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酸帕洛诺司琼预防化疗性恶心呕吐的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48
1
作者 陈映霞 秦叔逵 +4 位作者 程颖 陈振东 李进 张清媛 潘良熹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61-165,共5页
目的:奉国家SFDA文,观察和评价国产新药盐酸帕洛诺司琼注射液预防和控制抗肿瘤化疗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双盲双模拟、随机、阳性药平行对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方法。对使用高度致吐性化疗方案的患者,于化疗... 目的:奉国家SFDA文,观察和评价国产新药盐酸帕洛诺司琼注射液预防和控制抗肿瘤化疗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双盲双模拟、随机、阳性药平行对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方法。对使用高度致吐性化疗方案的患者,于化疗前半小时缓慢静脉推注新药盐酸帕洛诺司琼注射液0.25mg(试验组)或市售的格拉司琼注射液3mg(对照组)。严格观察患者急性呕吐、延迟性呕吐以及恶心发生情况,必要时给予解救性止吐治疗(格拉司琼+地塞米松)。结果:6个中心共人组223例患者,试验组111例,对照组112例。试验组对化疗引起的急性呕吐(24小时内)完全缓解率(CRR)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85.59%vs.78.57%,P=0.1420),但前者对化疗引起的延迟性呕吐(24小时-7天)完全控制率(CCR)明显高于对照组(63.96%vs.50.00%,P=0.0282),化疗后未出现呕吐(0—7天)的受试者比例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2.16%vs.46.43%,P=0.0140)。同时,帕洛诺司琼注射液控制化疗性恶心的作用优于格拉司琼(P=0.0198);化疗后人均呕吐发作次数也明显少于格拉司琼[(1.76±4.27)次/例vs.(3.08±6.20)次/例,P=0.0289]。试验组呕吐控制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377)。两组在解救治疗的时间、解救治疗的受试者比例、解救治疗人均次数以及KPS评分下降程度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分别有8.11%和8.04%的受试者出现轻度便秘、腹胀及头痛等(P=1.0000),但是对照组需要服用镇静剂预防焦虑、失眠的受试者明显高于试验组(10.71%vs.0.90%,P=0.0026)。结论:国产新药盐酸帕洛诺司琼注射液预防肿瘤强烈化疗所致恶心呕吐优于盐酸格拉司琼注射液,且安全性好,建议上市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洛诺司琼 格拉司琼 化疗 恶心 呕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酸铂联合羟基喜树碱、氟脲嘧啶、甲酰四氢叶酸钙治疗晚期胃癌36例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胡国清 付强 +7 位作者 金懋林 沈琳 李杰 潘良熹 白玉贤 王怀瑾 张健伟 于丁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506-508,512,共4页
目的:观察舍草酸铂和羟基喜树碱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化疗方案(OHLF3方案):草酸铂130mg/m2,静滴,第1日;羟基喜树碱6mg/m2,静滴,第1~5日;甲酰四氢叶酸钙200mg/m2,静滴2小时,第1~3日;5-氟脲嘧啶400mg/... 目的:观察舍草酸铂和羟基喜树碱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化疗方案(OHLF3方案):草酸铂130mg/m2,静滴,第1日;羟基喜树碱6mg/m2,静滴,第1~5日;甲酰四氢叶酸钙200mg/m2,静滴2小时,第1~3日;5-氟脲嘧啶400mg/m2,快速静注,追加600mg/m2,持续静滴22小时,第1~3日,每21日为一周期,完成3周期后判定疗效,有效病例4周后确认.结果:全组39例患者,实际可评价疗效患者36例,总有效率(CR+PR)为50%(1818/36);主要不良反应为轻度的血液学毒性、恶心呕吐和外周感觉神经异常.结论:含草酸铂和羟基喜树碱的OHLF3方案是治疗晚期胃癌有效且毒性较小的联合化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酸铂 羟基喜树碱 晚期胃癌 OHLF3方案 氟脲嘧啶、甲酰四氢叶酸钙 疗效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诺维本加异环磷酰胺治疗复发性小细胞肺癌36例临床报告 被引量:2
3
作者 胡兴胜 张湘茹 +3 位作者 屈凤莲 王红梅 廖国清 李乐静 《癌症进展》 2006年第1期69-72,68,共5页
目的探讨诺维本(NVB)与异环磷酰胺(IFO)联合作为二线方案治疗复发小细胞肺癌(SCLC)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采用NVB加IFO(NI)方案治疗复发SCLC患者36例。化疗剂量:NVB25mg/m^2 d1、8;IFO1.2~1.5g/m^2d2~4,配合mesna解... 目的探讨诺维本(NVB)与异环磷酰胺(IFO)联合作为二线方案治疗复发小细胞肺癌(SCLC)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采用NVB加IFO(NI)方案治疗复发SCLC患者36例。化疗剂量:NVB25mg/m^2 d1、8;IFO1.2~1.5g/m^2d2~4,配合mesna解毒,同时水化。每3周重复,至少治疗2周期。结果共完成92周期,中位数2周期。无CR病例,PR12例,SD17例,PD7例,总有效率33.33%。主要毒副作用是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及静脉炎。白细胞减少为55.55%(20/36),其中Ⅲ+Ⅳ度为5.55%(2/36);恶心呕吐及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75.00%(27/36)及38.89%(14/36),均为Ⅰ、Ⅱ度。结论NI方案治疗复发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毒副作用可耐受,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诺维本 异环磷酰胺 二线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替曲塞或氟尿嘧啶/亚叶酸钙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局部晚期或复发转移性结直肠癌的随机对照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 被引量:122
4
作者 王佳蕾 李进 +12 位作者 秦叔逵 程颖 张清媛 刘天舒 杨春康 叶正宝 徐农 郑磊贞 胡春宏 张沂平 陶敏 于志坚 庄志祥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6-11,共6页
