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措施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建军 彭勃 +1 位作者 郝伏勤 黄锦辉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4-106,119,共4页
根据黄河流域水功能区的概况及水污染现状,提出了水资源保护的主要对策:统筹协调流域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保障供水安全;全面提高水污染治理水平;以水功能区为核心,完善水资源保护监督管理体系,完善... 根据黄河流域水功能区的概况及水污染现状,提出了水资源保护的主要对策:统筹协调流域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保障供水安全;全面提高水污染治理水平;以水功能区为核心,完善水资源保护监督管理体系,完善与监督管理相适应的流域水质监测体系;加强流域水资源保护工程建设;保障黄河干支流生态环境用水量,维持和提高河流自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保护 水污染防治 水质监测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对策措施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杨玉霞 郝岩彬 +1 位作者 化勇鹏 师洋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16年第1期1-4,8,共5页
根据洮河流域水环境及水源地现状,提出了水资源保护的主要对策: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保证入黄水质达目标要求;完善流域水质监测体系建设,提高流域监测能力;加快流域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行,加大重点区域水污染治理力度;加强城镇饮用... 根据洮河流域水环境及水源地现状,提出了水资源保护的主要对策: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保证入黄水质达目标要求;完善流域水质监测体系建设,提高流域监测能力;加快流域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行,加大重点区域水污染治理力度;加强城镇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确保供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洮河流域 水环境 水源地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水资源保护科研进展与方向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建军 余真真 闫莉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15年第3期8-12,共5页
本文总结了黄河水资源保护40年科研进展,分析了水资源保护面临的形势,识别了水资源保护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提出了未来黄河水资源保护在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技术、生态环境系统演变规律与水资源作用机理、生态环境水量配置与调控管理、... 本文总结了黄河水资源保护40年科研进展,分析了水资源保护面临的形势,识别了水资源保护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提出了未来黄河水资源保护在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技术、生态环境系统演变规律与水资源作用机理、生态环境水量配置与调控管理、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调度、水环境承载能力预警、重要生态水域保护与修复等主要研究方向和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水资源保护 科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汾渭谷地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思路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杨玉霞 张天宇 +3 位作者 闫莉 张世坤 李琳 张朝逢 《水利发展研究》 2024年第7期41-46,共6页
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长期以来地下水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地下水超采形势严峻,引发了一系列生态和环境地质问题。黄河中游汾渭谷地社会经济需求强烈,地下水是区域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现状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较高。文章以汾渭谷地为研究... 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长期以来地下水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地下水超采形势严峻,引发了一系列生态和环境地质问题。黄河中游汾渭谷地社会经济需求强烈,地下水是区域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现状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较高。文章以汾渭谷地为研究对象,对地下水超采情况、地下水开发利用变化趋势、综合治理手段进行分析,从节水灌溉、水源置换、封填井和加强取用水管理等方面提出治理措施,对科学开展汾渭谷地地下水超采治理提供了参考,促进河湖生态复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超采 综合治理 地下水开发利用 汾渭谷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重要湿地生态功能评价及优先保护次序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瑞玲 连煜 +3 位作者 黄锦辉 王新功 娄广艳 葛雷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4-19,共6页
