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大学生膳食营养状况研究——以黑龙江大学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苏阳 刘祺 +3 位作者 马微 王畅 王爽 程丽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203-209,共7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为了能够有针对性地指导大学生合理膳食并对其进行有效的营养干预,采用自行设计的食物频率线上问卷,对黑龙江大学358名学生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及疫情发生后2个月内的生活习惯、膳食摄入情况和食品卫生意识进行...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为了能够有针对性地指导大学生合理膳食并对其进行有效的营养干预,采用自行设计的食物频率线上问卷,对黑龙江大学358名学生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及疫情发生后2个月内的生活习惯、膳食摄入情况和食品卫生意识进行了调查、分析及评价。结果显示,问卷总量表的Cronbach’sα值为0.750,Kaiser-Meyer-Olkin(KMO)值为0.873,巴特利特球形检验χ^(2)为3004.946,df为703.000,p为0.000,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疫情期间大学生存在睡眠质量下降、排便频次改变、运动量减少、饮食不规律等不良生活习惯。各类食物均存在摄入不足现象,其中蔬菜类、水果类、大豆及坚果类食品男性的膳食不足比例明显高于女性(p<0.050),食品安全意识有待提高。建议疫情期间正确引导大学生建立科学的膳食结构,形成健康的饮食行为及生活习惯,重视蔬菜、水果及奶制品的补充,同时加强普及膳食营养知识和食品安全知识,建立良好的膳食营养和食品安全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膳食营养调查 食物频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FT成花基因表达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叶舒雯 李泽 刘丽萍 《广东蚕业》 2021年第3期26-27,共2页
FT成花基因是促进成花的一个重要基因,其在不同的植物中具有高度的保守性,故研究植物的早花现象十分重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为调节植物的生长周期成为人们日渐追求的目标。文章主要结合内因基因和外因环境,并二者的相互影响,从分... FT成花基因是促进成花的一个重要基因,其在不同的植物中具有高度的保守性,故研究植物的早花现象十分重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为调节植物的生长周期成为人们日渐追求的目标。文章主要结合内因基因和外因环境,并二者的相互影响,从分子生物学上对FT基因调控植物早开花的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植物的早花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基因 分子生物学 早开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磷类农药微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魏语宁 刘春光 +4 位作者 付海燕 吴桐 宋福强 马玉堃 杨峰山 《中国农学通报》 2022年第12期131-137,共7页
有机磷类农药是目前化学防治常用种类之一,过量施用导致环境污染、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日趋严重,国内外各学科领域科研人员也在积极探索该类农药污染的修复治理方法。本文在总结有机磷类农药应用现状及微生物降解机制基础上,详细汇总... 有机磷类农药是目前化学防治常用种类之一,过量施用导致环境污染、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日趋严重,国内外各学科领域科研人员也在积极探索该类农药污染的修复治理方法。本文在总结有机磷类农药应用现状及微生物降解机制基础上,详细汇总了有机磷类农药降解微生物种类,总结了功能微生物对有机磷类农药的降解谱,并展望微生物修复技术在农药修复应用前景,以期为该类研究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类农药 土壤污染 生物降解 微生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料作物抗氧化酶基因应答非生物胁迫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李金娜 李海英 《中国糖料》 2021年第4期42-47,共6页