目的前瞻性比较雷替曲塞或氟尿嘧啶/亚叶酸钙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局部晚期或复发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局部晚期或复发转移性的结直肠癌患者214例,随机入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雷替曲塞3mg/m2... 目的前瞻性比较雷替曲塞或氟尿嘧啶/亚叶酸钙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局部晚期或复发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局部晚期或复发转移性的结直肠癌患者214例,随机入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雷替曲塞3mg/m2静滴,第1天;奥沙利铂130mg/m2静滴,第1天。对照组:亚叶酸钙200mg/m2静滴,第1~5天;氟尿嘧啶375mg/m2静滴,第1~5天;奥沙利铂130mg/m2静滴,第1天。两方案均3周为1周期。每3个周期评价疗效,直至疾病进展或毒性不能耐受,最多治疗6周期。结果全组203例可评价疗效,214例可评价毒副反应。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29.1%(30/103)和17.0%(17/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0);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7.7%和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7)。试验组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8.7个月,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1.536,P=0.045)。试验组1~2级中性粒细胞减少(48.2%vs.29.4%,P=0.005)和转氨酶升高(49.1%vs.35.3%,P=0.041)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试验组(61.8%vs.40.2%,P=0.0002)。结论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是晚期复发转移性结直肠癌有效的姑息治疗方案,有效率明显高于传统的氟尿嘧啶/亚叶酸钙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毒副反应可耐受且用药方便,不用亚叶酸钙增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雷替曲塞 奥沙利铂 氟尿嘧啶 化学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耐药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6
5
作者 孙宇萍 王树滨 +3 位作者 陈亦欣 徐敏 刘雅洁 陈伟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23-126,共4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评估其在乳腺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HC)检测60例手术切除的乳腺癌组织中BCRP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①BCRP在乳腺癌组织... 目的:研究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评估其在乳腺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HC)检测60例手术切除的乳腺癌组织中BCRP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①BCRP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5%(21/60例);②腋淋巴结或激素受体阳性者BCRP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腋淋巴结阴性者和激素受体阴性者(P<0.05),BCRP表达与年龄、月经状况、肿瘤大小和组织学分级均无关(P>0.05);③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表明BCRP表达与无病生存期显著相关(P<0.05),但和总生存期无关(P>0.05);④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都显示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雌激素受体(ER)与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显著相关(P<0.05),另外孕激素受体与总生存期(P<0.05)显著相关。结论:BCRP在乳腺癌组织中具有一定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的无病生存期有关,而与总生存期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腺癌耐药蛋白 预后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阿霉素(或表阿霉素)为主的联合化疗对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1
6
作者 李乐静 王莉彦 +7 位作者 王艳 王树印 曹国芬 石玉清 邓英杰 吴宝龙 戴鸿禧 刘东升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07-309,共3页
本文报告用含阿霉素(或表阿霉素)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113例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治疗结果显示有效率与病期、年龄和治疗周期数有关,局限型高于广泛型,ⅡⅢa期高于Ⅲb、Ⅳ期,随着年龄增加疗效似有提高,化疗周期数增加,... 本文报告用含阿霉素(或表阿霉素)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113例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治疗结果显示有效率与病期、年龄和治疗周期数有关,局限型高于广泛型,ⅡⅢa期高于Ⅲb、Ⅳ期,随着年龄增加疗效似有提高,化疗周期数增加,疗效提高,但有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 表阿霉素 肺癌 联合化疗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胸膜间皮瘤21例误诊原因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于雁 吴瑾 周建华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3-3,共1页
