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叶绿素荧光分析技术在林木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正华 李海霞 +1 位作者 李静 白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3期156-158,共3页
叶绿素荧光分析技术是研究植物光合作用的良好探针,具有快速、灵敏、无损伤的优势。该文主要概述了这一技术在植物逆境胁迫与优良品种选育方面的研究进展,认为Fv/Fm值是植物对外界环境响应的一个重要参数,可以用来研究植物光合系统以及... 叶绿素荧光分析技术是研究植物光合作用的良好探针,具有快速、灵敏、无损伤的优势。该文主要概述了这一技术在植物逆境胁迫与优良品种选育方面的研究进展,认为Fv/Fm值是植物对外界环境响应的一个重要参数,可以用来研究植物光合系统以及预测植株生长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荧光分析技术 胁迫 林木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蝙蛾幼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海霞 郭树平 +2 位作者 周志军 袁显磊 祝长龙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0-142,共3页
本文通过调查5块水曲柳标准地,采用6种不同的判断空间分布格局的聚集度指标和Iwao,Talor等回归分析法对柳蝙蛾幼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柳蝙蛾幼虫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聚集的原因是由害虫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和环境因子... 本文通过调查5块水曲柳标准地,采用6种不同的判断空间分布格局的聚集度指标和Iwao,Talor等回归分析法对柳蝙蛾幼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柳蝙蛾幼虫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聚集的原因是由害虫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和环境因子共同作用所造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林间理论抽样数公式为N=t2(1.003/m+0.1566)/D2,为柳蝙蛾的调查取样和预测预报工作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蝙蛾幼虫 空间分布型 抽样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尔滨市主栽花楸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妍妍 白卉 +2 位作者 卢慧颖 曹炎 王艳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6期12951-12952,12959,共3页
以哈尔滨市随机选择的5个品系的花楸树为供试材料,研究了它们的物候情况、生长状况、经济性状等指标,结果表明:5个不同品系的花楸均适宜在哈尔滨地区栽植,但在物候期、生长节律与生长量、果实性状及坐果率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关键词 花楸 物候期 生长节律 坐果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尔滨地区欧洲花楸微体扦插生根技术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妍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2期128-129,131,共3页
[目的]筛选哈尔滨地区欧洲花楸微体扦插的最适条件。[方法]对欧洲花楸优良品系US-5-01扦插时最佳激素种类及浓度、最佳基质种类、最佳扦插季节、最佳温湿度等进行综合研究。[结果]扦插基质为蛭石+草炭土(1∶1)的扦插苗生长效果最好,... [目的]筛选哈尔滨地区欧洲花楸微体扦插的最适条件。[方法]对欧洲花楸优良品系US-5-01扦插时最佳激素种类及浓度、最佳基质种类、最佳扦插季节、最佳温湿度等进行综合研究。[结果]扦插基质为蛭石+草炭土(1∶1)的扦插苗生长效果最好,生根率为71.12%。速蘸500 mg/L的IBA+NAA(1∶1)处理,欧洲花楸组培苗生根效果最好。5、6月份时,哈尔滨地区温湿度条件最适合欧洲花楸扦插苗的生长。在温度为28℃、湿度为70%时,欧洲花楸组培苗扦插生根率为71.07%。[结论]欧洲花楸组培苗扦插最佳时间为5-6月份,最佳温度28℃,最佳空气湿度为70%,最佳基质为蛭石+草炭土(1∶1),组培苗最佳处理方式为速蘸500 mg/L IBA+NAA(1∶1),扦插生根率为71.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花楸 优良品系 微体扦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枝玫瑰的生物特性与组织培养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田新华 张建瑛 +2 位作者 王艳敏 李晶 张妍妍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8-50,共3页
