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动脉高压对右心重构及右心室AT_1R、TGF-β1、ERK1/2蛋白表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郭雯 马涵英 +7 位作者 赵铁夫 吴思婧 侯微微 李银花 董芳 赵迎新 周玉杰 张维君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296-299,共4页
目的:探讨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对大鼠右心重构及右心室AT1R,TGF-β1及ERK1/2蛋白的表达.方法:选取体质量250~ 260g的健康雄性SD大鼠1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6)、PAH右心重构组(n=6).对照组和PAH... 目的:探讨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对大鼠右心重构及右心室AT1R,TGF-β1及ERK1/2蛋白的表达.方法:选取体质量250~ 260g的健康雄性SD大鼠1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6)、PAH右心重构组(n=6).对照组和PAH右心重构组分别予以0.9%氯化钠液和野百合碱(MCT) 60 mg/kg单次注射于大鼠颈背部皮下,饲养6w建立模型.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测定其右心室前壁厚度(RVAWd)及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应用右心导管测定肺动脉平均压(mPAP).处死后分别称量右心室(RV)和左心室+室间隔(LV+ SP)质量,计算右心室肥厚指数(RVHI).天狼猩红染色计算心肌组织胶原容积分数(CVF).应用Western blot测定右心室AT1R,TGF-β1,ERK1/2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野百合碱诱导6w后,PAH右心重构组的RVAWd、mPAP、RVHI及CVF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RVHI[(25.01±1.20) vs.(40.57±4.17)%],mPAP[(16.56±1.98) vs.(29.46±2.47)mmHg],RVAWd[(0.65 ±0.09)vs.(1.17 ±0.08)mm],RVEF [(54.15±4.60)vs.(62.63 ±9.54)%],均为P<0.01;PAH右心重构组右心室心肌组织AT1R、TGF-β1及ERK1/2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结论:肺动脉高压对大鼠右心重构及右心室AT1R、TGF-β1及ERK1/2蛋白表达显著上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右心重构 AT1R TGF-Β1 ERK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的心脏反应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浩彦 徐秋芬 +4 位作者 肖瑶 温绍君 文洁 樊静 张玲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404-407,共4页
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COPD引起的运动能力减低不能排除与心脏因素有关。本研究目的是探讨轻-中度COPD患者是否存在心功能异常,从而加重了由于肺功能受损导致的运动能力减低。方法:42例COPD患者及26... 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COPD引起的运动能力减低不能排除与心脏因素有关。本研究目的是探讨轻-中度COPD患者是否存在心功能异常,从而加重了由于肺功能受损导致的运动能力减低。方法:42例COPD患者及26例正常对照做递增功率运动试验,同步实时测定摄氧量(VO2)和二氧化碳排出量(VCO2),其中有19例COPD患者和18例正常受试者在1周内进行恒功率运动测试,并且在运动前和运动中抽取静脉血,测定氨基酸末端脑钠素前体(NT-proBNP)。结果:COPD患者的最大摄氧量(peak VO2)及恒功率运动时间(CWET)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eak VO2:(15.81±3.65)vs(19.19±6.16)mL.min-1.kg-1,P=0.035;CWET:(7.78±6.53)min vs(14.77±7.33)min,P=0.015〕。2组的无氧阈、氧脉搏和心率储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恒功率运动前后2组的血浆NT-proBNP比较显示,COPD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PD患者运动前后的NT-proBNP与CWET的相关分析无显著相关。结论:轻-中度COPD患者运动的心脏反应正常,心脏因素可能不是引起这些患者运动受限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反应 运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氨基酸末端脑钠素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心力衰竭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浆氨基酸末端脑钠素前体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肖瑶 王浩彦 +3 位作者 徐秋芬 肖利 杨鲲 刘双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89-91,共3页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期患者,是否合并心脏疾患引起心力衰竭(心衰),及与单纯心脏疾患引起心衰的血浆N-末端脑钠素前体(NT-proBNP)水平变化的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酶联免疫定量分析(ELISA)法测定血浆中NT-pro...