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0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兴安岭南段黄岗梁地区早白垩世正长花岗岩成因及构造启示:锆石U−Pb年龄、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Pb同位素证据
1
作者 顾玉超 陈仁义 +1 位作者 杜继宇 鞠楠 《地质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116,共26页
【研究目的】大兴安岭南段黄岗梁锡铁矿区及外围发育大面积花岗岩类,加强其成岩时代、岩石成因类型、成岩成矿物质来源等研究,有利于探究该区成岩与成矿关系和早白垩世碰撞造山机制。【研究方法】采集大兴安岭南段黄岗梁锡铁矿区及外围... 【研究目的】大兴安岭南段黄岗梁锡铁矿区及外围发育大面积花岗岩类,加强其成岩时代、岩石成因类型、成岩成矿物质来源等研究,有利于探究该区成岩与成矿关系和早白垩世碰撞造山机制。【研究方法】采集大兴安岭南段黄岗梁锡铁矿区及外围样品,进行岩相学、锆石U−Pb测年、岩石地球化学及Rb−Sr、Sm−Nd、Pb同位素研究。【研究结果】获得岩浆结晶年龄为141.9~139.1 Ma,较成矿年龄早约3 Ma,形成于早白垩世。岩石具有高硅、低铝、低镁、富钾少钠特征,为高钾钙碱性A型花岗岩。(^(87)Sr/^(86)Sr)_(i)和^(143)Nd/^(144)Nd值分别介于0.70031~0.70543和0.512572~0.512636之间,ε_(Nd)(t)值为0.07~1.18,Nd同位素模式年龄T_(DM2)为926~838 Ma。【结论】黄岗梁矽卡岩型锡铁矿床成岩物质于新元古代从亏损地幔分离,在上升侵位过程中受到地壳物质混染。大兴安岭南段地区在早白垩世经历了蒙古–鄂霍次克洋碰撞闭合伸展作用和古太平洋高角度俯冲作用叠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Nd−Pb同位素 花岗岩 碰撞后伸展环境 锆石U−Pb年龄 黄岗梁地区 大兴安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齐家凹陷南部青山口组一段古环境及其对有机质富集的控制作用
2
作者 姚玉来 肖飞 +3 位作者 李士超 杨建国 公繁浩 王杰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71,共13页
基于齐家凹陷南部松页油1井青一段详细的岩心观察描述以及测井元素数据分析,应用元素质量比w(Mg)/w(Ca)、w(Th)/w(U)、(w(Fe)+w(Al))/(w(Ca)+w(Mg))等指示参数,恢复青一段沉积时期古环境,探讨控制有机质富集的古环境因素。结果表明:青... 基于齐家凹陷南部松页油1井青一段详细的岩心观察描述以及测井元素数据分析,应用元素质量比w(Mg)/w(Ca)、w(Th)/w(U)、(w(Fe)+w(Al))/(w(Ca)+w(Mg))等指示参数,恢复青一段沉积时期古环境,探讨控制有机质富集的古环境因素。结果表明:青一段中下部为半深湖和深湖亚相沉积,上部为浅湖亚相,中下部层状暗色泥页岩更为发育;青一段沉积时期经历气候由潮湿到半潮湿,湖水盐度由微咸水到淡水,还原条件由强到弱,水深由深变浅,水动力由停滞到低能的古环境演变过程;青一段自下而上泥页岩TOC含量逐渐降低,TOC与氧化还原条件、古气候和古水深指标相关性最大,表明有机质的富集主要受控于泥页岩沉积时期的氧化还原环境、古气候和古水深;潮湿气候、缺氧环境下的深水区更有利于有机质的富集和保存;深湖相层状富有机质暗色泥页岩是页岩油勘探的有利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 古环境 页岩油 有机质富集 松辽盆地 青山口组一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银矿床类型、时空分布与找矿远景 被引量:1
3
作者 秦克章 韩日 +5 位作者 回凯旋 李真真 阚靖 王乐 高燊 赵俊兴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3-415,共33页
我国银矿床分布广泛,矿床成因类型多。近些年来,一些大型-超大型银矿床的相继发现,改写了我国银资源的分布格局。因此亟需对我国银矿床主要成因类型及时空分布规律进行系统总结与研究。本文经过系统整理,梳理出我国77座中型以上(>20... 我国银矿床分布广泛,矿床成因类型多。近些年来,一些大型-超大型银矿床的相继发现,改写了我国银资源的分布格局。因此亟需对我国银矿床主要成因类型及时空分布规律进行系统总结与研究。本文经过系统整理,梳理出我国77座中型以上(>200t)的银多金属矿床的基本信息与要素,将我国银矿床划分为浅成低温热液型、斑岩型、矽卡岩型、VMS型、SEDEX型、MVT型、沉积型和风化型(红土型)等八种类型,其中以浅成低温热液型最为主要。中国银矿床主要形成于中生代,尤其是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空间上划分出兴蒙、华北、秦岭-东昆仑、华南、西藏-三江等五个银成矿省。银成矿省成因与陆壳类型(古老和新生地壳)、伸展构造背景和大规模中酸性岩浆活动密切相关。综合上述因素,兴蒙复合造山带仍然是具有巨大找矿潜力的成矿区。那更康切尔沟银多金属矿床的发现表明东昆仑(原特提斯-新特提斯)叠合造山带地区具有很好的找矿潜力。三江复合造山带在银锡矿床的勘查方面亦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银矿床 成因类型 地质特征 时空分布 银成矿省 找矿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多源因素回归和ARIMA-LSTM的露天矿地表形变趋势分析
