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与口腔矫治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关系变化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奇民 姜明 +8 位作者 童磊 刘文君 郭庆园 仇静 杨芳 郭大伟 韩金宏 王莹 陈正岗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7年第5期23-27,共5页
目的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与口腔矫治器(OA)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关系变化情况。方法患有OSAHS患者47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CPAP治疗21例,B组OA治疗26例,观察记录其治疗前、治疗1年后全口石膏模型上的... 目的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与口腔矫治器(OA)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关系变化情况。方法患有OSAHS患者47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CPAP治疗21例,B组OA治疗26例,观察记录其治疗前、治疗1年后全口石膏模型上的关系相关变量。结果两治疗组在治疗1年后发现,其后牙区咬合接触点数量比治疗前存在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OA组与CPAP组比较,覆胎(-1.4±1.1)mm、覆盖(-1.1±0.9)mm及下颌前移(-1.2±1.6)mm明显减小,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CPAP与OA治疗OSAHS都可能导致关系变化,而应用口腔矫治器治疗时殆关系变化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口腔矫治器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arburg效应及其关键酶在口腔鳞状细胞癌治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侯佳丽 王钧正 +1 位作者 张鹏 刘静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4期621-624,共4页
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侵袭性强、复发率高、预后差的特点。恶性肿瘤细胞最显著的能量代谢特点是即使在氧气供应充分的情况下,也主要由糖酵解而非氧化磷酸化获取能量,这种肿瘤细胞糖酵解异常活跃的现... 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侵袭性强、复发率高、预后差的特点。恶性肿瘤细胞最显著的能量代谢特点是即使在氧气供应充分的情况下,也主要由糖酵解而非氧化磷酸化获取能量,这种肿瘤细胞糖酵解异常活跃的现象称为Warburg效应。了解肿瘤葡萄糖代谢异常对OSCC的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Warburg效应及糖酵解关键酶在OSCC治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为OSCC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肿瘤 肿瘤 鳞状细胞 Warburg效应 糖酵解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铸瓷高嵌体用于后牙根管治疗后牙体修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曹桂珍 吕文芳 +2 位作者 李亚芹 彭斐 郭大伟 《口腔医学》 CAS 2017年第8期712-716,共5页
目的探讨IPS e.max Press全瓷改良高嵌体修复根管治疗后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79例患者的182颗根管治疗后牙为观察对象,采用IPS e.max press全瓷改良高嵌体修复。6~48个月后进行回访检查,采用改良USPHS评估标准进行修复体质量分级评估... 目的探讨IPS e.max Press全瓷改良高嵌体修复根管治疗后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79例患者的182颗根管治疗后牙为观察对象,采用IPS e.max press全瓷改良高嵌体修复。6~48个月后进行回访检查,采用改良USPHS评估标准进行修复体质量分级评估,Kaplan-Meier方法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4例修复体的边缘嵴处发生局部崩瓷,未影响邻接关系,观察期结束时,修复体完整性均未发生进一步损坏。未观察到彻底失败的病例。Kaplan-Meier估计修复体4年的功能性生存率为100%,完全性修复率97.8%(SE=0.01)。根据改良USPHS评估标准,大多数病例的修复体质量达到临床优良的等级,无临床不满意或差的病例。结论 IPS e.max Press全瓷改良高嵌体可作为后牙根管治疗后牙体修复的一种可靠的修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体预备 高嵌体 铸造陶瓷 根管治疗 后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瓷高嵌体用于根管治疗后牙牙体修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0
4
作者 曹桂珍 郭大伟 +3 位作者 李亚芹 彭斐 杨芳 卢恕来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7年第2期87-92,共6页