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期患者,是否合并心脏疾患引起心力衰竭(心衰),及与单纯心脏疾患引起心衰的血浆N-末端脑钠素前体(NT-proBNP)水平变化的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酶联免疫定量分析(ELISA)法测定血浆中NT-proBNP的浓度,其中AECOPD患者39例(合并心脏疾患引起心衰患者12例);单纯心脏疾患引起心衰15例,同时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12例合并心衰的AECOPD患者血浆NT-proBNP值明显高于27例未合并者(P<0.001);血浆NT-proBNP值与左心室舒张末期、收缩末期内径及射血分数存在显著相关性(r=0.471,0.502,-0.522;P=0.003,0.002,0.001);血浆NT-proBNP水平诊断左心收缩功能不全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828。结论:测定血浆NT-proBNP水平可能成为临床诊断AECOPD合并心功能不全有意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阻塞性 N-末端脑钠素前体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核因子-κB小干扰RNA防治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丛锋 朱光发 +3 位作者 王君 靳丽妍 闫树凤 吴春婷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333-337,共5页
目的:探讨针对核因子-κB(NF-κB)P65的小干扰RNA(siRNA)在脓毒症急性肺损伤防治中的保护作用。方法:将体质量18 g~20 g,雄性,昆明小鼠70只,随机分为健康组、脓毒症组、特异干扰组及乱序对照组,后3组均设置术后6 h、12 h 2个亚组(每组1... 目的:探讨针对核因子-κB(NF-κB)P65的小干扰RNA(siRNA)在脓毒症急性肺损伤防治中的保护作用。方法:将体质量18 g~20 g,雄性,昆明小鼠70只,随机分为健康组、脓毒症组、特异干扰组及乱序对照组,后3组均设置术后6 h、12 h 2个亚组(每组10只)。术前1 h特异干扰组尾静脉注射NF-κB P65 siRNA反转录病毒,乱序对照组注射scrambled siRNA反转录病毒,健康组及脓毒症组注射等量0.9%氯化钠液;分别对脓毒症组、特异干扰组及乱序对照组小鼠行盲肠结扎穿孔(CLP)手术构建急性肺损伤模型;术后6 h、12 h留取肺组织标本,观察肺病理改变;湿干质量比值(W/D);肺NF-κB染色强度;NF-κB mRNA、基质金属蛋白酶-9 mRNA(MMP-9 mRNA)及蛋白的活性水平。结果:采用CLP法成功构建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与脓毒症组和乱序对照组比较,特异干扰组术后6 h、12 h肺组织较同时段脓毒症及乱序对照组肺组织病理损害及W/D值,NF-κB P65 mRNA,MMP-9 mRNA及蛋白活性减低,其中在6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NF-κB P65的siRNA抑制NF-κB的表达后,能够抑制脓毒症所致的早期的过度炎症反应,减轻急性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干扰RNA 核因子-ΚB 基质金属蛋白酶-9 急性肺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心肺功能试验在心脏疾病中的应用(一) 被引量:6
5
作者 杨京华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63-165,共3页
运动心肺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 CPX)是对运动中的受试者进行连续的心电图、血压及气体代谢参数的监测,定量评价心肺功能,为确定运动受限的原因及程度提供重要数据。
关键词 心脏疾病 运动心肺功能试验 肺疾病 心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血栓栓塞症患者易栓症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王增智 赵秀清 +4 位作者 郭伟 陈勇 杨京华 米玉红 刘双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357-359,共3页
目的:探讨我国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易栓症的发生率,以提高临床PTE的诊断与预防复发的水平。方法:自2004年2月至2009年12月,连续观察我院呼吸科、急诊呼吸监护室确诊的PTE患者123例,其中男性60例,女性63例,并对其遗传性和获得性易栓症... 目的:探讨我国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易栓症的发生率,以提高临床PTE的诊断与预防复发的水平。方法:自2004年2月至2009年12月,连续观察我院呼吸科、急诊呼吸监护室确诊的PTE患者123例,其中男性60例,女性63例,并对其遗传性和获得性易栓症进行回顾性分析,得出所有患者遗传性和获得性易栓症的发生率,并比较性别对抗凝蛋白缺陷的影响。结果:123例PTE患者中获得性易栓症中长期制动、静脉曲张/血栓性静脉炎及手术/创伤居前3位,其发生率分别为14.6%、12.2%及8.1%。遗传性易栓症总的发生率为:55.3%,其中发生率较高的是:蛋白S(PS)缺陷17.1%,PC缺陷10.5%,蛋白C(PC)、PS联合缺陷12.2%。抗凝蛋白缺陷男女均为34例,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凝蛋白缺陷率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TE患者中易栓症的发生率较高,PTE可能是遗传性和获得性易栓症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血栓栓塞症 易栓症 遗传性因素 获得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35
7
作者 陈勇 刘双 焦瑞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4期275-278,共4页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月至2014年12月,就诊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26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n=13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月至2014年12月,就诊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26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n=13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组(n=126例),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表现、胸部高分辨CT、肺功能检查结果及实验室检查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吸烟指数、体质量指数及基础药物治疗等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肺功能FVC%预计值、FEV1%预计值、FEV1/FVC%预计值、DLCO/VA%预计值较未合并支气管扩张组低,而RV%预计值、TLC%预计值、RV/TLC%预计值高于未合并支气管扩张组(P<0.05),且出院后6个月内发生急性加重的次数多,呼吸困难评分(m MRC)高(P<0.05)。