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局灶性脑缺血神经细胞DNA损伤与修复机制探讨 被引量:7
1
作者 张在强 龙洁 李小玲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83-385,共3页
目的 :观察脑缺血后半胱氨酸蛋白酶 3 (caspase - 3 )和脱嘌呤 /脱嘧啶核酸内切酶 (APE/Ref- 1)的表达 ,探讨脑缺血损伤与修复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脑缺血模型 ,应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caspase - 3和APE/Ref- 1的表达 ,应用... 目的 :观察脑缺血后半胱氨酸蛋白酶 3 (caspase - 3 )和脱嘌呤 /脱嘧啶核酸内切酶 (APE/Ref- 1)的表达 ,探讨脑缺血损伤与修复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脑缺血模型 ,应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caspase - 3和APE/Ref- 1的表达 ,应用TUNEL染色观察神经细胞DNA损伤 ,采用免疫双标染色观察APE/Ref- 1与DNA损伤的关系。结果 :Caspase - 3的活性单位P2 0 蛋白主要在半暗带表达 ,表达高峰时间早于DNA损伤最高峰的时间。随着缺血时间延长 ,缺血周边区APE/Ref- 1免疫阳性细胞数量逐渐减少。结论 :脑缺血后半胱氨酸蛋白酶级联反应启动 ,促使DNA破坏 ,同时 ,DNA损伤的修复分子表达水平下降 ,DNA修复失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脑缺血 神经细胞DNA损伤 大鼠 免疫组化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急性自主神经和感觉神经节病临床与病理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在强 翦凡 +1 位作者 潘华 牛松涛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331-333,337,共4页
目的探讨亚急性自主神经和感觉神经节病的病因、病理及临床特点。方法收集并分析7例亚急性自主神经和感觉神经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神经电生理学、神经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结果。结果 7例患者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四肢深感觉障碍、感觉性共... 目的探讨亚急性自主神经和感觉神经节病的病因、病理及临床特点。方法收集并分析7例亚急性自主神经和感觉神经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神经电生理学、神经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结果。结果 7例患者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四肢深感觉障碍、感觉性共济失调、手袜套样浅感觉减退或痛觉过敏、假性手足徐动征、神经痛。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包括Adie瞳孔、无汗、体位性低血压、假性肠梗阻。颈部MRI检查显示脊髓后索长T2信号。体感诱发电位检查显示外周传导异常,脊髓至皮质传导障碍。神经传导检查显示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降低或消失。神经活检结果显示有髓和无髓神经均严重丢失,轴索变性。结论亚急性自主神经和感觉神经节病为累及后根神经节、交感神经节的免疫介导性疾病,具有独特的临床表现,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觉神经节病 电生理学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教学实践中建设网络精品课程的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贾桂军 张俊廷 《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10期5-7,共3页
神经外科学涉及的知识较广泛、抽象,是临床教学的难点。充分发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的学科优势,各专业组合作建设一套高水平、专业性很强的神经外科专业网络精品课程,将为神经外科研究生、进修医生、住院医生的教学... 神经外科学涉及的知识较广泛、抽象,是临床教学的难点。充分发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的学科优势,各专业组合作建设一套高水平、专业性很强的神经外科专业网络精品课程,将为神经外科研究生、进修医生、住院医生的教学搭建比较实用的平台。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探讨建设网络精品课程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意义、方法及要点,旨在为今后的临床教学工作提供有益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网络课程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围神经病的临床诊断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在强 《继续医学教育》 2006年第6期72-79,共8页
关键词 周围神经病 临床诊断 脱髓鞘性神经病 轴索变性 系统性疾病 病理学类型 背根神经节 电生理检查 节段性 病理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状硬皮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 被引量:2
5
作者 郭红 张在强 《中国卒中杂志》 2010年第5期379-383,共5页
目的描述线状硬皮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病例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学表现,探讨血管病变的病理生理意义。方法对2例伴有脑损害的线状硬皮病患者进行临床、神经影像学和脑活检病理学评价。结果 1例30岁女性患者出现眼动神经麻痹、性发作和... 目的描述线状硬皮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病例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学表现,探讨血管病变的病理生理意义。方法对2例伴有脑损害的线状硬皮病患者进行临床、神经影像学和脑活检病理学评价。结果 1例30岁女性患者出现眼动神经麻痹、性发作和偏瘫,神经影像学发现皮肤病变同侧的颅骨萎缩、脑萎缩、白质病变。1例27岁女性患者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头痛,影像学发现右侧颞枕部和基底节囊状病变、白质脱髓鞘。二者均存在右额部"类军刀伤"线状硬皮病。脑活检病理学发现:血管壁增厚,纤维素样变性,淋巴细胞浸润,灶状缺血性梗死,白质脱髓鞘。结论线状硬皮病出现皮肤病变同侧神经系统损害,其机制可能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导致血液动力学异常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皮病 系统性 血管炎 中枢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发性单纯甲基丙二酸血症2例 被引量:7