糖料作物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和其他作物一样会受到各种环境胁迫,恶劣的环境会造成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下降,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可有效地增强作物的抗逆性,因此研究糖料作物应答非生物胁迫的分子机制在理论和实际生产上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总... 糖料作物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和其他作物一样会受到各种环境胁迫,恶劣的环境会造成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下降,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可有效地增强作物的抗逆性,因此研究糖料作物应答非生物胁迫的分子机制在理论和实际生产上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总结了国内外文献,对非生物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诱发活性氧(ROS)的积累和清除途径、非生物胁迫对糖料作物及抗氧化酶基因应答非生物胁迫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全面深入细致的概述,以期为糖料作物抗非生物胁迫育种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也对糖料作物抗氧化酶基因应答非生物胁迫未来的相关研究内容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料作物 甘蔗 甜菜 甜高粱 甜叶菊 非生物胁迫 抗氧化系统 抗氧化酶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田除草剂微生物降解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杨峰山 杨思源 +4 位作者 孙丛 张希 王颜波 付海燕 刘春光 《中国农学通报》 2021年第6期123-129,共7页
为了解决水稻田除草剂残留对土壤和后茬敏感作物药害等问题,为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文章综述了微生物降解除草剂的途径和影响因素、分析了施用二氯喹啉酸、苯噻草胺、磺酰脲类以及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的药害、总结了降解微生... 为了解决水稻田除草剂残留对土壤和后茬敏感作物药害等问题,为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文章综述了微生物降解除草剂的途径和影响因素、分析了施用二氯喹啉酸、苯噻草胺、磺酰脲类以及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的药害、总结了降解微生物的研究进展和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关于微生物修复污染的土壤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对未来微生物修复除草剂污染的土壤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剂 微生物 降解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M14品系BvM14-STPK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响应盐胁迫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赵冬美 张咏雪 李海英 《中国农学通报》 2020年第1期35-42,共8页
旨在进一步研究BvM14-STPK蛋白激酶对盐胁迫的应答反应,本研究以甜菜M14品系为材料,使用特异性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进行扩增,获得BvM14-STPK基因cDNA全长,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荧光定量PCR探究该基因响应盐胁迫的表达分析。生... 旨在进一步研究BvM14-STPK蛋白激酶对盐胁迫的应答反应,本研究以甜菜M14品系为材料,使用特异性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进行扩增,获得BvM14-STPK基因cDNA全长,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荧光定量PCR探究该基因响应盐胁迫的表达分析。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BvM14-STPK基因cDNA全长1668 bp,包含1527 bp的最大ORF,编码508个氨基酸;BvM14-STPK蛋白激酶具有典型的蛋白激酶保守结构域。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BvM14-STPK基因在甜菜M14品系叶、根中均有广泛表达,叶中的表达量高于根中。该基因在200、400 mmol/L NaCl处理下,在叶片和根中呈现不同的表达状态,表明该基因可以应答盐胁迫,但在不同组织中应答盐胁迫的表达量存在差异。本项研究在挖掘甜菜M14品系优质基因和提高栽培甜菜抗逆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进一步开展甜菜遗传改良工作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M14品系 BvM14-STPK 生物信息学分析 荧光定量PCR 盐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E3泛素连接酶与非生物胁迫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王爽 李海英 《中国农学通报》 2020年第29期47-53,共7页
