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仲景六经理论体系探微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证治
1
作者 顾文 孟凤仙 +1 位作者 张秦 刘宝利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368-1371,共4页
本文整理《伤寒杂病论》中符合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表现的条文,从张仲景六经理论体系分析探讨RA的证治特点,总结出RA符合本于少阴因虚致寒,发于太阳太少并病,邪困太阴湿家为痹,阳损及阴寒热错杂,痹属热者病在阳明的... 本文整理《伤寒杂病论》中符合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表现的条文,从张仲景六经理论体系分析探讨RA的证治特点,总结出RA符合本于少阴因虚致寒,发于太阳太少并病,邪困太阴湿家为痹,阳损及阴寒热错杂,痹属热者病在阳明的病机特点。RA用药多以附子或乌头温扶少阴,配合麻黄、桂枝散解太阳,白术健运太阴,化热者兼清阳明。张仲景时代认为痹证本于风寒湿邪,治疗RA的方药以温阳散寒为基础,但也开创了热痹诊治的先河。同时,本文根据少阴为本、分经论治的证治思想,进行临证发挥,探讨可行的用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杂病论 六经辨证 痹证 类风湿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乃玉应用经方治疗风湿病发热证医案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陈爱萍 张秦 《北京中医药》 2016年第4期398-400,共3页
1桂枝汤 患者,男,35岁,2008年11月7日初诊。患者下腰背强痛10余年,加重伴发热15天。刻下症:下腰背强痛,夜间甚,转侧不利。时伴低热,体温最高37.9℃;恶风寒,乏力。红细胞沉降率(ESR)40 mm/H;C反应蛋白32 mg/L;骶髂关节CT:双侧骶髂... 1桂枝汤 患者,男,35岁,2008年11月7日初诊。患者下腰背强痛10余年,加重伴发热15天。刻下症:下腰背强痛,夜间甚,转侧不利。时伴低热,体温最高37.9℃;恶风寒,乏力。红细胞沉降率(ESR)40 mm/H;C反应蛋白32 mg/L;骶髂关节CT:双侧骶髂关节虫蚀样改变。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缓。西医诊断:强直性脊柱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乃玉 风湿病 发热证 医案 老中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中医风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思考
3
作者 陈爱萍 《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6期55-57,共3页
风湿病是一组以骨骼、关节、肌肉为主要表现,可以累及多个系统,引起多脏器受累的复杂性疾病,可以出现多学科临床表现。通过近4年来对北京中医医院风湿科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的培养经历,论述中医风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必要性、可行性... 风湿病是一组以骨骼、关节、肌肉为主要表现,可以累及多个系统,引起多脏器受累的复杂性疾病,可以出现多学科临床表现。通过近4年来对北京中医医院风湿科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的培养经历,论述中医风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必要性、可行性,并提出几点思考,旨在为今后中医风湿科规培医师管理工作的进一步规范化奠定工作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风湿科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临床检验指标对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型的鉴别诊断价值
4
作者 马红叶 郭宏林 +2 位作者 马丛 黄晓霞 桂红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8期1400-1406,共7页
目的探讨常规临床检验指标对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型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风湿病科住院诊治的182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型,分为痰瘀痹阻证30例、湿热痹阻... 目的探讨常规临床检验指标对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型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风湿病科住院诊治的182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型,分为痰瘀痹阻证30例、湿热痹阻证80例、寒热错杂证19例、肝肾亏虚证53例。分别比较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总胆固醇(CHO)、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各检验指标对中医证型的诊断价值。结果CRP水平在4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两两比较,显示湿热痹阻证组CRP水平高于痰瘀痹阻证组,肝肾亏虚证组CRP水平低于湿热痹阻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CHO、CRP、PLT单独检测对RA不同中医证型均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对于痰瘀痹阻证与肝肾亏虚证的鉴别诊断,CHO指标的灵敏度为73.33%,对于湿热痹阻证与寒热错杂证的鉴别诊断,Hb指标的特异性为78.95%,对于痰瘀痹阻证与寒热错杂证的鉴别诊断,Hb指标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03。对于痰瘀痹阻证与湿热痹阻证的鉴别诊断,CRP和LDL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93.33%,对于湿热痹阻证与寒热错杂证的鉴别诊断,CHO和Hb联合检测的特异性为94.74%,对于痰瘀痹阻证与寒热错杂证的鉴别诊断,CHO和Hb联合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47。结论Hb、CHO、CRP、PLT可为RA中医辩证分型及治疗预后提供量化参考,尤其是CHO和Hb联合检测对于鉴别RA痰瘀痹阻证与寒热错杂证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证型 类风湿关节炎 检验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乃玉基于“枢轴运动”理论辨治类风湿关节炎经验
