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地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X线表现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小义 《青海医药杂志》 2010年第4期55-56,共2页
目的:对25例青海地区艾滋病(AIDS)合并肺结核(TB)患者的X线表现进行分析。方法:对25例青海地区AIDS合并肺结核的患者进行胸片分析。结果:艾滋病合并肺结核X线表现,25例胸片中1例仅表现为两肺门影扩大,上纵隔影增宽。2例表现为粟粒型肺结... 目的:对25例青海地区艾滋病(AIDS)合并肺结核(TB)患者的X线表现进行分析。方法:对25例青海地区AIDS合并肺结核的患者进行胸片分析。结果:艾滋病合并肺结核X线表现,25例胸片中1例仅表现为两肺门影扩大,上纵隔影增宽。2例表现为粟粒型肺结核,10例表现为III型肺结核肺内浸润性病灶影,2例伴肺内播散灶,6例伴胸腔积液和胸膜反应,1例表现为右下肺及左肺中野片状模糊实变。5例胸部未见明显渗出性及浸润性病灶。结论:AIDS合并肺结核的胸部X线特点是CD4细胞数减少而不减型,AIDS病人胸部呈多肺叶浸润,不见型的部位亦常被侵犯,多发斑片回大片状实变阴影,多发结节性病变、纵隔淋巴肿大、大片实变影内多发小空洞发生率明显增高,且常常是多种不见型征象并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DS 肺结核 胸部X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结核影像诊断标准》解读 被引量:24
2
作者 方伟军 何玉麟 +7 位作者 许传军 卢亦波 吕圣秀 王小义 陈步东 杨豫新 李宏军 陆普选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1年第1期73-78,共6页
肺结核病仍然是当今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传染病,尤其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的背景下,保持和加强结核病服务是实现全民健康覆盖和恢复卫生系统总体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能确保应对结核病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协同防控作用。肺结核影像... 肺结核病仍然是当今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传染病,尤其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的背景下,保持和加强结核病服务是实现全民健康覆盖和恢复卫生系统总体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能确保应对结核病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协同防控作用。肺结核影像诊断标准的制订和发布,对肺结核的精准分型、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疗效评价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对国家肺结核诊断标准的完善和有效补充。肺结核影像诊断标准基于循证医学指南及标准制定的方法学,推荐了肺结核影像检查成像方法,包括胸部X线(证据级别Ⅲ,推荐强度:强)和CT成像(证据级别Ⅲ,推荐强度:强);提出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为肺结核诊断依据。依据国家肺结核诊断标准和肺结核分类,肺结核影像诊断标准推荐肺结核影像分型为原发性肺结核、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气管支气管结核及结核性胸膜炎等5种类型,并重点对5型肺结核的主要影像表现展开了系统阐述,为临床影像学精准诊断及指导治疗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影像诊断 诊断标准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CT增强检查中碘过敏的心理干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赵瑞云 郭凌飞 张翰弘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9期1458-1462,共5页
目的探讨心理疏导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在CT增强检查过程中碘过敏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结核性脑膜炎CT检查患者临床资料,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0例,给予参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心理疏导。对比两组患者碘过敏发生率、知识... 目的探讨心理疏导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在CT增强检查过程中碘过敏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结核性脑膜炎CT检查患者临床资料,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0例,给予参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心理疏导。