6
作者 王雅洁 韩仰同 +3 位作者 赵进 高宝勤 杨伟力 梁承玮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4-125,共2页
关键词 甲基丙二酸血症 维生素B12 L-肉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癫持续状态的现状与建议 被引量:9
7
作者 梁承玮 杨伟力 邓欣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968-972,共5页
对近年癫持续状态在定义、分类、病理生理机制、治疗等方面的新进展概要地进行介绍,重点阐明婴幼儿癫持续状态,包括以往忽视的或不认识的非惊厥性癫持续状态和自主神经持续状态的特点,强调抗惊厥药及其应用途径的选择,介绍国外最... 对近年癫持续状态在定义、分类、病理生理机制、治疗等方面的新进展概要地进行介绍,重点阐明婴幼儿癫持续状态,包括以往忽视的或不认识的非惊厥性癫持续状态和自主神经持续状态的特点,强调抗惊厥药及其应用途径的选择,介绍国外最新治疗方案,并对今后临床和基层处理癫持续状态提出了3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痈持续状态 诊断 婴幼儿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髓内室管膜瘤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忠 王贵怀 +2 位作者 万伟庆 刘相名 杨俊 《癌症进展》 2010年第1期84-87,共4页
目的研究脊髓髓内室管膜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技术。方法本文回顾分析了手术治疗318例脊髓髓内室管膜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全切除肿瘤311例,近全切除7例。随访129例,其中痊愈65例,症状明显减轻46例,症状无变化9例,症状加重7例,术后复发2例。... 目的研究脊髓髓内室管膜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技术。方法本文回顾分析了手术治疗318例脊髓髓内室管膜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全切除肿瘤311例,近全切除7例。随访129例,其中痊愈65例,症状明显减轻46例,症状无变化9例,症状加重7例,术后复发2例。无手术死亡。结论应用显微技术可以全切大多数髓内室管膜瘤。椎板成形术可提高术后脊柱稳定性,全切或近全切患者术后不需放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管膜瘤 髓内肿瘤 手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性线粒体病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3
9
作者 梁承玮 王桂芬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34-640,共7页
深入了解遗传性线粒体病的遗传特点、最新基因分类、小儿常见类型的病因、临床特点和新进展,尤其是临床诊断要点和各种实验室检查的意义及为改善症状和阻遏疾病发展的各种措施,对遗传性线粒体病的诊治十分重要。
关键词 线粒体疾病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泵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开颅术后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薛凤文 孟莉 《中国医药导刊》 2013年第8期1395-1396,共2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开颅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开颅术并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常规注射胰岛素治疗组)30例和观察组(胰岛素泵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组)30例...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开颅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开颅术并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常规注射胰岛素治疗组)30例和观察组(胰岛素泵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组)30例。结果:观察组患者FPG、PPG、空腹和餐后2h胰岛素(FIns、2hIns)、C肽(FCP、2hCP)水平、HbAIC、胰岛素用量、达标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同时夜间低血糖、中餐前低血糖发生率及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胰岛素泵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开颅术后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低血糖和死亡率均较低,效果明显,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泵 门冬胰岛素 2型糖尿病 开颅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癫痫诊断治疗现状 被引量:12
11
作者 梁承玮 俞雅珍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07年第4期311-314,共4页
本文重点指出了我国小儿神经学界十年来与国际同步在癫痫定义、诊断标准、步骤及实验室新方法应用的进展,并从个体特点、精神行为及新旧抗痫药特点三方面论述了治疗选药用药个体化原则的必要性。最后简单介绍了国外非药物治疗的应用新况。
关键词 小儿癫痫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偏头痛诊断治疗的新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梁承玮 《中国处方药》 2006年第10期46-51,共6页
关键词 小儿偏头痛 诊断治疗 神经系统疾病 非偏头痛性 常见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长期发热为表现的颅底血管球瘤1例
13
作者 王雅洁 高宝勤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1407-1407,1417,共2页
关键词 血管球瘤 颅底 发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抗癫痫药物临床应用新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梁承玮 《中国处方药》 2006年第7期47-50,共4页
关键词 抗癫痫药物 临床应用 小儿 药物代谢动力学 发育时期 临床实践 成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修饰低密度脂蛋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于凯 王拥军 +3 位作者 温玫 卫华 周茗 杨静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17期1413-1414,1417,共3页
