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在综合医院心身疾病门诊对抑郁筛查的可行性并分析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258例患者自行完成PHQ-9及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the world health que...目的 探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在综合医院心身疾病门诊对抑郁筛查的可行性并分析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258例患者自行完成PHQ-9及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the world health questionnaire quality of life brief questionnaire,WHOQOL-BREF)的评估并接受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17)评定.抽取其中97例患者进行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Ⅳ轴Ⅰ障碍临床定式检查(structured clinical interview for DSM-Ⅳaxis Ⅰ disorders,SCID),进行PHQ-9的效度研究.按PHQ-9是否≥5分分为有抑郁症状群组和无抑郁症状群组,分析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①PHQ-9的特异度为67%,灵敏度为98%,Kappa值为0.664.PHQ-9总分与HAMD总分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75 (P<0.01).②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对自己当前的健康状况满意程度、生存质量满意程度与抑郁的发生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健康状况、生活质量是影响抑郁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 PHQ-9可作为抑郁症状的筛查工具以提高抑郁识别率.年龄、健康状况、生存质量是影响抑郁发生的主要因素.展开更多
目的观察抑郁症患者的记忆性T细胞亚群变化,并探讨不同亚类记忆性T细胞与抑郁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就诊的66例抑郁症患者作为抑郁症组,同时选取年龄、性别匹配的59例健康人作为...目的观察抑郁症患者的记忆性T细胞亚群变化,并探讨不同亚类记忆性T细胞与抑郁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就诊的66例抑郁症患者作为抑郁症组,同时选取年龄、性别匹配的59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 17,HAMD-17)和9项患者健康问卷(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PHQ-9)评估患者的抑郁严重程度。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所有受试者的外周血记忆性T细胞亚群,包括中央记忆性T细胞(central memory T cell,Tcm)和效应记忆性T细胞(effector memory T cell,Tem),比较抑郁症组和对照组之间记忆性T细胞亚群的差异,并分析患者记忆性T细胞亚群的比例与抑郁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抑郁症组T细胞、CD4^(+)T细胞和CD8^(+)T细胞比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忆性T细胞亚群分析显示,抑郁症组CD4^(+)Tcm和CD8^(+)Tcm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9.6±16.0)%比(28.8±18.7)%,13.2(4.8,26.8)%比23.8(9.7,38.8)%],CD4^(+)Tem和CD8^(+)Tem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7.3(19.3,49.2)%比9.7(2.8,30.9)%,28.6(17.1,41.6)%比12.5(2.2,2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女性T细胞亚群比例与男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抑郁症组女性CD8^(+)T细胞比例显著低于男性[(33.6±10.6)%比(41.4±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记忆性T细胞亚群细胞比例与抑郁严重程度评分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外周血中Tcm和Tem比例发生相反的变化,提示不同亚型记忆性T细胞在抑郁症中的作用存在差异。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中国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状况,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干预及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维普、Cochrane Library及PubMed,收集公开发表的关于我国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病例对照研究,由两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目的探讨中国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状况,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干预及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维普、Cochrane Library及PubMed,收集公开发表的关于我国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病例对照研究,由两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方法学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病例对照研究9篇,NOS文献质量评价7~9分,均为高质量文献。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荟萃分析:6~11岁男童体诉因子得分留守组高于非留守组(MD=0.99,95%CI:0.20~1.77,P=0.01);6~11岁女童分裂强迫因子得分留守组高于非留守组(MD=1.52,95%CI:1.44~1.60,P<0.01)。儿童长处与困难问卷(SDQ)荟萃分析:留守组的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注意不能、同伴交往及困难总分得分均高于非留守组(P均<0.01),而亲社会行为得分低于非留守组(P<0.01)。Rutter儿童行为问卷(Rutter)荟萃分析:留守组行为问题的发生率高于非留守组(OR=3.94,95%CI:2.30~8.43,P<0.01)。结论留守可增加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留守可能是通过影响儿童的情绪、行为方式及人格特征,从而导致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且留守对低龄儿童的影响可能更大。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抑郁症康复技能训练对促进患者抑郁症状缓解和社会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和北京市海淀区精神卫生防治院收治的80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入选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干...目的探讨抑郁症康复技能训练对促进患者抑郁症状缓解和社会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和北京市海淀区精神卫生防治院收治的80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入选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应用抑郁症康复技能和健康教育干预4周,随访12个月,每3个月评定1次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17,HAMD17)和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personal and social performance scale,PSP)。结果随访结束时,共有14例患者脱落,干预组和对照组各脱落7例,脱落率为17.5%,脱落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组患者各随访时点HAMD17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SP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抑郁症康复技能训练程式能促进患者抑郁症状的缓解和社会功能的康复,有利于其早日回归社会。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 探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在综合医院心身疾病门诊对抑郁筛查的可行性并分析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258例患者自行完成PHQ-9及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the world health questionnaire quality of life brief questionnaire,WHOQOL-BREF)的评估并接受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17)评定.抽取其中97例患者进行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Ⅳ轴Ⅰ障碍临床定式检查(structured clinical interview for DSM-Ⅳaxis Ⅰ disorders,SCID),进行PHQ-9的效度研究.按PHQ-9是否≥5分分为有抑郁症状群组和无抑郁症状群组,分析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①PHQ-9的特异度为67%,灵敏度为98%,Kappa值为0.664.PHQ-9总分与HAMD总分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75 (P<0.01).②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对自己当前的健康状况满意程度、生存质量满意程度与抑郁的发生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健康状况、生活质量是影响抑郁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 PHQ-9可作为抑郁症状的筛查工具以提高抑郁识别率.年龄、健康状况、生存质量是影响抑郁发生的主要因素.