为更加深入了解植物E3泛素连接酶响应非生物胁迫的作用机制,笔者回顾了近年来拟南芥、水稻、小麦等多种植物中的E3参与非生物胁迫的相关研究,对泛素蛋白酶体途径、E3泛素连接酶的类型进行了介绍,并重点总结了近几年E3泛素连接酶在植物... 为更加深入了解植物E3泛素连接酶响应非生物胁迫的作用机制,笔者回顾了近年来拟南芥、水稻、小麦等多种植物中的E3参与非生物胁迫的相关研究,对泛素蛋白酶体途径、E3泛素连接酶的类型进行了介绍,并重点总结了近几年E3泛素连接酶在植物响应非生物胁迫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针对研究现状,指出功能冗余E3的研究问题及利用高通量技术寻找靶标蛋白的问题,旨为完善E3泛素连接酶参与非生物胁迫调控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3泛素连接酶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 非生物胁迫 泛素化修饰 蛋白质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M14品系BvM14-UNG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盛昊 于冰 《中国农学通报》 2022年第4期16-22,共7页
为研究Bv-UNG蛋白在植物碱基切除修复(base-excision repair,BER)途径中的功能,以甜菜M14品系为材料,根据NCBI上二倍体栽培甜菜UDG编码基因Bv-UNG序列,利用同源序列克隆法获得甜菜M14品系BvM14-UNG基因cDNA全长,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 为研究Bv-UNG蛋白在植物碱基切除修复(base-excision repair,BER)途径中的功能,以甜菜M14品系为材料,根据NCBI上二倍体栽培甜菜UDG编码基因Bv-UNG序列,利用同源序列克隆法获得甜菜M14品系BvM14-UNG基因cDNA全长,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编码374个氨基酸,BvM14-UNG蛋白表现出较强的亲水性,为可溶性蛋白,主要由无规卷曲和α螺旋构成,具有水激活基序、尿嘧啶结合基序、小沟插入环基序、尿嘧啶糖基化酶抑制剂(uracil glycosylase inhibitor,UGI)结合位点和亮氨酸(Leu)位点,属于UDG-F1亚家族,BvM14-UNG蛋白与甜菜BvUNG蛋白亲缘性最近,其次为藜麦CqUNG蛋白。本研究可为后续开展甜菜M14品系BER途径中BvM14-UNG酶活性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M14品系 BvM14-UNG基因 碱基切除修复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TIFY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巩永永 端木慧子 《中国农学通报》 2022年第8期17-24,共8页
TIFY转录因子对植物体生长发育和胁迫响应有重要调控作用,本研究目的在于鉴定分析甜菜(Beta vulgaris L.)中的TIFY转录因子。试验以甜菜基因组数据为基础,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在全基因组水平鉴定并分析甜菜TIFY家族成员。结果表明:甜菜... TIFY转录因子对植物体生长发育和胁迫响应有重要调控作用,本研究目的在于鉴定分析甜菜(Beta vulgaris L.)中的TIFY转录因子。试验以甜菜基因组数据为基础,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在全基因组水平鉴定并分析甜菜TIFY家族成员。结果表明:甜菜中共有21条TIFY基因,基因间序列相似性较低;共线性分析发现只有BvTIFY15与BvTIFY18之间存在基因复制事件;BvTIFY转录因子家族包括2个TIFY蛋白、8个JAZ蛋白、6个ZML蛋白、5个PPD蛋白;蛋白互作预测发现,JAZ家族成员对JA信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对BvTIFY基因的结构与功能进行分析,发掘出甜菜根中应答盐胁迫基因BvTIFY13与BvTIFY15,为后续Bv TIFY基因的功能研究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转录因子 TIFY家族 全基因组鉴定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应答盐胁迫PUB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10
作者 王爽 李海英 《中国农学通报》 2021年第33期120-127,共8页
旨在为研究甜菜U-box型E3泛素连接酶提供理论基础。以甜菜T710-Mu品系为试验材料,前期通过转录组数据获得在盐胁迫下差异表达的甜菜PUB基因(plant U-box gene),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这些PUB基因进行分析,主要包括理化性质分析、染色... 旨在为研究甜菜U-box型E3泛素连接酶提供理论基础。以甜菜T710-Mu品系为试验材料,前期通过转录组数据获得在盐胁迫下差异表达的甜菜PUB基因(plant U-box gene),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这些PUB基因进行分析,主要包括理化性质分析、染色体定位分析、基因序列分析、结构域分析、家族分类分析以及互作蛋白预测。结果显示甜菜PUB基因在甜菜9条染色体上均有定位,并且包含PUB蛋白具有的多个保守结构域,如U-box,Pkinase、Pkinase-Tyr、Usp、Arm以及KAP结构域,以拟南芥U-box家族分类为依据发现甜菜U-box多位于ClassⅡ、ClassⅢ、ClassⅣ中,甜菜PUB蛋白可作为E3泛素连接酶与多种功能蛋白相互作用,实现泛素化修饰。植物PUB蛋白具有E3泛素连接酶活性,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以及抵抗环境压力中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盐胁迫 U-BOX E3泛素连接酶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木耳黑色素酸奶的研制及其抗氧化活性
