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政府在推动企业成为自主创新主体中的作用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加强国家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是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文章分析了我国企业作为自主创新主体,在研究开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果应用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经验,提出我国政府必须根据其职能和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建立起鼓励、保护和引导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促进企业真正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
作者
霍晶
李健
机构地区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出处
《生产力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81-83,共3页
Productivity Research
关键词
企业
自主创新
政府
分类号
F273.1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269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潘承烈.
自主创新为何要以企业为主体[J]
.企业管理,2006(2):15-17.
被引量:15
2
王一鸣,王君.
关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几个问题[J]
.中国软科学,2005(7):10-14.
被引量:219
3
韩忠朝.
把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置于国家战略的高度[J]
.中国青年科技,2005(3):32-33.
被引量:8
4
陈宏生.
政府应继续加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J]
.新材料产业,2005(11):23-26.
被引量:1
5
陈俊.
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风险投资立法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2(5):83-85.
被引量:4
6
胡钰,仲伟俊.
关于提升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若干思考[J]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学术版),2005,34(7):8-13.
被引量:12
7
郭爱芳,周建中.
美国政府采购支持技术创新的做法及其借鉴意义[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24(1):49-51.
被引量:20
二级参考文献
7
1
周鸣阳.
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来源与影响因素[J]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4):4-7.
被引量:6
2
王子恢 王延春.风险投资应向民间开放[N].中国经济时报,2001—07—02.
3
OECD.科学技术与工业概览[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4
吕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重大课题[N].人民日报,2005—01—24.
5
李国杰.自主创新必须走出误区[N].人民日报,2005—07—14.
6
江小涓.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结构优化升级[N].人民日报,2005-03-28,(9).
7
王一鸣.
大力加强技术创新 缓解技术供给“瓶颈”制约[J]
.宏观经济管理,2000(7):20-23.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269
1
刘超.
创新投入类型、企业网络位置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基于上市公司全网络“嵌入性”视角[J]
.创新与创业管理,2023(2):155-172.
2
黄小峰.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内外部条件分析及对策[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1):46-48.
被引量:4
3
周言波,遇华仁.
煤炭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博弈选择及启示[J]
.科技资讯,2008,6(18):215-216.
被引量:3
4
刘运材,杨洁.
基于技术创新的包装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J]
.中国包装工业,2009(4):23-26.
被引量:2
5
史竹琴,薛耀文.
自主创新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关系的实证研究[J]
.科学学研究,2008,26(S2):471-477.
被引量:8
6
夏玲,王月东.
提高安徽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法律研究[J]
.市场周刊,2010,23(3):22-24.
7
关成杰.
分析加工贸易企业的创新战略[J]
.中国商界,2008(2):135-135.
8
魏月如.
自主创新视角下的中原崛起研究[J]
.中国商界,2010(7):154-155.
9
谢晶莹.
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助推器”[J]
.环渤海经济瞭望,2006,20(3):16-19.
被引量:2
10
赵更申,雷巧玲,陈金贤,李垣.
不同战略导向对自主创新与合作创新的影响研究[J]
.当代经济科学,2006,28(2):18-23.
被引量:14
同被引文献
14
1
冯之浚.
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27(4):5-6.
被引量:17
2
陈欢.
企业竞争战略下有效开展自主创新探析[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2):66-67.
被引量:1
3
王敏,银路.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及其对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布局的影响——基于技术能力和需求多样性的分析[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28(2):63-68.
被引量:9
4
刘亚军.
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07(2):26-27.
被引量:9
5
邓芙兰.
对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探析[J]
.科技咨询导报,2007(4):159-160.
被引量:3
6
罗赳赳,田新民,康力.
企业自主创新模式研究与选择[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4(5):104-107.
被引量:8
7
杨齐,付泳.
公民战略的企业竞争力提升[J]
.现代企业,2007(7):14-16.
被引量:2
8
杨健彬,潘洪文,顾娟.
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探讨[J]
.市场论坛,2007(8):21-23.
被引量:3
9
韩金海,田敏.
企业自主创新问题与对策思考[J]
.商场现代化,2007(09S):159-160.
被引量:4
10
王毅.
自主创新主体动态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视角[J]
.科学管理研究,2008,26(5):1-4.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2
1
金鑫.
政府和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定位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2020(14):26-27.
2
韩晋.
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J]
.魅力中国,2008,0(18):110-111.
1
闫志民,张东锦.
企业怎样成为自主创新主体——柳州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调查[J]
.人民论坛,2006(02B):29-30.
2
苏波.
谁是自主创新主体[J]
.经营者,2012(18):44-45.
3
中共沈阳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室,刘世权,李勃.
关于增强沈阳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J]
.沈阳干部学刊,2008,10(2):59-61.
被引量:1
4
章继刚.
自主创新:企业家成长的不竭动力[J]
.建材发展导向,2009,7(1):9-11.
5
刘世权,李勃.
关于增强沈阳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续)[J]
.沈阳干部学刊,2008,10(3):48-51.
6
申玮,李金林.
科技中介发展与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研究[J]
.科学学研究,2007,25(A01):93-96.
被引量:4
7
李伟.
积极培育创新文化[J]
.中外企业文化,2006(8):24-24.
8
相晓冬.
让职业经理人成为企业创新的主体[J]
.中小企业科技,2006(9):38-38.
9
倪光南.
企业如何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06(4):4-5.
被引量:2
10
李俭.
企业家,你大步往前走![J]
.人民论坛,2006(03B):36-36.
生产力研究
2007年 第2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