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1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省家畜改良中心发展建设的思考
1
作者 胡宁玺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8年第11期15-16,共2页
北京奶牛中心种公牛站作为全国同行业先进单位,连续9年获得产量、质量、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的全国第一。笔者向读者展示了该站在同行业中取得优良成绩的主要管理经验,并探讨了对青海省家畜改良中心发展建设的思考。
关键词 北京奶牛中心种公牛站 管理经验 家畜改良中心 发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刍议青海省肉牛改良发展思路
2
作者 张子安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6年第1期49-50,共2页
青海省牛改良工作自70年代开始,经过全省畜牧工作者30多年的努力,取得了很大成绩,对发展我省养牛业和农牧民的增收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推进全省养牛业发展、繁荣地方经济、促进农牧民群众增产增收、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作出了突... 青海省牛改良工作自70年代开始,经过全省畜牧工作者30多年的努力,取得了很大成绩,对发展我省养牛业和农牧民的增收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推进全省养牛业发展、繁荣地方经济、促进农牧民群众增产增收、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作出了突出贡献。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发展好养牛业是推动生态畜牧业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青海省农牧经济健康和谐发展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刍议 肉牛 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青海省绵羊改良工作发展的建议
3
作者 苏明会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2年第4期52-53,共2页
养羊业是青海省畜牧业中的优势产业,更是广大牧民群众赖以生存的支柱产业。笔者根据目前省内绵羊发展现状深入的调研,提出了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农牧民群众应对市场竞争的能力、加强绵羊改良宣传和技术培训工作等六条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绵羊改良 工作发展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青海省大通县奶(肉)牛冻精改良现状及建议
4
作者 莫延新 谢秀梅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6年第6期63-64,共2页
1952年大通县在桥头建立了大牲畜配种站,1962年在塔尔湾和衙门庄建立了2个配种中心,1978年开始,在省、市、县一系列政策的鼓励下,利用优良的牛冷冻精液开展当地的黄牛群体改良工作,稳步推进西门塔尔牛、荷斯坦牛对当地黄牛的改良工作,... 1952年大通县在桥头建立了大牲畜配种站,1962年在塔尔湾和衙门庄建立了2个配种中心,1978年开始,在省、市、县一系列政策的鼓励下,利用优良的牛冷冻精液开展当地的黄牛群体改良工作,稳步推进西门塔尔牛、荷斯坦牛对当地黄牛的改良工作,全县优良杂种牛覆盖面及存栏数逐年增加,成为助推畜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措施和促进农牧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为了摸清大通县奶(肉)牛改良情况,笔者于2015年11月13日开始在大通县畜牧兽医站的协助下,通过实地走访对大通县奶(肉)牛改良现状及成效进行了为期15d的调研,数据详实有代表性。并通过数据对大通县奶(肉)牛改良前景趋势做了一些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通 奶(肉)牛 改良 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奶(肉)牛改良现状及发展思路
5
作者 王廷艳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7年第4期48-50,共3页
畜种改良是促进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措施。2016年底,我省已建成标准化奶(肉)牛改良站(点)105个,通过对改良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几点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便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 标准化牛改良站点 现状 发展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兴海县草原资源与生态状况监测调查报告 被引量:6
6
作者 郭万春 郭占泽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56-158,共3页
为准确掌握青海省兴海县草原资源与生态状况,促进草原保护和合理利用,提高草原生产能力,根据农业部的部署,按照青海省有关部门的要求,从2013年5—10月份对兴海县8个乡5个草原类型进行了草原监测,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兴海县草原面积... 为准确掌握青海省兴海县草原资源与生态状况,促进草原保护和合理利用,提高草原生产能力,根据农业部的部署,按照青海省有关部门的要求,从2013年5—10月份对兴海县8个乡5个草原类型进行了草原监测,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兴海县草原面积为101.03万hm2,占全县总面积的82.93%,其中可利用草原为93.7万hm2,占草场总面积的92.74%,年产鲜草22.7亿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省兴海县 草原资源 草场退化 草地生态系统 高寒草原 产草量 高寒草甸类 短花针茅 高寒荒漠 青海固沙草
原文传递
青海省海西州柴达木福牛培育和饲养试验 被引量:4
7
作者 薛晓蓉 张晋青 +1 位作者 张楠 马玉林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7年第4期24-26,共3页
以牦牛、犏牛为母本,西门塔尔牛或安格斯牛为父本,生产的柴达木福牛,进行了繁殖率、生长速度、肉质、营养成分测定。结果显示,柴达木福牛繁活率为60.87%,初生重22.6kg;柴达木福牛各年龄段体重均高于牦牛、黄牛、犏牛,但低于安格斯牛、... 以牦牛、犏牛为母本,西门塔尔牛或安格斯牛为父本,生产的柴达木福牛,进行了繁殖率、生长速度、肉质、营养成分测定。结果显示,柴达木福牛繁活率为60.87%,初生重22.6kg;柴达木福牛各年龄段体重均高于牦牛、黄牛、犏牛,但低于安格斯牛、西门塔尔牛;柴达木福牛肉的营养成分(蛋白质:23.81,Ca:24.6,VB1:0.27,VB2:0.3)均高于牦牛肉、黄牛肉、羊肉。该结果对于我省在其他地区推广柴达木福牛、促进肉牛养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福牛 培育技术 繁殖率 体重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肉牛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4
