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大藏经分类体系与《中图法》佛教类的内在联系
1
作者 杨之峰 《国家图书馆学刊》 2002年第4期71-74,共4页
关键词 大藏经 分类体系 《中图法》 佛教类 佛教图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棠生平及其藏书与题跋考述 被引量:1
2
作者 史丽君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5-99,103,共6页
莫棠为清末民初著名藏书家,其铜井寄庐藏书颇多。本文依据其藏书目录及题跋,考莫棠生平事迹,述其藏书基本情况,并略论题跋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 莫棠 铜井文房书跋 铜井寄庐 藏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言传统背景下的自序——以《史记·太史公自序》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玥琳 《励耘学刊》 2016年第1期40-56,共17页
"立言"是秦汉以来士大夫阶层人生价值观和学术著述领域的重要传统,也是自序诞生的重要文化背景。本文将以文学史上第一篇自序《太史公自序》为例,探讨在"立言"背景下,文本作者将为儒家经典撰写的他序转变为自我抒怀的自序,承担阐释... "立言"是秦汉以来士大夫阶层人生价值观和学术著述领域的重要传统,也是自序诞生的重要文化背景。本文将以文学史上第一篇自序《太史公自序》为例,探讨在"立言"背景下,文本作者将为儒家经典撰写的他序转变为自我抒怀的自序,承担阐释宗旨、彰显文本、立身扬名等重任的历史必然性,以及自序在准确阐释和抒写怀抱两方面拥有的独特视角与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史公自序》自序 立言 阐释 抒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书籍刊刻序跋文的特点与价值
4
作者 王玥琳 张昊 《励耘学刊》 2013年第2期222-235,共14页
书籍刊刻序跋文是书序的一种,特指在印本时代,产生于书籍出版过程中,对于书籍编刻出版情况有所说明的一类序文。书籍刊刻序跋文须对刊刻缘起、出版信息、版本源流等情况有所说明,其撰写者须对该书出版情况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书籍刊刻序... 书籍刊刻序跋文是书序的一种,特指在印本时代,产生于书籍出版过程中,对于书籍编刻出版情况有所说明的一类序文。书籍刊刻序跋文须对刊刻缘起、出版信息、版本源流等情况有所说明,其撰写者须对该书出版情况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书籍刊刻序跋文在古籍版本鉴定和文献资料的保存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序 刊刻序跋文 古籍 版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棠未刊题跋辑释
5
作者 史丽君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1-75,F0002,共6页
莫棠(1865-1928或1929),字楚生,贵州独山人,清末民初藏书家。“楚生读书极用功,藏书万卷,虽零星小册皆手自题识”。莫棠身后遗箧尽散,其题跋亦随之散出。潘景郑“欲采辑其藏书识语汇为一帙,庶先生搜罗之苦心赖以不坠。尘事历... 莫棠(1865-1928或1929),字楚生,贵州独山人,清末民初藏书家。“楚生读书极用功,藏书万卷,虽零星小册皆手自题识”。莫棠身后遗箧尽散,其题跋亦随之散出。潘景郑“欲采辑其藏书识语汇为一帙,庶先生搜罗之苦心赖以不坠。尘事历六,迁延未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题跋 藏书家 清末民初 潘景郑
原文传递
四库存目书进呈本《秋锦山房集》研究
6
作者 王玥琳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6-83,共8页
首都图书馆藏《秋锦山房集》二十二卷外集三卷,清李良年撰。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刻乾隆二十四年(1759)续刻本。为四库修书时浙江省进呈之本,值得注意。
关键词 四库存目 图书馆藏 浙江省 刻本
原文传递
《错中错》作者考 被引量:1
7
作者 邸晓平 《中国典籍与文化》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8-31,共4页
《错中错》是显示清代传奇向京剧过渡轨迹的重要文本,但对其作者情况我们一直了解不多。本文以《错中错》的诸序跋为基础,结合《痴说》的序跋,断定其作者为纪荫田。进而依据其中线索,翻检《畿辅通志》、《同治直隶绵州志》等,辨明《错... 《错中错》是显示清代传奇向京剧过渡轨迹的重要文本,但对其作者情况我们一直了解不多。本文以《错中错》的诸序跋为基础,结合《痴说》的序跋,断定其作者为纪荫田。进而依据其中线索,翻检《畿辅通志》、《同治直隶绵州志》等,辨明《错中错》作者姓纪,名树森,字荫田,号勉痴子,河间献县人,生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卒于道光九年(1829)之后,并对其生平作了简单勾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中错 纪荫田 纪树森 河间献县
原文传递
刘歆的悲剧 被引量:1
8
作者 曲利丽 《文史知识》 2007年第4期85-93,共9页
论及西汉末年的学风与士风,我们不能不重视刘歆这个人物。刘歆是楚元王刘交的五世孙。刘交“好书,多材艺”,曾学《诗》于荀卿的门人浮丘伯,有《元王诗》行于世,其文采儒雅在汉初的宗室将相里属于上乘。刘歆的曾祖父刘辟疆“亦好读... 论及西汉末年的学风与士风,我们不能不重视刘歆这个人物。刘歆是楚元王刘交的五世孙。刘交“好书,多材艺”,曾学《诗》于荀卿的门人浮丘伯,有《元王诗》行于世,其文采儒雅在汉初的宗室将相里属于上乘。刘歆的曾祖父刘辟疆“亦好读《诗》,能属文”。刘歆的祖父刘德“修黄老术,有智略”,“武帝谓之‘千里驹’”。刘歆的父亲刘向更是一代名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歆 悲剧 《诗》 西汉末年 祖父 士风 人物 儒雅
原文传递
试论陈垣创立的史源学 被引量:1
9
作者 史丽君 《历史文献研究》 2009年第1期337-344,共8页
史源学是陈垣在长期史学研究和教学过程中总结出的一门学科,其目的是为历史研究提供第一手的可靠资料。陈垣从看其根据是否正确、引证是否充分、叙述有无错误、判断是否的确四个方面总结了史源学的方法。毋轻信、实事求是、学术平等、... 史源学是陈垣在长期史学研究和教学过程中总结出的一门学科,其目的是为历史研究提供第一手的可靠资料。陈垣从看其根据是否正确、引证是否充分、叙述有无错误、判断是否的确四个方面总结了史源学的方法。毋轻信、实事求是、学术平等、引文规范是史源学的基本原则。陈垣还将金针度人,开展史源学教学工作,培养了大量人才。重视史源学研究和教学,对于更好地继承前辈优秀史学遗产、推动21世纪史学的进步、克服学术界浮躁空疏的学风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垣 史源学 史源学实习
原文传递
浅论辽金史纪事本末的史实考异
10
作者 郭芳 《历史文献研究》 CSSCI 2012年第1期331-339,共9页
《辽史纪事本末》与《金史纪事本末》是清代纪事本末体史书中的代表作。两书正文取自正史,抄撮改编而成,但正文之外附有大量史实考异,约占两书内容的一半以上。考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是两书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考... 《辽史纪事本末》与《金史纪事本末》是清代纪事本末体史书中的代表作。两书正文取自正史,抄撮改编而成,但正文之外附有大量史实考异,约占两书内容的一半以上。考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是两书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考异的编修突出了两书的学术研究性,是两书区别于其他纪事本末的显著特征,为辽、金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史纪事本末 金史纪事本末 考异 史料价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