目的观察各类型化学修饰低密度脂蛋白(LDL)与颈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方法使用复式超声确诊颈AS病人78例,其中伴有糖尿病者30例,不伴糖尿病者48例。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测定采用化学法。糖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Gly-LDL)测定... 目的观察各类型化学修饰低密度脂蛋白(LDL)与颈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方法使用复式超声确诊颈AS病人78例,其中伴有糖尿病者30例,不伴糖尿病者48例。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测定采用化学法。糖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Gly-LDL)测定采用微柱亲和层析法。糖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Gly-ox-LDL)测定采用微柱亲和层析加荧光分光光度法。结果血浆Ox-LDL、Gly-LDL和Gly-ox-LDL含量在伴有糖尿病组分别为(1.49±0.48)nmol/ml、(8.66±2.42)%和(0.118±0.083)nmol/ml;在不伴糖尿病组分别为(1.43±0.45)nmol/ml、(6.38±3.03)%和(0.088±0.034)nmol/ml。两病例亚组各修饰型LDL含量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伴有糖尿病组Gly-LDL和Gly-ox-LDL含量与不伴糖尿病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化学修饰LDL在颈AS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其中Ox-LDL起的作用最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类 LDL 颈动脉 颈动脉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任丘老年居民血脂异常及其危险因素筛查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赵永娜 于凯 +4 位作者 冀瑞俊 王拥军 颜应琳 李芳 高素颖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570-574,共5页
目的调查分析任丘市城乡老年居民血脂异常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以任丘市60~70岁的常住居民为筛查对象,共纳入5010例,男性2163例,女性2847例,对入选者进行面对面健康问卷调查、人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测。采用... 目的调查分析任丘市城乡老年居民血脂异常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以任丘市60~70岁的常住居民为筛查对象,共纳入5010例,男性2163例,女性2847例,对入选者进行面对面健康问卷调查、人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脂异常危险因素。结果 5010例入选者中,总血脂异常、高TC、高TG、低HDL-C和高LDL-C的患病率分别为53.3%、31.1%、35.4%、7.4%和19.0%。女性血脂异常(62.9%vs 40.6%)、高TC(39.5%vs 20.0%)、高TG(43.1%vs 25.2%)、高LDL-C(24.1%vs 12.2%)的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超重、腹型肥胖、吸烟、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收缩压及尿酸为总血脂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任丘地区60~70岁老年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高,需积极开展宣教和定期筛查等,以有效控制血脂异常,有效防控心脑血管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异常 肥胖症 吸烟 血糖 高血压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任丘老年居民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杨红娜 颜应琳 +6 位作者 冀瑞俊 于凯 王拥军 李芳 高素颖 张广波 何艳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29-1134,共6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的危险因素并为脑卒中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经随机整群抽样法,以任丘市年龄60~70岁的常住居民为筛查对象,进行面对面健康问卷调查、人体测量、实验室检测、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共筛查5 010例,选择颈动脉超...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的危险因素并为脑卒中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经随机整群抽样法,以任丘市年龄60~70岁的常住居民为筛查对象,进行面对面健康问卷调查、人体测量、实验室检测、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共筛查5 010例,选择颈动脉超声检查提示斑块和狭窄者共2 456例为研究对象,动态观察其颈动脉狭窄及狭窄加重的情况,并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的危险因素。结果 2012年颈动脉超声提示斑块和狭窄者2 456例,2013年颈动脉提示有狭窄及狭窄加重者223例,其中男性123例(5.0%),女性100例(4.1%);其相关危险因素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史、脑血管病史、吸烟、被动吸烟、过量饮酒、肥胖、缺乏体力运动、房颤、冠心病史、外周血管病病史、牙周病史的构成比分别为50.0%、20.3%、23.9%、20.1%、40.1%、24.0%、10.6%、19.5%、15.6%、2.0%、16.1%、6.0%、8.3%。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吸烟、收缩压、LDLC、脑血管病史是颈动脉硬化病变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是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积极推进戒烟运动,有效控制血压和LDLC,尤其是有脑血管病史的人群,能有效控制和减少脑血管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缺血性脑血管病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8