以紫枝玫瑰腋芽为材料,研究了抑制外植体褐变的方法,筛选出分化增殖和生根的最佳培养基。分化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2 mg/L+ZT 0.1mg/L,增殖倍数达2.9倍,芽苗生长速度快,茎秆粗壮,叶片浓绿;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 以紫枝玫瑰腋芽为材料,研究了抑制外植体褐变的方法,筛选出分化增殖和生根的最佳培养基。分化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2 mg/L+ZT 0.1mg/L,增殖倍数达2.9倍,芽苗生长速度快,茎秆粗壮,叶片浓绿;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AA 0.7mg/L,试管苗根系发达,生根数量多,生根速度快,有利于移栽成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枝玫瑰 组织培养 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肩星天牛幼虫空间分布型的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李海霞 周志军 +1 位作者 郭树平 袁显磊 《防护林科技》 2009年第2期17-18,共2页
光肩星天牛是糖槭、杨、柳、榆等树种的主要蛀干害虫之一。通过测定6种不同的判断空间分布格局的聚集度指标,并应用Taylor幂法则和Iwao回归分析法,得出光肩星天牛幼虫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聚集原因是由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和环境异质性共... 光肩星天牛是糖槭、杨、柳、榆等树种的主要蛀干害虫之一。通过测定6种不同的判断空间分布格局的聚集度指标,并应用Taylor幂法则和Iwao回归分析法,得出光肩星天牛幼虫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聚集原因是由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和环境异质性共同作用引起的;另外,根据距离干基部的不同位置划分为3个高度,得出不同高度的虫口数量在1%水平达显著差异,且2 m以上的虫口数量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肩星天牛 空间分布型 聚集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山杨优良无性系材性分析与制浆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春明 李正华 +1 位作者 李静 白卉 《林业科技》 2015年第4期13-16,共4页
从化学组分及纤维形态方面,对取自哈尔滨市的4个中美山杨优良无性系及中国山杨(对照)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中国山杨与中美山杨各无性系间在化学组分方面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中国山杨综纤维素含量最高(83.041 6%),适合于制浆;... 从化学组分及纤维形态方面,对取自哈尔滨市的4个中美山杨优良无性系及中国山杨(对照)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中国山杨与中美山杨各无性系间在化学组分方面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中国山杨综纤维素含量最高(83.041 6%),适合于制浆;在纤维长、长宽比、柔性系数、原料密度等方面,中国山杨具有一定优势,但在某些方面中美山杨的个别品系表现出明显优势。木材制浆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中美山杨在蒸煮得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其它指标无显著差异;在木材可漂性方面,中国山杨显著优于中美山杨;中国山杨耐折度优于中美山杨,且达到极显著水平,其它指标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山杨 纤维形态 化学组分 蒸煮 打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磷水平对红松幼苗碳氮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19
8
作者 李海霞 李正华 +1 位作者 郭树平 李静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4-29,共6页
在温室内以红松幼苗为材料进行砂培试验,探讨了4种不同氮素浓度处理(1、4、8、16mmol·L-1)和4种不同磷素浓度处理(0.125、0.5、1.0、2.0mmol·L-1)下红松幼苗根、茎、叶的生物量、叶绿素含量、氮含量以及碳氮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在温室内以红松幼苗为材料进行砂培试验,探讨了4种不同氮素浓度处理(1、4、8、16mmol·L-1)和4种不同磷素浓度处理(0.125、0.5、1.0、2.0mmol·L-1)下红松幼苗根、茎、叶的生物量、叶绿素含量、氮含量以及碳氮积累和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供氮水平对红松幼苗各器官干生物量、叶绿素含量、氮含量以及碳氮积累的影响不同。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物量在适量供氮(8mmol·L-1)条件下达最大。不同磷浓度处理下红松幼苗地上部分在p=1.0达最大,而地下部分生物量则在p=0.5处理下最高。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总和以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在适量供氮、供磷水平下最大。红松幼苗根、茎、叶全氮浓度、氮积累量、碳积累量对氮、磷供应水平响应基本一致,表现出与色素含量一致的规律。总体来看,适量的氮磷供应有助于红松幼苗的生长,或高或低的供氮供磷都可能对红松幼苗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 积累 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水平对中美山杨幼苗碳氮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李海霞 李正华 +1 位作者 戴伟男 卓泳杉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3年第3期8-14,19,共8页
