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徽州文化融入建筑类专业特色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2
1
作者 毕忠松 余汇芸 李沄璋 《黄山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121-124,共4页
以黄山学院建筑类专业建设为例,从徽州文化融入理论课程教学体系、徽州文化融入设计课程教学体系、徽州文化融入课外实习课程教学体系、徽州文化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课程教学体系等方面探索徽州文化融入建筑类专业特色课程体系的构... 以黄山学院建筑类专业建设为例,从徽州文化融入理论课程教学体系、徽州文化融入设计课程教学体系、徽州文化融入课外实习课程教学体系、徽州文化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课程教学体系等方面探索徽州文化融入建筑类专业特色课程体系的构建途径,并从提高学生对徽派建筑的理解及解读能力、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不断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梳理建筑类专业特色课程建设的成效,以期为地方传统文化融入地方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筑类专业课程教学进行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州文化 建筑类专业 特色课程 教学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徽州传统村落活化研究
2
作者 刘敏敏 汪婷婷 +2 位作者 周甄川 李贺龙 李求昌 《山西建筑》 2024年第4期9-12,共4页
徽州孕育了丰富而悠久的徽文化。作为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极其重要。传统村落的价值离不开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不到保护与传承,传统村落就会失去文化内涵,传统村落也就得不到切实... 徽州孕育了丰富而悠久的徽文化。作为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极其重要。传统村落的价值离不开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不到保护与传承,传统村落就会失去文化内涵,传统村落也就得不到切实有效的保护和更新。立足于历史文化悠久的徽州传统村落,以徽州砖雕技艺为例,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推动徽州传统村落发展中的现状和不足,并尝试分析在村落“活化”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的作用和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徽州传统村落 活化 砖雕技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助推徽州传统村落活化研究
3
作者 刘婉丽 汪婷婷 周甄川 《山西建筑》 2024年第10期16-18,22,共4页
徽文化历史悠久,底蕴丰厚。徽州传统村落是徽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载体。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徽州传统村落面临着极大的挑战,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徽文化的组成部分,也受到了影响。通过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有效地... 徽文化历史悠久,底蕴丰厚。徽州传统村落是徽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载体。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徽州传统村落面临着极大的挑战,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徽文化的组成部分,也受到了影响。通过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有效地活化徽州传统村落。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徽州四雕为例,通过对徽州四雕以及传统村落的现状分析,挖掘存在的内在问题,并结合实际案例,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助推徽州传统村落活化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徽州四雕 徽州传统村落 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徽州文物建筑保护与利用调查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郭金龙 朱延发 +4 位作者 钟伟 张楚 邹婉 廖陈鑫 毕忠松 《山西建筑》 2022年第1期17-19,22,共4页
徽州建筑风格独特,特色鲜明,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科学及研究价值。目前徽州文物建筑的保护落后以及利用不够,文物建筑的保护和利用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主要对徽州文物建筑面临的问题做了调查,从徽州文化遗产构成情况、徽州文物建... 徽州建筑风格独特,特色鲜明,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科学及研究价值。目前徽州文物建筑的保护落后以及利用不够,文物建筑的保护和利用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主要对徽州文物建筑面临的问题做了调查,从徽州文化遗产构成情况、徽州文物建筑保护与利用面临的挑战、徽州文物建筑保护与利用基本策略等方面展开分析,以期为徽州文物建筑保护与利用提出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徽州 文物建筑 文保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徽州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余汇芸 石洁琼 毕忠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2期237-240,共4页