目的:评价铸瓷高嵌体修复根管治疗后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68例患者的397颗根管治疗后牙为观察对象,采用铸瓷高嵌体修复。由两位医师进行临床随访检查,根据改良美国公共卫生机构评价标准进行质量分级评估。结果:6-61个月的观察期内,... 目的:评价铸瓷高嵌体修复根管治疗后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68例患者的397颗根管治疗后牙为观察对象,采用铸瓷高嵌体修复。由两位医师进行临床随访检查,根据改良美国公共卫生机构评价标准进行质量分级评估。结果:6-61个月的观察期内,3例修复体脱落,重新粘接后继续行使功能。6例修复体边缘嵴发生局部崩瓷,调磨抛光处理后,修复体未发生进一步的损坏。部分病例的修复体质量达到临床优良的等级,无临床不满意或差的病例。结论:铸瓷高嵌体可作为修复根管治疗后牙的一种可行的修复方式,并且在美学、生物学、功能学方面的性能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嵌体 铸造陶瓷 根管治疗 后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及D-二聚体动态检测对儿童脓毒症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6
5
作者 王莹 王晓琴 +2 位作者 陈正岗 李红 刘秀琴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7年第11期100-102,共3页
目的研究血浆动态检测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D-二聚体(D-D)水平在儿童脓毒症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儿科脓毒症患儿45例为观察组,并收集同期儿外科住院患儿48例作为对照组,检测30分钟内、6小时、24小时血浆PCT、I... 目的研究血浆动态检测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D-二聚体(D-D)水平在儿童脓毒症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儿科脓毒症患儿45例为观察组,并收集同期儿外科住院患儿48例作为对照组,检测30分钟内、6小时、24小时血浆PCT、IL-6、D-D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治疗30分钟内、6小时、24小时脓毒症组患者各时间点PCT、IL-6、D-D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PCT在入院6小时最高,随着治疗进展逐渐下降,IL-6、D-D在入院第24小时最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PCT、IL-6及D-D水平与治疗时间无明显关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浆PCT、IL-6及D-D含量检测有助于儿童脓毒症的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并且对患儿预后判断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儿童 降钙素原 白介素-6 D-二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患儿T细胞亚群、NK细胞及细胞因子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5
6
作者 王莹 王晓琴 +3 位作者 宋爱琴 孙立荣 李红 陈正岗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8年第2期178-180,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T细胞亚群、NK细胞、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探讨急性ITP患儿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6例急性ITP患儿及24例对照儿童外周...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T细胞亚群、NK细胞、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探讨急性ITP患儿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6例急性ITP患儿及24例对照儿童外周血T细胞亚群、NK细胞比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定量方法检测两组儿童外周血IL-2、IL-4和TNF-α的水平,并采用t检验和直线相关分析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急性ITP患儿CD3^+、CD4^+、CD4^+/CD8^+细胞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CD8^+细胞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NK细胞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IL-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IL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TNF-α与IL-4水平呈明显负相关(P<0.001)。结论急性ITP患儿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同时存在细胞因子紊乱,可能是辅助性T细胞优势疾病,NK细胞与儿童急性ITP发病机制的关系尚不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T细胞亚群 NK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功能矫治器矫治骨性Ⅱ类错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宋宇 于燕玲 +1 位作者 沈红 张君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6-408,共3页
