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室护理安全管理的方法与效果 被引量:26
1
作者 王琳 丁虹 《护理管理杂志》 2011年第7期484-485,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的方法,以规避护理风险,确保护理安全。方法加强护士安全知识培训,明确安全目标与责任,制订并完善了《护理安全管理手册》,设立专项风险安全管理员,持续改进管理措施并建立监督和奖惩保障机制确保护理安全。结果护...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的方法,以规避护理风险,确保护理安全。方法加强护士安全知识培训,明确安全目标与责任,制订并完善了《护理安全管理手册》,设立专项风险安全管理员,持续改进管理措施并建立监督和奖惩保障机制确保护理安全。结果护理综合质量提高,护理缺陷发生率下降,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安全管理方法可以规避护理风险,确保护理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安全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胃炎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分析 被引量:56
2
作者 张燕 朱婷婷 +4 位作者 许倩倩 窦迎春 李青 孟欣颖 周长宏 《胃肠病学》 2017年第2期103-105,共3页
背景:慢性胃炎临床症状反复多样、病程迁延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显示情绪障碍对慢性胃炎的发病可能造成一定影响。目的:探讨慢性胃炎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情况及其与消化道症状、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黏膜炎症程度和炎... 背景:慢性胃炎临床症状反复多样、病程迁延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显示情绪障碍对慢性胃炎的发病可能造成一定影响。目的:探讨慢性胃炎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情况及其与消化道症状、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黏膜炎症程度和炎症活动性的关系。方法:纳入235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对患者焦虑、抑郁状态、胃肠道症状、胃黏膜炎症程度和炎症活动性进行评估,并检测Hp感染。结果:235例患者中焦虑和(或)抑郁者144例(61.3%);伴焦虑患者108例(46.0%),伴抑郁患者129例(54.9%),同时伴抑郁和焦虑患者93例(39.6%)。伴焦虑和(或)抑郁患者腹痛、腹胀、早饱的发生率、消化道症状积分、Hp阳性率、重度炎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无焦虑、抑郁患者(P<0.05),但两组间炎症活动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胃炎患者中焦虑、抑郁发生率较高,焦虑、抑郁与腹痛、腹胀、早饱消化道症状相关,并可影响胃黏膜炎症程度,患者易伴发Hp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炎 焦虑 抑郁 消化道症状 炎症 幽门螺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家族史与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黏膜病理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14
3
作者 朱婷婷 张荣秋 +1 位作者 窦迎春 周长宏 《胃肠病学》 2018年第1期42-44,共3页
背景:胃癌家族史是胃癌遗传易感性的重要标志,研究显示胃癌家族史对慢性胃炎患者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和临床病理表现可能有一定影响。目的:探讨慢性胃炎患者胃癌家族史与Hp感染和胃黏膜病理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312例慢性胃炎患者,评... 背景:胃癌家族史是胃癌遗传易感性的重要标志,研究显示胃癌家族史对慢性胃炎患者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和临床病理表现可能有一定影响。目的:探讨慢性胃炎患者胃癌家族史与Hp感染和胃黏膜病理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312例慢性胃炎患者,评估胃癌家族史与Hp感染、胃黏膜炎症程度、炎症活动性、萎缩和肠化生程度的关系。结果:312例慢性胃炎患者中有胃癌家族史者165例(52.9%),无胃癌家族史者147例(47.1%),有胃癌家族史者Hp感染率、胃黏膜萎缩、肠化生程度均显著高于无胃癌家族史者(P<0.05),但两组间胃黏膜炎症程度、炎症活动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胃癌家族史的慢性胃炎患者Hp感染率较高,并可加重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家族史 幽门螺杆菌 胃黏膜 炎症 萎缩 化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胃炎炎症程度及活动度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5
4
作者 张燕 许倩倩 +4 位作者 朱婷婷 窦迎春 李青 孟欣颖 周长宏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6年第26期3814-3819,共6页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CG)炎症程度及活动度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程度,以便更好地指导CG的临床防治.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1 3C尿素呼气试验的方法对有上消化道症状并行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为CG的...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CG)炎症程度及活动度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程度,以便更好地指导CG的临床防治.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1 3C尿素呼气试验的方法对有上消化道症状并行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为CG的患者进行不良饮食习惯、吸烟、饮酒、胃癌家族史、焦虑、抑郁及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等情况的调查,分析影响CG炎症程度及活动度的危险因素及其所起作用程度.结果根据作用程度大小,影响CG炎症程度的因素有:H.pylori感染、饮酒、吸烟、焦虑状态及不良饮食喜好,OR值分别为8.732、3.666、2.812、2.328、1.978.影响C G活动度的因素有:H.pylori感染和不良饮食喜好,OR值分别为6.437、1.891.结论H.pylori感染、饮酒、吸烟、焦虑状态及不良饮食喜好均可不同程度的影响CG的炎症程度,H.pylori感染及不良饮食喜好可同时影响CG的活动度,因此CG的防治应注重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及药物治疗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感染 不良饮食习惯 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属协同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干预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5