传统村落是传统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具象符号,实现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以及人居环境改善是传统村落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徽州传统村落数量众多且各有特色,但各村的保护和发展现状却各不相同。为了解徽州不同类型传统村落的发展现状,基... 传统村落是传统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具象符号,实现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以及人居环境改善是传统村落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徽州传统村落数量众多且各有特色,但各村的保护和发展现状却各不相同。为了解徽州不同类型传统村落的发展现状,基于相关文献资料和专家建议,对传统村落进行分类,而后筛选出6个典型传统村落进行田野调查,分析其保护和发展方式,并基于此提出保护发展建议,同时也对不同类型传统村落如何实现乡村振兴进行了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州传统村落 乡村振兴 分类保护和发展 人居环境改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修复的城市河湖滨水景观设计研究——以黄山太平湖南安段湖滨生态修复和景观设计为例 被引量:6
6
作者 汪婷婷 方群莉 +2 位作者 余汇芸 石家禾 李忠健 《太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3期75-81,共7页
随着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水作为重要的环境资源备受关注,但滨水区的开发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滨水区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魅力的作用未能完全凸显。基于此,对河湖滨水景观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黄山太... 随着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水作为重要的环境资源备受关注,但滨水区的开发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滨水区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魅力的作用未能完全凸显。基于此,对河湖滨水景观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黄山太平湖南安段湖滨生态修复和景观设计探讨了城市河湖滨水景观设计的内容和方法,以期为基于生态修复的城市河湖滨水景观设计提供策略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 滨水景观 景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教育融入高校专业课的路径研究——以城乡规划专业为例
7
作者 余汇芸 毕忠松 许璟 《黄山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37-140,共4页
劳动教育可以帮助高校学子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城乡规划专业更需要将劳动教育有效地融入专业培养体系中。然而,目前在大多数高校中,劳动教育和专业课程教育仍相对独立,存在与专业课程融合不足、实施... 劳动教育可以帮助高校学子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城乡规划专业更需要将劳动教育有效地融入专业培养体系中。然而,目前在大多数高校中,劳动教育和专业课程教育仍相对独立,存在与专业课程融合不足、实施模式单一等问题。在“五育”并举、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变革、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将劳动教育有效地融入专业课程,培养适应规划行业新需求的高层次人才成为近年来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以黄山学院城乡规划专业为例,通过分析劳动教育融入该专业“认知+实践”类课程的现状,探索新形势下劳动教育融入“认知+实践”类课程的途径,并从劳动意识提升、课程体系优化、教育方式创新、就业竞争力提升四个层面提出相应的方法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育 国土空间规划 城乡规划 认知+实践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徽州传统建筑元素在苔藓景观营建中的应用分析
8
作者 黄凡 廖陈鑫 +2 位作者 郭金龙 李沄璋 毕忠松 《山西建筑》 2022年第2期33-35,共3页
对徽州历史及徽派建筑特征进行了简要介绍,并从徽州建筑文化的视角,探讨如何在苔藓景观营造的过程中融入徽州建筑文化元素。通过苔藓景观营造的艺术表达,在既满足人们对于自然景观追求的同时,又做到地域文化的传承与推广。
关键词 徽州建筑 地域文化 苔藓生态景观 文化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胞翰林坊的石雕艺术及其人文内涵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洪明 毕忠松 《建筑与文化》 2021年第7期111-112,共2页
牌坊是徽州建筑文化和营造技艺的杰出代表,与祠堂、民居并称"徽州古建三绝"。牌坊属于典型的礼制纪念性建筑,具有精神和文化的双重标志,往往是史料记载和雕刻艺术的集中展示。唐模村内的同胞翰林坊集精美雕刻和人文情怀于一体... 牌坊是徽州建筑文化和营造技艺的杰出代表,与祠堂、民居并称"徽州古建三绝"。牌坊属于典型的礼制纪念性建筑,具有精神和文化的双重标志,往往是史料记载和雕刻艺术的集中展示。唐模村内的同胞翰林坊集精美雕刻和人文情怀于一体,牌坊上的构件、装饰、雕刻及文字记载,不仅对后人理解牌坊的内涵、村落、家族、人文、历史及建筑的时代特征有着极其宝贵的标本作用,更是一部部供后人研读的石雕史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州 同胞翰林坊 石雕艺术 文化价值 文化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