文摘目的比较分析中国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人格特征,为对留守儿童进行针对性的人格教育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 Fang Data)、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PubMed,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7年3月10日,查找已发表的关于留守儿童人格特征的文献。由两位研究者按纳入及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采用美国卫生保健质量和研究机构(AHRQ)推荐的横断面研究评价标准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14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留守组的内外向(E)评分低于非留守组(SMD=-0.15,95%CI:-0.28^-0.02,Z=2.31,P=0.02),神经质(N)评分高于非留守组(SMD=0.24,95%CI:0.10~0.39,Z=3.37,P=0.0007);而精神质(P)和掩饰性(L)评分,留守组与非留守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SMD=0.01,95%CI:-0.26~0.27,Z=0.04,P=0.97;L:SMD=-0.06,95%CI:-0.20~0.09,Z=0.75,P=0.45)。男生留守组的N维度评分高于男生非留守组(SMD=0.21,95%CI:0.07~0.35,Z=2.93,P=0.003),而男生的其他三个维度以及女生的四个维度评分,留守组和非留守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更内向,情绪更加不稳定;留守男童较非留守男童情绪更不稳定,而女童人格特征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文摘目的观察抑郁症患者的记忆性T细胞亚群变化,并探讨不同亚类记忆性T细胞与抑郁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就诊的66例抑郁症患者作为抑郁症组,同时选取年龄、性别匹配的59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 17,HAMD-17)和9项患者健康问卷(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PHQ-9)评估患者的抑郁严重程度。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所有受试者的外周血记忆性T细胞亚群,包括中央记忆性T细胞(central memory T cell,Tcm)和效应记忆性T细胞(effector memory T cell,Tem),比较抑郁症组和对照组之间记忆性T细胞亚群的差异,并分析患者记忆性T细胞亚群的比例与抑郁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抑郁症组T细胞、CD4^(+)T细胞和CD8^(+)T细胞比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忆性T细胞亚群分析显示,抑郁症组CD4^(+)Tcm和CD8^(+)Tcm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9.6±16.0)%比(28.8±18.7)%,13.2(4.8,26.8)%比23.8(9.7,38.8)%],CD4^(+)Tem和CD8^(+)Tem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7.3(19.3,49.2)%比9.7(2.8,30.9)%,28.6(17.1,41.6)%比12.5(2.2,2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女性T细胞亚群比例与男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抑郁症组女性CD8^(+)T细胞比例显著低于男性[(33.6±10.6)%比(41.4±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记忆性T细胞亚群细胞比例与抑郁严重程度评分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外周血中Tcm和Tem比例发生相反的变化,提示不同亚型记忆性T细胞在抑郁症中的作用存在差异。
文摘目的探讨中国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状况,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干预及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维普、Cochrane Library及PubMed,收集公开发表的关于我国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病例对照研究,由两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方法学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病例对照研究9篇,NOS文献质量评价7~9分,均为高质量文献。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荟萃分析:6~11岁男童体诉因子得分留守组高于非留守组(MD=0.99,95%CI:0.20~1.77,P=0.01);6~11岁女童分裂强迫因子得分留守组高于非留守组(MD=1.52,95%CI:1.44~1.60,P<0.01)。儿童长处与困难问卷(SDQ)荟萃分析:留守组的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注意不能、同伴交往及困难总分得分均高于非留守组(P均<0.01),而亲社会行为得分低于非留守组(P<0.01)。Rutter儿童行为问卷(Rutter)荟萃分析:留守组行为问题的发生率高于非留守组(OR=3.94,95%CI:2.30~8.43,P<0.01)。结论留守可增加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留守可能是通过影响儿童的情绪、行为方式及人格特征,从而导致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且留守对低龄儿童的影响可能更大。
文摘目的探讨抑郁症康复技能训练对促进患者抑郁症状缓解和社会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和北京市海淀区精神卫生防治院收治的80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入选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应用抑郁症康复技能和健康教育干预4周,随访12个月,每3个月评定1次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17,HAMD17)和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personal and social performance scale,PSP)。结果随访结束时,共有14例患者脱落,干预组和对照组各脱落7例,脱落率为17.5%,脱落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组患者各随访时点HAMD17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SP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抑郁症康复技能训练程式能促进患者抑郁症状的缓解和社会功能的康复,有利于其早日回归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