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电子数据分析证据的审查与运用——对法官“认知——决策”经验的理性分析 被引量: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法官对电子数据分析证据审查运用的"认知-决策"经验表明:在采信证据时,由于专业知识壁垒,法官倾向于以对主体资质能力、取证程序、是否鉴定意见等方面的形式审查和可理解证据间的相互印证,替代对分析方法的实质审查;在事实认定运用时,基于确信程度差异,在构建直接证据式和间接证据式证明体系时,赋予该类证据不同价值权重。这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法官对分析方法的实质审查压力,但基于行为决策科学的理性标准分析,其存在高估或低估该类证据证明价值、不完整分析决策情境的备选方案及可能后果、印证锚定不当与调整不足等非理性风险。为提升运用该类证据认定事实的科学理性,法官应当遵循全面考量决策情境方案及后果的理性标准,通过技术标准规范化、专业知识培训交流、引入审判专技人员等方式强化实质审查能力。
作者 杨林
出处 《法律方法》 2021年第3期431-449,共19页 Legal Method
基金 北京师范大学学科交叉基金项目(BNUXKJC1913)研究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7

二级参考文献317

共引文献381

同被引文献38

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