从维持流域生态系统稳定和河流健康角度,筛选出流域层面需要重点保护的湿地,建立了黄河重要湿地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黄河重要湿地生态功能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流域、区域生态保护要求,论证了黄河重要湿地保护... 从维持流域生态系统稳定和河流健康角度,筛选出流域层面需要重点保护的湿地,建立了黄河重要湿地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黄河重要湿地生态功能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流域、区域生态保护要求,论证了黄河重要湿地保护优先次序,提出了黄河重要湿地保护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生态功能 评价指标 保护次序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调水调沙对下游鱼类影响研究
6
作者 潘轶敏 葛雷 周子俊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5-109,116,共6页
为掌握黄河调水调沙对鱼类影响过程,在2023年黄河调水调沙期小浪底坝址至花园口河段开展水生态系统监测,初步探讨了黄河调水调沙对鱼类影响的主要途径、范围、时限以及程度,结果表明:调水调沙对鱼类的影响局限在排沙期;水体短期内含沙... 为掌握黄河调水调沙对鱼类影响过程,在2023年黄河调水调沙期小浪底坝址至花园口河段开展水生态系统监测,初步探讨了黄河调水调沙对鱼类影响的主要途径、范围、时限以及程度,结果表明:调水调沙对鱼类的影响局限在排沙期;水体短期内含沙量剧增和溶解氧迅速降低,是对鱼类及其栖息生境产生不利影响的主要因素;小浪底水库高含沙水体排泄是引发坝下“流鱼”的主要原因,“流鱼”分为水库鱼类机械性损伤死亡、坝下鱼类窒息死亡以及“浮头”等,随着含沙量沿程迅速降低,“流鱼”现象逐渐减弱,至伊洛河口基本消失;在调水调沙结束两个月后,鱼类总质量基本可恢复至调水调沙前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水调沙 水生生物 鱼类 含沙量 溶解氧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中下游水生态保护修复实现途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家东 娄广艳 +1 位作者 田开迪 马红亮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83-84,共2页
黄河中下游水生态保护修复是河湖生态复苏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黄河中下游河段特点、功能定位及保护要求、水生生态状况,提出了中下游水生态保护修复的目标和格局,并从优化生态调... 黄河中下游水生态保护修复是河湖生态复苏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黄河中下游河段特点、功能定位及保护要求、水生生态状况,提出了中下游水生态保护修复的目标和格局,并从优化生态调度、加强重要栖息生境保护、继续实施重点区域河口区生态补水、强化河湖监管等水生态保护修复实现途径。对推进黄河中下游“健康水生态”,实现河湖梁康良性维持,促进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中下游 河湖生态复苏 水生态保护修复修复 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水资源开发利用及水环境保护措施探讨——以察尔汗工业园区为例 被引量:4
8
作者 陈红 刘永峰 李娅芸 《经济师》 2018年第10期263-264,266,共3页
察尔汗重大产业基地规划区是国家级柴达木格尔木工业园重大产业基地之一,总体定位为世界级的盐湖"生态镁锂钾园"。受特殊地理位置和干旱气候的影响,且随着近年来工业用水快速增长,察尔汗重大产业基地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尖锐,... 察尔汗重大产业基地规划区是国家级柴达木格尔木工业园重大产业基地之一,总体定位为世界级的盐湖"生态镁锂钾园"。受特殊地理位置和干旱气候的影响,且随着近年来工业用水快速增长,察尔汗重大产业基地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尖锐,因此加强区域水环境保护,合理有效地利用水资源是当务之急。文章从察尔汗盐湖企业取用水的现状入手,通过对企业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给出水环境保护相关的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推动察尔汗重大产业基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开发利用 水环境保护 措施 察尔汗工业园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条红线”的嘉峪关市城市总体规划水资源保障能力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锐 刘永峰 +2 位作者 史瑞兰 闫海富 曹原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5年第1期116-121,共6页