4
作者 李如仁 李梦晨 +1 位作者 葛永权 刘明霞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6-197,共12页
露天矿山大规模开采引发的地表形变严重威胁了周边基础设施的稳固性及附近民众生命财产安全,形变演化趋势的精准预测对于保障矿山安全运营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形变监测技术的时空采样率低、成本高,以及数据处理过程中影响因子筛选困... 露天矿山大规模开采引发的地表形变严重威胁了周边基础设施的稳固性及附近民众生命财产安全,形变演化趋势的精准预测对于保障矿山安全运营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形变监测技术的时空采样率低、成本高,以及数据处理过程中影响因子筛选困难、趋势预测精度欠佳等问题,以辽宁省鞍山市露天矿集中分布区为工程背景,提出了一种融合自回归差分移动平均(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模型—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模型的多源因素融合回归的露天矿地表形变演化趋势分析方法。首先,利用短基线子集干涉测量(Small Baseline Subset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BAS-InSAR)技术开展2020年1月—2022年4月期间研究区地表形变的长时序监测,获取该时段内地表形变时空分布特征。然后,耦合因子分析及灰色关联分析法提取形变主影响因子,基于皮尔逊相关系数(Pearson)验证影响因子的筛选效果,同时考虑地表相邻点位形变的联动效应,构建了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回归序列。在此基础上,引入自回归差分移动平均(ARIMA)模型改进的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模型开展形变趋势预测,并采用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标准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以及平均百分比误差(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MAPE)评估所提方法的预测性能。结果表明:监测期内东鞍山矿东部、大孤山矿中部以及鞍千矿东部沉降相对严重,年均沉降速率最高达166.41 mm/a。耦合因子分析及灰色关联度法提取的影响因子合理可靠,融合高程、地形起伏度及累积降雨量等因子的形变序列更贴合矿区地表真实形变过程。与ARIMA-LSTM模型相比,基于多源因素融合回归模型的预测误差MAE、RMSE、MAPE分别降低了48.0%、16.7%和25.5%,预测精度有所改善且能够有效反映形变累积的整体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 形变监测 多源数据融合 形变趋势预测 SBAS-InSAR ARIMA-LS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源性食品中盐酸克伦特罗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5
作者 郭廓 《食品安全导刊》 2025年第4期156-158,共3页
本文综述了动物源性食品中盐酸克伦特罗检测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涉及色谱法、免疫分析法和生物传感器法等。这些方法在选择性、灵敏度、检测限和操作性等方面各有优劣,展开分析有助于为动物源性食品中盐酸克伦特罗的残留检测提供多... 本文综述了动物源性食品中盐酸克伦特罗检测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涉及色谱法、免疫分析法和生物传感器法等。这些方法在选择性、灵敏度、检测限和操作性等方面各有优劣,展开分析有助于为动物源性食品中盐酸克伦特罗的残留检测提供多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克伦特罗 氨哮素 克喘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北段呼玛地区晚石炭世花岗岩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对古亚洲洋构造演化的制约
6
作者 张国宾 孔金贵 +3 位作者 王翠彭 史宏江 鞠楠 何云龙 《现代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82,共21页
大兴安岭位于中亚造山带东段,由额尔古纳地块、兴安地块、松嫩地块及其间缝合带拼接形成,各地块间的拼合时间、位置及演化过程一直是地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以呼玛地区晚石炭世中细粒二长花岗岩和中细粒花岗闪长岩为研究对象,开展LA-I... 大兴安岭位于中亚造山带东段,由额尔古纳地块、兴安地块、松嫩地块及其间缝合带拼接形成,各地块间的拼合时间、位置及演化过程一直是地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以呼玛地区晚石炭世中细粒二长花岗岩和中细粒花岗闪长岩为研究对象,开展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探讨其岩石成因、岩浆源区特征及成岩构造环境,并尝试限定古亚洲洋闭合时限。