11
作者 王雨亭 黄包卿 +5 位作者 楚福英 曾伟民 施树良 李元敬 雷虹 冯磊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79-89,共11页
黑色素作为黑木耳主要生物活性成分之一,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能。在酸奶中添加了黑木耳黑色素,进行了工艺优化,包括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获得的最佳制备工艺参数为:黑木耳黑色素添加量10%、菌种添加量10%、发酵时间5.0 h。用此工艺参数制... 黑色素作为黑木耳主要生物活性成分之一,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能。在酸奶中添加了黑木耳黑色素,进行了工艺优化,包括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获得的最佳制备工艺参数为:黑木耳黑色素添加量10%、菌种添加量10%、发酵时间5.0 h。用此工艺参数制得的酸奶色泽正常,呈淡灰色,组织状态均匀细腻,奶香浓郁,酸甜比例适宜,感官评分为95分。同时,测得其黏稠度为74.23 g,储藏期为13 d,抗氧化能力及乳酸菌总数指标也均高于未加黑木耳黑色素的酸奶。该酸奶营养丰富,有更高的保健功能和饮用价值,增加了人们对市售酸奶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黑色素 酸奶 工艺 抗氧化性 储藏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 of Science的精喹禾灵研究热点与趋势的可视化分析
12
作者 杨丽莉 刘春光 +2 位作者 付海燕 宋新宇 杨峰山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8期140-149,共10页
本研究旨在客观分析精喹禾灵(Quizalofop-p-ethyl)领域的研究现状,并揭示其研究前沿,以期为相关学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通过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SCIE检索“Quizalofop-p-ethyl”,查到2007-2023年间181篇相关文献,并从中获取了精喹禾灵... 本研究旨在客观分析精喹禾灵(Quizalofop-p-ethyl)领域的研究现状,并揭示其研究前沿,以期为相关学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通过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SCIE检索“Quizalofop-p-ethyl”,查到2007-2023年间181篇相关文献,并从中获取了精喹禾灵发文量、发文研究机构和作者等信息。借助Python和VOSviewer工具,进行了精喹禾灵研究领域关键词共现图谱的可视化分析。主要研究结果有:(1)精喹禾灵领域世界发文量和被引频次整体呈上升趋势,中国为发文量最多的国家,前10位世界发文量的研究机构大部分来自中国;(2)发文量最多的作者为美国的Webster EP,来自中国的研究机构篇均被引频次均较高;(3)研究热点主要聚集在降解和除草剂等方面。综上所述,中国在精喹禾灵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国内学者具有较强的研究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然而,近年来中国的发文量有所下降,面对日益深入的研究需求,中国需要持续努力以保持其领先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 of Science 精喹禾灵 文献计量分析 趋势 可视化分析 研究现状 研究前沿 发文量 被引频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鸢尾根部石蜡切片结构观察
13
作者 张欣 邓婉婷 +2 位作者 张森 方俞冰 刘丽萍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4年第9期17-19,共3页
利用石蜡切片技术,观察鸢尾根部的组织结构,外表皮、皮层、韧皮部、中柱的组织结构特征,表现为独特复杂而有序。细胞形态各异,韧皮部较发达,为其应用价值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鸢尾根 石蜡切片 组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迷迭香提取物对油茶籽油储藏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9
14
作者 刘耀华 宋永 齐宝坤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2-35,共4页