5
作者 王晶徽 张秦 +1 位作者 王晓旭 闫明哲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5年第2期262-265,共4页
清代黄元御提出以脾胃中气为气机升降之枢轴,带动肝肾之气升发、肺心之气敛降,升降浮沉,循环往复的“枢轴运动”理论。周乃玉教授基于该理论,认为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由脾胃枢轴失运,生化乏源,引起肝肺统摄失职、气血逆乱,以及心肾动力匮... 清代黄元御提出以脾胃中气为气机升降之枢轴,带动肝肾之气升发、肺心之气敛降,升降浮沉,循环往复的“枢轴运动”理论。周乃玉教授基于该理论,认为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由脾胃枢轴失运,生化乏源,引起肝肺统摄失职、气血逆乱,以及心肾动力匮乏、水火失调,治宜平调脏腑气机,包括疏肝宣肺以行气机道路、交通心肾以充气机动力、理脾和胃以运气机枢轴等,常用升降散等方加减,效如桴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枢轴运动 气机升降 平调气机 周乃玉 名医经验 医案
原文传递
太极强脊操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脊柱活动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6
作者 曲昆 王北 +3 位作者 刘晓光 张婉婷 贾艳玲 张秦 《河北中医》 2025年第3期401-404,409,共5页
目的观察太极强脊操对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脊柱活动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风湿病科AS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9例予常规治疗(服用洛索洛芬钠片+中频治疗... 目的观察太极强脊操对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脊柱活动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风湿病科AS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9例予常规治疗(服用洛索洛芬钠片+中频治疗仪治疗),治疗组3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太极强脊操锻炼。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脊柱活动度(颈部旋转、扩胸度、腰椎侧弯、Schober试验)、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度评分-C反应蛋白(ASDAS-CRP)、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87%(37/39),对照组总有效率76.92%(30/39),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颈部旋转、腰椎侧弯、扩胸度、Schober试验结果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2组疼痛VAS、ASDAS-CRP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生理职能、活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太极强脊操可改善AS患者脊柱活动度及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炎 强直性 太极拳 生活质量 疼痛脊柱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和汤加减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证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屏 马丛 +6 位作者 冯硕 温博 顾文 路素言 霍晓萌 邵培培 王北 《北京中医药》 2022年第2期182-185,共4页
目的 观察阳和汤加减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寒湿痹阻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90例RA寒湿痹阻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治疗组口服阳和汤加减方联合甲氨蝶呤(MTX);对照组口服阳和汤加减方模拟剂联合MTX (即单用MT... 目的 观察阳和汤加减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寒湿痹阻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90例RA寒湿痹阻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治疗组口服阳和汤加减方联合甲氨蝶呤(MTX);对照组口服阳和汤加减方模拟剂联合MTX (即单用MTX),疗程均为12周。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达到美国风湿病学会(ACR)评分标准改善程度≥20%(ACR20)的患者比例、28处关节疾病活动度积分[DAS28-CRP (3)]评分、中医证候疗效,记录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12周后,治疗组ACR20达标率(78.5%)高于对照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DAS28-CRP (3)与各组治疗前评分相比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DAS28评分均值在治疗12周后均有明显降低。治疗组的降低幅度(-1.47±0.88)大于对照组(-1.12±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61.9%)优于对照组(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相当。结论 阳和汤加减方联合MTX可有效治疗RA寒湿痹阻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寒湿痹阻证 阳和汤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痹玉康Ⅰ号合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证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张秦 马丛 +5 位作者 温博 陈爱萍 施阳 路素言 王北 邵培培 《北京中医药》 2020年第7期679-683,共5页