研究表明,中细粒二长花岗岩和中细粒花岗闪长岩的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310.3±2.6)Ma和(313.4±2.5)Ma,成岩时代为晚石炭世。两类岩体表现出富硅、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的特征,富集Rb、K、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P、Ti等高场强元素,稀土配分模式显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及明显负铕异常,具有典型I型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区域锆石Hf同位素组成特征,认为岩浆来源于新元古代晚期—显生宙新增生下地壳角闪岩相物质的部分熔融源区,并经历了分离结晶作用。综合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区域构造背景,推测大兴安岭北段晚石炭世花岗岩形成于兴安地块与松嫩地块碰撞拼合后的后造山构造环境,代表了区域从挤压向伸展体制转变的地质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北段 晚石炭世 花岗岩 锆石U-PB定年 岩石地球化学 构造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齐家—古龙凹陷青山口组一段页岩岩相类型及孔隙发育特征
7
作者 汪涛涛 纪文明 +1 位作者 李耀华 公繁浩 《地质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77,共16页
松辽盆地齐家—古龙凹陷青山口组一段陆相纯页岩型页岩油取得高产突破,但对其不同岩相孔隙发育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缺乏系统认识。在岩相划分的基础上,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高压压汞和低温N2吸附等实验,对比不同岩相页岩孔隙类型和孔隙结... 松辽盆地齐家—古龙凹陷青山口组一段陆相纯页岩型页岩油取得高产突破,但对其不同岩相孔隙发育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缺乏系统认识。在岩相划分的基础上,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高压压汞和低温N2吸附等实验,对比不同岩相页岩孔隙类型和孔隙结构特征,探讨泥页岩孔隙发育特征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依据“矿物组成—沉积构造—有机质丰度”3级标准,青一段页岩主要发育块状黏土质/混合质/云质泥岩、纹层状黏土质/富有机质黏土质(TOC>3%)/长英质/介壳页岩等7种岩相类型。孔隙类型主要发育粒间孔、黏土矿物集合体内孔、溶蚀孔、生物体腔孔及层理缝。不同岩相页岩孔隙发育特征差异显著,以富有机质纹层状黏土质/长英质页岩和部分介壳页岩为优势岩相。富有机质纹层状黏土质页岩中有机质演化伴生有机酸溶蚀作用强烈,以溶蚀孔的大介孔为主。纹层状长英质页岩中长英质矿物含量增加,以介孔、宏孔为主,有利于粒间孔的保存和溶蚀孔的发育。部分纹层状介壳页岩发育大量介壳体腔孔和粒间孔。青一段泥页岩孔隙发育主控因素为岩相类型,其次受长英质含量、碳酸盐胶结作用及TOC含量综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岩相 孔隙结构 控制因素 松辽盆地 齐家—古龙凹陷 白垩系青山口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西七星台地区韧性剪切带变形特征及样式:对华北克拉通东部新太古代演化的构造约束
8
作者 张书慧 张健 +3 位作者 赵辰 苗亚洲 刘晓光 陈国楷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7-259,共23页
鲁西地区是华北克拉通东部陆块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体呈NW-SE向带状展布,保留有完整的新太古代地质记录和丰富的新太古代构造样式,对深入研究华北克拉通新太古代构造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过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地球化学、年代学、变质岩... 鲁西地区是华北克拉通东部陆块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体呈NW-SE向带状展布,保留有完整的新太古代地质记录和丰富的新太古代构造样式,对深入研究华北克拉通新太古代构造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过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地球化学、年代学、变质岩石学等方面,但在构造地质学方面缺乏详细的证据制约。七星台地区位于鲁西西北部,新太古代不同岩性均有出露,保留丰富新太古代时期构造,是研究鲁西地壳形成与演化的经典地区。因此,本文选择在该地区进行了详细的野外构造解析、显微构造分析以及有限应变测量和地质年代学研究。详细野外填图揭示七星台韧性剪切带整体呈NW-SE向展布,剪切带内面理产状近直立,并且发育近水平矿物拉伸线理,而剪切运动学标志不发育。两条代表性构造剖面表明,在二长花岗岩体西侧与新太古代晚期TTG岩石构造接触区域,二长花岗岩为S-L构造岩发育糜棱面理,向东侧变形程度逐渐降低且最终变为块状构造。