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药调节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性细胞因子研究概述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中药调节类风湿关节炎相关细胞因子的文献作了系统回顾,着重从细胞因子角度探讨了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参考文献25篇。
作者
宋彩霞
徐华
池中求
机构地区
青岛海慈医院
山东中医药大学
出处
《山东中医杂志》
2007年第3期210-213,共4页
Shando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细胞因子
综述
分类号
R259.932.2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9
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239
同被引文献
19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15
1
薛鸾,赵浩.
益气清络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制探讨[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05,5(9):652-653.
被引量:5
2
张立军,唐农,柴立民,黄小琪,林国彪.
历节胶囊对AA大鼠IL-2、IL-6水平及T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J]
.中药药理与临床,2005,21(4):58-59.
被引量:14
3
沈杰,鲍建芳,张之澧,倪立青.
乌梢蛇水解液对炎性和抗炎性细胞因子的作用[J]
.临床内科杂志,2002,19(S1):94-96.
被引量:25
4
刘巧红,沈凌汛,吴清敏.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
.临床内科杂志,1998,15(6):307-308.
被引量:6
5
孙素平,周翠英,周海蓉,陈雨振.
痹速清合剂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7(6):462-465.
被引量:7
6
刘健,韩明向,张皖东,陈光亮,雷黎.
新风胶囊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IL-1、TNFα、IL-4及IL-10的影响[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2,21(2):44-47.
被引量:48
7
赵慧,顾立刚,陈小军,孟明.
桂枝芍药知母汤对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活性的影响[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11):27-29.
被引量:39
8
朱江,谢文利,晋玉章,孙文军,高欣.
栀子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血清IL-1β和TNF-α的影响[J]
.中成药,2005,27(7):801-803.
被引量:40
9
陈光星,刘清平,黄清春,叶柳忠,陈纪藩,曾耀英,王培训.
通痹灵对于IL-2及其受体α链影响的体内外研究[J]
.上海免疫学杂志,2003,23(3):184-186.
被引量:11
10
侯琦,李良成,郭颖,程桂芳.
异丹叶大黄素对人滑膜细胞白细胞介素-8生成及mRNA表达的影响[J]
.药学学报,2001,36(6):407-410.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79
1
梁君山,魏伟,周爱武,陈敏珠,徐叔云.
白细胞介素Ⅰ的检测及白芍总甙对其产生的影响[J]
.中国药理学通报,1989,5(6):354-357.
被引量:51
2
Maureen Howard,Anne O'Garra,王莹洁.
白细胞介素10的生物学性质[J]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1993,16(2):95-98.
被引量:6
3
林红,贺永怀,黎燕,陆应麟,沈倍奋.
Ⅱ型胶原蛋白与弗氏完全佐剂大鼠关节炎模型的建立和比较[J]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1999,7(1):1-6.
被引量:54
4
王彤钢.
白细胞介素4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J]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1994,17(1):13-16.
被引量:28
5
薛鸾,胡惠平,胡建东,施晓芬.
益气清络方对大鼠胶原性关节炎作用的拆方研究[J]
.浙江中医杂志,2005,40(4):174-175.
被引量:4
6
马大龙.
细胞因子抑制剂[J]
.中国免疫学杂志,1994,10(1):61-62.
被引量:1
7
王斌,陈敏珠,徐叔云.
大鼠滑膜细胞的分离和培养[J]
.中国药理学通报,1994,10(1):73-74.
被引量:48
8
王斌,陈敏珠,徐叔云.
白芍总甙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细胞功能和脾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J]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1994,8(2):128-132.
被引量:79
9
于孟学,张丽华,史立,甘晓丹,李东兵,董怡,田淑芳,王秀平.
风湿性疾病患者滑膜培养上清液中IL-1、TNF-α及PGE_2的动态观察[J]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94,16(3):192-196.
被引量:18
10
华国勋,储榆林.
类风湿关节炎贫血的发病机理及治疗研究进展[J]
.中华内科杂志,1995,34(2):133-135.
被引量:10
共引文献
239
1
潘裕辉.
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实验研究进展[J]
.河北中医,2007,29(8):758-760.
2
陈光星,王培训,刘清平,童娟,沈晓燕,黄清春,陈纪藩.
青藤碱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免疫抑制作用的机制研究[J]
.现代免疫学,2008,28(2):142-146.
被引量:21
3
潘峥.
房定亚以四神煎治疗急性膝关节炎经验[J]
.世界中医药,2007,2(3):149-150.
被引量:3
4
黄传兵,徐长松.
中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评析[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2,24(9):42-43.
5
郑琴,朱跃兰,侯秀娟.
类风湿关节炎伴发抑郁症大鼠血清IL-1β、IL-6、TNF-α的变化及中药干预作用[J]
.中医药学报,2009,37(5):32-34.