对比两组患者碘过敏发生率、知识掌握情况、负性情绪、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与检查成功率,使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碘过敏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知识掌握水平高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护理后HAMA评分与HAMD评分均改善优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检查成功率高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结核性脑膜炎CT检查患者实施心理疏导,有助于降低碘过敏发生率,提高检查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脑膜炎 心理疏导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磁共振DWI单指数、双指数和拉伸指数模型参数评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程度效能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余英芳 温生宝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502-505,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磁共振DWI单指数、双指数和拉伸指数模型参数评估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2014年2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CHB患者77例,选择同时期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对CHB患者行肝活检,两组受试者接受磁共振检... 目的探讨应用磁共振DWI单指数、双指数和拉伸指数模型参数评估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2014年2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CHB患者77例,选择同时期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对CHB患者行肝活检,两组受试者接受磁共振检查,测量单指数模型、双指数模型和拉伸指数模型参数,其中ADCst为表面扩散系数,Dt为真实扩散系数,Dp为假性扩散系数,f为灌注相关体积分数,DDC为扩散分布指数,α为水分子扩散异质性指数。结果CHB单指数模型的ADCst、双指数模型的Dt、拉伸指数模型的f和DDC分别为(0.899±0.080)×10^-3mm^2/s、(0.591±0.092)×10^-3mm^2/s、(32.374±7.472)×10^-3mm^2/s和(1.103±0.257)×10^-3mm^2/s,显著低于健康人【(0.986±0.095)×10^-3mm^2/s、(0.704±0.073)×10^-3mm^2/s、(39.686±5.871)×10^-3mm^2/s和(1.394±0.243)×10^-3mm^2/s,P<0.05】;在25例无显著肝纤维化、29例显著肝纤维化和23例肝硬化患者中,ADCst、Dt、f和DDC显著差异(P<0.05);ADCst、Dt、f和DDC诊断肝纤维化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1、0.934、0.770和0.926。结论应用磁共振双指数模型和拉伸指数模型诊断CHB患者肝纤维化比应用单指数模型具有更好的诊断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磁共振 双指数模型 拉伸指数模型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更年期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低剂量螺旋CT动态扫描与CD_4^+T淋巴细胞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0
5
作者 张全禄 杨晓萍 张翰弘 《临床肺科杂志》 2017年第1期36-40,共5页
目的探讨女性更年期艾滋病患者合并肺结核的低剂量螺旋CT表现特征及与CD_4^+T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经临床确诊、符合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病例55例为研究组,同时选择同期符合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单纯性肺结核患... 目的探讨女性更年期艾滋病患者合并肺结核的低剂量螺旋CT表现特征及与CD_4^+T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经临床确诊、符合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病例55例为研究组,同时选择同期符合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单纯性肺结核患者42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实施低剂量螺旋CT扫描,分析CT表现,并结合临床资料与CD_4^+T淋巴细胞水平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 (1)CT结果显示:研究组较对照组出现较多斑片实变(76.8%vs 52.3%,P<0.05);对照组较研究组出现较多钙化(51.7%vs 0,P<0.05);两组在斑片实变、多发空洞、单发空洞、多发结节、胸腔积液、淋巴结肿大(纵隔、腋下)等方面的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CD_4^+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显示:研究组CD_4^+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P<0.05)。在研究组中,Ⅰ型肺结核和淋巴细胞计数间呈正相关(P<0.05),Ⅲ型肺结核和淋巴细胞计数间为负相关(P<0.05),而Ⅱ型、Ⅳ型均与淋巴细胞计数无相关(P>0.05);双肺上叶病变部位和淋巴细胞计数之间无相关(P>0.05),右肺中叶、双肺下叶病变部位和淋巴细胞计数间为负相关(P<0.05);斑片实变、多发空洞、多发结节、淋巴结肿大的病例和淋巴细胞计数间呈负相关(P<0.05),单发空洞病例和淋巴细胞计数间呈正相关(P<0.05),胸腔积液病例与淋巴细胞计数间无相关(P>0.05)。结论女性更年期艾滋病患者合并肺结核的低剂量螺旋CT表现多不典型,这与CD_4^+T淋巴细胞计数减少有较大关联。了解此类患者的CT特征和CD_4^+T淋巴细胞的相关性,有益于早诊断及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更年期 艾滋病 肺结核 CD4+T淋巴细胞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肝癌患者介入术前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3