目的观察痹玉康Ⅰ号合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风湿病科门诊及住院RA寒湿痹阻证患者120例,采用随机、对照、双盲、双模拟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 目的观察痹玉康Ⅰ号合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风湿病科门诊及住院RA寒湿痹阻证患者120例,采用随机、对照、双盲、双模拟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予痹玉康Ⅰ号合剂、雷公藤多苷片安慰剂、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对照组予雷公藤多苷片、痹玉康Ⅰ号合剂安慰剂、NSAIDs,疗程均为12周。观察治疗2、4、6、8、12周时2组的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健康评价问卷(HAQ)、中医证候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12周时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9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随治疗时间延长,中医证候有效率较治疗前逐渐增高(P<0.05);治疗组治疗12周时达到美国风湿病学会(ACR)20疗效标准的患者比例为93.3%,对照组为9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随治疗时间延长,达到ACR20的患者比例均较治疗前逐渐增多(P<0.05)。2组均未发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痹玉康Ⅰ号合剂治疗寒湿痹阻证RA与雷公藤多苷片疗效相当,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玉康Ⅰ号 类风湿关节炎 寒湿痹阻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为兰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证经验 被引量:5
9
作者 邵培培 王北 《北京中医药》 2017年第3期242-244,共3页
王为兰教授擅长治疗风湿性疾病和多种疑难杂病,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中医治疗有独到见解,他创造性地把温病理论引入到该病的治疗中,尤其重视营卫气血失调在RA发病中的作用,认为其基本病机为气血失调、风寒湿阻,辨证分为寒盛型、热盛型... 王为兰教授擅长治疗风湿性疾病和多种疑难杂病,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中医治疗有独到见解,他创造性地把温病理论引入到该病的治疗中,尤其重视营卫气血失调在RA发病中的作用,认为其基本病机为气血失调、风寒湿阻,辨证分为寒盛型、热盛型、寒热错杂型及气血亏虚兼痰瘀互阻型,根据不同分型进行辨证论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为兰 类风湿关节炎 老中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后风湿症的特点探讨及临证体会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玉明 《四川中医》 2014年第1期58-59,共2页
产后风湿症是指妇女产后100天内,因受风寒潮湿等外界环境影响出现以四肢、躯干(或头部)疼痛、酸沉胀、麻木、怕凉、怕风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和现代生活方式、理念的更新,该病的发病率日趋上升,患者对治疗的... 产后风湿症是指妇女产后100天内,因受风寒潮湿等外界环境影响出现以四肢、躯干(或头部)疼痛、酸沉胀、麻木、怕凉、怕风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和现代生活方式、理念的更新,该病的发病率日趋上升,患者对治疗的需求不断增加,文章对该病的特点及临证体会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风湿症 发病特点 中医治疗
原文传递
对临床见习在中医教学中重要性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爱萍 《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11期27-28,共2页
对临床见习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提出临床见习是课堂教学有益的补充、临床见习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临床见习可以完成医学生向临床医生的角色转化的观点,并对目前临床见习工作中的问题加以探讨,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着学生及带教老师对工作... 对临床见习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提出临床见习是课堂教学有益的补充、临床见习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临床见习可以完成医学生向临床医生的角色转化的观点,并对目前临床见习工作中的问题加以探讨,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着学生及带教老师对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临床带教工作中患者不能积极配合、临床见习工作中教学模式单一和考核不规范等不足之处,同时从临床见习的实际问题出发,总结出较为完善并切实可行的临床见习模式,并对如何提高师生教与学意识、建议采用角色互换模式增加学生实践机会、多种教学模式互参以助学生全方位掌握疾病以及建立较为规范的考核制度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对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模式 临床见习 中医教学 重要性 教学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为兰教授治疗风湿病临证思路探讨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北 路素言 +1 位作者 施阳 马丛 《现代中医临床》 2014年第6期44-46,共3页
