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省高速公路沿线植物群落稳定性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宗伟 程云 +1 位作者 杨占武 宋志强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08年第3期16-19,共4页
针对青海省高速公路沿线植被退化现象严重问题,以青海省马平、平西、平阿高速公路工程为依托,通过调查和试验对影响公路人工植物群落稳定性的原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土壤养分质量分数、土壤盐分质量分数、苗木适应性、栽植密度以及... 针对青海省高速公路沿线植被退化现象严重问题,以青海省马平、平西、平阿高速公路工程为依托,通过调查和试验对影响公路人工植物群落稳定性的原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土壤养分质量分数、土壤盐分质量分数、苗木适应性、栽植密度以及降雨量是该地区高速公路沿线植物群落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子;其中植物成活率与土壤盐分含量呈一元一次负线性关系,栽植密度与其分盖度和植被总盖度均呈一元二次关系。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应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调整这些主要影响因子,提高土壤养分含量,降低土壤盐分含量,选用乡土植物,调整合理栽植密度,保证土壤水分含量,使其向有利于植被恢复的方向发展,为类似地区高速公路沿线植被恢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植物群落 稳定性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沙珠玉高寒区风沙土基本性状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登山 冯立孝 +1 位作者 雷梅 陈来生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90-93,共4页
对青海省沙珠玉高寒区的流动风沙土、半固定风沙土、固定风沙土和地带性土壤淡粟钙土等8个典型剖面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该区风沙土的基本性状,其砂粒含量和粘粒含量分别在80%以上和14%以下,有质机含量低于3.551g·... 对青海省沙珠玉高寒区的流动风沙土、半固定风沙土、固定风沙土和地带性土壤淡粟钙土等8个典型剖面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该区风沙土的基本性状,其砂粒含量和粘粒含量分别在80%以上和14%以下,有质机含量低于3.551g·kg-1,全氮、磷和钾含量分别低于0.225,0.917和18.236g·kg-1,阳离子交换量低于2.63mol·kg-1,全盐量和碳酸钙含量分别在0.507和63.07g·kg-1以下。随着风沙土由流动向固定方向发展,理化特性显著改善,肥力不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风沙土 理化特性 沙珠玉高寒区 青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杨树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 被引量:3
3
作者 耿生莲 周卫芬 《青海农林科技》 2004年第B03期39-41,共3页
分析了杨树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及特点,重点介绍了几种杨树常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为害症状,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 青海 杨树 病虫害 发生原因 发生规律 危害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核桃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魏海斌 朱春云 +1 位作者 刘小利 顾文毅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0-23,共4页
以青海省6个核桃产区152份样本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主要性状指标的变异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初步探讨青海核桃的表型多样性。结果表明:单果重、核壳厚、露仁情况、取仁难易、核仁饱满度等的变异系数相对较高,品种选育宜将这些指标... 以青海省6个核桃产区152份样本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主要性状指标的变异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初步探讨青海核桃的表型多样性。结果表明:单果重、核壳厚、露仁情况、取仁难易、核仁饱满度等的变异系数相对较高,品种选育宜将这些指标作为主要参考指标;在6个核桃产区中,循化产区各性状的变异程度总体最大,遗传多样性最丰富,综合表现以尖扎产区的最好;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当遗传距离为5时,青海的6个核桃产区可聚为3类。不同地理位置下,不同的气候与降水条件导致核桃表型变异程度不同、遗传多样性丰富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种质资源 表型多样性 青海省
