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马来西亚小学华文教科书中孝文化的呈现途径与教学启示——基于文化记忆的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孝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教科书内容选择与编排应当注重孝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信心,使孝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焕发生命力。马来西亚小学华文教科书的孝文化内容覆盖面广,聚焦家庭伦理,融入了时代特色。在呈现上,以多元文学体裁为载体,配以符合儿童心理的插图,并通过情境设计引导孝行实践。其充分考虑了儿童特性,注重培育孝情与指导孝行相结合,融入“互联网+”题材的优势,是能够传承和发扬孝文化记忆实践性与时代性的教科书。马来西亚小学华文教科书在增加孝文化仪式体验设计以及利用数字技术对孝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上亦具有一定的改进空间。
出处 《教育科学论坛》 2024年第10期75-80,共6页 Education Science Forum
基金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北京市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审定的现状和优化路径研究”(ADAA23029)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大数据时代教科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记忆和书写研究”(BHA210147) 2023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四五”规划“广州市基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动力机制与优化路径研究”(2023GZGJ163)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二级参考文献25

  • 1杨善华,侯红蕊.血缘、姻缘、亲情与利益——现阶段中国农村社会中“差序格局”的“理性化”趋势[J].宁夏社会科学,1999(6):51-58. 被引量:244
  • 2杨宜音.“自己人”:信任建构过程的个案研究[J].社会学研究,1999(2):40-54. 被引量:233
  • 3顾彬,张穗子.略谈波恩学派[J].读书,2006(12):114-120. 被引量:12
  • 4[英]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M].冯刚,刘阳,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 5[美]弗兰西斯·福山 李宛蓉译 76-96 84-114.信任: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
  • 6[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0..
  • 7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 8[德]乌尔里希·贝克.个体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 9[美]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詹姆斯·富勒.大连接:社会网络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对人类现实行为的影响[M].简学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231.
  • 10Charles Cooley. Social Organization: A Study of the Larger Mind[M]. NEW YORK: General Books, 2012.23.

共引文献44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