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BMSCs对牙周炎大鼠破骨细胞成骨分化、炎症反应及碱性磷酸酶的影响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目的探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牙周炎大鼠破骨细胞成骨分化、炎症反应及碱性磷酸酶(ALP)的影响。方法选取30只SPF级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NO)组,模型(MO)组,BMSCs(BM)组,每组10只,对MO、BM组采用接种牙龈卟啉单胞菌法进行牙周炎建模,NO组不建立该模型,建模成功后,对BM组在牙龈近中、远中及近远中中间位置分别注射0.1 ml 1×10~6/ml BMSCs,NO组、MO组同期给予同位置注射同体积生理盐水,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检测牙龈组织病理形态,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检测破骨细胞分化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成骨细胞分化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炎症反应相关指标,酶标仪检测牙龈组织中ALP水平。结果NO组牙龈组织结构正常,牙周膜纤维排列整齐,可见少量破骨细胞,未见明显骨吸收及炎性细胞浸润;MO组牙龈组织结构遭到破坏,牙周膜纤维排列紊乱,可见大量破骨细胞及明显骨吸收陷窝,且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与MO组相比,BM组病理状态明显改善,破骨细胞及炎性细胞明显减少,可见成骨细胞生成增加;与NO组相比,MO组牙龈组织破骨细胞数目显著升高(P<0.05);与MO组比较,BM组牙龈组织破骨细胞数目显著降低(P<0.05);与NO组相比,MO组牙龈组织骨钙素(OCN)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MO组比较,BM组牙龈组织OCN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NO组相比,MO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7、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MO组比较,BM组血清TNF-α、IL-17、ICAM-1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NO组相比,MO组牙龈组织ALP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MO组比较,BM组牙龈组织ALP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BMSCs可显著抑制牙周炎大鼠破骨分化,促进成骨细胞分化,并抑制炎症反应,提高ALP水平。
机构地区 衡水市人民医院
出处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3280-3284,共5页 Chine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基金 衡水市科技计划项目(20210140937)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二级参考文献75

共引文献7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