以甘肃省下发的"三条红线"水资源管理控制指标为指引,在对嘉峪关市水资源条件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嘉峪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供水方案的修改意见,并对总体规划在各规划水平年的水资源保障能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 以甘肃省下发的"三条红线"水资源管理控制指标为指引,在对嘉峪关市水资源条件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嘉峪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供水方案的修改意见,并对总体规划在各规划水平年的水资源保障能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讨赖河流域分水制度规定时段内,可以保证嘉峪关市的讨赖河取水指标;现状嘉峪关市的6大地下水源地的地下水可开采量及地下水工程的供水能力能够保障规划水平年需要的地下水量;规划水平年嘉峪关市各用水户的用水指标控制在建议范围内,并且在嘉峪关市污水管网建设完备、配套中水回用工程的情况下,中水供水量是有保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三条红线 城市总体规划 水资源保障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彬长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及水资源保护探讨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锐 史瑞兰 曹原 《地下水》 2021年第6期67-69,共3页
彬长矿区对于煤炭资源的开发已经有四十余年的历史。由于煤炭资源的开发,区域地下水大量以矿井涌水外排的形式转化为地表水,造成了地下水位下降、泾河下游全盐量上升等不利影响。通过对彬长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探讨煤矿的开发方式... 彬长矿区对于煤炭资源的开发已经有四十余年的历史。由于煤炭资源的开发,区域地下水大量以矿井涌水外排的形式转化为地表水,造成了地下水位下降、泾河下游全盐量上升等不利影响。通过对彬长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探讨煤矿的开发方式和煤层埋深、顶底板条件等对矿井涌水水量及水质的影响,从环保及水资源管理的角度提出矿区水资源保护的发展方向,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彬长矿区各矿井开采投产,地下水以矿井涌水外排的形式转化为地表水,补径排条件已发生改变,地下水位已较自然状态下降30~50 m,形成以矿井为中心的多处降落漏斗;矿井涌水量随着采煤方法、开采深度、煤厚以及局部地质条件等因素差异而不同,矿区煤矿排水主要来源为白垩系洛河组地下水,全盐量较高。针对矿区发展实际,水资源保护工作应制定近期和远期综合治理规划,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减少因煤炭资源开采带来的生态环境影响及水环境污染,对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彬长矿区 水文地质 水资源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配置工程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预警体系构建研究
11
作者 黄羽 袁文博 +4 位作者 郭丹阳 郑欢 幸悦 杜孝天 熊文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15-1120,共6页
为快速准确地判定水资源配置工程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预警级别并采取响应措施,从分析污染事故直接及间接危害入手,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判定模型,从污染事故特征、社会与生态健康风险以及事故应急响应3个方面筛选出12个预警指标,形成涵... 为快速准确地判定水资源配置工程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预警级别并采取响应措施,从分析污染事故直接及间接危害入手,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判定模型,从污染事故特征、社会与生态健康风险以及事故应急响应3个方面筛选出12个预警指标,形成涵盖污染监测与预测、警情评估、事故处置方案评估等内容的水资源配置工程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预警体系。该预警体系将层次分析(AHP)-模糊综合评价法与环境流体动力学程序(EFDC)模型结合,可实现事故预警等级快速判定。以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取水口水质影响敏感区域为例,将构建的预警体系应用于可能突发的氨氮超标排放事故预警模拟,可为事故预警等级的快速、有效判定与突发事故精准处置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 预警体系 预警响应 事故预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治理黄河70年水生态保护效益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航 王瑞玲 +2 位作者 葛雷 王增礼 余真真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9-41,共3页
在分析黄河流域水生态保护形势的基础上,总结了流域水生态保护开展的主要工作,对黄河下游河流生态和河道生态用水保障、典型区域河口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近海生态修复状况和流域外供水区生态保护进行了分析。黄河水量统一调度、调水调... 在分析黄河流域水生态保护形势的基础上,总结了流域水生态保护开展的主要工作,对黄河下游河流生态和河道生态用水保障、典型区域河口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近海生态修复状况和流域外供水区生态保护进行了分析。黄河水量统一调度、调水调沙、河口生态调度、生态补水、湿地修复等措施的实施,提高了河流基本生态流量满足程度,遏制了黄河下游生态系统不断恶化的趋势,下游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程度恢复;黄河下游河道湿地面积增加,河流湿地生态功能得到一定程度恢复;改变了黄河淡水资源的时空分布,黄河入海水量显著增加;河口地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随着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战略的实施,黄河流域着力加强了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初步遏制了流域水生态失衡的态势,水环境恶化趋势得到缓解,重要区域的生态得到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保护 湿地 生态调度 水资源管理 效益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湟水流域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李云成 王瑞玲 娄广艳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18,共8页