王为兰教授1934年毕业于北平国医学院中医系,解放后任职于北京中医医院、北京中医药学院。生前为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顾问、国家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临床治疗风湿病有许多独到的学术观点,现就此... 王为兰教授1934年毕业于北平国医学院中医系,解放后任职于北京中医医院、北京中医药学院。生前为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顾问、国家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临床治疗风湿病有许多独到的学术观点,现就此方面试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病 辨证 辨病 临证思路
原文传递
关节克痹丸联合甲氨蝶呤片治疗RA的效果及对临床症状与骨代谢的影响
13
作者 张硕 杨芮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23期29-31,35,共4页
目的观察关节克痹丸联合甲氨蝶呤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效果及对临床症状与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风湿病科门诊就诊的RA患者7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7例。... 目的观察关节克痹丸联合甲氨蝶呤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效果及对临床症状与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风湿病科门诊就诊的RA患者7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7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关节克痹丸治疗,2组均治疗2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骨代谢指标[骨钙素(OCN)、总维生素D(Vit-D)、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及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ⅠNP)]、类风湿因子(RF)与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个月后,2组关节肿胀、关节压痛、晨僵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1);2组OCN、Vit-D、PⅠNP水平较治疗前升高,β-CTX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升高/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01);2组RF、CRP水平及ESR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33%,低于对照组的27.03%(χ^(2)=4.356,P=0.036)。结论关节克痹丸联合甲氨蝶呤片治疗可明显缓解RA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改善机体骨代谢,降低炎性指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关节克痹丸 甲氨蝶呤片 临床症状 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肾通督合剂结合督脉灸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疗效及腰椎功能、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侯堃 张秦 +6 位作者 邵培培 施阳 马丛 温博 顾文 曲昆 王北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146-149,共4页
目的探究益肾通督合剂结合督脉灸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疗效、腰椎功能、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纳入79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均由医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39例)常规西医疗法,观察组患者(4... 目的探究益肾通督合剂结合督脉灸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疗效、腰椎功能、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纳入79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均由医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39例)常规西医疗法,观察组患者(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益肾通督合剂结合督脉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颈腰臀背疼痛、怕风怕冷、四肢不温、疲倦乏力、晨僵等)积分变化、治疗前后患者巴氏病情活动指数(BASDAI)及巴氏功能活动指数(BASFI)变化、治疗前后患者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指标变化、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50%,39/40)高于对照组(82.05%,32/39),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颈腰臀背疼痛、怕风怕冷、四肢不温、疲倦乏力、晨僵中医症状积分、BASDAI指数评分及BASFI指数评分、ESR、CRP、IL-6、TNF-α、CD4^(+)、CD8^(+)、CD4^(+)/CD8^(+)等T细胞亚群指标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颈腰臀背疼痛、怕风怕冷、四肢不温、疲倦乏力、晨僵中医症状积分、BASDAI指数评分及BASFI指数评分、ESR、CRP、IL-6、TNF-α、CD4^(+)、CD8^(+)、CD4^(+)/CD8^(+)等T细胞亚群指标均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颈腰臀背疼痛、怕风怕冷、四肢不温、疲倦乏力、晨僵中医症状积分、BASDAI指数评分及BASFI指数评分、ESR、CRP、IL-6、TNF-α、CD4^(+)、CD8^(+)、CD4^(+)/CD8^(+)等T细胞亚群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不良反应率0.00%(0/40)低于对照组15.38%(6/39),P<0.05。结论益肾通督合剂结合督脉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显著,患者症状改善,腰椎功能恢复好,免疫功能提升,不良反应率低,安全可靠,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益肾通督合剂 督脉灸 疗效 腰椎功能 免疫功能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阴益气合剂联合硫酸羟氯喹治疗气阴两虚型干燥综合征36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0