目的探讨Twin-block、Activator和Herbst功能矫治器治疗骨性Ⅱ类错的临床疗效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选择使用Twin-block、Activator和Herbst功能矫治器矫治成功的60例骨性Ⅱ类错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使用矫治器的不同,将其分为Twin-bl... 目的探讨Twin-block、Activator和Herbst功能矫治器治疗骨性Ⅱ类错的临床疗效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选择使用Twin-block、Activator和Herbst功能矫治器矫治成功的60例骨性Ⅱ类错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使用矫治器的不同,将其分为Twin-block组、Activator组和Herbst组,每组均为20例患者。在正畸治疗前和功能矫治完成后(第一恒磨牙建立中性关系)对每位患者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对其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值进行比较。结果3组患者功能矫治器治疗后,矢状向关系上ANB角、SNB角、Go-Gn、Co-Gn、L1-MP的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垂直向关系上N-Me、ANS-Me、S-Go、SN-MP及Co-Go的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与Twin-block组、Activator组相比,Herbst组患者下前牙的唇倾(L1-MP)更明显,但抑制上前牙前倾(U1-SN)的效果不明显。3组患者上颌向前生长(Ptm-A)及垂直向变化(OB、N-Me、ANS-Me、S-Go、Co-Go)无明显差异。结论Twin-block、Activator和Herbst矫治器对骨性Ⅱ类错的早期矫治机制是相似的,但Herbst矫治器对下颌的矫形和下前牙的唇倾作用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矫治器 骨性Ⅱ类错[牙合] 头影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底冠形态设计对氧化锆全冠抗折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李亚芹 吕文芳 +7 位作者 曹阳 曹桂珍 彭斐 杨芳 卢恕来 于江波 陈书兰 郭大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基底冠设计对氧化锆全冠抗折强度的影响,以探索最佳的基底冠设计来提高氧化锆全冠的抗折性能。方法:设计并制作4组不同颈环高度的氧化锆冠,分别为:A组0.00 mm、B组1.00 mm、C组2.00mm、D组颈环最高点为外形高点位置,每组7... 目的:探讨不同基底冠设计对氧化锆全冠抗折强度的影响,以探索最佳的基底冠设计来提高氧化锆全冠的抗折性能。方法:设计并制作4组不同颈环高度的氧化锆冠,分别为:A组0.00 mm、B组1.00 mm、C组2.00mm、D组颈环最高点为外形高点位置,每组7颗,万能试验机测试其断裂载荷,体式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破损形态。结果:A、B、C、D四组断裂载荷均值分别为1.56KN、1.83KN、1.95KN、2.27KN,4组断裂载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D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氧化锆全瓷冠破损方式为崩瓷及脱瓷,四组破损方式的构成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基底冠的形态设计可以影响氧化锆全冠的抗折强度,且随着颈环高度的增加抗压强度呈增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 牙冠 颈环 抗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膜下注射地塞米松与甲泼尼龙对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陈正岗 杜兴莉 +8 位作者 迟增鹏 王少如 王莹 赵开 周男 童磊 王奇民 韩红钰 李文健 《中国医刊》 CAS 2021年第8期913-916,共4页
目的评价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前黏膜下注射地塞米松与甲泼尼龙对控制其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口腔科,需要翻瓣、去骨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评价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前黏膜下注射地塞米松与甲泼尼龙对控制其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口腔科,需要翻瓣、去骨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地塞米松组(28例)、甲泼尼龙组(25例)、对照组(27例),前两组分别在局部麻醉后于下颌阻生智齿颊侧前庭沟黏膜下注射地塞米松8mg、甲泼尼龙40mg,对照组不注射任何药物,比较三组患者术后局部肿胀、疼痛、张口受限的发生情况。结果地塞米松组7d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第3天地塞米松组VAS评分低于其他两组,术后第4天地塞米松组VAS评分低于甲泼尼龙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术后第2天,地塞米松组与其他两组比较,肿胀程度较轻,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第2天地塞米松组张口受限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第7天三组患者开口度基本恢复至术前正常状态,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前黏膜下注射地塞米松8mg可安全、有效地减轻术后肿胀、疼痛、张口受限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黏膜下注射 下颌阻生智齿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台一体冠在单颗后牙种植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宁波 刘文霞 +4 位作者 居云梦 杨芳 陈正岗 卢恕来 郭大伟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9年第6期332-336,共5页