6
作者 孔徳元 李晓琴 +3 位作者 余英芳 李虎业 王利 李旸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第11期81-83,93,共4页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ulti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MSCTA)在肝癌患者介入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6例肝癌患者,均于肝动脉化疗栓塞(ranscatheterhepatic artery chemoembolization,TACE)前接受数字减影...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ulti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MSCTA)在肝癌患者介入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6例肝癌患者,均于肝动脉化疗栓塞(ranscatheterhepatic artery chemoembolization,TACE)前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与MSCTA检查,观察这2种检查方式对肝动脉解剖、门静脉系统与合并症、肝癌供养动脉的显示情况。结果MSCTA能够明确显示96例患者腹腔与肝动脉解剖情况,并且与DSA结果相符;DSA与MSCTA对患者门静脉癌栓、肝动脉-肝静脉瘘以及门静脉侧支循环的显示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DSA检查肝动脉-门静脉瘘效果明显优于MSCTA(P<0.05);MIP、VR显示肝动脉1级分支、2级分支与DSA完全一致;MIP与DSA显示肝动脉3级分支、肝癌供养动脉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明显优于VR(P<0.05);在显示肝动脉4级分支上,DSA>MIP>VR,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MSCTA可以准确呈现肝动脉解剖结构、肝癌供养动脉、门静脉合并症情况,为患者TACE介入治疗提供有效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血管造影 肝癌 介入治疗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伐沙班预防TIPS术后血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被引量:2
7
作者 孔德元 更藏尖措 +2 位作者 颜小明 辛晓恩 余英芳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8期464-468,共5页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在经颈静脉门体分流(TIPS)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术后血栓预防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9月间在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接受TIPS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在经颈静脉门体分流(TIPS)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术后血栓预防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9月间在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接受TIPS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n=30)予以利伐沙班预防血栓治疗,对照组(n=30)不予利伐沙班干预。比较两组术后支架内血栓发生率、支架内最大血流速度及出血发生率、凝血功能。结果试验组术后1、3个月支架内血栓发生率较对照组低[0 vs 20.00%(6/30),χ^(2)=4.630,P=0.031]、[3.57%(1/28)vs 26.70%(8/30),χ^(2)=4.263,P=0.039],6、12个月两组血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71%(2/28)vs 30.00%(9/30),χ^(2)=3.283,P=0.070]、[17.85%(5/28)vs 36.40%(12/30),χ^(2)=3.427,P=0.064]。试验组术后1、3、6、12个月支架内最大血流速度较对照组高[(108.20±12.47)cm/s vs(95.10±18.36)cm/s,t=3.231,P=0.002]、[(95.96±12.66)cm/s vs(74.46±30.61)cm/s,t=3.965,P<0.001]、[(89.93±25.24)cm/s vs(74.10±36.66)cm/s,t=2.861,P=0.006]、[(85.73±31.05)cm/s vs(67.10±39.13)cm/s,t=2.666,P=0.010]。试验组出血总发生率为60.00%(18/30),对照组为36.66%(11/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7,P=0.07)。试验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凝血酶原时间(PT)较对照组延长[(20.16±0.85)s vs(18.96±0.93)s,t=5.211,P<0.001]、[(19.24±0.72)s vs(18.66±0.96)s,t=2.630,P=0.011]、[(17.28±0.75)s vs(16.32±0.88)s,t=4.555,P<0.001];凝血酶原活度(PTA)较对照组降低[(47.75±2.76)%vs(49.56±2.41)%,t=-2.703,P=0.009]、[(49.62±1.63)%vs(51.61±1.75)%,t=-4.551,P<0.001]、[(53.09±1.71)%vs(54.79±1.43)%,t=-4.147,P<0.001]。