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前沿报告(2018—2019)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2018—2019年,国内有关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与史学史领域的研究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了新的进展与突破,正在朝着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的学科体系不断前进。相关成果主要集中在唯物史观理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史三个研究领域。由于研究成果众多,篇幅有限,以下主要就本学科在这两年内取得的一些重要成果进行评述。
作者
谢辉元
机构地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中国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室
出处
《理论与史学》
2020年第1期249-266,共18页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
史学史研究
唯物史观理论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学科体系
新的进展
研究成果
分类号
B03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K092 [历史地理—历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95
参考文献
87
共引文献
20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87
1
瞿林东.
唯物史观与学科话语体系建构[J]
.中国史研究,2018(2):5-9.
被引量:5
2
陈其泰.
新时代中国古代史学科建设问题[J]
.历史研究,2019(1):7-9.
被引量:1
3
陈其泰.
历史编纂学史与史学史学科关系辨析[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1):28-34.
被引量:2
4
杨艳秋.
进路:“反思”特质的中国史学史研究[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6(5):67-73.
被引量:2
5
王浩斌.
政治经济学视域中的唯物史观与历史社会科学[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5):35-42.
被引量:4
6
赵华飞,马彦涛.
马克思的社会历史理论是“超历史”的历史哲学吗?——从波普尔对马克思社会历史理论的批判以及赵家祥教授关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超历史的历史哲学”的论断谈起[J]
.学术探索,2018(2):13-19.
被引量:1
7
包大为.
唯物史观视阈下的封建所有权及其历史嬗变[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18,39(3):47-54.
被引量:1
8
李秀莲.
金代女真国家文明的发生及其社会形态研究[J]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9(1):162-166.
被引量:1
9
孙永岷.
论殷商时期的社会形态[J]
.文史杂志,2018(2):58-64.
被引量:1
10
祁霄,王晓文.
捍卫唯物史观 坚定理论自信——兼驳历史虚无主义的哲学历史观[J]
.前线,2019,0(10):41-44.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295
1
何萍.
马克思的文化哲学及其传统[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8,45(6):5-14.
被引量:24
2
王晴佳.
后现代主义与历史研究[J]
.史学理论研究,2000(1):130-142.
被引量:15
3
乔治忠.
王国维“二重证据法”蕴义与影响的再审视[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131-140.
被引量:31
4
罗炳良.
史义——中国古代史学的本体问题[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8(2):20-27.
被引量:4
5
罗志田.
后现代主义与中国研究:《怀柔远人》的史学启示[J]
.历史研究,1999(1):103-119.
被引量:39
6
李根蟠.
二十世纪的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J]
.历史研究,1999(3):126-150.
被引量:58
7
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学[J]
.历史研究,1996(2):5-25.
被引量:42
8
二十世纪的中国边疆史地研究[J]
.历史研究,1996(4):137-157.
被引量:16
9
罗荣渠.
“现代化”的历史定位与对现代世界发展的再认识[J]
.历史研究,1994(3):153-165.
被引量:58
10
王学典.
翦伯赞与中国历史科学的理论建设[J]
.历史研究,1990(3):66-79.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203
1
刘红伟,王维.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逻辑及历史主动进路[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3(4):61-64.
被引量:2
2
杨洁.
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唯物史观素养的策略研究[J]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2023(1):84-86.
3
王雨佳.
革命文学论争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以创造社同人与瞿秋白对现实主义理论的建构为讨论中心[J]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2(2):172-183.
被引量:1
4
张一兵.
革命的诗性:浪漫主义的唯我论[J]
.探索与争鸣,2021(5):47-56.
被引量:3
5
于瑶.
试论马克思历史观的逻辑演进[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22(7):91-93.
6
张海明.
范文澜《文心雕龙讲疏》与整理国故运动——从范文澜的一篇佚文说起[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3):90-112.
7
张昊臣.
我们能够走出技术决定论吗?——工艺学批判与社会构形分析的对话[J]
.外国美学,2023(2):22-38.
8
王跃.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及现实意义[J]
.马克思主义学刊,2022(1):58-67.
9
岑朝阳,肖香龙.
新世纪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研究述论[J]
.马克思主义学刊,2022(1):14-38.
被引量:1
10
欧阳雪梅.
新中国初期新文化建设成就及其经验[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9(12):51-58.
被引量:1
1
“考古”百议[J]
.大众考古,2021(11):18-18.
2
赵伟.
《唯物史观下的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J]
.新课程导学,2021(13):17-19.
3
邵帅,刘芳华,李妙彤,李宛思,郭艳玲,何安琪.
讲好中国故事英汉双语介绍中国达斡尔族萨满文化微信公众平台建设与推广[J]
.时代人物,2021(18):18-18.
4
杨共乐.
卷首语[J]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1(1):1-5.
5
《理论与史学》编辑部.
《理论与史学》约稿函[J]
.史学理论研究,2022(2):109-109.
6
金嵌雯.
2021年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术研讨会综述[J]
.史学史研究,2022(1):122-126.
7
陈新夏.
唯物史观价值取向当代建构的路径[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20-26.
被引量:2
8
乐志伟.
融媒体时代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思考[J]
.社会主义论坛,2021(12):54-55.
9
周文玖.
略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发展的阶段性[J]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1(1):3-16.
被引量:1
10
《理论与史学》编辑部.
稿约[J]
.理论与史学,2020(1):267-267.
理论与史学
202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