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借力移动办公,提高医院办公室工作效率 被引量:12
1
作者 杨柳 刘艳亭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25期147-151,共5页
随着手机普及率不断提升,移动医疗、手机办公的时代正在向我们逐渐走来。移动医疗的目标需要医院提高管理技术、服务和管理水平,促进医院行政管理信息化,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一个重要课题。当前医院行政办公的信息化程度低,传统信息建设投... 随着手机普及率不断提升,移动医疗、手机办公的时代正在向我们逐渐走来。移动医疗的目标需要医院提高管理技术、服务和管理水平,促进医院行政管理信息化,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一个重要课题。当前医院行政办公的信息化程度低,传统信息建设投入大、成本高,使用困难。本文以行政管理为切入点,结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使用"钉钉"软件试点移动办公的经验,探索如何利用移动互联技术,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建设 行政程序 移动办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院办公室信访工作的难点与对策 被引量:4
2
作者 刘艳亭 杨柳 +1 位作者 张棉欢 伍冀湘 《中国医药》 2016年第11期1724-1727,共4页
通过结合实际情况、深入分析我院院办公室信访工作的特点,结合相关政策法规,查找在解决信访及纠纷事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进而提出通过建立健全信访培训机制、驻院律师制度、信访接待制度及非正常信访终结制度等手段,为解决院... 通过结合实际情况、深入分析我院院办公室信访工作的特点,结合相关政策法规,查找在解决信访及纠纷事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进而提出通过建立健全信访培训机制、驻院律师制度、信访接待制度及非正常信访终结制度等手段,为解决院办公室在开展信访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访 院办公室 信访条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公派出国留学对三甲医院临床医师综合能力培养的实践效果研究
3
作者 赵之玥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7期46-49,共4页
目的 研究长期公派出国留学对医院人才培养的实践效果,为完善医院出国留学培养政策及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长期公派留学的36名临床医师为出国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无出... 目的 研究长期公派出国留学对医院人才培养的实践效果,为完善医院出国留学培养政策及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长期公派留学的36名临床医师为出国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无出国留学经历的36名临床医师为对照组。以出国人员出国年度作为基准,比较两组回国后4年内科学研究、临床能力、教学成果方面的差异。结果 两组发表SCI论文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表SCI论文的影响因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表SCI论文的JCR分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国组主持局级课题基金,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持省部级、国家级课题基金,获得专利情况,导师资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公派出国留学是提高临床医师科研及临床能力的有效途径。将发表文章质量、获批局级课题基金和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情况作为长期公派出国留学回国人员的短期评价指标较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国留学 临床医师 综合能力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医院合同全过程数字化管理平台的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杨柳 《中国数字医学》 2022年第11期79-82,120,共5页
通过分析医院合同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探讨采取建设合同管理系统、打通多系统数据、推行电子发票等措施形成医院合同管理全过程数字化平台的可行性,对改变传统合同起草、审签、执行、归档的方式,实现医院合同数字化管理,建立医院现代化... 通过分析医院合同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探讨采取建设合同管理系统、打通多系统数据、推行电子发票等措施形成医院合同管理全过程数字化平台的可行性,对改变传统合同起草、审签、执行、归档的方式,实现医院合同数字化管理,建立医院现代化合同管理体系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合同管理系统 现代医院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立医院职能部门考评工作探索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天一 王秋樵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20年第10期959-962,共4页
目的建立一套科学全面的公立医院职能部门考评体系。方法对国内公立医院职能部门考评工作现存问题和现有考评工具进行梳理分析。结果形成一套多维度、主客观评价相结合的考评体系,并成功应用于医院职能部门年终考核与评优评先工作。结... 目的建立一套科学全面的公立医院职能部门考评体系。方法对国内公立医院职能部门考评工作现存问题和现有考评工具进行梳理分析。结果形成一套多维度、主客观评价相结合的考评体系,并成功应用于医院职能部门年终考核与评优评先工作。结论科学全面的考评工作可以有效提升医院职能部门加强业务管理、探索服务创新、主动贴近临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步提高医院管理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职能部门 绩效考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医学对我国青年医学生医德医风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6
6
作者 段金宁 韩霜雪 +1 位作者 曹玺盛 魏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13期131-134,共4页