在温室条件下以中美山杨幼苗为试材进行砂培试验,探讨4种不同氮素浓度处理(1、4、8、16mmol/L)和4种不同磷素浓度处理(0.125、0.500、1.000、2.000 mmol/L)下幼苗根、茎、叶的生物量、光合作用以及碳氮积累和分配。结果表明:不同供氮水... 在温室条件下以中美山杨幼苗为试材进行砂培试验,探讨4种不同氮素浓度处理(1、4、8、16mmol/L)和4种不同磷素浓度处理(0.125、0.500、1.000、2.000 mmol/L)下幼苗根、茎、叶的生物量、光合作用以及碳氮积累和分配。结果表明:不同供氮水平对幼苗各器官干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以及碳氮积累的影响不同;地上部分生物量在正常供氮条件下达最大,地下生物量则在氮素浓度4 mmol/L时达最大;而不同磷浓度处理下幼苗地上和总生物量均在1.000 mmol/L时最大。氮浓度从1 mmol/L增加到16 mmol/L时,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以及类胡萝素含量均呈增加趋势,但不同供磷水平与4个指标的相关性不大。高氮条件更有利于幼苗地下部分碳氮的积累,而茎和叶则是在适量供氮下最大。不同磷浓度处理对幼苗的碳氮积累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山杨 氮磷水平 碳氮积累 碳氮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氮水平对白桦幼苗生物量、碳氮含量与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海霞 张妍妍 +1 位作者 白卉 邢亚娟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156-159,共4页
研究了不同供氮水平(1、4、8、16 mmol/L)对温室内沙培白桦幼苗根、茎、叶生物量、叶绿素含量、氮含量以及碳氮储量和器官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供氮水平对白桦幼苗不同器官干生物量、叶绿素含量、氮含量以及碳氮储量的影响不同。地上... 研究了不同供氮水平(1、4、8、16 mmol/L)对温室内沙培白桦幼苗根、茎、叶生物量、叶绿素含量、氮含量以及碳氮储量和器官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供氮水平对白桦幼苗不同器官干生物量、叶绿素含量、氮含量以及碳氮储量的影响不同。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物量在高氮(16 mmol/L)条件下达最大;在N8水平下,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总量以及类胡萝卜素含量比低氮(N1)分别增加了99.2%、70.0%、89.5%和83.8%;幼苗根、茎、叶中的全氮含量在N8水平下达最大,但碳、氮储量由于受生物量影响,均是在高氮供应下达最大。总体来看,增加氮的供应有助于白桦幼苗的生长,生长末期幼苗大部分的营养分配到了根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 供氮水平 生物量 碳氮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尔滨市主栽花楸果实主成分测定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妍妍 李静 +2 位作者 卢慧颖 王艳敏 白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0期204-205,342,共3页
[目的]对哈尔滨市主栽花楸果实主成分进行测定分析。[方法]以哈尔滨市主栽的5个花楸种源的花楸果实作为研究材料,对它们进行了可溶性糖、总黄酮、芦丁等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测定。[结果]5个花楸种源中的欧洲花楸US-05果实中可溶性总糖、... [目的]对哈尔滨市主栽花楸果实主成分进行测定分析。[方法]以哈尔滨市主栽的5个花楸种源的花楸果实作为研究材料,对它们进行了可溶性糖、总黄酮、芦丁等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测定。[结果]5个花楸种源中的欧洲花楸US-05果实中可溶性总糖、总黄酮和芦丁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种源,分别达到6.389%、1.564 1%和6.986 744μg/ml。[结论]筛选出欧洲花楸US-05为适于哈尔滨地区栽培的药用花楸种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楸果实 可溶性糖 总黄酮 芦丁 测定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桦树皮桦木醇含量高效液相检测方法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正华 王倩 白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7期162-163,169,共3页