以添加迷迭香提取物的油茶籽油为研究对象,通过Schaal烘箱法在(62±1)℃条件下,储藏0,6,12,18,24天。通过测定样品的过氧化值、酸价、p-茴香胺值、全过氧化值。比较样品的储藏稳定性。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油茶籽油的过氧... 以添加迷迭香提取物的油茶籽油为研究对象,通过Schaal烘箱法在(62±1)℃条件下,储藏0,6,12,18,24天。通过测定样品的过氧化值、酸价、p-茴香胺值、全过氧化值。比较样品的储藏稳定性。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油茶籽油的过氧化值、酸价和全过氧化值呈现增大的趋势,p-茴香胺值快速增加;添加迷迭香提取物的油茶籽油在加热过程中表现出较低的过氧化值、酸价、p-茴香胺值和全过氧化值改变,说明迷迭香提取物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性,在抑制油脂氧化方面有着明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迭香提取物 油茶籽油 储藏稳定性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和启动子互作分析技术及其在植物应答逆境胁迫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雪 王盛昊 于冰 《中国农学通报》 2021年第33期112-119,共8页
转录因子是一类调节基因表达的重要调控蛋白,转录因子和与其结合的启动子中的相关顺式作用元件,在基因表达方面起着分子开关的作用,因此探究转录因子与启动子的相互作用尤为重要。为了研究在植物遭受逆境胁迫时,转录因子对下游靶基因的... 转录因子是一类调节基因表达的重要调控蛋白,转录因子和与其结合的启动子中的相关顺式作用元件,在基因表达方面起着分子开关的作用,因此探究转录因子与启动子的相互作用尤为重要。为了研究在植物遭受逆境胁迫时,转录因子对下游靶基因的调控机制,本文综述了参与逆境胁迫的主要转录因子家族、转录因子的转录激活活性鉴定、转录因子和启动子互作分析技术及其在植物应答逆境胁迫中的应用,为全面、深入研究植物应答逆境胁迫时的基因表达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 启动子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 DNase I足迹法 凝胶阻滞分析 酵母单杂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致病疫霉拮抗细菌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高梦颖 付海燕 +4 位作者 孙丛 王颜波 刘春光 马玉堃 杨峰山 《中国农学通报》 2021年第14期136-140,共5页
为了解决马铃薯致病疫霉侵染马铃薯导致其死亡,进而造成马铃薯单位种植产量低的问题。本文从拮抗菌入手,归纳分析细菌类拮抗菌中的主要拮抗菌中芽孢杆菌、假单胞菌和粘细菌对马铃薯致病疫霉的抑制作用。同时,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笔... 为了解决马铃薯致病疫霉侵染马铃薯导致其死亡,进而造成马铃薯单位种植产量低的问题。本文从拮抗菌入手,归纳分析细菌类拮抗菌中的主要拮抗菌中芽孢杆菌、假单胞菌和粘细菌对马铃薯致病疫霉的抑制作用。同时,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在拮抗菌应用方面,可以采用多对一的新型平板对峙筛菌模式来模拟复杂条件下拮抗菌的拮抗作用,以期得到稳定的拮抗菌;并指出应从定植能力和根际微生物影响方面对拮抗菌实际应用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此外,提出未来对拮抗菌抑制马铃薯致病疫霉的探究应从表型层面的研究深入到分子层面,以期能成功从源头找寻抑制马铃薯致病疫霉的答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拮抗细菌 马铃薯 致病疫霉 防治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质活性炭对阿特拉津吸附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峰山 孙丛 +3 位作者 于苹艳 马玉堃 付海燕 刘春光 《中国农学通报》 2020年第12期68-72,共5页
为了解决阿特拉津给土壤带来的污染问题以及寻找吸附效果较好的活性炭基质,本研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检测了阿特拉津溶液和悬浮液经煤、木、果和竹质4种生物炭处理后的残留量,并对其在阿特拉津溶液和土壤中的吸附动态进行检测... 为了解决阿特拉津给土壤带来的污染问题以及寻找吸附效果较好的活性炭基质,本研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检测了阿特拉津溶液和悬浮液经煤、木、果和竹质4种生物炭处理后的残留量,并对其在阿特拉津溶液和土壤中的吸附动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煤质活性炭对初始浓度为100 mg/L和10 mg/L的阿特拉津溶液和悬浮液的吸附效果较好,其吸附率为5.651%~68.42%;当阿特拉津初始浓度为100 mg/L时,煤质活性炭在40 min时对阿特拉津溶液的吸附率高达23.49%;与对照组相比,当阿特拉津的初始浓度为100 mg/L时,土壤中阿特拉津经煤质活性炭处理42天后的残留浓度最低,活性炭吸附率达到91.39%。综上,煤质活性炭能有效降解溶液及土壤中阿特拉津含量,这将为阿特拉津污染土壤的改良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特拉津 活性炭 吸附 残留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降解细菌对氟磺胺草醚污染土壤修复效果探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峰山 王颜波 +5 位作者 孙丛 何婧 王思杰 马玉堃 付海燕 刘春光 《中国农学通报》 2020年第15期68-73,共6页
