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小剂量地高辛联合螺内酯、氢氯噻嗪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6月在许昌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30例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65例、观察组6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干预,对照组采用螺内酯、氢氯噻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0.25 mg地高辛。两组均连续治疗28 d。对比两组在治疗后的治疗有效率、窦性心律维持率、血压达标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心室率及治疗前后心房颤动发作频率、心功能[左心房前后径(left atrium diameter,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nterventricular septal thickness,IVST)]、血压[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和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85%(61/65)、窦性心律维持率93.85%(61/65)、血压达标率96.92%(63/65)均高于对照组80.00%(52/65)、81.54%(53/65)、84.62%(55/65)(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心室率,IVST,LAD,DBP,SBP水平及心房颤动发作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FIB低于对照组,TT,PT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23%(6/65),对照组为6.15%(4/6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地高辛与氢氯噻嗪、螺内酯联合应用于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能有效减少患者心房颤动的发作次数,提高患者的心功能,改善凝血功能,维持窦性心律及血压正常,疗效显著。
出处
《慢性病学杂志》
2024年第4期546-548,552,共4页
Chronic Pathematology 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