研究湟水流域水生态现状和保护与修复措施,加强湟水流域水生态保护,维持黄河尤其是黄河上游流域及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生态安全。湟水干流、大通河梯级开发集中,河流纵向连通性遭到严重破坏,且大部分水电站是引水式小水电站... 研究湟水流域水生态现状和保护与修复措施,加强湟水流域水生态保护,维持黄河尤其是黄河上游流域及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生态安全。湟水干流、大通河梯级开发集中,河流纵向连通性遭到严重破坏,且大部分水电站是引水式小水电站,枯水期水电站下游河道脱流现象严重,河流水流连续性及横向连通性遭到破坏,河流生态功能严重下降。根据国家及黄河流域对湟水流域生态保护定位及要求,在湟水流域水生态状况评价及问题识别的基础上,明确各区域(河段)水生态保护目标,提出了湟水上中下游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总体布局、重要断面生态需水指标及保障措施和重要湿地、重要鱼类栖息地等保护与修复措施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湟水 水生态保护与修复 湿地 鱼类栖息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上游羊曲水电站对土著鱼类的影响与保护 被引量:6
14
作者 权全 王炎 +1 位作者 田开迪 武志刚 《环境影响评价》 2018年第6期63-66,共4页
河流具有供水、发电、调节气候等重要功能,是生态服务功能正常发挥的重要保障。通过建立三维数学模型对羊曲河道进行水动力模拟,分析羊曲建库后水位、流速的变化以及对鱼类栖息地的影响。结果表明:羊曲建库后,水位高程变化幅度0~0. 3m,... 河流具有供水、发电、调节气候等重要功能,是生态服务功能正常发挥的重要保障。通过建立三维数学模型对羊曲河道进行水动力模拟,分析羊曲建库后水位、流速的变化以及对鱼类栖息地的影响。结果表明:羊曲建库后,水位高程变化幅度0~0. 3m,流速明显变缓。对于土著鱼类,羊曲坝下(龙羊峡库尾回水变动段)将可能形成产卵场;库区内的浅水区将成为新的索饵场;羊曲水电站至班多坝下段黄河干流中越冬场也将会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源 土著鱼类 三维数学模型 水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内蒙古河段健康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云成 王化儒 娄广艳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67-70,共4页
以全国河湖健康评估指标体系为基础,系统总结近年来黄河流域健康评估试点研究的成果,深入分析黄河内蒙古河段的自然特征、社会特征、功能定位、生态保护与修复目标等,统筹考虑流域与区域的关系,研究构建了黄河内蒙古河段健康评估体系。... 以全国河湖健康评估指标体系为基础,系统总结近年来黄河流域健康评估试点研究的成果,深入分析黄河内蒙古河段的自然特征、社会特征、功能定位、生态保护与修复目标等,统筹考虑流域与区域的关系,研究构建了黄河内蒙古河段健康评估体系。黄河内蒙古河段健康评估指标体系包括16个指标,结合内蒙古河段实际,在全国河湖健康评估指标体系框架基础上,调整增加了主槽过流能力、防凌指标、敏感生态需水满足程度等7个特有评估指标,为黄河内蒙古河段健康评估提供了很好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健康评估 指标体系 内蒙古河段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潼关河段污染物示踪扩散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吕巍 张建军 +2 位作者 闫莉 陈文 余真真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9-63,共5页
为探索黄河潼关河段污染物扩散和自净降解规律,以渭河高浓度废污水为示踪剂,2011年5月,在渭河入黄口以下8 km左右的潼关河段设置14个断面,同步观测采样点水文要素和水质因子,分析渭河入黄后污染物沿程浓度分布情况。试验数据显示,渭河... 为探索黄河潼关河段污染物扩散和自净降解规律,以渭河高浓度废污水为示踪剂,2011年5月,在渭河入黄口以下8 km左右的潼关河段设置14个断面,同步观测采样点水文要素和水质因子,分析渭河入黄后污染物沿程浓度分布情况。试验数据显示,渭河水体中高浓度氨氮在渭河入黄口下游约8 km处基本混合均匀。通过现场污染带观测,在基本了解污染物在此河段的混合特性和水质降解特性的基础上,采用Matlab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计算求得该河段当时水文条件下纵向离散系数、横向扩散系数E_x、E_y分别为31、0.26 m^2/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系数 示踪试验 高浓度废污水 潼关段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黄河鲤栖息地水文-生态响应关系的黄河下游生态流量研究 被引量:27
17
作者 王瑞玲 黄锦辉 +3 位作者 葛雷 冯慧娟 李若男 沈红保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75-1187,共13页
本研究采用野外生物监测、栖息地同步观测和实验室控制实验等技术手段,应用生物学、鱼类生态学、生态水力学、水文学等多学科理论,基于河流栖息地模拟法,研究了黄河下游指示物种黄河鲤生态学特性及其栖息生境与流速、水深、水温等水文... 本研究采用野外生物监测、栖息地同步观测和实验室控制实验等技术手段,应用生物学、鱼类生态学、生态水力学、水文学等多学科理论,基于河流栖息地模拟法,研究了黄河下游指示物种黄河鲤生态学特性及其栖息生境与流速、水深、水温等水文水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将径流条件与目标物种不同生长阶段生物学信息相结合,建立了代表物种繁殖期、越冬期栖息地适宜度指数,构建了黄河下游重点河段河流栖息地模型,建立了指示物种栖息地状况与河川径流条件定量响应关系,提出黄河下游花园口和利津断面繁殖期最小生态流量为300 m^3/s和100 m^3/s、适宜生态流量为600~700 m^3/s和190~250 m^3/s。该研究在水生生物习性及其与河川径流响应关系方面实现突破,解决了黄河生态需水研究中关键技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鲤生态习性 河流栖息地模型 栖息地适宜度指数 水文生态响应 生态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干支流交汇河段污染物传输模拟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余真真 朱海 +3 位作者 毛颂平 闫莉 张雷 赵丽萍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0-106,共7页