关键词 罕见病 恶性胸膜间皮瘤 诊断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癌血清胃泌素含量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吴瑾 张清媛 +2 位作者 陈伟 隋广杰 宁小明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1995年第2期58-59,共2页
周泌素是胃肠道G细胞分泌的一种多肽激素,它不仅能促进胃酸分泌,而且对胃肠道粘膜还有很强的营养作用。近年来,学者们通过动物实验和体外肿瘤细胞培养实验发现胃泌素对大肠癌的发生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在临床上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报道... 周泌素是胃肠道G细胞分泌的一种多肽激素,它不仅能促进胃酸分泌,而且对胃肠道粘膜还有很强的营养作用。近年来,学者们通过动物实验和体外肿瘤细胞培养实验发现胃泌素对大肠癌的发生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在临床上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报道甚少。为此我们做了一些初浅的工作旨在探讨大肠癌与血清胃泌素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胃泌素 病理化学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细胞肺癌外科治疗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刘鹏生 刘艳 李慧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1994年第4期72-74,共3页
小细胞肺癌由于其具有独特的倍增时间短、生长指数高的生物学行为,在疾病的早期就可出现广泛转移而失去治疗机会。既往对该病多采用放疗或化疗,其疗效甚低。近10年来国内外有的学者主要采用外科治疗方法辅以综合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小细胞肺癌由于其具有独特的倍增时间短、生长指数高的生物学行为,在疾病的早期就可出现广泛转移而失去治疗机会。既往对该病多采用放疗或化疗,其疗效甚低。近10年来国内外有的学者主要采用外科治疗方法辅以综合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院自1978年3月至1992年12月采用外科治疗者46例,现将其初步效果探讨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小细胞肺癌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阿霉素(或表阿霉素)为主的联合化疗对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
10
作者 戴鸿禧 吴宝龙 +2 位作者 张丽杰 曹风琴 李乐静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43-246,共4页
本文报告用含阿霉素(或表阿霉素)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本组病例共41例,男性31例,女性10例。年龄从27至66岁,中位数49岁。41例中用CA(或E)P方案20例,EA(或E)P方案21例,总有效率为61%(25/41),其中CR9.8%(4/41)... 本文报告用含阿霉素(或表阿霉素)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本组病例共41例,男性31例,女性10例。年龄从27至66岁,中位数49岁。41例中用CA(或E)P方案20例,EA(或E)P方案21例,总有效率为61%(25/41),其中CR9.8%(4/41),局限型为80%,CR15.0%,广泛型42.9%,CR4.8%。本组病例治疗结果显示有效率与病期、年龄和治疗周期数有关,局限型高于广泛型,ⅡⅢa期高于Ⅲb、Ⅳ期,随着年龄增加疗效似有提高,化疗周期数增加,疗效提高,但有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 肺肿瘤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EP方案治疗中晚期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
11
作者 曹风琴 刘晓民 +1 位作者 王晓红 张国柱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1994年第4期37-38,共2页
本文总结了我院采用EEP方案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小细胞肺癌,获得较好的近期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共32例,均经痰脱落细胞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或活组织检查确诊。全组病例均化疗两个周期以上。
关键词 肺肿瘤 小细胞肺癌 抗癌药 EEP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原发癌7例临床分析
12
作者 姚凤翔 贾素文 +2 位作者 闫志钧 白玉贤 于雁 《黑龙江医药》 CAS 1992年第4期11-12,共2页
近年来,随着癌症诊断和治疗技术的提高,长期生存的病例也随着增加,继第一癌之后,发生第二癌,第三癌……乃至第六癌也相继出现。我院自1975年6月—1990年5月共收治经病理证实的多原发癌52例,其中三原发癌7例,本文报道如下:
关键词 原发癌 癌症诊断 第二癌 治经 同时性 临床分析 重复癌 乳腺痛 异时性 医源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手术加术后化疗的综合疗效观察(附649例)
13
作者 李乐静 王莉彦 +7 位作者 蔡莉 曹国芬 陈卫 汪振源 李顺玉 王亚娆 李桃贤 贺晓慧 《黑龙江医学》 1994年第11期5-7,共3页
通过649例胃癌手术患者的5年随访材料分析,结果表明胃癌术后化疗综合治疗组的5年生存率为45.7%(141/3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3%(59/341),综合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期为39个月,高于对照组的18个月。在胄癌根治术后化疗综合治疗... 通过649例胃癌手术患者的5年随访材料分析,结果表明胃癌术后化疗综合治疗组的5年生存率为45.7%(141/3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3%(59/341),综合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期为39个月,高于对照组的18个月。在胄癌根治术后化疗综合治疗组的5年生存率为56.9%(135/237)亦明显高于单纯根治术组的28.6%(59/206)。根治术后化疗综合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期为45个月,明显高于单纯根治术组的23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根治手术 术后辅助化疗 综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杰金氏病60例临床分析
