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用唯物辩证法正确认识和解决青海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中的若干重大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苏晓明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1999年第1期55-60,共6页
在青海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中,必然存在着许多重要关系,尤其是带有全局性的重大关系,如何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事关全省经济建设发展的大局。
关键词 青海民族地区教育 若干重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地区藏传佛教与社会稳定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元福 《青海社会科学》 2000年第5期87-92,共6页
关键词 青海地区 藏传佛教 社会稳定 民族关系 宗教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地区伊斯兰教与社会稳定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元福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4期100-104,共5页
关键词 伊斯兰教 青海地区 社会稳定 历史考察 西北地区 清政府 儒家文化 穆斯林 宗教信仰自由 社会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内外因条件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苏晓明 《青海民族研究》 2000年第1期74-80,共7页
本文从两个向度上探析了青海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基础条件 ,这是青海民族教育改革和发展不可回避的前提。只有正视这一点 ,找准民族教育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入点 ,把教育变成一个民族的自觉行动 ,才能发挥民族教育的功能 。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青海 教育 外部条件 内部条件 教育观念 办学条件 民族性 师资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地区宗教的现状、特点和趋势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元福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1999年第1期84-88,共5页
本文在描述青海地区宗教现状的基础上,着重从维护社会稳定的角度,分析了青海地区宗教的特点和演变趋势。
关键词 地区宗教 现状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及制约因素探析
6
作者 苏晓明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2-125,共4页
文章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对青海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内外部主要矛盾以及其它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认为青海民族地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关键词 青海民族地区 教育 主要矛盾 制约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国以来青海的宗教工作和基本经验
7
作者 陈元福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1-4,共4页
世纪之交,共和国走过了五十个春秋。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青海的宗教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人类总是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中向前发展的。在走向新世纪之际,认真总结宗教工作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迈向新世纪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新中... 世纪之交,共和国走过了五十个春秋。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青海的宗教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人类总是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中向前发展的。在走向新世纪之际,认真总结宗教工作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迈向新世纪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新中国成立以来,青海的宗教工作大体上经历了三个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工作 经验教训 宗教活动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信教群众 宗教问题 建国以来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宗教政策 十一届三中全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青海省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思考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淑君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26-29,共4页
产业结构是决定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因素 ,也是体现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重要标志。本文客观分析了青海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针对问题确立了青海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 ,即充分利用青海自然资源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并提出了青海当前优化产业... 产业结构是决定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因素 ,也是体现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重要标志。本文客观分析了青海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针对问题确立了青海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 ,即充分利用青海自然资源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并提出了青海当前优化产业结构的四项政策措施 :一是制定青海产业发展政策 ,确保主导产业优先发展 ;二是科学确定行业规模结构 ,获得最佳规模效益 ;三是依靠科技进步 ,优化产业结构 ;四是实行倾斜政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结构调整 可持续发展 青海 优化 产业发展政策 行业规模结构 科技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成人教育的涵义、产生和发展动力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2
9
作者 苏晓明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94-97,共4页
本文通过对成人教育的重新界定和成人教育产生、发展过程的分析 ,旨在揭示其发展的一般规律。就成人教育的定义而言 ,学界多有讨论和争议 ,这正说明了对成人教育本身的认识活动正在深化 ;成人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 本文通过对成人教育的重新界定和成人教育产生、发展过程的分析 ,旨在揭示其发展的一般规律。就成人教育的定义而言 ,学界多有讨论和争议 ,这正说明了对成人教育本身的认识活动正在深化 ;成人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是一个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双向过程 ;成人教育的迅速发展主要来自新技术革命、个性发展、社会生活方式和经济结构变化四个方面的动因。二十一世纪将是成人教育向着社会化、多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教育 发展过程 发展动力 定义 社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实现充分就业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1