为了研究黄河干流与支流交汇河段水质演变趋势,从水环境系统变化规律出发,以黄河小北干流与汾河入黄河交汇河段为研究区域,建立实尺度三维大涡模拟模型,实现高精度污染物传输模拟。结果表明:汾河入黄河干流交汇口横断面流速不均匀系数大... 为了研究黄河干流与支流交汇河段水质演变趋势,从水环境系统变化规律出发,以黄河小北干流与汾河入黄河交汇河段为研究区域,建立实尺度三维大涡模拟模型,实现高精度污染物传输模拟。结果表明:汾河入黄河干流交汇口横断面流速不均匀系数大,水流流速分布不均,紊动能最大值为0.036 m^(2)/s^(2),汇合口下游左岸形成了较大范围的低流速区,引起污染物滞留;受地形影响,在汾河入黄后污染物在汾河入黄口下游形成约11 km长的污染带;计算区域河段宽深比大,污染物垂向混合扩散效应极小,扩散过程以二维为主,污染物横向扩散梯度与水体紊动能分布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小北干流 汾河入黄河段 大涡模拟 复杂水动力条件 污染物浓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生态调度对下游鱼类多样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葛雷 周子俊 +2 位作者 沈红保 黄玉芳 王益昌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5-120,共6页
为评估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生态调度效果,选择其下游巩义段和利津段于2018—2020年鱼类繁殖期(4—6月)对鱼类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采集鱼类7目15科52种;鱼类群落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为3.24~5.18,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48~... 为评估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生态调度效果,选择其下游巩义段和利津段于2018—2020年鱼类繁殖期(4—6月)对鱼类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采集鱼类7目15科52种;鱼类群落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为3.24~5.18,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48~0.57,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3.29~4.30,Simpson优势度指数为0.81~0.92,两河段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法统计量W均大于0;与2010—2011年相比,黄河下游鱼类群落多样性增加明显,群落结构趋于稳定,鱼类资源恢复良好。连续多年的黄河生态调度对下游鱼类资源恢复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黄河利津段过河口洄游鱼类资源恢复较慢,建议进一步增加繁殖期入海水量,修复河口近海洄游鱼类栖息生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调度 巩义段 利津段 繁殖期 群落结构 生物多样性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监测的黄河三角洲湿地演变分析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焦瑞峰 葛雷 黄翀 《水利信息化》 2022年第4期24-27,34,共5页
为保护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掌握湿地变化趋势,以1986—2018年间15 a卫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通过ERDAS 9.0和ArcGIS 10.3平台开展黄河三角洲湿地遥感解译,建立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黄河三角洲湿地面积和分布格局及变化特征。结果显示... 为保护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掌握湿地变化趋势,以1986—2018年间15 a卫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通过ERDAS 9.0和ArcGIS 10.3平台开展黄河三角洲湿地遥感解译,建立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黄河三角洲湿地面积和分布格局及变化特征。结果显示:湿地是黄河三角洲主要生态系统类型,主要分布在沿海区域,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黄河三角洲湿地面积整体下降,其中自然湿地萎缩严重,人工湿地增长迅速,湿地面积和结构均发生较显著变化,而区域土地资源开发是湿地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研究成果表明:基于遥感解译,采用ERDAS 9.0和ArcGIS 10.3平台能快速获取较多湿地类型信息,提高提取精度,可为大范围土地利用分类研究提供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湿地 演变 遥感解译 遥感监测 分布格局 面积变化 类型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