两条剖面中岩石分布及变形特征相似,不同变形程度的岩石间无明显界限,表明该地区带状分布的近直立岩石面理可能为水平向挤压所致。镜下显微特征也显示变形强度自西向东逐渐减弱的相似趋势,在变形二长花岗岩中普遍存在由强烈拉长的石英颗粒形成的多晶条带,矿物变形行为表明变形温度约450~550℃。利用三种不同方法获得的岩石有限应变测量结果和Flinn图解表明岩石应变类型为压扁型应变。应变强度分布图也显示岩石应变强度中间最强,向东远离构造接触带则呈逐渐降低趋势。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七星台二长花岗岩形成时代为~2525Ma,结合前人研究,认为鲁西七星台地区变形时代约为2525~2500Ma。综上所述,鲁西地区在新太古代晚期经历了近NE-SW向水平压扁应变和近NW-SE向水平拉伸应变,指示新太古代晚期水平向构造挤压体制在华北克拉通东部陆块可能已经存在。同时,鲁西线性带并不具备典型的俯冲-碰撞造山带变形特征,如复杂的构造应力场变化、大型逆冲推覆构造以及高级变质作用等。这可能与其所处的特殊构造位置有关,如远离俯冲带的陆内应变集中区,但俯冲带的确切位置则需要未来更多详细工作来综合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太古代晚期 七星台韧性剪切带 二长花岗岩 有限应变测量 鲁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沈阳市某区农用地、秸秆及籽实污染分析
9
作者 王洋洋 《广州化工》 2025年第1期152-154,共3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产品由量向质转变,人们对食品的要求逐步提高,我们也更加关注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沈阳市是以种植水稻、玉米为主的城市,此次通过对沈阳市某区农用地、秸秆及籽实进行分析,每种类别样品采集20件,...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产品由量向质转变,人们对食品的要求逐步提高,我们也更加关注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沈阳市是以种植水稻、玉米为主的城市,此次通过对沈阳市某区农用地、秸秆及籽实进行分析,每种类别样品采集20件,分析Cd、Hg、As、Pb、Cr五种元素,土壤中加测pH,发现本次实验中重金属超标,秸秆对重金属的吸收高于籽粒对重金属的吸收等问题,认识到农产品的检验检测不容疏忽的必要性,需要对农用地及农产品进行重点安全监管,做好质量安全检查,对质量问题进行严格把关,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地 秸秆 籽粒 重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与频率比模型的采空塌陷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静 崔健 +2 位作者 马诗敏 代雅建 朱巍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8-94,共7页
采空塌陷危险性评价是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开展地质灾害防治与监测预警工作的重要依据。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与频率比模型相结合构建了采空塌陷危险性评价模型(AHP-PF组合模型)。以沈阳市蒲河-清水矿区为例,考虑了地质条件、地表特征... 采空塌陷危险性评价是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开展地质灾害防治与监测预警工作的重要依据。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与频率比模型相结合构建了采空塌陷危险性评价模型(AHP-PF组合模型)。以沈阳市蒲河-清水矿区为例,考虑了地质条件、地表特征、开采条件等3方面影响因素,选取了第四纪覆盖类型、第四纪松散层厚度、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可采煤层顶板强度指标、煤层倾角、地表沉陷速率、采深采厚比、采空区叠置层数等8个评价指标,利用AHP-PF组合模型计算各指标权重及频率比,最后进行采空塌陷危险性分区。评价结果表明,采空塌陷危险性高区主要集中在采深采厚比小、沉陷速率大及目前仍在开采的区域,该区域是地质灾害防治、搬迁避让的重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频率比 危险性 采空塌陷 蒲河-清水矿区 沈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多宝山铜矿区韧性剪切变形时代及其对铜矿化改造的约束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宝山 张春鹏 +4 位作者 寇林林 李成禄 韩仁萍 王宇利 杨宏智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85-895,共11页