原文传递
青海地方核桃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刘宝尧 刘小利 +1 位作者 魏海斌 顾文毅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0-135,共6页
以青海省不同核桃分布区的222株地方核桃嫩叶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ISSR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12条引物共获得167个条带,其中多态性位点127个。供试材料物种水平上的多样性指数为:多态性位点127个,多态性位点百分率达76.05%,... 以青海省不同核桃分布区的222株地方核桃嫩叶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ISSR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12条引物共获得167个条带,其中多态性位点127个。供试材料物种水平上的多样性指数为:多态性位点127个,多态性位点百分率达76.05%,等位基因数1.760 5,有效等位基因数1.384 9,遗传多样度指数(H)0.233 2,香农指数(I)0.357 7。基于Nei’s(1978)遗传多样性分析得出的居群间遗传分化系数(G_st)为0.081 7,表明有8.17%的遗传分化存在于居群之间,说明核桃居群之内的遗传分化高于居群之间。遗传距离平均值为0.025 7,估测的居群间基因流为5.619 8,表明供试核桃居群间存在较大的基因交流。AMOVA方差分析也表明核桃的遗传变异主要分布于居群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核桃 ISSR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核桃种质资源内含物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宝尧 刘小利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5-8,共4页
以青海省不同核桃分布区的地方核桃坚果为试材,分别采用凯氏定氮法、索氏抽提法和气相色谱法测定了112份核桃仁蛋白质含量、粗脂肪含量和主要脂肪酸组成成分及含量,分析了不同地区核桃内含物的多样性和含量变异程度。结果表明:地方核桃... 以青海省不同核桃分布区的地方核桃坚果为试材,分别采用凯氏定氮法、索氏抽提法和气相色谱法测定了112份核桃仁蛋白质含量、粗脂肪含量和主要脂肪酸组成成分及含量,分析了不同地区核桃内含物的多样性和含量变异程度。结果表明:地方核桃的蛋白质平均含量为15.97%,粗脂肪平均含量为64.26%,主要脂肪酸及平均含量依次为亚油酸55.49%、油酸24.70%、亚麻酸11.66%、棕榈酸6.05%、硬脂酸1.98%,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1.85%;除此之外,地方核桃脂肪酸组成成分相同,但含量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地方核桃 蛋白质含量 粗脂肪含量 脂肪酸组成
原文传递
青海东部黄土丘陵区沙棘薪炭林研究简报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占林 郭晶山 +4 位作者 陈进福 李义奇 郑淑霞 张有生 樊彦新 《陕西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0-12,共3页
中国沙棘是青海东部黄土丘陵区最重要的薪炭林树种之一。研究表明:7年生中国沙棘薪炭林年均生物量达到最高峰,年均生长量为3.75t/hm2;生物量成熟龄为9年,地上部分蓄积量为22.64t/hm2。沙棘薪材热值与其不同生长阶段关系密切,在... 中国沙棘是青海东部黄土丘陵区最重要的薪炭林树种之一。研究表明:7年生中国沙棘薪炭林年均生物量达到最高峰,年均生长量为3.75t/hm2;生物量成熟龄为9年,地上部分蓄积量为22.64t/hm2。沙棘薪材热值与其不同生长阶段关系密切,在速生期热值低,苗期和成熟期薪材热值高,平均为95.10kj/g。根据立地生产力水平可将沙棘薪炭林立地条件划分为优良、较好、一般和不适宜四个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薪炭林 采伐周期 热值 立地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引种俄罗斯沙棘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冷肖荀 《沙棘》 2001年第1期4-6,共3页
根据我国经济林发展高产优质的目标 ,应用生境因子分析法的理论 ,分析了青海海东地区引种俄罗斯沙棘的可行性 ,指出了引种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提出在驯化的基础上 ,开展中国沙棘优良类型和俄罗斯沙棘的杂交育种 ,才能选育出适... 根据我国经济林发展高产优质的目标 ,应用生境因子分析法的理论 ,分析了青海海东地区引种俄罗斯沙棘的可行性 ,指出了引种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提出在驯化的基础上 ,开展中国沙棘优良类型和俄罗斯沙棘的杂交育种 ,才能选育出适合青海省区域化栽培的优良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沙棘 引种 远缘杂交 生境因子分析法 青海 可行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和利用初探 被引量:4