为了解决大豆田除草剂氟磺胺草醚长期施用造成土壤中大量残留对后茬敏感作物的药害问题,本研究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添加细菌发酵液对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生长指标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添加细菌发酵液对土壤和玉米籽粒中氟磺胺草醚残... 为了解决大豆田除草剂氟磺胺草醚长期施用造成土壤中大量残留对后茬敏感作物的药害问题,本研究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添加细菌发酵液对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生长指标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添加细菌发酵液对土壤和玉米籽粒中氟磺胺草醚残留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盆栽试验表明土壤处理30天和60天处理组的玉米出苗率差异极显著,根干重差异显著;菌液处理土壤30天时,残留氟磺胺草醚对后茬敏感作物玉米幼苗生长影响较小;田间试验表明收获时土壤中未检测出氟磺胺草醚,玉米吸收了86.91%~97.87%氟磺胺草醚,施用菌液后玉米籽粒对氟磺胺草醚的残留率下降了21.8%~32.76%,使其残留量符合国家标准,而且能够增加玉米株棒数和平均产量。菌液施用对氟磺胺草醚污染的土壤具有较好的修复作用且能够减轻氟磺胺草醚对后茬玉米的药害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磺胺草醚 细菌 土壤修复 盆栽试验 田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硝化细菌Y39-6的基因组及生理生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韩国秀 张多英 +4 位作者 张彦龙 张军 曾伟民 赵丹丹 雷虹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300-308,共9页
菌株Y39-6是从哈尔滨周边地区地下水中分离的一株假单胞菌,具有异养反硝化和自养脱氮能力,由于假单胞菌属内的菌种鉴定存在复杂性,对菌株Y39-6的具体分类仍有争议。通过获得菌株Y39-6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分析了菌株的... 菌株Y39-6是从哈尔滨周边地区地下水中分离的一株假单胞菌,具有异养反硝化和自养脱氮能力,由于假单胞菌属内的菌种鉴定存在复杂性,对菌株Y39-6的具体分类仍有争议。通过获得菌株Y39-6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分析了菌株的碳源利用和脂肪酸含量特征,对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菌株Y39-6与模式菌Pseudomonas veronii CIP 104663T的基因组相似性更高,G+C的含量接近,共有基因数量最多,为368个,碳源利用特征相似,可以确定菌株Y39-6属于Pseudomonas veronii菌种。菌株Y39-6有15个特有基因,主要脂肪酸为C16∶0和C17∶0 cyclo,含量分别为22.05%和21.25%,与Pseudomonas veronii菌种的其他菌株相比,存在明显的特异性。通过以上研究,确定了菌株Y39-6的分类地位和生物学特征,为菌株Y39-6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生物学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细菌 假单胞菌 基因组 比较基因组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类除草剂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峰山 高梦颖 +4 位作者 孙丛 王颜波 杨思源 付海燕 刘春光 《中国农学通报》 2021年第8期97-102,共6页
旨在阐述除草剂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以期为科学有效地使用除草剂并减轻其对环境的危害,以及为农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分析了施用氯乙酰苯胺类、苯氧乙酸类、二苯醚类以及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的使用情况以及危害,总结了4类除草剂对土壤酶活... 旨在阐述除草剂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以期为科学有效地使用除草剂并减轻其对环境的危害,以及为农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分析了施用氯乙酰苯胺类、苯氧乙酸类、二苯醚类以及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的使用情况以及危害,总结了4类除草剂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关于除草剂降解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对未来修复除草剂污染的土壤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剂 土壤 酶活性 危害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