黑龙江多宝山斑岩铜矿主要赋存于奥陶纪花岗闪长岩中,少量发育于奥陶纪花岗闪长斑岩及奥陶系多宝山组安山岩中,铜矿化以浸染状、细脉-浸染状为主。成矿过程经历了斑岩期、剪切变形期。矿区发育韧性剪切变形带,多宝山组、花岗闪长岩、花... 黑龙江多宝山斑岩铜矿主要赋存于奥陶纪花岗闪长岩中,少量发育于奥陶纪花岗闪长斑岩及奥陶系多宝山组安山岩中,铜矿化以浸染状、细脉-浸染状为主。成矿过程经历了斑岩期、剪切变形期。矿区发育韧性剪切变形带,多宝山组、花岗闪长岩、花岗闪长斑岩、安山质凝灰角砾岩及矿体均发生了剪切变形作用,沿剪切面发育绢云母新生矿物。绢云母的坪年龄和正反等时线年龄分别为280.1±1.2 Ma和281.4±1.3 Ma、281.3±1.3 Ma,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限定矿区韧性剪切变形的时间为早二叠世(约280 Ma)。多宝山斑岩铜矿床主要成矿作用形成于斑岩期,成矿时代为早奥陶世(约475 Ma),早二叠世的韧性剪切变形作用对原生斑岩铜矿化进行了改造,使矿石的铜进一步富集,品位相对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剪切带 AR-AR年龄 斑岩型铜矿床 多宝山 黑龙江 矿产勘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西缘构造带构造格架、演化及油气资源潜力 被引量:4
12
作者 汪岩 钱程 +4 位作者 钟辉 李成立 秦涛 杨晓平 赵维俊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73-1089,共17页
松辽盆地西缘构造带是研究松辽盆地形成演化的关键地带,但目前关于该构造带的构造格架、活动历史、控盆特征等仍不清晰,构造带深部物质架构及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的精细厘定为解决这一科学问题提供了新的证据。松辽盆地西缘地区布格重力... 松辽盆地西缘构造带是研究松辽盆地形成演化的关键地带,但目前关于该构造带的构造格架、活动历史、控盆特征等仍不清晰,构造带深部物质架构及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的精细厘定为解决这一科学问题提供了新的证据。松辽盆地西缘地区布格重力异常与综合地球物理剖面特征指示,松辽盆地西缘构造带为区域上带状展布的超壳深大构造带。通过对综合构造变形带的产状、性质、运动学等资料分析,提出松辽盆地西缘构造带东西分带、倾向相背的“两带八字形”构造格架。依据构造带发育的基底背景、构造样式、地球物理特征等差异,建立了南北分段的“四段式”展布构架。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变形带构造解析与40Ar/39Ar构造年代学等资料,恢复了晚三叠世、中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中期、晚白垩世中期、古新世—渐新世和新近纪—更新世6期中—新生代构造活动年代格架。结合构造带的控盆作用指出,外盆带控制的中侏罗世和早白垩世中期沉积盆地是油气资源勘查的重要选区,为中国东北地区新层系油气资源勘查提供了新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构造格架 年代格架 控盆作用 油气资源潜力 油气勘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中段内蒙古扎赉特旗地区石炭纪高镁闪长岩、埃达克岩的发现及其对嫩江洋俯冲作用的指示 被引量:1
13
作者 庞雪娇 付俊彧 +2 位作者 钱程 杨晓平 汪岩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30-1445,共16页
扎赉特旗地区的晚古生代岩浆作用,对于揭示嫩江洋的俯冲过程与机制具有重要的约束意义。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定年研究,在扎赉特旗元宝山和贾家屯地区新发现了晚石炭世早期的高镁闪长岩(年龄加权平均值为32... 扎赉特旗地区的晚古生代岩浆作用,对于揭示嫩江洋的俯冲过程与机制具有重要的约束意义。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定年研究,在扎赉特旗元宝山和贾家屯地区新发现了晚石炭世早期的高镁闪长岩(年龄加权平均值为320.5±1.2 Ma)和O型埃达克岩(年龄加权平均值为317.9±3.3 Ma)。元宝山高镁闪长岩具有低SiO_(2)、高MgO、高Mg^(#)和富Na_(2)O的特点,且Ni、Cr含量高,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认为其形成于消减带之上的地幔楔环境,是由消减板片部分熔融衍生的富Si质流体交代地幔岩部分熔融形成的。贾家屯石英闪长岩具有高SiO2、富Na2O、高Sr和低Yb、Y的特点,K2O/Na2O值低,稀土元素强烈分异,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无负Eu异常,且贫Mg、Cr、Ni,为消减板片部分熔融后经结晶分异形成的O型埃达克岩。新发现的晚石炭世早期的埃达克岩−赞岐岩组合,与研究区石炭纪花岗岩的形成时间(333~304 Ma)同步,且高镁闪长岩与辉长岩(325.2~317.3 Ma)伴生,反映扎赉特旗地区处于松嫩地块西缘的活动大陆边缘弧环境,推测嫩江洋至少从晚石炭世早期开始就存在向东南侧松嫩地块之下的俯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赉特旗 石炭纪 高镁闪长岩 埃达克岩 俯冲作用 地质调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尔滨市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诗敏 崔健 +1 位作者 郇恒飞 孙家全 《地质与资源》 CAS 2024年第3期349-354,290,共7页
