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一种新型荧光示踪剂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
5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a New Fluorescent Trac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介绍了新型荧光示踪剂的技术原理,通过室内实验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价,符合示踪剂的筛选要求,热稳定好,线性关系好,地层吸附低。在现场进行了应用,监测效果明显。
作者
黄晓红
机构地区
中原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出处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20年第3期37-38,48,共3页
Inner Mongolia Petrochemical Industry
关键词
荧光示踪剂
荧光强度
配伍
低吸附
分类号
TE3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57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3
1
于家涛,王丽艳,王宝辉,吴红军,王德蛟,刘刚.
荧光法检测油田注水示踪剂的含量[J]
.化学工业与工程,2009,26(3):256-261.
被引量:6
2
宋岱锋,陈辉,贾艳平,杜建伟,韩鹏,张岩.
孤岛油田荧光示踪剂井间监测试验[J]
.海洋石油,2008,28(2):101-104.
被引量:4
3
程岩,贾岩.
微量物质示踪剂用量设计探讨[J]
.油气井测试,2010,19(3):64-65.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8
1
梁开芳,解通成,安炳生,赵福麟,孙铭勤.
示踪剂在胜坨油田封堵大孔道中的应用[J]
.石油勘探与开发,1993,20(1):100-104.
被引量:12
2
王先荣.
微量物质井间示踪技术在油田监测中的应用[J]
.小型油气藏,2005,10(3):33-35.
被引量:14
3
刘同敬,张新红,姜汉桥,代兴斌,张培信.
井间示踪测试技术新进展[J]
.同位素,2007,20(3):189-192.
被引量:22
4
于瑞香,张泰山,周伟生.
油田示踪剂技术[J]
.工业水处理,2007,27(8):12-15.
被引量:38
5
付永明.
荧光示踪技术在油田注水开发中的应用前景[J]
.江汉石油科技,2006,16(2):26-26.
被引量:3
6
李淑霞,陈月明,冯其红,张庆珍.
利用井间示踪剂确定剩余油饱和度的方法[J]
.石油勘探与开发,2001,28(2):73-75.
被引量:56
7
韩炜,郭东华,李光,黄茗,王春生.
用染料示踪剂寻找油水井间窜流通道的试验[J]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2,24(2):49-50.
被引量:4
8
彭期冬,王虹,靳宝华.
PLIF方法在溶质输移扩散特性研究中的应用[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2,19(6):21-23.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9
1
石道涵,李鹏,陈义鹏,曹荣荣,刘宇星,吕伟,刘宗保,张海,李爱辉,刘晓非.
丙烯酰胺共聚物纳米荧光微球的制备与性能[J]
.化学工业与工程,2021,38(5):53-58.
被引量:3
2
宋岱锋,张代森,张小卫,关悦,刘伟伟.
D48区块井间窜流通道示踪监测试验[J]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4,28(4):18-19.
被引量:1
3
Wan-Li Kang,Lei-Lei Hu,Xiang-Feng Zhang,Run-Mei Yang,Hai-Ming Fan,Jie Geng.
Prepar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fluorescent polyacrylamide microspheres as a profile control and tracer agent[J]
.Petroleum Science,2015,12(3):483-491.
被引量:1
4
马国锐,李丹丹,高仰刚,梁烁丰,刘福坤,张其锦.
荧光聚合物微球示踪剂的合成与性能[J]
.石油化工,2018,47(5):468-473.
被引量:11
5
代向辉,郑举,山金城,张延旭,李虎.
微量物质示踪剂用量设计研究[J]
.钻采工艺,2018,41(3):92-95.
被引量:5
6
韩啸,陈鑫,郑克勋,刘胜.
示踪试验在岩溶大泉修复中的应用——以丽江黑龙潭为例[J]
.中国岩溶,2019,38(4):524-531.
被引量:9
7
顾菁华,吴益锋.
低渗油田注水用荧光示踪剂评价及优选[J]
.清洗世界,2019,35(10):17-18.