叙事医学概念的提出,至今已有近15年的时间,在美欧亚等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认可。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青年医学生医德医风教育的现状及问题,并对叙事医学的理念和应用领域进行了简要说明,同时,详细介绍了基于叙事医学的... 叙事医学概念的提出,至今已有近15年的时间,在美欧亚等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认可。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青年医学生医德医风教育的现状及问题,并对叙事医学的理念和应用领域进行了简要说明,同时,详细介绍了基于叙事医学的青年医学生医德医风的教育策略,并建议将医德医风教育评价贯彻于临床授课和临床实习始终,建立、施行医德医风奖惩方案。希望本文能够为国内领域医德医风叙事教育的运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医学 医学生 医德医风 青年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D供应链管理模式在医用耗材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36
7
作者 王秋樵 张天一 +3 位作者 魏红 杨晓宇 倪如暘 王宁利 《中国医学装备》 2022年第4期149-153,共5页
目的:基于供应-加工-配送(SPD)供应链管理模式,提升医院医用耗材供应链管理水平。方法:采用SPD模式及合作方向与引入第三方供应链信息管理平台、射频识别(RFID)技术及智能货柜系统等配套技术对医院医用耗材进行精细化管理,分析医院引入... 目的:基于供应-加工-配送(SPD)供应链管理模式,提升医院医用耗材供应链管理水平。方法:采用SPD模式及合作方向与引入第三方供应链信息管理平台、射频识别(RFID)技术及智能货柜系统等配套技术对医院医用耗材进行精细化管理,分析医院引入SPD模式后医用耗材供应链管理方面取得的成效。结果:SPD模式可促进医院规范供应商管理,提升供应商资质审核与耗材进院审批效率以及耗材院内流通管理水平,降低耗材库存资金占用与管理成本,提升耗材大数据分析能力。医院引入SPD模式后再未发生证照资质过期情况,耗材收支匹配率基本达到100%,减少耗材库存资金占用近2000万元/年,实现了医用耗材“零库存”管理,耗材管理时间从2 h/d减少为20 min/d,医院耗占比下降近5%。结论:SPD模式可有效促进医院医用耗材管理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提高医院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水平,医院可结合自身需要,合理选择合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耗材 供应-加工-配送(SPD)模式 现代供应链管理 射频识别(RFID) 智能货柜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焦虑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2
8
作者 王东博 华明蕊 +2 位作者 潘悦达 白咏梅 韩德民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21-923,928,共4页
目的探讨三甲医院护士焦虑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对北京市某三甲医院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应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对246名护士进行调查,利用统计方法对其焦虑影响因素进... 目的探讨三甲医院护士焦虑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对北京市某三甲医院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应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对246名护士进行调查,利用统计方法对其焦虑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三甲医院护士焦虑得分(44.0±8.9)分,25.6%护士有不同程度焦虑,每周工作时间长、饮食不规律、睡眠质量差、压力大对护士焦虑产生具有加剧作用;与获得社会支持比较,在身体、心理、经济社会、业务指导培训等方面没有或不能及时获得社会支持的情况下,三甲医院护士焦虑得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及时有效的社会支持有助于降低护士焦虑,建议相关部门及管理者采取有效的社会支持措施,预防和控制护士焦虑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焦虑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四级手术量及其占比作为出国培训效果评价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赵之玥 李卫红 《中国病案》 2018年第8期92-95,共4页
目的通过对北京市某三甲医院中长期出国开展临床技术培训人员出国前后手术量和三四级手术量占比变化的分析,为评价出国培训人员临床水平提供客观指标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某院4个外科系临床科室,每科随机选出3名有出国开展中长期临床技术... 目的通过对北京市某三甲医院中长期出国开展临床技术培训人员出国前后手术量和三四级手术量占比变化的分析,为评价出国培训人员临床水平提供客观指标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某院4个外科系临床科室,每科随机选出3名有出国开展中长期临床技术培训经历的医师,及其相应科室同年资医师各7名,共计40名临床医师。调取在2012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期间40名医师管理手术患者的7374份出院病案首页。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比分析出国培训人员出国前后1年内三四级手术量的变化以及手术量占科室同年资医师手术总量百分比。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2名出国培训医师的1级和2级手术数量在出国培训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级和4级的手术数量显著上升(P<0.05)。在出国前后手术量占比的统计中,12名代表性医师在经历出国培训后,3级和4级的手术量占比有明显上升(P<0.05)。结论出国人员在国外经过先进的专业技能培训,回国后能够开展本专业高难度手术,从而提高学科人才培养和技术发展。可以将临床医师三四级手术量及其占比变化情况作为其出国学习效果的评价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国培训 评价指标 手术分级 病案首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