哈尔滨市是全国主要缺水城市之一.为了合理使用水资源,维持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状况,维护社会经济,进行哈尔滨市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研究显得十分必要.本研究分析了水资源环境承载力主要影响因素,采用隶属度函数确定各单项指标隶属度... 哈尔滨市是全国主要缺水城市之一.为了合理使用水资源,维持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状况,维护社会经济,进行哈尔滨市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研究显得十分必要.本研究分析了水资源环境承载力主要影响因素,采用隶属度函数确定各单项指标隶属度,结合Delphi法得出评判结果矩阵,并采用数据离散化,提高了此评价方法的表达能力.根据水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分析了哈尔滨市水资源环境承载力变化趋势,为以后相关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环境承载力 隶属函数 DELPHI法 哈尔滨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辽吉造山带碰撞后岩浆作用:来自辽东-吉南地区巨斑状和球粒状花岗岩的约束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岩 杨宏智 +4 位作者 陈井胜 廉涛 张朋 梁帅 吴新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506-3519,共14页
胶辽吉造山带辽东-吉南地区卧龙泉、双岔、八河川等巨斑状花岗岩体形成于造山峰期之后,记录了造山带演化的重要信息,对于探讨整个胶辽吉造山带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巨斑状花岗岩研究,识别出局部侵入其中的球粒状花岗岩,并对采... 胶辽吉造山带辽东-吉南地区卧龙泉、双岔、八河川等巨斑状花岗岩体形成于造山峰期之后,记录了造山带演化的重要信息,对于探讨整个胶辽吉造山带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巨斑状花岗岩研究,识别出局部侵入其中的球粒状花岗岩,并对采集自造山带东部和西部典型岩体的3件巨斑状花岗岩和1件球粒状花岗岩开展了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Lu-Hf同位素及主微量元素研究。结果显示巨斑状花岗岩具有硅含量相对较低、全碱较高、A/CNK值变化较大(0.86~1.19)等特征。虽然双岔巨斑状花岗岩中见有石榴子石,但全岩地球化学特征表现出准铝质、锆饱和温度较高等A型花岗岩特征;宝甸地区花岗岩中也有石榴子石,显示了S型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卧龙泉和双岔巨斑状花岗岩体侵位时代为1880~1895Ma,球粒状花岗岩形成于1870±13Ma,宝甸地区巨斑状含石榴花岗岩侵位于1845±13Ma左右;来自这些锆石的原位εHf(t)值介于-3.6~+4.2之间,相应的二阶段模式年龄为2474~2730Ma。本研究认为,辽吉造山带碰撞后花岗质岩石成因较为复杂:球粒状花岗岩反映了岩浆过冷度较大、快速侵位至浅表过程;宝甸地区巨斑状花岗岩具有S型花岗岩特征;具有A型花岗岩特征的巨斑状花岗岩则反映了深部物质和加厚地壳均有贡献。结合前期报道的同时代碰撞后I型和A型花岗岩以及变质岩的研究等,本文认为辽东半岛巨斑状和球粒状花岗岩的产出与胶辽吉造山带碰撞后强烈的下地壳作用有关,反映了造山带去根垮塌、岩石圈伸展过程,代表了碰撞后花岗质岩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斑状花岗岩 球粒状花岗岩 锆石年代学 LU-HF同位素 胶辽吉造山带 碰撞后岩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东半岛内生金矿床基本特征、成矿作用与资源潜力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朋 吕骏超 +7 位作者 赵岩 寇林林 杨宏智 毕中伟 沙德铭 杨中柱 李东涛 刘长纯 《地质与资源》 CAS 2024年第4期467-492,共26页
辽东半岛是华北克拉通重要组成部分,中生代发生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和金矿成矿作用,其内部产有不同规模的金矿床,并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通过系统总结辽东半岛金矿床的空间分布、赋矿围岩、控矿构造类型、矿化蚀变等基本特征和成矿作用... 辽东半岛是华北克拉通重要组成部分,中生代发生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和金矿成矿作用,其内部产有不同规模的金矿床,并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通过系统总结辽东半岛金矿床的空间分布、赋矿围岩、控矿构造类型、矿化蚀变等基本特征和成矿作用,分析金矿的资源潜力.根据金矿床的空间分布,划分4个金矿集区,即:猫岭、白云-青城子、五龙-四道沟和新房金矿集区.