生活面向及其治理探究[J]
.企业导报,2016(9):82-83.
5
蔡禾,胡慧,周兆安.
乡贤理事会:村庄社会治理的新探索——来自粤西Y市D村的地方经验[J]
.学海,2016(3):46-54.
被引量:42
6
卢成仁.
社会主义思潮、政治哲学与人类学研究的方法论——重读莫斯的《礼物》[J]
.世界民族,2017(3):53-64.
被引量:1
7
王青.
转变农村扶贫理念:从收入不足到消费失衡[J]
.榆林学院学报,2017,27(5):64-67.
8
王青.
农村仪式性人情异化的社会学解释[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7,37(5):1-4.
被引量:1
9
谢永祥.
城中村研究评述[J]
.高校社科动态,2017(4):11-21.
10
范叶超.
环境流动:全球化时代的环境社会学议程[J]
.社会学评论,2018,6(1):56-68.
被引量:9
1
泸州设“说事点”[J]
.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14,0(10):60-60.
2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J]
.瞭望,1992(24):1-1.
3
张志.
正确认识对外开放政策[J]
.理论探讨,1986(3):18-22.
4
罗崇忠,蒋贤勇.
书记聘妹[J]
.中国监察,1994,0(6):13-13.
5
秦义.
在全市工商业联合会第十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J]
.呼和浩特政报,2011,0(6):3-6.
6
田雄.
虚置与重构:村民自治的主体缺失与制度干预——以苏北黄江县为例[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3):34-42.
被引量:31
7
路延祖.
应重视和引导非公有制企业积极参与“再就业”工程[J]
.发展,1998,0(3):30-30.
8
谢伏瞻.
决胜全面小康 让中原更加出彩[J]
.人大建设,2016,0(5):3-5.
9
常文清.
坚持实事求是促进民族地区发展[J]
.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2014(9):17-17.
10
王进生.
奈曼旗工商联在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J]
.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1994,0(6):27-27.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7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