10
作者 关小梅 《青海社会科学》 2002年第4期47-51,共5页
一、严峻的就业形势 青海是我国西部的一个资源大省,由于地处偏远、自然环境恶劣、交通条件差,长期处于相对落后封闭的状态:教育落后,人口素质不高,工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落后,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差。随着改革的不断深... 一、严峻的就业形势 青海是我国西部的一个资源大省,由于地处偏远、自然环境恶劣、交通条件差,长期处于相对落后封闭的状态:教育落后,人口素质不高,工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落后,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差。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我省将面临严峻的就业问题。预计2000—2005年我省将破产约一百家国有企业,涉及职工至少4万人,加上其他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 就业问题 劳动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佛教人生观探微 被引量:1
11
作者 苏晓明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9-32,共4页
佛教的根本目的是教导人脱离现实生活,进而求得彻底解脱。为了达到此目的,佛教从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高度阐释教义,从而使宗教信仰和哲学思索密切结合在一起。文章从早期佛教基本理论中的“四谛说”和‘“十二因缘说”入手,就佛教的人... 佛教的根本目的是教导人脱离现实生活,进而求得彻底解脱。为了达到此目的,佛教从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高度阐释教义,从而使宗教信仰和哲学思索密切结合在一起。文章从早期佛教基本理论中的“四谛说”和‘“十二因缘说”入手,就佛教的人生现作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佛教理论 “四谛” “十二因缘” 人生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加快青海经济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同德 《青海社会科学》 2000年第1期42-47,共6页
关键词 青海 经济发展 国家扶持 地方积极性 政策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应突出产业结构调整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榕 《柴达木开发研究》 2001年第2期13-15,共3页
关键词 产业结构调整 服务业 资源 服务行业 服务部门 青海 农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概念和语词的关系
14
作者 张淑君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4期101-103,共3页
浅析概念和语词的关系张淑君概念是反映对象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它是构成判断和推理的基本要素,是思维的细胞。而语词泛指词或词组,它是用来表达概念,标志事物的笔划或声音。概念这个思维形式,不仅与客观事物有关,而且... 浅析概念和语词的关系张淑君概念是反映对象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它是构成判断和推理的基本要素,是思维的细胞。而语词泛指词或词组,它是用来表达概念,标志事物的笔划或声音。概念这个思维形式,不仅与客观事物有关,而且和语词有着密切联系。马克思指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概念与语词 内涵和外延 同一概念 多义词 明确概念 思维和语言 本质属性 民族资产阶级 词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现实可能性
15
作者 陈元福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3-26,共4页
文章依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分析了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内在机制、社会基础、法律保证和具体表现。
关键词 宗教 社会主义 相适应 可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知识与道德关系的思考
16
作者 张淑君 王国力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5期35-38,共4页
知识与道德之间并非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而是处于一种广泛而深刻的联系之中,具体表现为:一是知 识对道德的促进作用;二是道德对知识的影响和制约;三是知识与道德的相互转化。正确认识知识与道德的关系,对 我们培养、选拔人才,... 知识与道德之间并非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而是处于一种广泛而深刻的联系之中,具体表现为:一是知 识对道德的促进作用;二是道德对知识的影响和制约;三是知识与道德的相互转化。正确认识知识与道德的关系,对 我们培养、选拔人才,保证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 道德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真正诞生地——研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17
作者 苏晓明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24-27,共4页
《18 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形成自己世界观时的一部关键性著作 ;它是马克思第一次把哲学、政治  经济学和共产主义学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并因此建构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轮廓 ;因而 ,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正起源地。
关键词 《手稿》 马克思主义 理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完善我国行政权力监督体制的思考 被引量:3
18
作者 郭强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40-43,共4页
行政权力是现代国家权力结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保证其高效运行,必须建立健全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体制。目前,我国已形成了较为全面有效的监督体制,但仍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因此。
关键词 行政权力 监督体制 中国 行政效率 依法治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宗教对社会稳定的双重效应 被引量:16
19
作者 陈元福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7,共5页
宗教对社会稳定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它既通过心理调节、行为规范、价值导向、群体整合和社会控制等功能维护社会稳定,也可能通过宗教狂热、排斥异己和政治斗争等活动破坏社会稳定。宗教对社会稳定的影响是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条件中... 宗教对社会稳定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它既通过心理调节、行为规范、价值导向、群体整合和社会控制等功能维护社会稳定,也可能通过宗教狂热、排斥异己和政治斗争等活动破坏社会稳定。宗教对社会稳定的影响是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条件中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 社会稳定 双重效应 心理调节 行为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经济学中关于“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分析
20
作者 刘志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3期34-37,共4页
关键词 西方经济学 “市场失灵” “政府失灵” 资本主义经济 国家干预 自由竞争 经济活动 经济自由主义 市场机制 政府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