目的:评价基台一体冠应用于后牙区单颗牙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11月至2018年6月于青岛市市立医院口腔科就诊并完成单颗后牙种植修复的患者167例,其中70例采用螺丝固位基台一体冠,97例采用粘接固位。... 目的:评价基台一体冠应用于后牙区单颗牙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11月至2018年6月于青岛市市立医院口腔科就诊并完成单颗后牙种植修复的患者167例,其中70例采用螺丝固位基台一体冠,97例采用粘接固位。收集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调查患者的满意度。结果:修复完成后6至37个月,种植体存留率均为100%;与粘接固位组相比,基台一体冠组的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量降低(P<0.05),改良菌斑指数及改良出血指数明显改善(P<0.05),满意度无明显差异(P>0.05)。基台一体冠组4例崩瓷,1例修复体松动;粘接固位组2例崩瓷,3例冠脱落。结论:基台一体冠应用于后牙区单颗牙缺失的种植修复,在观察时间内临床修复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丝固位 基台一体冠 种植义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曲余弦函数模拟上颌前部弓形宽度、深度和弧长之间的相互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宇 李涛 +1 位作者 周彦恒 林久祥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4期434-436,共3页
目的:探讨上颌尖牙间宽度(W)、前牙弓深度(D)与前牙弓周长(L)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咬合的影响。方法:利用多曲余弦函数描述前部牙弓的形态,建立数学模型来编程计算三者间的关系。结果:在D不变时,W每增加1mm将提供约0.8mm的L;D每减小或增... 目的:探讨上颌尖牙间宽度(W)、前牙弓深度(D)与前牙弓周长(L)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咬合的影响。方法:利用多曲余弦函数描述前部牙弓的形态,建立数学模型来编程计算三者间的关系。结果:在D不变时,W每增加1mm将提供约0.8mm的L;D每减小或增大1mm,需要W增大或减小约1.8~2.0mm;在一定程度上,上下牙量的不调可通过调整W来缓解、消除。结论:在精细调整阶段,应注意W、D与L之间相互关系的变化对最终良好关系建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牙间宽度 牙弓深度 牙弓周长 咬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部弓形的不同形态对弓形弧长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宋宇 于艳玲 +2 位作者 周彦恒 林久祥 王子辉 《口腔医学》 CAS 2008年第5期242-243,共2页
目的探讨上颌前部弓形在其深度与宽度一定时,其形态的不同对牙弓弧长的影响。方法选用圆形、椭圆形、抛物线形、双曲线形、悬链形和多曲余弦函数弓形来模拟上颌前部牙弓的形态。在前部弓形的深度与宽度一定时建立数学模型。结果前部弓... 目的探讨上颌前部弓形在其深度与宽度一定时,其形态的不同对牙弓弧长的影响。方法选用圆形、椭圆形、抛物线形、双曲线形、悬链形和多曲余弦函数弓形来模拟上颌前部牙弓的形态。在前部弓形的深度与宽度一定时建立数学模型。结果前部弓形深度与宽度不变时,采用不同形状的弓形所获得的前牙弓弧长是不同的。由大到小的依次排序为:多曲余弦函数、圆形、椭圆形、悬链形、抛物线形、双曲线形。结论使用不同形态的弓形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牙弓弧长,从而可能影响牙弓的拥挤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弓形态 牙弓弧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磊 郑建金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7年第6期966-968,共3页
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能力,使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癌症的细胞疗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式显示了它的作用。不同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具有不同的性质,然而,不同的间充质干细胞在抗癌的应用中并没有被完全研究透彻,间充... 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能力,使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癌症的细胞疗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式显示了它的作用。不同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具有不同的性质,然而,不同的间充质干细胞在抗癌的应用中并没有被完全研究透彻,间充质干细胞的来源不同,对肿瘤的作用不同。