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66nm紫外固体激光切割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齐立涛 刘凤聪 张耀东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02-407,共6页
为了研究266nm紫外固体激光切割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的工艺规律,采用单因素实验法、正交实验法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进行了266nm紫外固体激光切割CFRP的实验研究,得出了激光脉冲能量、扫描速率对切缝宽度和热影响区宽度的影响规... 为了研究266nm紫外固体激光切割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的工艺规律,采用单因素实验法、正交实验法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进行了266nm紫外固体激光切割CFRP的实验研究,得出了激光脉冲能量、扫描速率对切缝宽度和热影响区宽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切缝宽度和热影响区宽度随激光脉冲能量的增大而增大,随扫描速率的增大而减小;实验中最小热影响区宽度为82μm,最小切缝宽度为50μm;激光扫描速率对切缝宽度影响的显著性水平更高,而激光脉冲能量对热影响区宽度影响的显著性水平更高;所获得的经验公式能够定量描述切缝宽度、热影响区宽度与激光脉冲能量、扫描速率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对266nm紫外固体激光切割CFRP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工艺规律 正交实验 266nm紫外固体激光 激光切割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切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6nm纳秒固体激光在CH薄膜上打孔的工艺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齐立涛 刘凤聪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67-772,共6页
为了研究266nm纳秒固体激光在CH膜上打孔的工艺规律和材料去除机理,采用单因素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了单脉冲和多脉冲打孔的实验研究,分析了266nm纳秒固体激光对CH膜材料的去除机理;取得了激光脉冲能量、脉冲数量对孔径和孔深影响规律的... 为了研究266nm纳秒固体激光在CH膜上打孔的工艺规律和材料去除机理,采用单因素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了单脉冲和多脉冲打孔的实验研究,分析了266nm纳秒固体激光对CH膜材料的去除机理;取得了激光脉冲能量、脉冲数量对孔径和孔深影响规律的数据。结果表明,单脉冲打孔条件下,当激光脉冲能量为0.014mJ时,微孔直径和深度最小,当激光脉冲能量为0.326mJ时,微孔直径和深度最大,孔径和孔深随着激光脉冲能量的增大而增大;多脉冲打孔条件下,当激光脉冲能量较低时,激光对CH膜的单脉冲烧蚀率约为0.56μm/pulse,当激光脉冲能量较高时,激光对CH膜的单脉冲烧蚀率约为1μm/pulse,孔径和孔深随着激光脉冲数量的增加而增大;266nm纳秒固体激光在CH膜上打孔时的微孔形状规则,大小均匀,微孔周围无残渣、碎屑等抛出物,边缘无热影响区,可推断其材料去除机理主要为“光化学蚀除”。该研究对266nm纳秒固体激光加工CH膜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激光加工CH膜 工艺实验 266nm纳秒固体激光 微孔 烧蚀特征 材料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6 nm纳秒固体激光在PS上打孔的工艺实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齐立涛 李存涛 刘凤聪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13-519,共7页
为了研究266 nm纳秒固体激光在聚苯乙烯(PS)上打孔的材料去除机理、工艺规律和优化工艺参数,采用了单因素实验法和正交实验法进行了单脉冲和多脉冲打孔的实验研究。分析了材料的去除机理,得到了脉冲数量、脉冲能量以及离焦量对微孔直径... 为了研究266 nm纳秒固体激光在聚苯乙烯(PS)上打孔的材料去除机理、工艺规律和优化工艺参数,采用了单因素实验法和正交实验法进行了单脉冲和多脉冲打孔的实验研究。分析了材料的去除机理,得到了脉冲数量、脉冲能量以及离焦量对微孔直径和深度的影响规律,获得了满足要求的工艺参数的优化组合。结果表明,单脉冲打孔条件下,脉冲能量为0.110 mJ时加工出的微孔形状规则、圆度较好以及重铸层宽度较小,脉冲能量为0.500 mJ时,加工出的微孔形状和圆度质量变差,重铸层宽度增大;多脉冲打孔条件下,脉冲能量为0.040 mJ时,加工出的通孔入口处无重铸层,去除机理以光化学作用为主,脉冲能量为0.390 mJ时,加工出的通孔入口处重铸层较为明显,且入口边缘出现过烧蚀现象,去除机理以光热作用为主;脉冲能量和离焦量对孔径影响较大,脉冲数量和正离焦量对孔深影响较大;正交实验得到的优化参数组合为脉冲数量50、脉冲能量0.021 mJ、离焦量0μm时,可以加工出质量较好的微孔。本研究为266 nm纳秒激光加工聚苯乙烯靶球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材料去除机理 工艺实验 266 nm纳秒激光 聚苯乙烯 微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秒激光辐照Al_(2)O_(3)陶瓷微裂纹的产生与扩展
4
作者 齐立涛 彭文举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2022年第3期373-379,共7页
为探究激光辐照Al_(2)O_(3)陶瓷不同深度位置处的温度及应力的变化特性,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纳秒激光与Al_(2)O_(3)陶瓷相互作用过程,基于光热作用机理分析激光功率密度对Al_(2)O_(3)陶瓷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影响,获得纳秒激光辐照Al_(2)O_... 为探究激光辐照Al_(2)O_(3)陶瓷不同深度位置处的温度及应力的变化特性,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纳秒激光与Al_(2)O_(3)陶瓷相互作用过程,基于光热作用机理分析激光功率密度对Al_(2)O_(3)陶瓷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影响,获得纳秒激光辐照Al_(2)O_(3)陶瓷时微裂纹的产生特性。结果表明,在30 ns时,Al_(2)O_(3)陶瓷材料表面出现温度和压应力峰值,且沿Al_(2)O_(3)陶瓷材料深度方向得到释放,产生拉应力;随着激光功率密度的逐渐增加拉应力增大,在Al_(2)O_(3)陶瓷材料表面以下2μm处首先产生微裂纹,且微裂纹沿材料深度方向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秒激光 氧化铝陶瓷 微裂纹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