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作品数1452被引量3106H指数17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季刊,由国家文物局主管,中国文物学会、故宫博物院共同主办。本刊系文物研究综合性学术刊物,以文物保护为中心,同时涉及文物研究、利用、管理等,旨在推动当今文物学科的科学发展,以提高我国...查看详情>>
  • 主办单位中国文物学会;故宫博物院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674-9677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11-5285/K
  • 出版周期季刊
共找到1,452篇文章
< 1 2 7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人民共和国20世纪建筑经典——走进“国庆十大工程”
1
作者 金磊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24年第2期43-49,共7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成就是要历数经典项目的,本文以中华人民共和成立十周年的“国庆十大工程”的回望为命题,在审视它们65载的变迁中,也梳理其在现代性、世界性、民族性上的经典地位。文章以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推介为基点,研究并诠释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成就是要历数经典项目的,本文以中华人民共和成立十周年的“国庆十大工程”的回望为命题,在审视它们65载的变迁中,也梳理其在现代性、世界性、民族性上的经典地位。文章以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推介为基点,研究并诠释了作为遗产建筑的历史价值与建筑科技创新价值。笔者认为,“国庆十大工程”的研究与传播,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典型实践,它不仅是对20世纪现代建筑的书写,更体现了以建筑的名义对时代遗产的新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65周年 国庆十大工程 传承与创新 设计记忆
原文传递
略论古建筑传统泥瓦作工具“抹子”与“瓦刀”
2
作者 何川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23年第4期88-96,共9页
本文通过查找文献,搜寻图书、书画图样,翻阅历年来的公开考古资料,并搜集清末民国和现当代时期的抹子、瓦刀实物,从抹子和瓦刀的传统名称开始,逐步梳理出抹子和瓦刀的历史发展,通过大量的数据、实物的对比,认为抹子和瓦刀经历了石质、... 本文通过查找文献,搜寻图书、书画图样,翻阅历年来的公开考古资料,并搜集清末民国和现当代时期的抹子、瓦刀实物,从抹子和瓦刀的传统名称开始,逐步梳理出抹子和瓦刀的历史发展,通过大量的数据、实物的对比,认为抹子和瓦刀经历了石质、陶制、铸铁和铁质的发展过程,其外形会随不同材质有些许变化,但其应用的本质没有变化。此外,抹子和瓦刀作为传统泥瓦作工具,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兼具了重要的象征意义,是营造业工匠的信仰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瓦作 抹子 瓦刀 工具 瓦匠
原文传递
从期刊关键词看21世纪国内外文物研究热点的变迁
3
作者 李根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22年第2期7-14,共8页
本文从文物研究领域的十本知名期刊的文献计量统计分析入手,讨论了不同期刊所发表文章的研究重点,并对各期刊年发文量趋于稳定的现象给出了解释;此后基于各期刊历年的关键词词频,分析了21世纪国内外文物研究领域的热点,并讨论了它们的... 本文从文物研究领域的十本知名期刊的文献计量统计分析入手,讨论了不同期刊所发表文章的研究重点,并对各期刊年发文量趋于稳定的现象给出了解释;此后基于各期刊历年的关键词词频,分析了21世纪国内外文物研究领域的热点,并讨论了它们的变化趋势和背后可能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计量学 文物考古 文物保护 研究热点
原文传递
明代金柱塔保护修缮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罗海明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22年第2期15-18,共4页
安徽当涂金柱塔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其造型独特、功能多样,在国内现存的明塔中较为罕见,是研究明塔建筑特征、技法,佐证明塔功能转移的珍贵实物资料。本文主要从历史沿革、形制特征分析金柱塔的功能及文物价值,对塔体存在的病害进行了... 安徽当涂金柱塔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其造型独特、功能多样,在国内现存的明塔中较为罕见,是研究明塔建筑特征、技法,佐证明塔功能转移的珍贵实物资料。本文主要从历史沿革、形制特征分析金柱塔的功能及文物价值,对塔体存在的病害进行了详细勘察,在此基础上着重介绍了针对性的保护修缮措施,总结了保护性修缮的意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柱塔 保护修缮
原文传递
试论“泛博物馆”现象 被引量:5
5
作者 杜越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20年第3期21-24,共4页