9
作者 辛菊平 殷光晶 朱春云 《防护林科技》 2018年第4期86-88,共3页
林木种质资源是林木遗传多样性的载体,是林木良种选育的物质基础,关系到国家生态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文章探讨了青海省林木种质资源保存意义及紧迫性,保存方法、原则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保存与利用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青海 林木种质资源 保存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地产核桃优良单株选择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魏海斌 刘小利 顾文毅 《陕西林业科技》 2012年第6期22-24,共3页
以相关性状分析评价法和评分评价法对17个青海地产核桃株系进行了评价和对比,提出了优良单株选择标准,并筛选出5个优良单株。
关键词 青海 地产 核桃 优良单株 评价 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干扰对青海湖景区沙化草地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占武 陈武生 《青海农林科技》 2012年第1期1-4,共4页
研究青海湖景区旅游干扰下沙化草地群落的植物多样性,利用主要物种重要值、α多样性、功能群重要值和β多样性比较分析不同干扰后群落植物多样性及结构功能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干扰强度的增加,群落物种组成从以不耐旅游干扰的物种为... 研究青海湖景区旅游干扰下沙化草地群落的植物多样性,利用主要物种重要值、α多样性、功能群重要值和β多样性比较分析不同干扰后群落植物多样性及结构功能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干扰强度的增加,群落物种组成从以不耐旅游干扰的物种为主逐渐发展到以耐旅游干扰的物种为主,群落的重要值有向少数物种集中的趋势;Pat-rick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均随着干扰强度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均匀度指数则在中度干扰下最大,生态优势度的变化与α多样性的变化存在一定的负关联;功能群丰富度在中度干扰下最高;中度-重度干扰阶段群落间的物种替代速率最快。青海湖景区沙化草地群落稳定与群落自身的物种多样性、功能群功能特性及结构特点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景区 旅游干扰 Α多样性 功能群 Β多样性 沙化草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水土保持状况与生态环境建设 被引量:2
12
作者 耿生莲 《河北林业科技》 2004年第3期28-29,49,共3页
该文分析了青海省主要水土流失区——东部黄土丘陵区的水土保持现状 ,水土保持林的防护效益及相应的生态环境建设措施。
关键词 青海 水土保持 生态环境 丘陵区 水土流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地区国外灌木树种引进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志涛 《青海农林科技》 2004年第1期35-38,共4页
运用地理生态相似性原理,从国外引进灌木,筛选适应我国北方自然生态条件,防护性能优异,单一经济性状好、或综合性状优良的灌木76个种批、58种,其中41个种青海未见天然分布。通过种子处理、播种育苗、区域试验后初步选育出适应青海东部... 运用地理生态相似性原理,从国外引进灌木,筛选适应我国北方自然生态条件,防护性能优异,单一经济性状好、或综合性状优良的灌木76个种批、58种,其中41个种青海未见天然分布。通过种子处理、播种育苗、区域试验后初步选育出适应青海东部地区的树种12种,其中可用于退耕还林、荒山治理的生态树种4种,可作为经济树种的4种,可用于庭院及四旁绿化的园林型树种4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 外国灌木树种 引种 育苗技术 造林技术 生态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灌木树种资源的培育和开发
14
作者 赵莲 伍海芳 《林业科技通讯》 1999年第4期25-26,共2页
本文介绍了青海灌木资源的分类,并对这些灌木资源开发利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青海 灌木 树种 资源开发 森林资源
原文传递
参与式流域管理理念下的林业活动策略和成效——澳援青海林业资源管理项目林业活动
15
作者 张鹏 朱春云 《广东林业科技》 2008年第6期75-79,共5页
在中澳合作青海林业资源管理项目实施过程中,引进和应用参与式方法和流域管理的理念,进行林业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文章全面总结了项目开展的主要林业活动,介绍了项目取得的成效和经验。项目的成功实施,为林业资源管理带来新的理念、新的... 在中澳合作青海林业资源管理项目实施过程中,引进和应用参与式方法和流域管理的理念,进行林业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文章全面总结了项目开展的主要林业活动,介绍了项目取得的成效和经验。项目的成功实施,为林业资源管理带来新的理念、新的管理方法和新的技术,取得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在今后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中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澳合作项目 林业活动 成效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土植物在青海省高等级公路绿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占武 喇臣梅 陈武生 《青海农林科技》 2010年第4期64-67,共4页
