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EST-SSR分子标记的青海高原以礼草属主要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任建东 李凤珍 +2 位作者 许媛君 王晓醒 马晓岗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63-670,共8页
利用EST-SSR分子标记技术对青海高原以礼草属3个物种的21份材料进行遗传相关分析。遗传多样性分析发现97对引物中有50对引物可扩增出特异性条带,共扩增出103条条带,各个引物的扩增条带数范围为1~5,每个位点的平均变异数2.06。Popgene p... 利用EST-SSR分子标记技术对青海高原以礼草属3个物种的21份材料进行遗传相关分析。遗传多样性分析发现97对引物中有50对引物可扩增出特异性条带,共扩增出103条条带,各个引物的扩增条带数范围为1~5,每个位点的平均变异数2.06。Popgene pc软件分析表明:梭罗草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PP=62.14%,h=0.2345),糙毛以礼草次之(PP=58.25%,h=0.2211),大颖草最低(PP=44.66%,h=0.1687);梭罗草和大颖草的遗传距离最小,遗传相似性程度最高,糙毛以礼草与梭罗草和大颖草的遗传距离均较远。梭罗草居群中玛多梭罗草与其他居群遗传距离相对较远,糙毛以礼草居群中克图尼哈糙毛以礼草与其他居群遗传距离相对较远,大颖草居群中克图尼哈大颖草与其他居群遗传距离相对较远。NTSYS2.10e聚类结果为21个居群可聚为3个组群,梭罗草组群10个;糙毛以礼草组群7个;大颖草组群4个。本研究可进一步为拓宽小麦族植物的遗传基础、野生基因资源利用及研究物种分布规律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礼草属 EST-SSR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牧强度对高寒草甸群落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2
2
作者 李红琴 毛绍娟 +3 位作者 祝景彬 杨永胜 贺慧丹 李英年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49-455,共7页
植被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是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但其对放牧管理的响应仍不清楚。为此,以2011年在青海海北高寒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草甸建立的不同放牧强度试验地为研究对象,于2014年植物生长季的5月-9月,通过测定禁牧(对照,... 植被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是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但其对放牧管理的响应仍不清楚。为此,以2011年在青海海北高寒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草甸建立的不同放牧强度试验地为研究对象,于2014年植物生长季的5月-9月,通过测定禁牧(对照,CK)、轻度放牧(light grazing,LG)、中度放牧(moderate grazing,MG)和重度放牧(heavy grazing,HG)样地的地上植被生产力和植被群落结构及群落叶片碳(carbon,C)、氮(nitrogen,N)、磷(phosphorus,P)含量,研究放牧强度对高寒草甸群落生态化学计量的影响。结果表明,MG能显著提高地上生物量和优良牧草禾草类植物的生物量比例,C含量的变异均在MG处理下最大,此结果支持了中度干扰理论;重牧能显著提高群落叶片的N含量(P<0.05);放牧管理对叶片P含量的影响无明显规律;禁牧有利于系统N和P的周转。本研究结果显示,适度的放牧强度有利于高寒草甸生产力的提高,而禁牧可能通过改变群落优势种增强系统的N、P循环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强度 高寒草甸 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牧系列苜蓿新品系牧草生长特性与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温小成 杨国柱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1-144,共4页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简称苜蓿,是世界上栽培历史悠久、种植面积较大的多年生豆科牧草,以产草量高、品质优、适口性好而被誉为“牧草之王”[1]。青藏高原气候环境恶劣,当前国内外引入的绝大部分多年生豆科牧草品种表现不良,...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简称苜蓿,是世界上栽培历史悠久、种植面积较大的多年生豆科牧草,以产草量高、品质优、适口性好而被誉为“牧草之王”[1]。青藏高原气候环境恶劣,当前国内外引入的绝大部分多年生豆科牧草品种表现不良,不能满足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年生豆科牧草 紫花苜蓿 营养成分分析 生长特性 新品系 栽培历史 种植面积 气候环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