结论:合并支气管扩张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下降更为明显,发生急性加重的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阻塞性 支气管扩张 肺功能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病例报告并文献回顾 被引量:6
8
作者 李晓云 朱光发 +1 位作者 叶晓芳 刘双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58-161,共4页
目的:结合文献总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IPA)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早期诊治水平。方法:对1例经支气管镜肺活检确诊的重度COPD合并IP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回顾复习有关文献。结果:COPD合并IPA患者严重呼吸困... 目的:结合文献总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IPA)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早期诊治水平。方法:对1例经支气管镜肺活检确诊的重度COPD合并IP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回顾复习有关文献。结果:COPD合并IPA患者严重呼吸困难多见。本例患者胸部CT可见中央型支气管扩张、小结节影、不典型渗出影,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测(GM试验)及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阳性。经支气管镜肺活检病理学检查见曲菌丝及炎症细胞浸润。结论:COPD合并IPA诊断困难,病死率高,综合分析临床表现、影像学、微生物学及血清学检查结果是提高诊断率、改善预后的有效手段。若临床情况允许,应尽早进行支气管镜等有创检查确定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侵袭性肺曲霉病 曲霉 真菌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血尿酸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9
作者 丁少芳 王丽 +2 位作者 刘岩 刘红艳 谢菲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400-403,共4页
目的:了解不同程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尿酸水平的变化,并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3月至2009年7月就诊的OSAHS患者80例,根据睡眠监测得出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轻度OSAHS组(5次/... 目的:了解不同程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尿酸水平的变化,并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3月至2009年7月就诊的OSAHS患者80例,根据睡眠监测得出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轻度OSAHS组(5次/h≤AHI≤20次/h,27例)、中度OSAHS组(20次/h<AHI≤40次/h,19例)、重度OSAHS组(AHI>40次/h,34例)和对照组(AHI<5次/h,20例);观察各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血清胆固醇、甘油三脂、血糖、尿酸及睡眠各项指标变化,比较3组间各观察指标的差异;对OSAHS组血清尿酸水平与AHI、最低脉搏容积血氧饱和度(LSpO2)和氧减<90%的时间T90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组间年龄及性别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轻、中度OSAHS组血尿酸水平分别为(365.30±92.37)μmol/L,(374.63±78.17)μmol/L均高于对照组(336.82±74.08)μmol/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重度OSAHS组血清尿酸水平(440.26±92.14)μmol/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SAHS组血清尿酸水平与AHI、T90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441、0.309,P均<0.001)与LSpO2呈负相关(r值为-0.370,P<0.001)。结论:OSAHS患者中血清尿酸水平随着AHI的增加和缺氧程度的加重而增高,并与AHI、T90及LSpO2有较强的相关性。提示OSAHS患者反复发作低氧血症可能是心血管病高发的另一个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血尿酸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新霞 朱光发 +5 位作者 刘双 米宏志 区颂雷 黄晓勇 高伟 王增智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245-247,共3页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诊断肺周围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安贞医院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检查,其中13例实施手术,进一步做病理组织检查。结果: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肺周围性病...