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底节区EPVS对AIS患者rt-PA静脉溶栓后近期预后的影响
1
作者 张贺川 周贺民 冯文献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1期3892-3895,共4页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BG)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EPVS)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接受人类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后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于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101例AIS患...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BG)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EPVS)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接受人类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后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于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101例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MRI检查后,进行EPVS数量计分,按EPVS评分划分严重程度:0~1分为无或轻度组,2~4分为重度组。根据改良Rankin(mRS)评分量表进行预后评估。整理随访资料,统计90 d内101例患者近期预后,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IS患者近期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101例AIS患者经早期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90 d内,3例发生死亡;有67例患者的mRS评分为0~12分(转归良好组);31例患者的mRS评分为3~5分(转归不良组)。转归良好组年龄≥60岁、吸烟史、合并心房颤动、BG-EPVS评分重度、发病至溶栓时间≥4.5 h者高于转归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饮酒、合并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梗死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BG-EPVS评分为重度及发病至溶栓时间≥4.5 h与年龄<60岁、BG-EPVS评分为无/轻度及发病至溶栓时间<4.5 h相比较,前者导致预后不良的风险分别高达1.919倍、1.5151倍及1.436倍(P<0.001)。结论BG-EPVS评分较高的AIS患者接受rt-PA静脉溶栓后近期预后不良风险相对更高;通过计算BG-EPVS评分,对临床评估AIS溶栓治疗近期预后并建立积极干预方案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基底节区 血管周围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