8
作者 常永梅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9年第2期114-114,140,共2页
通过对青海省肉牛生产进行调查,分析了青海省肉牛的发展现状,针对制约青海省肉牛发展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对青海省肉牛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青海省 肉牛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海南州推进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1
9
作者 袁海洲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1年第2期4-5,共2页
2008年开始,海南州启动了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的试点工作,制定了方案制度。成立了覆盖全州的州、县、乡镇、村四级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工作机构,同时在基础管理界面设立了州、县动物疫控中心、乡镇畜牧兽医站、村兽医... 2008年开始,海南州启动了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的试点工作,制定了方案制度。成立了覆盖全州的州、县、乡镇、村四级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工作机构,同时在基础管理界面设立了州、县动物疫控中心、乡镇畜牧兽医站、村兽医室四级工作机构,专设了技术支持组、执法监督组和信息宣传组,经过近三年的专业人员的共同努力,不断摸索,截止目前,全州猪牛羊存栏479.16万头(只),共佩戴二维码耳标279.6118万头只,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州 动物 疫病 标识 乡镇畜牧兽医站 青海省 工作机构 管理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标准化牛改站点项目实施现状和对策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秀梅 郭靓 杨玉芹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5年第5期61-61,39,共2页
青海省自2011年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标准化牛改站(点)建设项目,截止到2014年底,在西宁、海东、海北、海西、海南等地共建成65个标准化牛改站(点)。牛改站点的建设和服务,在确保牛改工作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中发挥... 青海省自2011年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标准化牛改站(点)建设项目,截止到2014年底,在西宁、海东、海北、海西、海南等地共建成65个标准化牛改站(点)。牛改站点的建设和服务,在确保牛改工作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中发挥了重要的基础作用,仅2013年,全省各牛改点通过人工授精完成牛改任务万头94048头(次)。但随着生态立省战略的实施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奶牛业和肉牛业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农户散养的数量在逐步缩减,进城务工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主渠道。全省标准化牛改站(点)项目实施面临新的挑战、新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业 项目实施 标准化 青海省 站点 生态效益 规模化发展 建设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和治理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9
11
作者 赵小娟 《草业与畜牧》 2008年第10期25-26,33,共3页
草地是青海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畜牧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区域。搞好草地生态建设,加强草地基础建设,维护草地生态平衡,是青海省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主要内容,不仅对青海省畜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整个黄河、长江流域都将... 草地是青海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畜牧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区域。搞好草地生态建设,加强草地基础建设,维护草地生态平衡,是青海省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主要内容,不仅对青海省畜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整个黄河、长江流域都将产生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省 草原生态环境 发展对策 治理现状 保护建设 草地生态建设 经济可持续发展 西部大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草场承包及草原畜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被引量:6
12
作者 赵小娟 《草业与畜牧》 2008年第12期56-58,共3页
1基本情况青海省总面积72万平方公里,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牧区占96%。省辖6个自治州,1个行政公署,1个省辖市共43个县(市)区。牧区6个州,牧业和半农半牧业县(市)30个,牧业乡(镇)169个。全省总人口558.6万,其中农牧业人口... 1基本情况青海省总面积72万平方公里,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牧区占96%。省辖6个自治州,1个行政公署,1个省辖市共43个县(市)区。牧区6个州,牧业和半农半牧业县(市)30个,牧业乡(镇)169个。全省总人口558.6万,其中农牧业人口389.30万。全省草场资源丰富,天然草场3644.94万公顷,其中可利用草场3161.03万公顷,草地面积占青海省国土总面积的50.49%。平均每公顷产鲜草2775.96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业发展 天然草场 青海省 调查报告 草原 承包 草地面积 资源丰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青海省规模化养猪场哺乳仔猪死亡原因与防治应对措施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芳 雷萌桐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8年第4期71-72,共2页