作者 庄莉 刘玮 吕瑛蕾 《中国医刊》 CAS 2020年第5期535-539,共5页
目的观察家属协同健康教育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自我效能感、心理状态、疾病控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就诊于山东省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观察家属协同健康教育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自我效能感、心理状态、疾病控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就诊于山东省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入院后1周开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家属协同健康教育干预,两组干预时间均为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效能、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疾病控制情况变化,评价健康教育满意度。结果与干预前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自我效能感评分明显升高,且观察组[(33.78±6.5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5.80±4.75)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均有所改善,观察组心理正常率为71.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08%,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焦虑、恐惧、悲观等负性情绪的发生率分别为20.75%、7.5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9.62%、18.87%、9.43%,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服药主动性、服药态度等评分分别为(2.57±0.71)分、(2.62±0.44)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49±0.62)分、(1.50±0.37)分。观察组患者心绞痛每周平均发作次数为(3.20+0.57)次,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45+0.38)次,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为(2.20+0.51)min,较对照组的(5.62+0.73)min明显缩短,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健康教育满意度为96.23%,高于对照组的69.81%,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家属协同健康教育利于提高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自我效能,减轻消极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病情的控制,满意度高,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属协同健康教育 心绞痛 自我效能感 心理状态 疾病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肠内营养规范化管理在预防肝癌合并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再出血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吕瑛蕾 庄莉 刘玮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138-139,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规范化管理在预防肝癌合并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再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5月于我院接受诊治的84例肝癌合并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接...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规范化管理在预防肝癌合并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再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5月于我院接受诊治的84例肝癌合并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管理,研究组于常规管理基础上实施早期肠内营养规范化管理。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营养、肝功能指标变化及再出血发生率、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再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营养指标(血清TRF、PA、AL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血清TRF、PA、ALB水平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肛门排气恢复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恢复时间低于对照组(P<0. 05);两组在早期肠内营养规范化干预后的肝功能指标水平均低于干预前,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P<0. 05);研究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腹胀发生率、曲张静脉复发率、再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规范化管理能有效改善肝癌合并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营养水平,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减少再出血等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肠内营养规范化管理 肝癌 食管静脉曲张出血 再出血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药物性肝病患者的护理健康教育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蕊 兰天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23期297-298,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药物性肝病患者的健康指导要点。