作者 刘东亮 高素颖 +4 位作者 颜应琳 冀瑞俊 于凯 范东娜 王拥军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8期936-941,共6页
目的:评估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厚度及斑块的发生情况并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任丘市城乡100个村和20个社区。入选6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2251例,对所有入选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颈... 目的:评估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厚度及斑块的发生情况并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任丘市城乡100个村和20个社区。入选6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2251例,对所有入选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颈动脉正常229例(10.2%),颈动脉内膜中层(IMT)增厚644例(28.6%),颈动脉斑块形成1227例(54.5%),颈动脉狭窄151例(6.7%)。与颈动脉正常组比较,IMT增厚、斑块形成和颈动脉狭窄的男性比例升高,年龄更大,糖尿病、脂代谢紊乱、吸烟、被动吸烟、过量饮酒、缺乏体力活动、抗血小板药物使用的比例逐渐升高,SBP、FPG、TC、LDL-C、HDL-C、尿酸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男性、年龄、糖尿病、脂代谢紊乱、吸烟、被动吸烟、过量饮酒、缺乏体力活动、抗血小板药物使用、SBP、DBP、FPG、TC、LDL-C、尿酸是IMT增厚+CAS的相关因素;男性、年龄、吸烟、被动吸烟、过量饮酒、缺乏体力活动、抗血小板药物使用、SBP、FPG、TC、LDL-C、尿酸是CAS的相关因素;男性、年龄、心房颤动、吸烟、被动吸烟、抗血小板药物使用、SBP、FPG、LDL-C、HDL-C、尿酸是颈动脉狭窄的相关因素。(P<0.05)。男性、年龄、吸烟、缺乏体力活动、抗血小板药物使用、SBP、FPG、LDL-C是CAS的相关因素(P<0.05);男性、年龄、抗血小板药物使用、SBP、LDL-C是颈动脉狭窄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血糖、血脂、血尿酸、减轻体质量、增加运动、戒烟、减少被动吸烟可降低CAS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患病率 相关因素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体质指数与代谢指标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13
19
作者 高素颖 颜应琳 +4 位作者 刘东亮 于凯 王拥军 李芳 张广波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08-1111,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体质指数(BMI)与代谢指标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随机整群抽样法以任丘市60~70岁的常住居民5 010例为调查者,进行面对面健康问卷调查、人体测量、实验室检测。结果 5 010例调查者中,平均BMI为24.90 kg/m^2(22.30~27.2... 目的探讨老年人体质指数(BMI)与代谢指标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随机整群抽样法以任丘市60~70岁的常住居民5 010例为调查者,进行面对面健康问卷调查、人体测量、实验室检测。结果 5 010例调查者中,平均BMI为24.90 kg/m^2(22.30~27.20 kg/m^2),女性BMI、超重及肥胖、代谢综合征的比例显著高于男性,随着年龄增长,BMI、超重及肥胖的比例逐渐下降(P<0.01);随着BMI的增加,腰围、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A)、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逐渐增高,而平均年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逐渐降低(P<0.01),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中的中心性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TG血症、低HDL-C血症患病率增加,高TC血症及高LDL-C血症、高UA血症的患病率及抗血小板药物使用率同样随着BMI的增高而增加,而吸烟的比例逐渐降低(P<0.01)。结论随着BMI的增加,老年人多种代谢指标异常明显增加,因此对老年超重及肥胖人群应充分关注,加强健康教育,控制体重等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以提高老年人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指数 超重 肥胖 代谢性指标 心脑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隙性脑梗死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被引量:5
20
作者 白纯 于凯 +4 位作者 颜应琳 王拥军 高素颖 杨红娜 任瑞锋 《中国医药》 2010年第5期403-405,共3页
目的研究中国人标准诊断的代谢综合征及其各组与腔隙性脑梗死(LACI)的关系。方法373例门诊及住院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为LACI组,其中男性亚组203例,女性亚组170例;278例门诊体检者为对照组,其中男性亚组140例,女性亚组138例。观察代... 目的研究中国人标准诊断的代谢综合征及其各组与腔隙性脑梗死(LACI)的关系。方法373例门诊及住院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为LACI组,其中男性亚组203例,女性亚组170例;278例门诊体检者为对照组,其中男性亚组140例,女性亚组138例。观察代谢综合征在LACI组中男、女性亚组和对照男、女性亚组的患病率、代谢综合征各组分水平以及代谢综合征对LACI的危险度。结果LACI组男性亚组和对照组男性亚组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分别为38.9%和15.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ACI组女性亚组和对照组女性亚组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分别为45.9%和21.7%,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男性空腹血浆葡萄糖外,LACI组男、女性亚组代谢综合征各组分水平与对照组同性别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代谢综合征使男性和女性LACI的发病分别增加3.25和2.65倍(P〈0.01)。结论代谢综合征与LACI关系密切,代谢综合征是LACI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脑梗死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