青海省规模化猪场哺乳仔猪的死亡率10%,有的甚至更高,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提高哺乳仔猪的存活率,本文分析造成哺乳仔猪死亡原因有很多,包括冻死、踩压死、初生体重低、饿死、疾病等方面,并且提出相应的防治应对措施。
关键词 规模猪场 哺乳仔猪 死亡原因 防治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养猪业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小娟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0年第3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养猪业 发展对策 青海省 仔猪 种猪场 商品猪 养殖户 防治工作 繁育体系 猪肉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授精技术在青海省绵羊养殖领域的推广研究调研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青山 赵登雪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8年第3期48-49,共2页
青海省海北州牧科所的技术人员早在十几年前就组织本地区开展了一些绵羊人工授精试验.当时利用鲜精授精的效果比较理想,受胎率达70%左右;近年来利用绵羊的冻精进行人工授精,从受胎率、推广面等不如以前.作者通过调研人工受精技术青海省... 青海省海北州牧科所的技术人员早在十几年前就组织本地区开展了一些绵羊人工授精试验.当时利用鲜精授精的效果比较理想,受胎率达70%左右;近年来利用绵羊的冻精进行人工授精,从受胎率、推广面等不如以前.作者通过调研人工受精技术青海省各县养殖领域推广情况,对存在的问题梳理了几点解决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授精技术 青海省 羊养殖 调研 人工受精技术 技术人员 海北州 受胎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青海省牛改点建设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子安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2年第6期57-57,共1页
品种改良点是家畜品种改良工作的主要载体。建立数量巨大的各类品改点,通过人工授精方式,经济有效地提高现有家畜及后代个体生产能力。重视牛改点建设是搞好牛改工作,缩小我省奶(肉)牛出栏数量和活体重量与发达地区差距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青海省 品种改良工作 人工授精 生产能力 发达地区 家畜 后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海西州和海北州畜牧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小娟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8年第4期29-31,共3页
关键词 畜牧业发展 种畜场 调研 青海省 养殖大户 “十一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建设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芳 安梨红 +1 位作者 马志超 罗增海 《青海科技》 2019年第5期7-9,共3页
2008年青海省草地生态畜牧业开始摸索“生态、生产、生活”共赢之路,并且在2014年6月由农业农村部将青海确定为“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从此,青海省以建设100个生态畜牧业股份制合作社为试点,提出以“创新3大机制”和“凝练8项... 2008年青海省草地生态畜牧业开始摸索“生态、生产、生活”共赢之路,并且在2014年6月由农业农村部将青海确定为“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从此,青海省以建设100个生态畜牧业股份制合作社为试点,提出以“创新3大机制”和“凝练8项制度”为目标,闯出一条富有青海特色的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路子,现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省 草地生态 生态畜牧业 试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绵羊发展现状及建议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青山 赵登雪 《今日畜牧兽医》 2017年第11期19-20,共2页
肉羊市场是青海省的支柱产业,其中绵羊养殖是广大农牧民群众主要的经济来源,大力发展绵羊产业是青海省畜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收集资料、实地走访调研,对青海省绵羊养殖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初步提出... 肉羊市场是青海省的支柱产业,其中绵羊养殖是广大农牧民群众主要的经济来源,大力发展绵羊产业是青海省畜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收集资料、实地走访调研,对青海省绵羊养殖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今后发展的几点对策,为青海省绵羊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现状 对策分析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青海省海南州兽医科技特派员基层服务模式的调查与思考
20
作者 袁海洲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1年第4期35-37,共3页
科技特派员基层服务模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依靠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解决“三农”问题的有益探索和实践。2007年,海南州“百村科技示范”工程和“百名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制度“即“双百”工程开始实施,经州科技局和农牧局协商,确定了以... 科技特派员基层服务模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依靠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解决“三农”问题的有益探索和实践。2007年,海南州“百村科技示范”工程和“百名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制度“即“双百”工程开始实施,经州科技局和农牧局协商,确定了以基层畜牧兽医服务体系为基础,首批聘任5个县36名畜牧兽医专业人员为科技特派员,其目的是通过畜牧兽医科技特派员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医科技 服务模式 海南州 畜牧兽医服务体系 青海省 “三农”问题 市场经济条件 畜牧兽医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