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诊断肺周围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安贞医院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检查,其中13例实施手术,进一步做病理组织检查。结果: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肺周围性病变的确诊率高达97.7%。在确诊的85例中肺癌41例,结核18例,非特异性炎症9例,坏死性炎症7例,淋巴瘤2例,非精原细胞性生殖细胞肿瘤1例,前列腺癌肺转移1例,血管内皮瘤1例,间皮瘤1例,结节病1例,肺吸虫病1例,皮肌炎1例,特发性肺纤维化1例。实施手术的13例患者术后病理确诊均为阳性,其中包括经皮肺活检未确诊的1例,其术后病理检查为腺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患者中有16例出现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操作简便、准确率高、安全性好及并发症少,能为肺周围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肺活检 肺疾病 X线计算机 周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丁少芳 王丽 +3 位作者 刘岩 刘红艳 谢菲 刘双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512-514,520,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以下简称甲减)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对北京安贞医院呼吸科2002年5月至2009年12月诊治的甲减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以下简称甲减)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对北京安贞医院呼吸科2002年5月至2009年12月诊治的甲减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甲减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女性略多于男性(男性7例,女性8例),年龄29~70岁。15例患者中,4例有甲减病史,均为同位素治疗后甲减,病程3~30年;11例为新诊断甲减患者。临床表现为白天嗜睡(15/15)、打鼾(15/15),夜间憋醒(5/15),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疲倦(15/15)、畏寒(12/15)、便秘(10/15)及黏液性浮肿(12/15)。多导睡眠监测结果:睡眠呼吸暂停指数(AHI)14.9~91.9次/h,平均(52.0±19.8)次/h,重度SAS12例,中度SAS2例,轻度SAS1例;其中阻塞性9例,中枢性1例,阻塞性并混合性5例。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86%~47%,平均(70.1±11.7)%。嗜睡评分(ESS)11~18分,平均(14.3±1.7)分。7例患者首诊为冠心病。结论:甲减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以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居多,发病年龄广、病程长,二病有许多相似的临床表现,容易漏诊,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减退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肺隐球菌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5
12
作者 朱光发 陈东 +2 位作者 王新霞 王增智 刘双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55-157,203,共4页
目的:探讨肺隐球菌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提高对肺隐球菌病的认识,以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的诊断和治疗经过,分析总结治疗经验,结合文献复习肺隐球菌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要点。结果:患者男性,56岁... 目的:探讨肺隐球菌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提高对肺隐球菌病的认识,以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的诊断和治疗经过,分析总结治疗经验,结合文献复习肺隐球菌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要点。结果:患者男性,56岁,有糖尿病史,胸部影像学检查发现右肺内胸膜下多发性片状或团块状阴影,给予抗生素治疗无效,曾怀疑为肺癌行经皮肺活检提示肺隐球菌病,入我院进一步诊治。病理检查提示肉芽肿形成,可见隐球菌孢子,高碘酸希夫染色(PAS)和六胺银染色均阳性,确诊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给予氟康唑400 mg/d,静脉滴注,6 w后病灶明显吸收,改为氟康唑口服出院。结论:肺隐球菌病缺乏特异性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容易误诊、误治。临床医生需要提高对肺隐球菌病的认识,尽可能行病理检查结合特殊染色明确诊断。标本来源以创伤小的经皮肺穿刺为首选,治疗前需全面评估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真菌病 隐球菌病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缔组织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5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李杰 刘双 +1 位作者 杨京华 许尚栋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79-182,共4页