猫岭和白云-青城子矿集区赋矿围岩为古元古代沉积变质岩系,矿化类型分为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矿体主要受低角度层间断裂控制;五龙-四道沟矿集区赋矿围岩分别为中侏罗世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和古元古代沉积变质岩系,矿化类型以石英脉型为主,蚀变岩型次之,矿体受高角度断裂和低角度层间断裂控制;新房矿集区赋矿围岩为太古宙片麻岩和新元古界青白口系变质砂岩、变粒岩和大理岩,矿化类型为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矿体多呈脉状受变质核杂岩剥离断层下盘发育的韧-脆性次级断裂和上部新元古界青白口系盖层构造裂隙控制.年代学研究表明,金矿成矿时代可分为晚三叠世(约220 Ma)、早侏罗世(约190 Ma)和早白垩世(约120 Ma).流体包裹体研究显示,流体不混溶是金矿成矿的主要机制;氢-氧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水,后期有大气降水加入;氦-氩同位素数据揭示,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壳源,少量来自幔源;硫-铅-锶同位素显示,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中生代岩浆.同时,赋矿地层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矿床地质特征及同位素数据显示,辽东半岛金矿为与岩浆热液有关的金矿床.结合区域构造大地构造演化,认为,辽东半岛晚三叠世金矿形成与扬子板块向华北板块深俯冲背景有关,早侏罗世金矿形成与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挤压构造背景有关,早白垩世金矿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折返伸展环境.结合典型矿床地质特征、区域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特征,圈定找矿靶区23处,预测3000 m以浅金资源量2414.56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矿集区 成矿作用 矿床成因 变质核杂岩 资源潜力 辽东半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国矿业开发现状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柴璐 周永恒 +2 位作者 吴涛涛 王庆双 李霄 《矿产勘查》 2024年第6期991-998,共8页
蒙古国位于“中蒙俄经济走廊”的中间地带,大地构造位置处于中亚造山带的中心部位,成矿条件好,铜、煤、金、铀、萤石等矿产资源丰富。截至2016年,蒙古国1∶5万地质填图仅覆盖全境33.7%,地质工作进展缓慢,矿产开发程度较低。中蒙关系稳定... 蒙古国位于“中蒙俄经济走廊”的中间地带,大地构造位置处于中亚造山带的中心部位,成矿条件好,铜、煤、金、铀、萤石等矿产资源丰富。截至2016年,蒙古国1∶5万地质填图仅覆盖全境33.7%,地质工作进展缓慢,矿产开发程度较低。中蒙关系稳定,经贸合作基础扎实,开展矿业开发合作潜力巨大。受资源储量及开发技术条件限制,蒙古国矿业开发主要集中于煤、铜、金、铁、石油、铅锌、萤石等矿种,且矿业开发中受到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技术条件落后、政策法规缺乏稳定性等制约。建议中资企业应认真研究该国政策法律法规,发挥资金、技术等优势参与开发和利用矿产资源,并关注矿产品深加工领域和锂矿资源开发领域的合作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国 矿业 矿产资源开发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2020年沈阳城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和早死概率趋势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吕艺 张馨予 +2 位作者 陈建平 聂慧芳 王晓丽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11-316,共6页
目的分析2011-2020年沈阳城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和早死概率的变化趋势。方法从国家级肿瘤监测点肿瘤随访与登记报告系统中提取2011-2020年沈阳市城区恶性肿瘤死亡数据,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中标率)、早死概率和去死因期望寿命指标... 目的分析2011-2020年沈阳城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和早死概率的变化趋势。方法从国家级肿瘤监测点肿瘤随访与登记报告系统中提取2011-2020年沈阳市城区恶性肿瘤死亡数据,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中标率)、早死概率和去死因期望寿命指标。采用χ^(2)检验比较男性和女性死亡率。对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和早死概率进行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change,APC)趋势分析。结果2011-2020年沈阳城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为219.32/10万,标化死亡率为98.53/10万,早死概率为6.57%。