15
作者 邵培培 马丛 +4 位作者 王北 谢幼红 张秦 张硕 顾文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3期616-619,共4页
目的:观察养阴益气合剂联合硫酸羟氯喹治疗气阴两虚型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收治的气阴两虚型干燥综合征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养阴益气合剂联合硫酸羟氯喹)36例和对照... 目的:观察养阴益气合剂联合硫酸羟氯喹治疗气阴两虚型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收治的气阴两虚型干燥综合征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养阴益气合剂联合硫酸羟氯喹)36例和对照组(硫酸羟氯喹)34例,12周后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9%,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口干、眼干、疲劳症状积分、唾液流率均较本组治疗前有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口干、疲劳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后动态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G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但2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养阴益气合剂联合硫酸羟氯喹治疗气阴两虚型干燥综合征患者有效,较硫酸羟氯喹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口干及疲劳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阴益气合剂 气阴两虚证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生津散治疗干燥综合征气阴两虚证临床观察 被引量:18
16
作者 王北 顾文 +5 位作者 马丛 温博 邵培培 施阳 陈爱萍 路素言 《北京中医药》 2018年第11期1036-1038,1042,共4页
目的观察益气生津散治疗干燥综合征气阴两虚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干燥综合征气阴两虚证患者92例,随机分为益气生津散组和羟氯喹组,分别给予益气生津散、硫酸羟氯喹治疗,疗程均为12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12周用欧洲风湿病联盟干燥综... 目的观察益气生津散治疗干燥综合征气阴两虚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干燥综合征气阴两虚证患者92例,随机分为益气生津散组和羟氯喹组,分别给予益气生津散、硫酸羟氯喹治疗,疗程均为12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12周用欧洲风湿病联盟干燥综合征患者自评指数(ESSPRI)评分评价患者干燥、肢体疼痛、身体疲劳。治疗前后检测2组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类风湿因子(RF)及红细胞沉降率(ESR)等血清免疫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4、12周益气生津散组干燥、疲劳、ESSPR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与羟氯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12周益气生津散组IgG、IgA、RF、ESR均较治疗前下降(P <0. 05),组间比较IgG较羟氯喹组低(P <0. 05),其余指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益气生津散可改善干燥综合征气阴两虚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部分免疫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益气生津散 气阴两虚 羟氯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减瓜蒌瞿麦丸治疗复发性尿路感染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17
作者 郑桂敏 孟嫣 +2 位作者 施洋 唐珑 刘宝利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7年第6期520-522,共3页
目的:观察加减瓜蒌瞿麦丸治疗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复发性尿路感染缓解期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1例。治疗组给予瓜蒌瞿麦丸加减方治疗,对照组应用呋喃妥因治疗,疗程4周,判定两组临床疗效及外周血... 目的:观察加减瓜蒌瞿麦丸治疗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复发性尿路感染缓解期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1例。治疗组给予瓜蒌瞿麦丸加减方治疗,对照组应用呋喃妥因治疗,疗程4周,判定两组临床疗效及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情况,并随访6个月,观察比较两组复发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CD_3^+CD_4^+上升,CD_3^+CD_8^+下降,CD_4^+/CD_8^+的比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内治疗组较对照组复发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减瓜蒌瞿麦丸治疗复发性尿路感染有一定疗效,可有效控制患者的复发率,并能改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蒌瞿麦丸 复发性尿路感染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乃玉教授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经验 被引量:8