目的:了解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s,CTD)相关的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预后,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重视。方法:从715例CTD患者中筛选出伴有PAH的患者59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 目的:了解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s,CTD)相关的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预后,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重视。方法:从715例CTD患者中筛选出伴有PAH的患者59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合并的PAH的总发生率约为8.3%。59例患者中女性47例,男性12例;年龄23~95岁,平均(57±19)岁;病程1个月~30年。其中白塞病合并PAH发生率最高,为19.2%,系统性红斑狼为13.7%、干燥综合征为13.5%、类风湿关节炎为7.4%、大动脉炎为3.5%(P<0.01)。发病年龄与肺动脉压力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490,P<0.01),PAH组与非PAH组比较肺间质病变比例、抗核抗体(ANA)阳性率、类风湿因子(RF)阳性率共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D中PAH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本组研究提示,其中白塞病和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生率最高;发病年龄越早,PAH越严重;肺间质纤维化、炎性指标的升高、ANA及RF阳性提示CTD患者有更易发生PAH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病 肺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8例恶性肿瘤并发肺血栓栓塞症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丰容 刘双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68-70,共3页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患者发生肺血栓栓塞症(PTE)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以增强医生诊断意识。方法:对200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北京安贞医院住院的48例恶性肿瘤合并PTE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呼吸系统肿瘤患者16例(33.33%)...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患者发生肺血栓栓塞症(PTE)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以增强医生诊断意识。方法:对200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北京安贞医院住院的48例恶性肿瘤合并PTE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呼吸系统肿瘤患者16例(33.33%),消化系统肿瘤患者13例(27.08%),泌尿生殖系统肿瘤患者9例(18.75%),乳腺癌患者8例(16.67%),血液系统肿瘤患者1例(2.08%),甲状腺癌患者1例(2.08%)。男性常见肿瘤为肺癌,女性常见肿瘤为乳腺癌。患者中以手术、年龄≥60岁、静脉血栓栓塞病史、伴发肿瘤转移等为常见危险因素。18例(37.50%)为诊断恶性肿瘤前发现PTE,4例(8.33%)发生在围手术期,26例(54.17%)为确诊恶性肿瘤后发现PTE。PTE治疗后好转出院35例(72.92%),治疗无效1例(2.08%),死亡6例(12.50%)。结论:恶性肿瘤患者是发生血栓事件的高危人群,早期正确评价恶性肿瘤患者合并PTE风险,做好预防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血栓栓塞症 恶性肿瘤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动脉高压药物联合治疗的进展 被引量:19
15
作者 王生浩 刘双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92-94,共3页
肺循环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一组由异源性疾病和不同发病机制引起的以肺血管阻力持续增高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右心室后负荷增加,活动耐力下降,严重者最终发展为右心衰竭而死亡。PH是最严重的具有... 肺循环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一组由异源性疾病和不同发病机制引起的以肺血管阻力持续增高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右心室后负荷增加,活动耐力下降,严重者最终发展为右心衰竭而死亡。PH是最严重的具有潜在破坏力的慢性肺循环疾病。近20年来,PH的发病机制、分类诊断及治疗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药物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法林抗凝治疗剂量预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杰 刘双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496-498,共3页
1.建立华法林剂量预测模型的意义 华法林(Warfarin)是一种双香豆素衍生物,自20世纪40年代发明以来,由于其有效的抗凝作用和低廉的价格,至今仍是临床上使用最多的口服抗凝药物。尽管近年来,口服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和直接X... 1.建立华法林剂量预测模型的意义 华法林(Warfarin)是一种双香豆素衍生物,自20世纪40年代发明以来,由于其有效的抗凝作用和低廉的价格,至今仍是临床上使用最多的口服抗凝药物。尽管近年来,口服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和直接Xa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为更便利的口服抗凝治疗带来了新的方案,但目前仍在进行更大规模的Ⅲ期临床试验,尚未在临床上广泛推广^[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法林 预测剂量 遗传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高压的诊断和治疗策略 被引量:5