一些研究显示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可抑制恶性肿瘤细胞的生长,也有部分文献表明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促进恶性肿瘤细胞的生长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 恶性肿瘤 趋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移注意力法对牙源性颌骨囊肿手术患者焦虑和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崔倩 路靖 +4 位作者 盛善桂 李文健 迟增鹏 王少如 苟丽娟 《中国医刊》 CAS 2020年第11期1267-1269,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转移注意力的心理干预方法对牙源性颌骨囊肿手术患者疼痛和焦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口腔科就诊的168例接受牙源性颌骨囊肿手术患者,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 目的探讨分析转移注意力的心理干预方法对牙源性颌骨囊肿手术患者疼痛和焦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口腔科就诊的168例接受牙源性颌骨囊肿手术患者,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治疗的同时增加转移注意力的心理干预方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疼痛和焦虑程度。结果术后,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和疼痛数字评分法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转移注意力的心理干预方法可以减少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焦虑情绪,缓解术后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注意力法 颌骨囊肿 心理护理 疼痛 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urlow术式及改良兰式修复浅Ⅱ度腭裂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曾远胜 卢忠林 +1 位作者 黄娴君 陈正岗 《广东牙病防治》 2013年第4期193-195,共3页
目的对比Furlow术式及改良兰式对浅Ⅱ度腭裂的修复效果,评价这两种手术方式对于修复此类腭裂的优劣。方法 50例浅Ⅱ度腭裂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使用Furlow术式,B组使用改良兰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软腭延长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目的对比Furlow术式及改良兰式对浅Ⅱ度腭裂的修复效果,评价这两种手术方式对于修复此类腭裂的优劣。方法 50例浅Ⅱ度腭裂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使用Furlow术式,B组使用改良兰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软腭延长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 d平均体温及术后语音改善的程度。结果两种术式在术后软腭延长长度方面,Furlow术式优于改良兰式,前者为(0.794±0.198)cm,后者为(0.118±0.076)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928,P<0.001)。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 d平均体温及术后语音改善程度,2种术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术式均可用于浅Ⅱ度腭裂的修复,但Furlow术式在延长软腭方面优势明显,对于不同类型腭裂可选用个体化修复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裂 Furlow术式 改良兰式 个体化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斜种植方案用于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丽 曹阳 郭大伟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8年第7期9-10,共2页
目的探索倾斜植体在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4月到2016年2月间,13例患者均倾斜植入ITI种植体,共21颗植体。其中单冠修复3例,联冠修复4例,固定桥修复7例。经过3个月愈合期后,行修复治疗,修复方式为粘结固位。种植... 目的探索倾斜植体在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4月到2016年2月间,13例患者均倾斜植入ITI种植体,共21颗植体。其中单冠修复3例,联冠修复4例,固定桥修复7例。经过3个月愈合期后,行修复治疗,修复方式为粘结固位。种植体负载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进行X线及临床检查。结果倾斜种植修复后,种植体无松动及脱落。随访时间为24个月,倾斜种植体的累积成功率为100%,修复成功率为100%。结论倾斜植入对于上颌后牙骨量不足的患者来说是一种可靠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 牙槽骨骨量不足 倾斜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对人舌鳞癌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17
作者 黄磊 董刚 +5 位作者 徐晓娜 李涛 李凤梅 李娜娜 俆玥 郑建金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8年第9期1348-1352,共5页