被引量:11
6
金鑫,孙静,谢文利,万宗明,晋玉章,朱江.
京尼平苷酸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抗炎作用及滑膜细胞凋亡机制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23):3082-3086.
被引量:17
7
孙玥,刘健,王芳,齐亚军,张晓军.
探讨新风胶囊改善佐剂型关节炎大鼠心功能机制及其与氧化应激的关系[J]
.环球中医药,2013,6(S2):26-27.
被引量:4
8
关彤,林昌松,陈光星,沈晓燕,陈宗良,刘清平,余丽.
通痹灵治疗不同证型类风湿关节炎212例疗效分析[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4,11(4):241-242.
被引量:3
9
宋艳,詹宇坚,古继红.
葡萄膜炎与相关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04,14(3):180-182.
被引量:5
10
李可大.
免疫调节和前炎性因子(TNF-α)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作用与意义[J]
.中医药学刊,2004,22(10):1844-1846.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19
1
王霖,王文杰.
破骨细胞在类风湿性关节炎骨破坏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J]
.生理科学进展,2004,35(3):269-272.
被引量:37
2
张义浜,刘志敏,熊凌霜.
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及其治疗方法研究进展[J]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5,21(B03):88-90.
被引量:65
3
侯立飞,赵伯涛,戴岳.
中药有效成分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研究进展[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5,24(5):8-11.
被引量:6
4
姚茹冰,蔡辉.
核因子-κB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6,19(3):267-270.
被引量:25
5
夏丽娟,陈飞虎,黄学应,刘永靖,李俊.
重组人内抑素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6,11(7):760-763.
被引量:13
6
张文,唐福林.
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J]
.基础医学与临床,2006,26(9):931-937.
被引量:12
7
张玲玲,魏伟.
针对类风湿关节炎分子靶点的治疗药物研究进展[J]
.中国药理学通报,2006,22(11):1291-1296.
被引量:17
8
熊正国,袁丁.
IL-15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7(1):149-150.
被引量:3
9
张曲涛,廖满林,廖穗波,陈霭平,黄彩燕,陈艳珍.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护骨因子水平的检测意义[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4(4):310-310.
被引量:1
10
鲍春德.
生物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进展[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7,4(3):3-5.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
1
张永文,沈思钰,蔡辉.
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畸形机制研究进展[J]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9):3433-3435.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5
1
解骏,肖涟波,徐岳林,高峰,戴号,王凌椿,翟伟韬.
88例患者106例膝类风湿性关节炎直视下膝关节滑膜切除术后15年随访资料的研究[J]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2012,31(3):201-204.
被引量:4
2
卢伯洋,路来金,宣昭鹏.
冻伤后屈指畸形2例报告[J]
.中国医学创新,2010,7(5):195-196.
3
李军辉,薛勤,崔勇平,王锋,高许萍,汪年松.
类风湿关节炎并系统性硬化继发干燥综合征1例[J]
.实用医学杂志,2010,26(13):2471-2471.
4
张永文,张晓立,程艳.
中医分型论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畸形[J]
.河南中医,2016,36(7):1294-1296.
被引量:10
5
潘硕,曹克锋,路琳,牛冉冉,田佩洲.
火鍉针联合伤湿止痛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
.中国民间疗法,2024,32(20):27-31.
1
贾杨.
中药调节一氧化氮的研究进展[J]
.山东中医杂志,2000,19(2):122-124.
被引量:3
2
张巨祥,王瑞珍.
中药调节烧伤患者饮食的疗效观察[J]
.中医杂志,1997,38(10):630-630.
3
耿春丽,孙丰雷.
中医治疗代谢综合征研究进展[J]
.山东中医杂志,2014,33(5):411-414.
被引量:3
4
李振爽,翟宏伟.
近十年中医药治疗急性脑梗死概况[J]
.山东中医杂志,2015,34(10):805-807.
被引量:10
5
夏远春,曾明葵.
中医药对葡萄膜炎细胞因子作用的实验研究进展[J]
.中医药导报,2008,14(5):124-126.
被引量:3
6
席孝贤.
中药对前列腺素E_2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J]
.山东中医杂志,2002,21(9):573-575.
被引量:1
7
刘桂琴.
针灸治疗中风概况[J]
.针灸临床杂志,2005,21(11):49-52.
被引量:2
8
韩振翔,褚立希.
针灸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概述[J]
.江西中医药,2013,44(2):51-53.
被引量:8
9
梁薇.
细胞凋亡的中药调节机制[J]
.四川中医,2005,23(11):27-29.
10
滕飞燕,蒋钦云,黄艳娜.
中医药治疗失眠进展综述[J]
.世界中医药,2013,8(8):984-987.
被引量:20
山东中医杂志
200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