乡土植物是在长期的系统演化过程中,经过严格自然选择的优胜者,它们与当地的气候、土壤相适应,具有适应性广、抗病虫害能力高、抗逆性强等特点。本文通过总结近年来乡土植物在青海公路绿化中的实践经验,就如何合理规划应用乡土植物进行... 乡土植物是在长期的系统演化过程中,经过严格自然选择的优胜者,它们与当地的气候、土壤相适应,具有适应性广、抗病虫害能力高、抗逆性强等特点。本文通过总结近年来乡土植物在青海公路绿化中的实践经验,就如何合理规划应用乡土植物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植物 公路绿化 应用 青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栏封育对青海湖湖东地区沙化草原群落特征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喇臣梅 杨占武 陈武生 《青海农林科技》 2012年第1期23-25,50,共4页
选择青海湖湖东地区围栏内封育和围栏外自由放牧的青海固沙草草地为研究对象,用样线和样方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群落调查,分析了围栏内外青海固沙草草地的群落特征和地上生物量特点。结果表明:多年围栏封育使围栏内外群落类型发生了变化,围... 选择青海湖湖东地区围栏内封育和围栏外自由放牧的青海固沙草草地为研究对象,用样线和样方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群落调查,分析了围栏内外青海固沙草草地的群落特征和地上生物量特点。结果表明:多年围栏封育使围栏内外群落类型发生了变化,围栏内为青海固沙草+裸花碱茅群落,围栏外为青海固沙草+赖草群落,且每个小样方中的物种数围栏内大于围栏外。围栏内外青海固沙草群落的相似性系数达0.7。围栏外自由放牧区域的青海固沙草种群优势地位有所加强,其重要值也大于围栏内的青海固沙草。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Shannon-winner指数围栏外大于围栏内,而均匀度指数则是围栏内大于围栏外。围栏封育后群落地上生物量发生变化,地上总生物量和禾草类生物量均为围栏内大于围栏外,而杂类草和豆类毒杂草则是围栏内小于围栏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东地区 沙化草原 围栏封育 群落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核桃最佳枝接方式研究
18
作者 魏海斌 顾文毅 刘小利 《青海农林科技》 2013年第4期49-50,共2页
通过4种枝接方式进行试验发现,采用皮下枝接的方式,嫁接成活率达74.14%,分别比靠接、劈接、双舌接方式嫁接成活高39.42%、46.14%和48.36%。可以作为我省温室春季核桃嫁接育苗的适宜方式。
关键词 核桃 枝接方式 嫁接育苗 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核桃适宜芽接时间研究
19
作者 魏海斌 顾文毅 刘小利 《青海农林科技》 2014年第3期63-64,共2页
经过不同时间芽接试验发现,6月20日-7月10日,无论是当年生长量还是成活率都明显高于其它时间,可以作为适宜我省核桃芽接的适宜时间。
关键词 核桃 芽接时间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高速公路建设中弃土场土壤流失特性——以青海平阿高速公路为例 被引量:17
20
作者 陈宗伟 江玉林 +2 位作者 张洪江 程云 杨占武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6,共3页
随着我国开发建设项目的发展,开发建设过程中引起的土壤流失问题已成为倍受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作者以青藏高原平阿高速公路青沙山隧道南口的两个弃土场为研究对象,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弃土场坡面土壤流失量与降雨量、平均降雨强度和... 随着我国开发建设项目的发展,开发建设过程中引起的土壤流失问题已成为倍受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作者以青藏高原平阿高速公路青沙山隧道南口的两个弃土场为研究对象,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弃土场坡面土壤流失量与降雨量、平均降雨强度和径流深的相关性显著。通过回归分析得到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不同植物配置坡面的土壤流失量预测方程。研究结论对该地区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土壤流失量的预测和水土保持措施的合理布设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流失 高速公路 弃土场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