[目的]优化白桦树皮桦木醇含量高效液相检测方法。[方法]利用均匀试验设计筛选了白桦待分析样品的制备方法,测定了距地面不同高度位置白桦树皮中桦木醇的含量。[结果]在0.5-4.0 m高度范围内,距地面1.5 m处的白桦树皮中桦木醇的含量最高,... [目的]优化白桦树皮桦木醇含量高效液相检测方法。[方法]利用均匀试验设计筛选了白桦待分析样品的制备方法,测定了距地面不同高度位置白桦树皮中桦木醇的含量。[结果]在0.5-4.0 m高度范围内,距地面1.5 m处的白桦树皮中桦木醇的含量最高,为17.56%,距地面4.0 m处的白桦树皮中桦木醇的含量最低,为14.51%。整体上,不同高度位置的白桦树皮中桦木醇含量差异不显著。[结论]得到提取桦木醇样品制备的最佳条件:以100%乙醇70℃超声波(40 Hz,150 W)提取白桦树皮样品6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 桦木醇 超声波辅助提取 均匀设计 高效液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末杨树叶片中碳水化合物与酚类物质含量变化
13
作者 李正华 李海霞 +1 位作者 于文喜 李春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0期201-203,210,共4页
[目的]研究秋末迎春5号杨叶片生理指标变化,探讨叶片内各物质的变化规律及其之间的关系。[方法]在不同时间点采集杨树一年生叶片,测定光合色素、可溶性糖、黄酮和总酚含量。[结果]随气温降低,叶片中光合色素均呈下降趋势,叶绿素、叶绿素... [目的]研究秋末迎春5号杨叶片生理指标变化,探讨叶片内各物质的变化规律及其之间的关系。[方法]在不同时间点采集杨树一年生叶片,测定光合色素、可溶性糖、黄酮和总酚含量。[结果]随气温降低,叶片中光合色素均呈下降趋势,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与温度变化呈极显著正相关;Car/Chl、Chla/Chlb比值上升,其中Car/Chl比值与温度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可溶性糖、黄酮和总酚含量均升高,前二者与温度变化呈强负相关,而总酚含量相关性不强。[结论]叶片中Car/Chl及Chla/Chlb比值的上升,可能是杨树叶片抗寒能力增强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色素 可溶性糖 黄酮 总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黑杨PnsICE1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构建及遗传转化
14
作者 王艳敏 张妍妍 白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4期47-49,共3页
[目的]构建PnsICE1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并进行拟南芥遗传转化,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小黑杨PnsICE1基因功能提供材料。[方法]以pROKⅡ载体为骨架,利用In-Fusion连接方法构建由Ca MV35S调控的小黑杨PnsICE1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用农杆菌介导法对... [目的]构建PnsICE1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并进行拟南芥遗传转化,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小黑杨PnsICE1基因功能提供材料。[方法]以pROKⅡ载体为骨架,利用In-Fusion连接方法构建由Ca MV35S调控的小黑杨PnsICE1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用农杆菌介导法对拟南芥进行遗传转化。[结果]通过PCR检测,结果证明PnsICE1基因已整合到拟南芥基因组中,获得3株转PnsICE1基因拟南芥。[结论]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基因植株的获得为研究小黑杨PnsICE1基因功能提供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黑杨 PnsICE1 遗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莓组培苗瓶外生根技术的优化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李京 张妍妍 张建瑛 《林业科技》 2013年第5期4-6,共3页
采用正交试验的研究方法,对大兴安岭野生蓝莓进行瓶外扦插生根的优化试验结果表明:经过浓度为500 mg/L的生根粉速蘸处理后,扦插到珍珠岩+草炭土(1∶1)的基质中,生根率可达到70%以上,且苗木粗壮,是蓝莓瓶外生根的适宜方法。
关键词 瓶外生根 生根率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莓组织培养及外部因子对其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田新华 邢亚娟 张妍妍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19-21,共3页
以优良蓝莓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了扩繁增殖和生根的最佳培养条件,筛选优化增殖培养基WPM(改良)+6-BA1.0mg/L+ZT1.0mg/L,分化苗数较多,增殖倍数可达为7.1;以1/2WPM(改良)+IBA1.0mg/L为生根培养基,苗木生根率达46%,生根较快,根系较粗壮、... 以优良蓝莓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了扩繁增殖和生根的最佳培养条件,筛选优化增殖培养基WPM(改良)+6-BA1.0mg/L+ZT1.0mg/L,分化苗数较多,增殖倍数可达为7.1;以1/2WPM(改良)+IBA1.0mg/L为生根培养基,苗木生根率达46%,生根较快,根系较粗壮、分支多,且为皮层生根,有利于苗木移栽成活。同时讨论不同培养方式及光照强度对试管苗生长的影响,以液体培养的试管苗茎秆粗壮、分化数较多,降低了培养成本。采用不同的光强与光质对植物的形态建成有重要的作用,适当增加日光照射有利于克服玻璃化现象,提高苗木分化增殖数,培养出茎秆粗壮,生长势强的健壮试管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组织培养 光照 培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尔滨市主栽花楸优树筛选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妍妍 《中国林副特产》 2015年第4期32-34,48,共4页
