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人工智能技术下的劳动异化及其伦理反思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第四次科技革命正在深入地推动生产领域的变革,同时也对人的劳动造成了冲击。人工智能不断占领新的生产领域,并逐步开拓非生产领域,这使劳动者的主体性遭受了更强的冲击,劳动者也从传统的“分子化”为机器的局部构件逐渐沦落到“无用阶层”。人工智能表征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提升,但同时也是对个体自我创造能力的否定。借助智能技术,人的自由时间被劳动时间隐形占有。需要对人工智能引起的劳动异化问题进行伦理反思,权衡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利弊,坚持劳动幸福的价值取向,建立有效的人机合作机制,促进人工智能与劳动的可持续发展,以便维护人在劳动活动中的存在意义,实现劳动的自由自觉。
作者 陈世玉
出处 《劳动哲学研究》 2023年第1期347-355,共9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0

二级参考文献7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