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后殖民文学理论看施叔青的《香港三部曲》 |
李丽娟
|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
2008 |
0 |
|
2
|
生态美育与中国乡村文化公共空间研究——以我国香港地区盐田梓村为例 |
王骏
|
《城市建筑空间》
|
2023 |
1
|
|
3
|
“产出粉”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接受意愿和影响因素研究 |
张锦仪
|
《东南传播》
|
2025 |
0 |
|
4
|
贵州东南部都江流域为汉夜郎国考 |
张大可
方冶文
|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5
|
日本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实践路径与启示 |
方慈
杨嘉麟
马宗文
|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6
|
全球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跨国、跨学科研究对话--新媒体与全球信息社会的公正传播 |
李宜桐
张锦仪
程嘉虹
|
《学术探索》
CSSCI
|
2024 |
0 |
|
7
|
论五代诗人谭用之七律的经典化 |
王蕾
|
《中国韵文学刊》
|
2024 |
0 |
|
8
|
制造优质偶像:粉丝的“同意制造”与消费异化——以“实绩图”为中心的考察 |
张锦仪
|
《东南传播》
|
2024 |
0 |
|
9
|
张爱玲的英文问题——张爱玲英文作品中融入中国元素的尝试 |
李欧梵
董诗顶(译)
|
《现代中文学刊》
|
2010 |
8
|
|
10
|
“怪诞”与“着魅”:重探施蛰存的小说世界 |
李欧梵
樊诗颖
陈建华
|
《现代中文学刊》
北大核心
|
2015 |
12
|
|
11
|
重探汉代经学中的赋比兴说 |
张健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12
|
衣“被”红楼——浅析《红楼梦》中的服饰文化 |
高小慧
杨烨文
|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1 |
3
|
|
13
|
波西米亚人之“眼”——再思城市“地方性”与社区营造的路上观察学 |
席艺洋
|
《文化研究》
CSSCI
|
2016 |
1
|
|
14
|
淄博窑变花釉陶瓷绘画表现研究 |
尹大中
尹国丹
|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1 |
2
|
|
15
|
桃花源的长官 |
宇文所安
叶杨曦
卞东波
|
《铜仁学院学报》
|
2015 |
1
|
|
16
|
南宋张炎《词源》之“雅正说”探微 |
李丹舟
|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14 |
1
|
|
17
|
“两代人”的知识和感情系谱——李欧梵谈《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 |
李欧梵
张历君
|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8
|
比较神学、佛耶对话与基督教中国化 |
游斌
赖品超
|
《民族论坛》
|
2011 |
0 |
|
19
|
司法领域的语言服务 |
邹玉华
刘家瑶
于慧媛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0 |
|
20
|
特别聚焦和语义落差:《诗经》外译的陌生化现象 |
洪涛
|
《人文论丛》
CSSCI
|
201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