方法通过对18例老年急性药物性肝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总结经验。结果18例老年患者经保肝对症治疗、护理健康指导后恢复良好。结论精心的护理健康教育,对老年急性药物性肝病患者的顺利康复...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药物性肝病患者的健康指导要点。方法通过对18例老年急性药物性肝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总结经验。结果18例老年患者经保肝对症治疗、护理健康指导后恢复良好。结论精心的护理健康教育,对老年急性药物性肝病患者的顺利康复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药物性肝病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品管圈管理法在降低住院患者引流管护理缺陷发生率中的应用价值
8
作者 单敏 盛薇薇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第18期184-186,共3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法在降低住院患者引流管护理缺陷发生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在我院肝胆外科进行手术后接受引流的1555例患者和肝胆外科38名护士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在2012年10月~2013年3月...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法在降低住院患者引流管护理缺陷发生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在我院肝胆外科进行手术后接受引流的1555例患者和肝胆外科38名护士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在2012年10月~2013年3月期间(此时有住院患者690例),我们未对这38名护士进行品管圈管理,在2013年4月~2013年10月期间(此时有住院患者965例),我院对这38名护士进行了品管圈管理,然后比较在进行品管圈管理前后患者引流管护理缺陷的发生率及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①进行品管圈管理后,引流管的护理流程不明确、引流管安全管理不到位、患者自行倾倒引流液、引流液记录不准确等引流管护理缺陷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进行品管圈管理前,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进行品管圈管理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进行品管圈管理前,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胆外科护士进行品管圈管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提高其护理工作的效率,降低引流管护理缺陷的发生率,且能提高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住院患者 引流管护理缺陷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血清IL-6、TGF-β1及IL-17的水平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6
9
作者 马健 孟欣颖 +3 位作者 王涛 江晨 纪萍 周长宏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11期50-52,共3页
目的从细胞因子水平探讨幽门螺杆菌(HP)对慢性活动性胃炎发生发展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91例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其中轻-中度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51例,重度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40例和健康对照者40例,采用ELISA法检测以上三组患者... 目的从细胞因子水平探讨幽门螺杆菌(HP)对慢性活动性胃炎发生发展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91例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其中轻-中度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51例,重度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40例和健康对照者40例,采用ELISA法检测以上三组患者外周血中IL-6、TGF-β1及IL-17的浓度,并分析其与HP感染的关系。结果慢性活动性胃炎轻-中度组IL-6的浓度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TGF-β1、IL-17的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重度组三种细胞因子的浓度均显著高于轻-中度组和对照组(P<0.01)。HP阳性患者IL-6、TGF-β1、IL-17的浓度均高于阴性患者(P<0.01)。结论细胞因子IL-6、TGF-β1及IL-17参与慢性活动性胃炎的发生发展;HP感染对炎症的发生发展有促进作用,通过检测上述细胞因子为临床评价治疗效果、判断预后以及进行免疫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转化生长因子Β1 白细胞介素17 螺杆菌 幽门 慢性活动性胃炎
原文传递
磷霉素氨丁三醇治疗老年急性尿路感染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靖 贾少丹 +4 位作者 葛云洁 高俊杰 肖芝秀 年晓萍 王晓霞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2期414-415,共2页
目的探讨磷霉素氨丁三醇治疗老年急性尿路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80例老年急性尿路感染。随机分为磷霉素氨丁三醇组40例和左氧氟沙星40例。治疗前后均行尿常规、尿培养+药敏检查。磷霉素氨丁三醇组给予口服磷... 目的探讨磷霉素氨丁三醇治疗老年急性尿路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80例老年急性尿路感染。随机分为磷霉素氨丁三醇组40例和左氧氟沙星40例。治疗前后均行尿常规、尿培养+药敏检查。磷霉素氨丁三醇组给予口服磷霉素氨丁三醇3g一日一次共1周。左氧氟沙星组口服左氧氟沙星0.2g一日二次共1周。分析磷霉素氨丁三醇和左氧氟沙星的敏感性。结果治疗l周后,FMT组40例急性尿路感染患者痊愈30例,显效6例,临床有效率为90%。左氧氟沙星组40例急性尿路感染患者痊愈18例,显效8例,,临床有效率为6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MT组的细菌清除有效率91.7%,左氧氟沙星组的细菌清除有效率54.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FMT组ESBLs阳性大肠埃希氏菌感染的12例中,细菌清除11例,细菌清除有效率为91.7%。左氧氟沙星组ESBLs阳性大肠埃希氏菌感染的12例中,细菌清除5例,细菌清除有效率为41.6%。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磷霉索氨丁三醇对老年下尿路感染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霉素氨丁三醇 左氧氟沙星 急性尿路感染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抑制法测定CK-MB活性假性升高40例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沈毅 王海峰 +2 位作者 亓艳 张星霖 马红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159-160,共2页
