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扩散效应”研究
被引量:
3
A Research on the "Diffusion Effect"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National Exemplary Vocational Colleg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从区域经济学"扩散效应"理论角度,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扩散效应"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加速高职示范校"增长极"形成,扩大示范校"扩散效应"、抑制"回浪效应"的条件与对策。从而为教育主管部门和高职示范校建设者在决策与建设过程中提供理论参考,同时对我国职业教育示范校建设理论研究也可以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作者
楚金华
张洪革
机构地区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出处
《辽宁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78-80,共3页
Liaoning Education Research
关键词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
扩散效应
增长极
回浪效应
分类号
G718.5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0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60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8
1
姚云.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政策解读与评审过程——访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与高专教育处范唯处长[J]
.大学(研究),2007(4):59-64.
被引量:13
2
王志勇.
打造精品 凝练特色 跻身示范 追求卓越——略论全国高职示范性院校评估(一)[J]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0(1):16-18.
被引量:2
3
金潇明,李树德,文益民.
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本质及特征探析[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2):222-224.
被引量:6
4
贺修炎.
示范性高职院校应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J]
.机械职业教育,2007(6):3-5.
被引量:15
5
安虎森.
增长极理论评述[J]
.南开经济研究,1997(1):31-37.
被引量:116
6
张艳,胡苏娜,王莹.
区域经济“回浪效应”向“扩散效应”过渡的条件与对策[J]
.江淮论坛,2005(6):19-22.
被引量:6
7
王纪安.
建设“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五大效应[J]
.中国高教研究,2007(1):62-63.
被引量:13
8
[8]David L.Barkley,Mark S.Henry,and Shuming Bao.Identifying "Spread" versus "Backwash" Effects in Regional Economic Areas:A Density Function Approach[J].Land Economics,1996,(8):336-357.
二级参考文献
30
1
董大奎.
以评促建 推进高职高专院校内涵建设[J]
.辽宁高职学报,2004,6(5):1-4.
被引量:13
2
周民良.
增长极理论与西方的区域政策[J]
.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94(7):70-75.
被引量:10
3
李健.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创新型大学建设[J]
.现代大学教育,2005,21(4):1-3.
被引量:16
4
李健.
建设创新型大学 服务创新型国家[J]
.求是,2006(3):53-55.
被引量:18
5
董大奎,陆瑞峰,朱伟萍.
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现状及分析[J]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1):39-42.
被引量:10
6
华长慧.
服务型教育体系: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模式[J]
.高等教育研究,2006,27(4):35-38.
被引量:29
7
范唯,马树超.
关于加快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思考[J]
.教育发展研究,2006,26(19):27-30.
被引量:201
8
上海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长江三角洲一体化:2002-2003上海城市经济发展报告[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2月..
9
毕世杰.发展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
10
景体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03~2004[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5月..
共引文献
160
1
王建设,李慧民,侯渡舟,张化宁.
区域循环经济理论探讨[J]
.乡镇经济,2007,23(1):48-51.
被引量:2
2
鄢莉华,王娟鹃,盛祖淳,杨春和.
非均衡发展战略对云南省的适宜性分析[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5,17(z1):48-52.
3
李正升,李瑞林,盛祖淳,包广静.
简评区域增长极理论[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5(z1):69-73.
被引量:1
4
刘荣增,沈正平,党舫行.
经济增长点概念的演变及其理论价值探讨[J]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1,14(3):30-32.
5
周熙雯.
论闽台经济合作路径安排的研究[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6
卫玲,戴江伟.
丝绸之路经济带:超越地理空间的内涵识别及其当代解读[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2(1):31-39.
被引量:86
7
陈凯军,赵迎春.
服务型教育体系下高职《实用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4):83-84.
被引量:1
8
刘傲洋.
我国园区经济发展问题探析[J]
.青海社会科学,2004(6):33-36.
被引量:1
9
钟声,高小琴.
增长极理论在西部开发中的实践[J]
.理论导刊,2001(2):21-23.