在已筛选出欧洲花楸US-05为哈尔滨地区绿化和药用多用途优良种源的前期研究基础上,通过对欧洲花楸US-05的30个单株的生长节律、开花结实情况、果实成分的测定与分析和抗寒性研究,并经过初选、复选、决选3个步骤的优树筛选。结果表明:优... 在已筛选出欧洲花楸US-05为哈尔滨地区绿化和药用多用途优良种源的前期研究基础上,通过对欧洲花楸US-05的30个单株的生长节律、开花结实情况、果实成分的测定与分析和抗寒性研究,并经过初选、复选、决选3个步骤的优树筛选。结果表明:优良种源欧洲花楸US-05的优树中,单株US-05-01的年平均高生长量、平均坐果率、种子千粒质量、单果平均直径、果实可溶性总糖、总黄酮和芦丁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单株,分别达到95.5cm、73.73%、3.81g、12.18mm、6.508%、1.7023%和7.486744μg/mL,从而筛选出单株US-05-01为优良种源欧洲花楸US-05的优树,为后续建立花楸优良无性系提供基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楸 优良种源 优树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杨树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静 郭成博 +1 位作者 李正华 李春明 《林业科技》 2016年第1期24-27,共4页
以银中杨为材料,通过脱落酸、水杨酸、矮壮素、丁酰肼、三碘苯甲酸、6-BA、对氨基苯甲酸等多种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处理,系统研究了叶面喷施与灌根等不同施用方式、不同处理时期对杨树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并对抗寒能力变化进行了间接... 以银中杨为材料,通过脱落酸、水杨酸、矮壮素、丁酰肼、三碘苯甲酸、6-BA、对氨基苯甲酸等多种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处理,系统研究了叶面喷施与灌根等不同施用方式、不同处理时期对杨树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并对抗寒能力变化进行了间接评价。研究表明,叶片喷施效果更为明显,对氨基苯甲酸对提高银中杨叶片抗寒能力方面效果最明显,9月中旬处理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抗寒能力 生长调节物质 叶绿素荧光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野生蓝莓离体快繁关键技术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京 张妍妍 田新华 《林业科技》 2013年第4期5-7,共3页
利用大兴安岭野生蓝莓优良种源的茎段为外植体,对野生蓝莓离体培养所需的最佳灭菌方法、最适的增殖和生根培养基及培养条件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野生蓝莓离体快繁最佳的灭菌方法为0.1%升汞浸泡3min;最适增殖培养基为WPM(改良)+ZT 0.5mg/L... 利用大兴安岭野生蓝莓优良种源的茎段为外植体,对野生蓝莓离体培养所需的最佳灭菌方法、最适的增殖和生根培养基及培养条件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野生蓝莓离体快繁最佳的灭菌方法为0.1%升汞浸泡3min;最适增殖培养基为WPM(改良)+ZT 0.5mg/L,分化率可高达90%左右;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WPM(改良)+IBA 1mg/L,接种后首先放置于暗培养室中暗培养20d,然后转移到光照下培养,生根率可高达6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蓝莓 离体快繁 关键技术 优化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抗冻防病促生剂配方研制
20
作者 李春明 李正华 +1 位作者 李静 白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2期118-119,122,共3页
[目的]筛选高效、低毒、施用方便的杨树抗冻防病促生剂新配方及其施用方式。[方法]选择对氨基苯甲酸与6-BA为主要试剂,氢氧化钠、甘露醇、硝酸钙为辅料,组成9种抗冻防病促生剂配方,以银中杨(Populus alba×P.berolinensis)为试验材... [目的]筛选高效、低毒、施用方便的杨树抗冻防病促生剂新配方及其施用方式。[方法]选择对氨基苯甲酸与6-BA为主要试剂,氢氧化钠、甘露醇、硝酸钙为辅料,组成9种抗冻防病促生剂配方,以银中杨(Populus alba×P.berolinensis)为试验材料进行喷施叶面试验,通过叶绿素荧光参数与顶芽越冬存活率评价其抗冻效果。[结果]将配方4(对氨基苯甲酸1.25 g、6-BA 0.20 g、氢氧化钠0.20 g、甘露醇0.05 g、硝酸钙0.15 g)稀释500倍后进行叶面喷施,施用时期为连续在8月中旬8月末2次喷施叶面,在提高杨树抗冻性方面表现最佳。[结论]配方4可望作为杨树抗冻防病促生剂新配方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抗寒能力 生长调节物质 叶绿素荧光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