结论利伐沙班可降低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TIPS术后早期支架内血栓发生率,提高支架内血流速度,并且不增加出血发生率。利伐沙班用于预防TIPS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颈静脉门体分流术 利伐沙班 肝硬化 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对比增强MRI在肺良恶性结节(≤2cm)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余英芳 胡海霞 +2 位作者 王小义 李昌德 马绍琴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第11期64-66,共3页
目的探究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在≤2cm肺良恶性结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18年3月至2021年2月≤2cm孤立性肺结节患者101例为研究对象,均给予DCE-MRI检查及穿刺活检。根据穿刺活检结果确定结节良恶性及具体类型,比较良性结节及恶性... 目的探究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在≤2cm肺良恶性结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18年3月至2021年2月≤2cm孤立性肺结节患者101例为研究对象,均给予DCE-MRI检查及穿刺活检。根据穿刺活检结果确定结节良恶性及具体类型,比较良性结节及恶性结节的DCE-MRI参数[容积转运常数(K^(trans))、血液回流常数(K_(ep))、细胞外间隙对比剂容积分数(V_(e))、血浆内对比剂容积分数(Vp)],分析其对良恶性结节的鉴别价值;比较肺腺癌及肺鳞癌的DCE-MRI参数,分析其对肺鳞癌及肺腺癌的鉴别价值,并比较不同类型良性结节的DCE-MRI参数。结果恶性结节的K^(trans)、K_(ep)、V_(e)、V_(p)值大于良性结节(P﹤0.05);K^(trans)、K_(ep)、V_(e)、V_(p)值鉴别良恶性肺结节的AUC分别为0.774、0.781、0.719、0.670;肺鳞癌的K^(trans)、K_(ep)值小于肺腺癌(P﹤0.05);K^(trans)、K_(ep)、V_(e)、V_(p)值鉴别良恶性肺结节的AUC分别为0.725、0.745、0.627、0.613;不同类型非良性结节的K^(trans)、K_(ep)、V_(e)、V_(p)值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K^(trans)、K_(ep)值对良恶性肺结节具有诊断价值,且对肺鳞癌及肺腺癌具有鉴别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对比增强MRI 直径≤2cm 肺良恶性结节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与超声造影在肝细胞癌与血管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解玉文 张全禄 王萍萍 《肝脏》 2023年第10期1195-1198,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与超声造影在肝细胞癌与血管瘤的诊断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86例肝脏实质性占位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肝细胞癌46例,肝血管瘤40例。观察肝细胞癌与血...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与超声造影在肝细胞癌与血管瘤的诊断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86例肝脏实质性占位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肝细胞癌46例,肝血管瘤40例。观察肝细胞癌与血管瘤的超声造影参数(开始增强时间、峰值时间、消退时间)与MRI参数(ADC、PF);评估开始增强时间、峰值时间、消退时间、ADC、PF诊断鉴别肝细胞癌与血管瘤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及约登指数。结果肝细胞癌患者的开始增强时间、峰值时间、消退时间、ADC、PF分别为(10.34±1.89)s、(22.98±8.32)s、(36.85±12.32)s、(1.37±0.32)×10^(-3)s/mm^(2)、PF(23.25±3.32)%,低于肝血管瘤患者(14.59±4.25)s、(35.06±10.65)s、(52.05±15.75)s、(2.18±0.65)×10^(-3)s/mm^(2)、PF(30.18±5.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开始增强时间、峰值时间、消退时间、ADC、PF诊断鉴别肝细胞癌与血管瘤的AUC分别为0.746、0.786、0.747、0.828、0.833(P<0.05);敏感度分别为100.00%、100.00%、95.70%、58.70%、71.70%;特异度分别为50.00%、47.50%、50.00%、92.50%、85.00%。结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与超声造影均能为肝细胞癌与血管瘤的诊断鉴别提供参考信息,但MRI的应用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超声造影 肝细胞性肝癌 血管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64排螺旋CT在脂肪肝合并肝脏结节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0