自20世纪新博物馆学运动以来,博物馆的形态更加多元化,加上21世纪新兴技术的发展与繁荣,数字博物馆、虚拟博物馆、智慧博物馆、生态博物馆和社区博物馆等新的博物馆概念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博物馆实际建设中。此外,在一些城市建设、景... 自20世纪新博物馆学运动以来,博物馆的形态更加多元化,加上21世纪新兴技术的发展与繁荣,数字博物馆、虚拟博物馆、智慧博物馆、生态博物馆和社区博物馆等新的博物馆概念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博物馆实际建设中。此外,在一些城市建设、景区规划中也都引进博物馆的建设理念,种种这些都推进了"泛博物馆"理念的形成,然而,"泛博物馆"现象的出现也造成了人们对博物馆的许多误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发展 “泛博物馆” 博物馆娱乐
原文传递
突破传统修复青铜器的尝试——无形与有形的转换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浩天 李其良 霍海峻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19年第1期90-96,共7页
湖北省武汉市盘龙城杨家嘴遗址出土了一件铜尊(M26:5),为了完整地真实的保留这一历史信息,本文作者突破传统青铜修复理念,采用多种工艺技法有意识地保留原有砸痕甚至扭曲状态,同时又要兼顾展陈需求,显示出原有的铜尊的基本器形,以满足... 湖北省武汉市盘龙城杨家嘴遗址出土了一件铜尊(M26:5),为了完整地真实的保留这一历史信息,本文作者突破传统青铜修复理念,采用多种工艺技法有意识地保留原有砸痕甚至扭曲状态,同时又要兼顾展陈需求,显示出原有的铜尊的基本器形,以满足各类人群不同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固浸透 保护修复 造型拼对 塑形式补配 组装式组合
原文传递
宿白先生的精神遗产值得永远珍惜
7
作者 单霁翔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18年第2期2-11,共10页
2018年2月1日,著名考古学家、杰出的考古学教育家宿白先生逝世。文物博物馆界人士纷纷表达了对先生的哀悼和敬意。特别是宿白先生的众多弟子深情回忆他的一生,传颂他的治学精神和学术成就,也都为有宿白先生这样的导师而深感自豪,读... 2018年2月1日,著名考古学家、杰出的考古学教育家宿白先生逝世。文物博物馆界人士纷纷表达了对先生的哀悼和敬意。特别是宿白先生的众多弟子深情回忆他的一生,传颂他的治学精神和学术成就,也都为有宿白先生这样的导师而深感自豪,读后令人十分感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学精神 产值 考古学家 文物博物馆 学术成就 教育家 逝世
原文传递
贵州抗战史迹的价值与保护
8
作者 吴正光 田红莲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17年第1期63-70,共8页
抗日战争在贵州留下数以百计具有地方特点的史迹,见证贵州各族人民和流亡贵州的爱国志士以及国际友人同仇敌忾抗击日寇的光辉历史,谱写贵州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发展篇章。保护并利用好非同寻常的贵州抗战史迹,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关键词 抗战史迹 地方特点 发展篇章 感人肺腑
原文传递
泰顺土楼的建筑特点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思好 王际昕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16年第1期90-94,共5页
泰顺土楼是对分布于泰顺境内的土楼建筑的合称,大多建造于清咸丰年间和民国时期,其中六座特点突出、保存较为完好的土楼建筑合并以"泰顺土楼"的名称,被列入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泰顺土楼,具有建筑格局别具一格,建... 泰顺土楼是对分布于泰顺境内的土楼建筑的合称,大多建造于清咸丰年间和民国时期,其中六座特点突出、保存较为完好的土楼建筑合并以"泰顺土楼"的名称,被列入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泰顺土楼,具有建筑格局别具一格,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综合运用多种独特的建造技术,兼具防御、仓禀、居住多种功能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顺土楼 建筑 特点
原文传递
博罗横岭山先秦墓地出土春秋青铜矛腐蚀情况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怀诚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15年第2期61-64,共4页
作为2000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惠州市博罗横岭山先秦墓地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铜器、陶瓷器和玉石器。本文采用显微镜、X射线探伤、X射线荧光能谱、X射线衍射、显微拉曼等方法对其中一件春秋时期青铜矛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该青铜... 作为2000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惠州市博罗横岭山先秦墓地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铜器、陶瓷器和玉石器。本文采用显微镜、X射线探伤、X射线荧光能谱、X射线衍射、显微拉曼等方法对其中一件春秋时期青铜矛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该青铜矛为铜锡二元合金。受酸性潮湿的埋藏土壤环境影响,青铜矛基体矿化严重,表面存在大量以SnO_2为主要成分的浅绿色锈蚀物和少量以碱式碳酸铜为主要成分的绿色锈蚀物。X射线探伤分析显示,青铜矛内部存在泥芯铸造产生的空腔和多处小孔状铸造缺陷。此外,青铜矛表面大部分区域覆盖有结晶态的以SnO_2为主要成分的致密半透明锈蚀层,这在同类型的锈蚀青铜器中较为少见,是其出土之后能长年保持稳定的表面锈蚀状态且器形较为完整稳固的原因。实验结果可为该青铜矛的保护修复处理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并为研究南方地区同类型青铜器锈蚀产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岭山 墓地 SnO2 碱式碳酸铜