17
作者 高元明 刘双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749-751,共3页
肺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由不同病因导致的,以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阻力升高为特点的一组病理生理综合征,往往导致右心负荷增加、右心衰竭甚至死亡。肺高压包括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肺静脉... 肺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由不同病因导致的,以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阻力升高为特点的一组病理生理综合征,往往导致右心负荷增加、右心衰竭甚至死亡。肺高压包括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肺静脉高压和混合性肺高压3种,目前肺高压的诊断标准是在海平面、静息状态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高压 筛查 治疗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袭性肺真菌病诊治指南解析 被引量:28
18
作者 朱光发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37-140,共4页
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 fungal disease,IFD),曾经称为深部真菌感染或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是指穿透通常无菌状态的人体浅表组织,侵犯至人体深部组织器官的真菌感染,其发生取决于外界致病因素和人体免疫... 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 fungal disease,IFD),曾经称为深部真菌感染或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是指穿透通常无菌状态的人体浅表组织,侵犯至人体深部组织器官的真菌感染,其发生取决于外界致病因素和人体免疫力的相互作用^[1]。近年来,由于造血干细胞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真菌病 诊治 新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扩张患者痰培养检出菌及药敏结果分析 被引量:23
19
作者 王新霞 刘双 +1 位作者 杨京华 朱光发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448-451,共4页
目的:分析支气管扩张患者痰培养检出菌的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提供药物治疗依据。方法:对2007年7月至2011年7月,对北京安贞医院住院的212例支气管扩张患者,痰致病菌培养及药物敏感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12例患者病... 目的:分析支气管扩张患者痰培养检出菌的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提供药物治疗依据。方法:对2007年7月至2011年7月,对北京安贞医院住院的212例支气管扩张患者,痰致病菌培养及药物敏感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12例患者病原菌检出阳性95例(44.81%),共分离出细菌96株,铜绿假单胞菌29株(30.2%),肺炎克雷伯杆菌7株(7.29%),嗜麦芽假单胞菌4株(4.17%),大肠埃希氏菌3株(3.13%),产气肠杆菌2株(2.08%),阴沟肠杆菌2株(2.08%),弗氏柠檬酸杆菌2株(2.08%),荧光假单胞菌2株(2.08%),洋葱伯克霍尔德式菌1株(1.04%),醋酸钙-鲍曼氏不动杆菌10株(10.42%),醋酸钙不动杆菌2株(2.08%),鲍曼氏不动杆菌4株(4.17%),鲁氏不动杆菌1株(1.04%),金黄色葡萄球菌12株(12.50%),表皮葡萄球菌4株(4.17%),溶血葡萄球菌2株(2.08%),模拟葡萄球菌1株(4.17%),缓动链球菌1株(1.04%),铅黄肠球菌1株(1.04%),粪肠球菌2株(2.08%),白色假丝酵母4株(4.17%)。结论:支气管扩张患者病原菌占前3位的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醋酸钙-鲍曼氏不动杆菌。真菌感染应值得关注。提示支气管扩张患者应合理选用抗生素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 细菌培养 药物敏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8株血培养检出菌及药敏结果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商鸣宇 李京明 +2 位作者 万久贺 高元明 刘双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388-390,427,共4页
目的:观察血培养检出菌变迁的规律以及耐药性。方法:总结1998年至2007年间北京安贞医院血培养178株检出菌及药敏结果。结果:主要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为首;CNS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率达60%以上,目前尚未发现对万古霉... 目的:观察血培养检出菌变迁的规律以及耐药性。方法:总结1998年至2007年间北京安贞医院血培养178株检出菌及药敏结果。结果:主要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为首;CNS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率达60%以上,目前尚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菌株;在大肠埃希氏菌、阴沟肠杆菌及克雷伯杆菌中,目前尚未发现耐亚胺培南的菌株;但在非发酵菌中,有52.9%的菌株对亚胺培南耐药。结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是血培养常见菌株;万古霉素是有效的抗葡萄球菌药物;对于大肠埃希氏菌、阴沟肠杆菌及克雷伯杆菌,亚胺培南仍是最有效的抗生素;真菌感染应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培养 病原菌 耐药性 抗生素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