10年间男性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APC=-1.76%,P<0.01);女性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2015年前无明显变化(APC=-1.02%,P=0.148),2015年后呈下降趋势(APC=-3.50%,P<0.01)。男性和女性早死概率均呈下降趋势(均P<0.01)。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率(χ^(2)=3164.93,P<0.01)和早死概率均高于女性。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率顺位前5位是肺癌、肝癌、结直肠癌、胃癌和食管癌。除结直肠癌外(P>0.05),男性其他恶性肿瘤早死概率均呈下降趋势(均P<0.05)。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率顺位前5位为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肝癌和胃癌,只有肺癌和胃癌早死概率呈下降趋势(均P<0.01)。结论2011-2020年沈阳市城区居民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和早死概率逐年下降,老年人和男性要加强防范意识,肺癌、乳腺癌、肝癌、结直肠癌、胃癌和食管癌仍是重点防控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死亡率 早死概率 变化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重金属对地下水的危害评价方法研究——以吉林省珲春盆地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晓东 刘强 +3 位作者 张慧荣 石旭飞 秦传玉 张志强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43-1251,共9页
【研究目的】土壤中不断富集的重金属对地下水产生潜在危害,但以往研究缺少定量评价土壤重金属对地下水危害度的方法。【研究方法】本文以地下水循环和固液平衡理论相结合,构建了简便易用的土壤重金属进入地下水的通量模型,在评价地下... 【研究目的】土壤中不断富集的重金属对地下水产生潜在危害,但以往研究缺少定量评价土壤重金属对地下水危害度的方法。【研究方法】本文以地下水循环和固液平衡理论相结合,构建了简便易用的土壤重金属进入地下水的通量模型,在评价地下水环境容量的基础上,创新提出了土壤重金属对地下水危害评价方法。【研究结果】以珲春盆地为例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重金属进入地下水通量从大到小依次为Zn、Cu、As、Pb、Cd、Ni、Hg,大部分地区地下水重金属(As、Hg、Cu、Pb、Zn、Ni、Cd)在10年内达不到环境容量限值,大部分乡镇土壤重金属对地下水的危害等级在中度及以下级别。【结论】通过该评价方法能够简单快捷的定量计算土壤重金属进入地下水的通量,判定地下水重金属剩余容量,评价土壤重金属对地下水的危害状况,为相关部门开展土壤及地下水的环境保护提供支撑,为相关学者开展类似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 环境容量 地下水 危害度 迁移通量 环境地质调查工程 珲春盆地 吉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2021年沈阳市公共场所微生物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魏夺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24年第1期65-67,78,共4页
目的分析2018—2021年沈阳市公共场所影响公众健康的微生物监测结果。方法按照《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GB/T 18204.3~5-2013),2018—2021年分别对沈阳市美容店、宾馆、沐浴场所、理发店、游泳馆、健身馆、候车室、超市共8类公共场所... 目的分析2018—2021年沈阳市公共场所影响公众健康的微生物监测结果。方法按照《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GB/T 18204.3~5-2013),2018—2021年分别对沈阳市美容店、宾馆、沐浴场所、理发店、游泳馆、健身馆、候车室、超市共8类公共场所进行微生物监测,检测项目为细菌总数、真菌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嗜肺军团菌、耐热大肠菌群。依照《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GB 37488-2019)等进行结果判断。结果2018—2021年共监测沈阳市8类公共场所196家,微生物样品7856份,总体合格率为95.93%。其中,室内空气细菌总数和真菌总数合格率分别为89.87%和93.30%。公共卫生用品菌落总数、真菌总数、大肠菌群和金黄色葡萄菌合格率分别为92.26%、90.00%、96.47%和98.65%。公共用水中,宾馆空调冷却塔冷却水嗜肺军团菌、游泳池水和浴池水合格率分别为100%、90.28%和83.33%。结论2018—2021年沈阳市公共场所中超市购物车合格率低,属于公共卫生的薄弱环节,建议应加大监督力度,保障购物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场所 公共用品用具 微生物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