14
作者 汪振源 徐永春 +1 位作者 周锡武 王成良 《肿瘤防治研究》 CAS 1980年第3期37-41,共5页
本院自1975年6月至1979年10月收治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何杰金氏病60例,随访三年以上者46例,随访率为76.67%。兹将60例进行临床分析。临床资料一、发病率:恶性淋巴瘤的发病率为2.87/10万,死亡率为2.6/10万,在肿瘤专科医院中占收治的恶性... 本院自1975年6月至1979年10月收治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何杰金氏病60例,随访三年以上者46例,随访率为76.67%。兹将60例进行临床分析。临床资料一、发病率:恶性淋巴瘤的发病率为2.87/10万,死亡率为2.6/10万,在肿瘤专科医院中占收治的恶性肿瘤的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杰金氏病 细胞型 病理类型 临床分期 单纯化疗 生存率 恶性肉芽肿 淋巴瘤 生存期 结节硬化 淋巴结外 淋巴细胞 白细胞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砷酸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肝癌的Ⅱ期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48
15
作者 屈凤莲 郝学志 +6 位作者 秦叔逵 刘基巍 隋广杰 陈强 屈涛 张和平 孙燕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97-701,共5页
目的评价亚砷酸注射液单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客观疗效和不良反应,观察亚砷酸注射液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变化。方法111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亚砷酸注射液单药治疗,给药方法为亚砷酸注射液7~8mg/m2,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d... 目的评价亚砷酸注射液单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客观疗效和不良反应,观察亚砷酸注射液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变化。方法111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亚砷酸注射液单药治疗,给药方法为亚砷酸注射液7~8mg/m2,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d为1个周期,间歇7~14d,完成2个周期治疗后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有效和稳定的患者继续治疗到病变进展或不能耐受。结果本组完成治疗且可评价疗效的患者共102例,其中治疗后部分缓解7例,稳定71例,进展24例;客观有效率为6.9%,临床获益率为76.5%;生活质量改善率为22.5%,镇痛有效率为71.7%。102例患者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为97d,中位生存时间(MST)为195d。不良反应主要为可逆性的I~Ⅱ度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药代动力学结果显示,亚砷酸注射液在人体内的分布和清除符合二室模型特征,血浆清除半衰期为(23.94±18.39)h。结论亚砷酸注射液治疗原发胜肝癌有一定的疗效,且有明显的镇痛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中晚期肝癌患者的TTP和MST,不良反应轻,患者可以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砷酸注射液 肝肿瘤 治疗效果 药代动力学
原文传递
卡培他滨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Ⅱ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胡冰 于吉人 +16 位作者 闻兆章 束永前 王宝成 尹浩然 陈丽 白玉贤 梁军 陈黎 程颖 沈琳 周云 张弘纲 李杰 万德森 陈双 贾廷珍 金懋林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940-943,共4页
目的评价卡培他滨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符合入组标准的141例晚期胃癌患者进行卡培他滨联合顺铂方案化疗,卡培他滨1000mg/m^2,2次/d,早、晚饭后30min内口服,够1~14d;顺铂20mg/m^2静脉滴注,第1—5... 目的评价卡培他滨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符合入组标准的141例晚期胃癌患者进行卡培他滨联合顺铂方案化疗,卡培他滨1000mg/m^2,2次/d,早、晚饭后30min内口服,够1~14d;顺铂20mg/m^2静脉滴注,第1—5天。21d为1个疗程,共完成了705个周期的化疗。根据实体瘤反应评估标准(RECIST)评价疗效,根据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抗癌药物常见不良反应评价标准(3.0版)评估不良反应。化疗结束后第1年每3个月随访1次,以后每6个月随访1次。结果完全缓解13例,部分缓解38例,稳定54例,进展36例,总有效率为36.2%。患者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9.0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2.0个月。最常见的血液学毒副反应是中性粒细胞减少,有24例患者(17.0%)出现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最常见的非血液学毒性反应是手足综合征,有35例(24.8%)出现手足综合征。本组患者无治疗相关性死亡发生。结论卡培他滨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胃癌具有较好的疗效,患者对此方案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并且比5-Fu联合顺铂方案更方便,适合患者门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卡培他滨 顺铂 化疗
原文传递
肺原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于雁 李晓梅 +3 位作者 孙立春 刘威 毛银玲 陈雪松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85-185,共1页
关键词 肺癌 原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间质干细胞 化疗 放射疗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