被引量:5
10
曹颖.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及理论依据分析[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21(5):72-74.
被引量:41
同被引文献
16
1
陈保荣.
基于质量年报数据的“双高计划”10所A档学校对比分析[J]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22,30(1):5-14.
被引量:2
2
张艳,胡苏娜,王莹.
区域经济“回浪效应”向“扩散效应”过渡的条件与对策[J]
.江淮论坛,2005(6):19-22.
被引量:6
3
王纪安.
建设“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五大效应[J]
.中国高教研究,2007(1):62-63.
被引量:13
4
李莹,鲁宏湘.
高职院校品牌建设[J]
.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09(3):114-115.
被引量:1
5
陈国海.
高校精品课程的示范效应初探[J]
.教育与现代化,2009(3):25-29.
被引量:13
6
张效民.
基于社会服务视角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辐射与带动[J]
.职教论坛,2009,25(18):8-10.
被引量:15
7
任振林.
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辐射带动能力[J]
.职业教育研究,2011(2):7-8.
被引量:9
8
黄术芳.
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示范效应[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6):92-93.
被引量:2
9
贺武华.
中国式政策运动: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国家‘骨干’高职遴选与评审”评议[J]
.职业技术教育,2011,32(10):14-19.
被引量:5
10
张洪春,温中梅.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示范效应研究[J]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6(2):18-22.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3
1
黄术芳.
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示范效应[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6):92-93.
被引量:2
2
张洪春,温中梅.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示范效应研究[J]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6(2):18-22.
被引量:6
3
邢海玲,于久洪.
“双高计划”背景下北京高职院校非均衡发展现状及思考—基于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数据的分析[J]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23,38(1):59-6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8
1
韩德红.
高职示范建设伴我成长[J]
.中文信息,2013(12).
2
赵春宇.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示范效应研究与实践——以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为例[J]
.现代商贸工业,2015,36(9):72-74.
3
蒋佳霖.
高职院校教育科研环境探索[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7,1(32):126-127.
4
刘丽,郑海岚.
加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建设的研究——以汉中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西部素质教育,2018,4(12):99-100.
被引量:1
5
邢海玲,于久洪.
“双高计划”背景下北京高职院校非均衡发展现状及思考—基于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数据的分析[J]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23,38(1):59-66.
被引量:2
6
栗晓静.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团队的高质量内涵式改造[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4(5):29-32.
被引量:1
7
文香艳.
“双高计划”背景下佛山市高等职业院校比较研究[J]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4(3):57-62.
8
刘丽,郑海岚.
加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建设研究——以汉中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文存阅刊,2018(19):188-189.
1
张洪春,温中梅.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示范效应研究[J]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6(2):18-22.
被引量:6
2
李萌.
从扩散效应角度解读职业教育示范学校建设[J]
.职教论坛,2008,24(8):25-27.
3
黄冠群.
高职示范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扩散效应研究[J]
.企业导报,2015(16):179-180.
被引量:1
4
高光琪,武星.
京津冀协同背景下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对策研究[J]
.经贸实践,2016,0(2X):254-254.
5
魏巍,胡方.
河北省在京津冀区域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发展中的路径选择[J]
.亚太教育,2016,0(9):157-157.
6
楚金华,刘长利.
从经济学角度解读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J]
.职业技术教育,2007,28(25):26-27.
被引量:9
7
李津.
国家级高职骨干校的校企合作模式[J]
.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4(1):84-86.
被引量:3
8
仪玉莉,胡洋,刘景良.
解析高职院校项目教学法中教师的角色[J]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1(2):98-100.
被引量:35
9
季彩萍.
高职机械类专业学生技能培养的“微课效应”研究[J]
.时代农机,2017,44(3):203-204.
10
丁红玲.
非均衡发展——职业教育区域结构优化的必然选择[J]
.教育理论与实践(学科版),2005,25(7):5-7.
被引量:4
辽宁教育研究
2007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