原文传递
“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相关研究述评 被引量:14
11
作者 赵夏 陈曦 郭萍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12年第3期35-41,共7页
随着国家对"大遗址"保护的高度重视和相关实践的开展,近年来与"大遗址"保护相关的研究激增,成果日丰。主要集中在"大遗址"保护与展示利用基本概念和理论探讨、文化和社会价值阐释、保护利用思路和实践总... 随着国家对"大遗址"保护的高度重视和相关实践的开展,近年来与"大遗址"保护相关的研究激增,成果日丰。主要集中在"大遗址"保护与展示利用基本概念和理论探讨、文化和社会价值阐释、保护利用思路和实践总结,以及对典型遗址、重点案例的分析研究方面。在广泛搜寻、系统整理的基础上,就"大遗址"保护理论与实践中的关键问题展开述评,提出"过程跟踪"对于推进大遗址保护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遗址 保护 利用 研究 评析
原文传递
博物馆人才建设与民族心理
12
作者 赵冬菊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11年第3期79-83,共5页
进入新世纪的博物馆,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博物馆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应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环境。心理环境作为一种"对人的心理事件发生实际影响的环境",是一种在客观环境的作用下,通过主体对客观环境的内化、整合,
关键词 民族心理 博物馆 人才建设 心理环境 人才队伍 素质
原文传递
铁仔山古墓群出土铁器腐蚀病害与机理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卢燕玲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11年第3期36-40,共5页
深圳铁仔山古墓群出土铁器由于受到出土前的埋藏环境、库房保存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出土后未及时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致使铁器锈蚀严重。为了延长这些铁质文物的寿命,减少其腐蚀损毁,本工作采用显微镜观察、密度法判断、硝酸银定性分... 深圳铁仔山古墓群出土铁器由于受到出土前的埋藏环境、库房保存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出土后未及时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致使铁器锈蚀严重。为了延长这些铁质文物的寿命,减少其腐蚀损毁,本工作采用显微镜观察、密度法判断、硝酸银定性分析、X射线衍射和X射线荧光能谱等分析方法对铁器锈蚀状况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铁仔山古墓群出土铁器矿化严重,锈蚀产物主要包括针铁矿、纤铁矿、赤铁矿、大量黏土矿物及可溶盐。通过分析比较这些锈蚀产物及铁器锈蚀程度,对铁器锈蚀机理进行了分析,得知铁仔山出土铁器在埋藏时已受到严重的腐蚀,出土后未及时清除表面的污染物和有害锈及脱除可溶盐,加速了铁器文物的进一步腐蚀,加之保存环境湿度较高,致使空气中的水分透过锈层孔隙在未锈的铁质部分凝结,导致土壤中的有害成分继续危害铁器,大气中的尘埃粒子沉降到器物表面,因吸湿作用使铁器表面形成水膜,造成有利于腐蚀的环境。多种因素协同作用,使铁器文物的腐蚀加剧。本工作对这批铁器文物的进一步保护修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也为沿海地区铁器文物的保护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器文物 古墓群 出土 腐蚀 机理分析 锈蚀产物 X射线衍射 病害
原文传递
近现代文献字迹研究的呼唤
14
作者 肖贵洞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09年第1期51-56,共6页
一、近现代文献字迹概念及现状1、笔迹、字迹概念限定世界诸多文字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必须依靠一定形象轨迹显示出来,形象轨迹就是通常所说的笔迹或字迹。笔迹是较早出现的通用词,几种辞书解释为"名人写字所特有形迹"。而字迹... 一、近现代文献字迹概念及现状1、笔迹、字迹概念限定世界诸多文字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必须依靠一定形象轨迹显示出来,形象轨迹就是通常所说的笔迹或字迹。笔迹是较早出现的通用词,几种辞书解释为"名人写字所特有形迹"。而字迹,20世纪出版的辞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笔字迹 文献 近现代 纸张 书写速度 笔迹 文化遗产 圆珠笔 打印机 文字符号
原文传递
小麦面粉及同质淀粉的黏度测定及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敏英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09年第4期72-74,共3页