关键词 免疫抑制法 肌酸激酶/分析
原文传递
哮喘患者瘦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血清瘦素水平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伟 纪霞 +2 位作者 张为忠 王凤华 张伟毅 《中国综合临床》 2013年第11期1147-1150,共4页
目的探讨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位点不同基因表型和血清瘦素水平与哮喘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法,从哮喘基因文库中选择哮喘患者192例,其中单纯哮喘患者100例(单纯哮喘组),哮喘合并代谢综合征92例(哮喘合并代谢综合征组),... 目的探讨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位点不同基因表型和血清瘦素水平与哮喘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法,从哮喘基因文库中选择哮喘患者192例,其中单纯哮喘患者100例(单纯哮喘组),哮喘合并代谢综合征92例(哮喘合并代谢综合征组),健康对照者108名(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瘦素受体Gln223Arg基因多态性,用ELISA法测血清瘦素浓度,分析其与哮喘的关系。结果单纯哮喘组、哮喘合并代谢综合症组和对照组GG、GA和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83.00%(83/100)、15.00%(15/100)、2.00%(2/100),83.70%(77/92)、15.22%(14/92)、1.08%(1/92)和70.37%(76/108)、27.78%(30/108)、1.85%(2/108);单纯哮喘组、哮喘合并代谢综合症组和对照组G和A等位基因分别为90.50%、9.50%,91.30%、8.70%和84.26%、15.74%。与对照组比较,单纯哮喘组和哮喘合并代谢综合征组的GG基因型和GA+AA基因型均存在差异,其中GG基因型患哮喘的风险较高,分别为GA+AA基因型的2.056和2.161倍(X2=4.599,P=0.032,OR=2.056,95%CI为1.057~3.999;X2=4.907,P=0.027,OR=2.161,95%CI为1.084~4.311)。单纯哮喘组中,女性血清瘦素水平与对照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P=2.930);哮喘合并代谢综合征组男、女血清瘦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0,P=4.530、4.690)。结论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该位点的多态性与哮喘相关,GG基因型患哮喘的风险较高。血清瘦素水平与女性哮喘呈正相关,尤其与哮喘合并代谢综合征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瘦素 瘦素受体基因 多态性 哮喘 代谢综合征
原文传递
经尿道120w绿激光汽化术联合保留附睾去势术治疗晚期前列腺癌67例报告e
13
作者 高健刚 朱磊一 +3 位作者 孙小庆 贺彩霞 侯四川 贾勇 《中国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120w绿激光汽化(PVP)术联合保留附睾去势术治疗膀胱出口梗阻(BOO)的晚期前列腺癌(Pca)之疗效。方法对67例晚期PCa伴BOO患者应用保留附睾去势术联合PVP等综合治疗。比较分析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 目的探讨经尿道120w绿激光汽化(PVP)术联合保留附睾去势术治疗膀胱出口梗阻(BOO)的晚期前列腺癌(Pca)之疗效。方法对67例晚期PCa伴BOO患者应用保留附睾去势术联合PVP等综合治疗。比较分析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MFR)、残余尿以及血清总PSA值情况。采用问卷调查保留附睾去势患者的满意度。结果67例手术均一次成功,未发生大出血和电切综合征(TURS),无术后阴囊血肿等并发症。PVP平均时间(65士12)min,保留附睾、附睾成形及睾丸切除平均时间(28士9)min。患者对去势术的满意度达到(59/62)88.1%。术后随访10~38个月,平均26个月。67例均获随访。癌性死亡28例,非癌性死亡8例。术后患者排尿梗阻症状明显改善,术前IPSS(25.94±11.8)分,术后3个月的IPsS(9.1土0.5)分(P〈0.05);MFR术前平均(6.5±2.9)ml/s,术后3个月(13.2±4.1)m1/s(P〈0.05);术前残余尿(1674±41)m1,术后3个月残余尿(304±13)ml(P〈0.05);术前血清总PSA值(70.3±8.5)ng/ml,术后3个月总PSA值(15.24±1.7)ng/ml(P〈0.05)。术后有少数患者出现尿频和急迫性尿失禁。结论对晚期PCa病人伴BOO行PVP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能迅速解除BOO症状,适用于高危患者,保留附辜去势术安全、经济且满足患者对外观形态和心理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外科学 激光疗法 睾丸切除术
原文传递
倒换床位流程单的设计与应用
14
作者 王琳 张莉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年第24期2959-2961,共3页
目的科学合理地对科室内患者进行倒换床位,避免引发护理风险。方法采用倒换床位流程单,规范倒换床位行为,将实施前(2010年1-12月)作为对照组,实施后(2011年1—12月)作为观察组,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调换床位率、患者满意度、护... 目的科学合理地对科室内患者进行倒换床位,避免引发护理风险。方法采用倒换床位流程单,规范倒换床位行为,将实施前(2010年1-12月)作为对照组,实施后(2011年1—12月)作为观察组,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调换床位率、患者满意度、护理人员满意度及倒换床位相关事件。结果使用倒换床位流程单后调换床位数率明显下降(17.5%比3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95,P〈0.05);患者对护理管理满意度上升(97.0%比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5,P〈0.05);护理人员满意度上升(96.0%比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96,P〈0.05);未发生因倒换床位引起的护理风险。结论倒换床位流程单设计合理,简便、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管理 护理风险 倒换床位流程单 应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