作者 解玉文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第23期166-168,共3页
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在脂肪肝合并肝脏结节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80例脂肪肝合并肝脏结节性疾病患者作为本次探讨对象,进行64排螺旋CT检查及常规超声检查,探讨64排螺旋CT及常规超声诊断中的... 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在脂肪肝合并肝脏结节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80例脂肪肝合并肝脏结节性疾病患者作为本次探讨对象,进行64排螺旋CT检查及常规超声检查,探讨64排螺旋CT及常规超声诊断中的诊断正确率。结果:常规超声检查出检查出80例患者中良性病灶为53例,恶性病灶为27例,64排螺旋CT检查出80例患者中良性病灶为48例,恶性病灶为32例,64排螺旋CT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灵敏度、阴性预测值、诊断率的值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64排螺旋CT检查能够改善正确率,减少漏诊率,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螺旋CT 脂肪肝 肝脏结节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例胸腰椎结核的CT诊断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余英芳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第20期108-109,共2页
目的:总结胸腰椎结核的CT诊断效用。方法:2015年1月—2017年,医院共采用超声诊断60例胸腰椎结核,纳入病例组,同期采用CT诊断非脊柱结核感染患者74例,纳入对照组,评价CT诊断效用,对比两组对象的CT表现。结果:CT诊断胸腰椎结核灵敏度75.0... 目的:总结胸腰椎结核的CT诊断效用。方法:2015年1月—2017年,医院共采用超声诊断60例胸腰椎结核,纳入病例组,同期采用CT诊断非脊柱结核感染患者74例,纳入对照组,评价CT诊断效用,对比两组对象的CT表现。结果:CT诊断胸腰椎结核灵敏度75.0%、特异度70.3%、阳性预测值67.2%、阴性预测值77.6%、符合率72.4%。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受累椎体高度<1/2、分布、骨质破坏类型、CT斑块与钙质高密度影、附件受累、异常软组织影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诊断胸腰椎结核效用尚可,鉴别诊断脊椎感染疾病的效用仍然有待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结核 CT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对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孔德元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28期121-122,共2页
目的:探讨MRI对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治结核性脑膜炎患者86例,所有患者入院后行MRI与CT检测,分析不同影像检测技术检测结果及其临床诊断价值。结果:CT检测阳性率明显低于MRI检测(P<0.05)。结论:MRI检测对结核性脑膜... 目的:探讨MRI对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治结核性脑膜炎患者86例,所有患者入院后行MRI与CT检测,分析不同影像检测技术检测结果及其临床诊断价值。结果:CT检测阳性率明显低于MRI检测(P<0.05)。结论:MRI检测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具有较高的检测阳性率,能够及时诊断,以便制定有效的对症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结核性脑膜炎 影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脉造影术后造影剂迟发性过敏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瑞云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第23期153-154,共2页
目的:探析对冠状造影术后迟发性过敏反应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办法的重要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7年10月--2018年4月间接收的18例冠状造影术后迟发性过敏反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 目的:探析对冠状造影术后迟发性过敏反应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办法的重要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7年10月--2018年4月间接收的18例冠状造影术后迟发性过敏反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将患者过敏反应严重程度作为参考依据,有目的性地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较优。结论:由于冠状造影术极容易引发过敏反应,对患者的呼吸系统以及心率情况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提升对过敏反应预防知识的掌握程度,明确冠状造影术后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以便能够第一时间予以处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造影术 造影剂 过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检查及诊断肾结核的价值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全禄 张翰弘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8期254-255,共2页