用于传统书画装裱和棚壁糊饰的黏合剂,普遍选取小麦淀粉或小麦面粉为制糊材料。关于制糊、用糊的方法虽然未见专著,但是,在多部古籍中均有相关论述。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明·文震亨《长物志》、明·周嘉胄《装潢志》。
关键词 小麦面粉 小麦淀粉浆糊 淀粉糊化 书画装裱 测定结果 支链淀粉 毛细管 测定仪器 合剂 直接影响
原文传递
文物鉴定,必须传统鉴定科学化
16
作者 齐九玲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07年第2期24-26,共3页
论文主要讲述当前应用现代科技解决文物考古与鉴定所带来的困惑与疑虑。笔者通过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积累的点滴经验与心得,撰写了本篇论文。论文中以几个鉴定实例,提出了文物鉴定,必须走“传统鉴定科学化“的新途径。
关键词 科学化 文物鉴定 鉴定方法 元代瓷器 传统 彩绘 工艺原理 文物考古 高岭土 纹饰
原文传递
革命文物的价值挖掘与保护利用实践路径——以广东南路革命文物工作为例
17
作者 伍康钦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24年第4期42-47,共6页
广东南路革命文物(以下简称“南路革命文物”)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蕴含着一段深厚革命历史,是南路人民开展伟大革命斗争的历史见证。它的价值挖掘与保护利用的研究在历史的教育、精神的传承、共识的凝聚和记忆的延续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广东南路革命文物(以下简称“南路革命文物”)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蕴含着一段深厚革命历史,是南路人民开展伟大革命斗争的历史见证。它的价值挖掘与保护利用的研究在历史的教育、精神的传承、共识的凝聚和记忆的延续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活化力度的差距、代入效果的不足和传播方式的单一、多元文化的冲突等主客观因素,间接地制约了南路革命文物在文化育人方面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发挥好南路革命文物在文化育人方面的资源优势,着力采取强化“固本培元”、丰富育人内容,活化“革命素材”、拓展育人方式,深化“知行合一”、筑牢育人自觉等方面措施,将助力建立南路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文物 文化育人 南路革命 保护价值
原文传递
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合作研发——以故宫博物院为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松林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18年第2期39-43,共5页
博物馆与文化企业进行深入合作,借助企业的优势谋求更快速的发展成为博物馆界的新趋势。博物馆通过与社会文化企业的合作获取资金和社会推广能力;文化企业与博物馆合作,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双方互利互促的效果。
关键词 博物馆 文化企业 文创事业 合作经营 社会化合作
原文传递
故宫南大库出土康熙青花瓷器标本的无损分析
19
作者 李合 赵瑾 +1 位作者 康葆强 史宁昌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22年第3期64-70,共7页
为科学揭示故宫博物院南大库考古发掘出土清代康熙青花瓷器标本的胎、釉配方以及青花钴料成分特征规律,本次研究采用X射线荧光能谱仪(EDXRF)对25件康熙青花标本进行了无损测试。结果表明:①清代康熙青花标本属于高铝质胎体,其胎体中瓷... 为科学揭示故宫博物院南大库考古发掘出土清代康熙青花瓷器标本的胎、釉配方以及青花钴料成分特征规律,本次研究采用X射线荧光能谱仪(EDXRF)对25件康熙青花标本进行了无损测试。结果表明:①清代康熙青花标本属于高铝质胎体,其胎体中瓷石与高岭土的配比为4:6;②所测康熙青花釉中氧化钙含量在2.70%左右,推测清康熙官窑青花瓷釉中釉果与釉灰的配比为95:5左右,属于极好的上等釉料;③所测25件康熙青花纹饰部位的氧化锰、氧化铁、氧化钴和氧化镍平均含量为1.37%、0.57%、0.28%和0.034%,属于上等的含镍的高锰型“浙料”。本文表明胎、釉原料的配比以及上等“浙料”的使用是康熙时期制瓷工艺水平高超的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熙 青花瓷 钴料 成分特征
原文传递
《故宫考古报告集(一)》内容简介
20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23年第1期53-53,共1页
本书是故宫考古工作者自2014年以来在故宫博物院内、国内及国外田野考古资料的一次集中公布。故宫考古工作者将紫禁城考古作为大型综合课题,以北京古代都城的城市考古作为宏观的背景参照系统,通过对个别地点发掘、记录、研究的积累,逐... 本书是故宫考古工作者自2014年以来在故宫博物院内、国内及国外田野考古资料的一次集中公布。故宫考古工作者将紫禁城考古作为大型综合课题,以北京古代都城的城市考古作为宏观的背景参照系统,通过对个别地点发掘、记录、研究的积累,逐步拼缀、完善紫禁城地下文化遗存分布地图,进而解读其格局、结构和关联,为重构紫禁城建筑历史提供不可替代的一手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工作者 考古报告 田野考古 紫禁城建筑 城市考古 参照系统 古代都城 故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