目的:探讨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对人舌鳞癌细胞(Cal-27)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其相关特异性蛋白表达机制。方法:将Cal-27细胞移植到BALB/c裸小鼠皮下,待裸鼠肿瘤体积达到50mm3成瘤标准后通过裸鼠尾静脉注射经GFP绿色荧光蛋白标记... 目的:探讨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对人舌鳞癌细胞(Cal-27)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其相关特异性蛋白表达机制。方法:将Cal-27细胞移植到BALB/c裸小鼠皮下,待裸鼠肿瘤体积达到50mm3成瘤标准后通过裸鼠尾静脉注射经GFP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HUC-MSCs,然后研究HUC-MSCs对预先建立的Cal-27细胞移植瘤生长状况的影响。为了阐明其发生机制,我们对具体阳性实验组及阳性对照组肿瘤组织的细胞增殖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Myc、β-catenin的相对mRNA表达量进行了q-PCR分析实验。结果:在预先建立人舌鳞癌的体内模型中,通过尾静脉注射的经GFP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HUCMSCs可以在肿瘤组织内富集并可抑制肿瘤生长。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我们发现阳性实验组相较于阳性对照组肿瘤组织细胞内Bax的mRNA表达量上调,Bcl-2、β-catenin、c-Myc的mRNA表达量下调。结论:HUC-MSCs通过促进Bax/Bcl-2形成同源二聚体以及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可抑制Cal-27细胞移植瘤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C-MSCs Cal-27 趋向性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治疗眶下壁及上颌窦前壁骨折
18
作者 高娴 吕文芳 +1 位作者 李永团 郭朝斌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8年第8期455-456,共2页
眶下壁骨折会出现复视、眼球内陷、眼球运动障碍等临床表现。面部受到大力冲击时会出现上颌窦前壁骨折,严重的可导致面部塌陷畸形。这两类骨折临床多见,可采取各种方法进行整复。但不同方法会存在一定缺点,比如暴露不全、遗留瘢痕及面... 眶下壁骨折会出现复视、眼球内陷、眼球运动障碍等临床表现。面部受到大力冲击时会出现上颌窦前壁骨折,严重的可导致面部塌陷畸形。这两类骨折临床多见,可采取各种方法进行整复。但不同方法会存在一定缺点,比如暴露不全、遗留瘢痕及面部麻木等。我们采用经鼻内镜泪前隐窝入路的方式,可以避免上述并发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骨折 上颌窦 泪前隐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与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鲁旭飞 陶匀雅 +9 位作者 童磊 王奇民 韩金宏 王莹 刘文君 仇静 郭庆圆 杨芳 郭大伟 陈正岗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7年第5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舌癌术后无瘤生存3年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临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舌癌患者57例,自主完成华盛顿大学生存质量问卷,问卷包含疼痛、外形、活动能力、娱乐、吞咽、咀嚼、语言、肩部功能、味觉、唾液、情绪和焦虑共12项功能主观评价... 目的探讨舌癌术后无瘤生存3年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临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舌癌患者57例,自主完成华盛顿大学生存质量问卷,问卷包含疼痛、外形、活动能力、娱乐、吞咽、咀嚼、语言、肩部功能、味觉、唾液、情绪和焦虑共12项功能主观评价。每项3~5个等级,Likert计分,最高状态级或正常功能定为100分,最低状态级或最严重功能丧失定为0分,分析结果中可能的临床影响因素。结果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肿瘤部位、颈淋巴清扫方式、皮瓣修复方式及是否化疗对舌癌术后的生存质量无影响(P>0.05),而吸烟、T分期、N分期、是否放疗可影响舌癌术后的生存质量(P<0.05)。结论华盛顿大学生存质量问卷是有效的舌癌患者生存质量评价工具,可为舌癌的临床资料管理及治疗方案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癌 生存质量 远期 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皮片在头面部皮肤癌术后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何宗轩 廖奕翔 +8 位作者 韩红钰 周建华 童磊 郭大伟 杨芳 郭庆圆 仇静 王奇民 陈正岗 《中国医刊》 CAS 2018年第5期531-533,共3页
目的探讨腹部皮片修复头面部皮肤癌术后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选取在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本院口腔颌面外科应用腹部皮片修复面部皮肤癌术后软组织缺损的患者18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肿瘤扩大切除术,病灶切除后皮肤缺损范围为2cm&... 目的探讨腹部皮片修复头面部皮肤癌术后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选取在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本院口腔颌面外科应用腹部皮片修复面部皮肤癌术后软组织缺损的患者18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肿瘤扩大切除术,病灶切除后皮肤缺损范围为2cm×3cm~6cm×7cm。腹部皮片切取范围为2cm×3cm~7cm×8cm,腹部皮片移植同期修复术后面部软组织缺损,油纱加压缝合。结果 18例腹部皮片均顺利成活。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9个月,除1例死于鳞癌转移外,其余17例均无复发,皮片质地、色泽恢复良好。结论腹部皮片制备简便,修复头面部皮肤癌术后缺损成功率较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面部 皮肤恶性肿瘤 修复 皮片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