18
作者 郑桂敏 路素言 周乃玉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5年第9期818-819,共2页
周乃玉教授是国家级名老中医,从事风湿病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五十余年,现为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上世纪70年代师从著名名老中医王大经教授,深究医经及前贤医著,理论造诣深厚,尤其擅长治疗狼疮性肾炎等疾... 周乃玉教授是国家级名老中医,从事风湿病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五十余年,现为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上世纪70年代师从著名名老中医王大经教授,深究医经及前贤医著,理论造诣深厚,尤其擅长治疗狼疮性肾炎等疾病。狼疮性肾炎是自身免疫介导,以免疫性炎症为突出表现的疾病。近年来,狼疮性肾炎发病呈增长趋势,严重危害人群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理论造诣 免疫介导 级名 人群健康 加减化裁 气阴两虚 养阴清热 肝郁脾虚 医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养阴除湿丸治疗湿热型银屑病关节炎疗效及安全性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马丛 张秦 +5 位作者 邵培培 施阳 温博 顾文 张硕 王北 《北京中医药》 2017年第10期877-881,共5页
目的评价清热养阴除湿丸(CSW)治疗湿热型银屑病关节炎(PsA)皮肤及关节病变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0例湿热型PsA患者随机分为CSW组和甲氨蝶呤(MTX)组各30例,分别给予CSW、MTX治疗,疗程均为12周。以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性指数(PASI)提高... 目的评价清热养阴除湿丸(CSW)治疗湿热型银屑病关节炎(PsA)皮肤及关节病变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0例湿热型PsA患者随机分为CSW组和甲氨蝶呤(MTX)组各30例,分别给予CSW、MTX治疗,疗程均为12周。以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性指数(PASI)提高50%、75%(PASI 50、PASI 75)为银屑病皮损疗效指标。以PsA疗效标准(PsARC)为关节炎主要疗效指标,修订的美国风湿病学会疗效标准提高20%(ACR 20)为次要疗效指标,对关节病变进行评估,并比较2组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疼痛评分、健康评估问卷(HAQ)得分。结果治疗12周时CSW组、MTX组达到PASI 50的比例分别为51.8%、61.5%,达到PASI 75的比例分别为33.3%、38.5%,CSW组达到PASI50、PASI 75的比例略低于MTX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SW组、MTX组达到ACR 20的比例分别为48.1%、57.7%。CSW组和MTX组PASI和HAQ得分、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CSW治疗PsA皮损及关节病变有一定疗效,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养阴除湿丸 银屑病 关节炎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康复丸治疗肝肾亏虚型强直性脊柱炎近期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屏 马丛 +5 位作者 邵培培 曲昆 张秦 温博 顾文 王北 《北京中医药》 2019年第5期475-479,共5页
目的评价颈椎康复丸(JKW)治疗肝肾亏虚型强直性脊柱炎(AS)附着点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AS患者随机分为JKW组和双氯芬酸钠组各40例,分别给予JKW、双氯芬酸钠,疗程12周。以治疗12周时达到国际强直性脊柱炎评估组(ASAS)制定的ASAS-2... 目的评价颈椎康复丸(JKW)治疗肝肾亏虚型强直性脊柱炎(AS)附着点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AS患者随机分为JKW组和双氯芬酸钠组各40例,分别给予JKW、双氯芬酸钠,疗程12周。以治疗12周时达到国际强直性脊柱炎评估组(ASAS)制定的ASAS-20标准的患者比例为主要疗效指标,临床观察Bath AS病情活动指数(BASDAI)、Bath AS功能指数(BASFI)、Bath AS测量指数(BASMI)、附着点炎临床评分(MASES评分)以及双下肢附着点评分(超声GUESS评分)、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摄入量等效积分。结果 JKW组和双氯芬酸钠组治疗4周及8周时,BASDAI、BASFI、BASMI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12周时BASDAI、BASFI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从4周开始,2组附着点压痛数和下肢附着点超声评分均有下降,12周时MASES评分及GUE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时,JKW组NSAIDs摄入量等效积分为(45.26±18.85),与双氯芬酸钠组(65.85±7.1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2周时,主要疗效指标经意向性分析,JKW组和双氯芬酸钠组ASAS-20分别为50.00%(20/40)、52.5%(21/40),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JKW治疗AS有一定疗效,并可改善附着点炎,短期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肝肾亏虚 附着点炎 颈椎康复丸 超声 中医药疗法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