被引量:5
8
梁文杰,刘之的,刘洪壮,温柔,李栋,张程晨.
微量物质示踪剂监测技术在J井区的应用[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23(5):53-58.
被引量:3
9
姜红瑶,秦世群,陈金建,代吉建,林波,高春雨,阮潇潇,杨雨晴,柳建新.
核壳型荧光纳米示踪剂的油藏适应性评价[J]
.当代化工,2022,51(7):1572-1576.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57
1
张培信.
油田井间示踪测试技术进展[J]
.国外测井技术,2005,20(6):47-48.
被引量:11
2
刘同敬,张新红,姜汉桥,代兴斌,张培信.
井间示踪测试技术新进展[J]
.同位素,2007,20(3):189-192.
被引量:22
3
于瑞香,张泰山,周伟生.
油田示踪剂技术[J]
.工业水处理,2007,27(8):12-15.
被引量:38
4
杨士荣,刘同敬.
微量物质井间示踪测试技术简介[J]
.测井技术,2007,31(5):408-412.
被引量:13
5
于家涛,王丽艳,王宝辉,吴红军,王德蛟,刘刚.
荧光法检测油田注水示踪剂的含量[J]
.化学工业与工程,2009,26(3):256-261.
被引量:6
6
李大刚,李云龙,张青海.
聚丙烯酰胺的反相乳液聚合及其絮凝效果研究[J]
.化学工业与工程,2012,29(3):26-30.
被引量:7
7
王作颖,张培信,高媛.
同位素示踪剂在油田蒸汽驱井间示踪测试中的应用[J]
.同位素,2000,13(1):18-21.
被引量:4
8
王跃宽,联翩,温守国,陈维余,孟科全,石晓博.
渤海油田氟苯甲酸示踪剂适应性研究[J]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4,22(35):216-219.
被引量:16
9
池晓明,李旭航,张世虎,马晓鹏.
瓜胶压裂液体系示踪剂的筛选[J]
.钻井液与完井液,2015,32(5):83-85.
被引量:10
10
康万利,胡雷雷,杨润梅,殷夏,刘静,耿杰,于斌.
含AMPS聚丙烯酰胺荧光微球制备及其性能研究[J]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6,16(5):212-215.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5
1
石道涵,李鹏,陈义鹏,曹荣荣,刘宇星,吕伟,刘宗保,张海,李爱辉,刘晓非.
丙烯酰胺共聚物纳米荧光微球的制备与性能[J]
.化学工业与工程,2021,38(5):53-58.
被引量:3
2
叶礼坡,覃茂欢,庞雯,张瞬,黄惟信.
排口溯源技术方法在水环境治理工程上的应用[J]
.水利发展研究,2023,23(12):51-56.
3
魏宏,李猛,王振,周洪友,赵明敏.
罗丹明B在3种作物中传导能力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24,52(23):140-144.
4
张立,张慧,孟勇,李应成.
新型油田用示踪剂研究与应用进展[J]
.石油化工技术与经济,2024,40(6):51-55.
5
李升军,朱崇兵,楚飞虎.
新型缓蚀阻垢剂浓度监测应用研究[J]
.广州化工,2025,53(4):92-95.
二级引证文献
3
1
潘江浩,贾文峰,盛家平.
聚合物微凝胶制备及在油气田中的应用[J]
.钻井液与完井液,2021,38(5):531-543.
2
刘彭城.
荧光聚丙烯酰胺纳米微球的合成及性能测试[J]
.安徽化工,2022,48(2):37-39.
被引量:1
3
张云宝,权佳美,詹兆海,王承州,陈丹丰.
核壳型荧光微球的制备及性能分析[J]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23,52(6):74-78.
被引量:1
1
李建飞,陈春晓,王亮.
基于双树复小波变换和频域U-Net的多光谱图像融合算法[J]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2020,39(2):145-150.
被引量:9
2
李二庭,向宝力,刘向军,周妮,潘长春,迪丽达尔·肉孜,米巨磊.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页岩油偏稠成因分析[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20,31(2):250-257.
被引量:13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20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