目的:主要分析肾结核的CT表现以及CT诊断的相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5年5月—2018年5月间收治的55例肾结核患者,对患者的肾结核CT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评估CT在肾结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在本组所选的55例肾结核患者中,... 目的:主要分析肾结核的CT表现以及CT诊断的相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5年5月—2018年5月间收治的55例肾结核患者,对患者的肾结核CT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评估CT在肾结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在本组所选的55例肾结核患者中,发现多发性肾髓质髓腔患者24例,单发性患者13例;肾盂、肾盏、输尿管增厚患者31例,局部器官不规则扩展患者25例;肾脏体积明显改变患者34例,肾实质密度不强化、强化程度低患者23例,组间数据相比,P <0.05。结论:肾结核在CT检查中可以发现较为典型的图像特征,证明通过CT检查可以准确诊断肾结核,因此应该成为临床诊断肾结核的主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核 CT表现 CT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影像在不典型肺结核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解玉文 《大医生》 2018年第5期113-114,共2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于不典型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31例典型肺结核患者,行多层螺旋CT技术扫描,观察其诊断效果。结果与病理诊断比较,CT对不典型肺结核检出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于不典型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31例典型肺结核患者,行多层螺旋CT技术扫描,观察其诊断效果。结果与病理诊断比较,CT对不典型肺结核检出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可明确检测出表现多样化的病灶具体类型。结论多层螺旋CT诊断准确率明显低于病理诊断,但可检出病灶确切类型,因此建议联合其他手段进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不典型肺结核 病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地区20例AIDS合并肺结核的胸部CT特征及其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余英芳 《青海医药杂志》 2017年第4期80-82,共3页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病胸部CT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0例经省疾控中心经免疫印迹法(WB法)检出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阳性的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胸部CT特征。结果:本组病例中,17例伴纵隔淋巴结肿大,2例发生在结核的好发部...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病胸部CT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0例经省疾控中心经免疫印迹法(WB法)检出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阳性的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胸部CT特征。结果:本组病例中,17例伴纵隔淋巴结肿大,2例发生在结核的好发部位,4例伴有小空洞,心包膜略厚2例,8例少量心包积液,8例双侧少量胸腔积液,5例左侧少量胸腔积液,4例右侧少量积液。2例双肺呈弥漫性病变,7例累及一个肺段。结论:AIDS合并肺结核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点及其诊断价值,但不具有特征性,确诊仍需依靠痰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肺结核 影像学表现 诊断价值
原文传递
高原地区肺鼠疫与高原肺水肿X线胸片鉴别诊断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明 张志进 +2 位作者 郑孝岭 才仁泰 王小义 《高原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38-41,共4页
目的:找出高原肺鼠疫和高原肺水肿二者X线胸片鉴别要点。方法:收集2009年青海省海南州成功救治4例确诊肺鼠疫患者胸部X线片与高原肺水肿X线胸片进行综合分析比对。结果:①早期肺鼠疫X线主要表现为两肺中下野斑片状模糊增密影,密度均匀,... 目的:找出高原肺鼠疫和高原肺水肿二者X线胸片鉴别要点。方法:收集2009年青海省海南州成功救治4例确诊肺鼠疫患者胸部X线片与高原肺水肿X线胸片进行综合分析比对。结果:①早期肺鼠疫X线主要表现为两肺中下野斑片状模糊增密影,密度均匀,两肺门影增浓,心脏外形无扩大,双膈面光滑肋膈角稍钝;②激进期主要表现为出性病灶,密度进行性增加,范围扩大,密度不均匀,其内可见边缘模糊结节影,多以两肺中下野为主,结节影伴有轻度分层征象,密度较炎性渗出性病灶略高,同时出现少-中量胸腔积液。结论:高原肺鼠疫与高原肺水肿X线鉴别要点:①高原肺水肿肺门改变出现较早,两肺野透过度普遍降低。高原肺水肿病灶早期以肺间质异常为主[6]。典型进展期两肺门为中心呈对称性云翼样模糊增密影。也可以不对称只表现一侧肺门扩大、模糊;②高原地区肺鼠疫肺门改变多出现在毒血症期,多不对称。透过度降低多出现在24小时以后的毒血症期,密度不均匀。进展期改变多以肺实质异常为主。病灶形态表现为纤细网纹状改变或小斑片影、小结节样影,以右肺中下叶多见。高原肺鼠疫病灶多比较局限,以片状实变影为主,密度不均匀,其内可见边缘模糊结节影,较致密,伴有轻度分层征象,两肺中下野均可见。多迅速合并中量胸腔积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肺水肿 鉴别诊断
原文传递
颅脑螺旋CT增强后延迟再扫描对诊断早期颅内小结核瘤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全禄 《青海医药杂志》 2014年第6期64-65,共2页
目的:分析螺旋CT增强延迟5min后扫描针对颅内小结核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34例患有结核性脑膜炎疑颅内小结核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和分析后行螺旋CT增强扫描后延迟5... 目的:分析螺旋CT增强延迟5min后扫描针对颅内小结核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34例患有结核性脑膜炎疑颅内小结核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和分析后行螺旋CT增强扫描后延迟5min后再行螺旋CT平描,从而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更好的诊断。结果:经过螺旋CT增强后延迟5min再扫描后发现,28例呈阳性,其中呈阳性9例又行MRI的检查,与CT结果相符。结论:采用螺旋CT增强后延迟5min再扫描方法诊断早期颅脑小结核瘤切实可靠。主要是增强延迟等到血管期过后才能看到平扫及常规螺旋CT增强扫描不易检出的早期小的结核瘤。相比于MRI检查更为经济实用,适合于牧业地区及磁共振尚未普及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磁共振 颅内结核瘤
原文传递
脊柱结核的CT与MRI影像学特点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全禄 《青海医药杂志》 2015年第7期75-76,共2页
目的:探讨CT与MRI在脊柱结核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其影像学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分析本院2011年3月—2013年5月经临床或病理及经抗结核药物治疗证实的56例脊柱结核患者的CT与MRI资料,分析CT与MRI在脊柱结核诊断中的特征。结... 目的:探讨CT与MRI在脊柱结核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其影像学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分析本院2011年3月—2013年5月经临床或病理及经抗结核药物治疗证实的56例脊柱结核患者的CT与MRI资料,分析CT与MRI在脊柱结核诊断中的特征。结果:56例脊柱结核病变位于胸椎13例,胸腰段18例,腰椎23例,骶椎2例,患者骨质破坏、椎间盘破坏、附件破坏、椎旁软组织异常、脊髓及硬膜囊表现及增强表现各异。CT与MRI诊断骨质、椎间盘破坏以及椎旁肿块或脓肿的敏感性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对硬膜囊外或椎孔侵犯、附件破坏、韧带下扩散、脊膜强化的诊断敏感性显著高于CT(P<0.05),而CT对钙化的诊断敏感性显著高于MRI(P<0.05)。结论:在脊柱结核的诊断方面,CT和MRI的表现各有优势,CT能清楚地了解椎体骨组织破坏、椎旁脓肿内钙化,而MRI检查可对椎旁软组织内脓肿及脓肿韧带下扩散、附件破坏等部位显示更加清楚。CT与MRI结合检查可全面反映脊柱结核的影像学特征,有利于脊柱结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影像学诊断 比较
原文传递
螺旋CT胸部平扫对贫血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全禄 《青海医药杂志》 2015年第9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螺旋CT胸部平扫对贫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贫血胸部CT平扫检查的患者60例,设为贫血组。另选取60例血红蛋白值正常者,设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进行血红蛋白(Hb)含量测定及胸部CT扫描,比较两组的主动脉、室间隔等CT值,以及有无... 目的:探讨螺旋CT胸部平扫对贫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贫血胸部CT平扫检查的患者60例,设为贫血组。另选取60例血红蛋白值正常者,设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进行血红蛋白(Hb)含量测定及胸部CT扫描,比较两组的主动脉、室间隔等CT值,以及有无室间隔高密度征、主动脉环征等征象,分析Hb与各CT值的相关性。结果:贫血组主动脉CT值、左心室CT值、右心室CT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室间隔与房室腔CT值差值高于对照组(P<0.01)。60例贫血患者中,室间隔高密度征阳性11例,主动脉环征阳性9例。贫血患者Hb与左心室CT值、右心室CT值、主动脉CT值、室间隔与房室腔CT值差值均呈正相关性(P<0.01)。结论:利用胸部CT平扫图像来判断贫血是可行的,在相应的纵隔窗上,可见心室及主动脉密度减低及主动脉环征、室间隔高密度征则提示贫血可能,左心室CT值<35HU、室隔差值>7HU、肉眼清楚分辨左室腔与室间隔等指标,可以反映患者的贫血状态,而这些征象则为影像医生提供了更多的诊断信息,对后续的诊疗具有一定的辅助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CT胸部平扫 血红蛋白 相关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