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肠道定植和感染的情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丽红 董泽华 +4 位作者 何宏 李静 单亮 苏媛 刘涵云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5期315-326,共12页
目的:了解我院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 ICU)患者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ales, CRE)肠道定植情况,分析我院ICU患者CRE肠道定植、ICU患者CRE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ICU患者CRE肠道定植与CRE... 目的:了解我院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 ICU)患者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ales, CRE)肠道定植情况,分析我院ICU患者CRE肠道定植、ICU患者CRE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ICU患者CRE肠道定植与CRE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2年10月至2023年7月入住我院ICU并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197例患者,对其进行常规肛拭子筛查,记录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生化指标等,根据筛查结果将患者分为CRE肠道定植组和CRE非定植组,根据患者此次住院期间是否发生感染,分为CRE感染组和非CRE感染组;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我院ICU患者CRE肠道定植率为10.2% (20/197),定植菌株类型以克雷伯菌属为主,耐药机制以产金属酶为主,替加环素的耐药率最低;CRE感染率为4.1% (8/197),CRE感染菌株类型以克雷伯菌属为主,耐药机制中以产丝氨酸酶占为主,替加环素的耐药率最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 GCS)评分偏高,转诊病房个数 ≥ 2个、入住ICU次数多、有碳青霉烯类药物暴露史、住院期间使用抗生素种类较多、天数较长,存在各种引流管是ICU患者CRE肠道定植的危险因素;转诊病房个数 ≥ 2个、住院期间抗生素使用种类 ≥ 3种,是ICU患者CRE感染的危险因素;肛拭子主动筛查与CRE感染存在一致性,肛拭子主动筛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CRE感染情况。结论:GCS评分偏高,转诊病房个数 ≥ 2个、入住ICU次数多、住院期间使用抗生素种类 ≥ 3个、使用天数较长,存在各种引流管的这部分ICU患者更易发生CRE肠道定植;转诊病房个数 ≥ 2个、住院期间抗生素使用种类 ≥ 3种两部分ICU患者在住院期间越易发生CRE感染;CRE感染和CRE肠道定植存在相关性,CRE肠道定植的患者更易发生CRE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 肠道细菌定植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心理干预对综合性医院临床护士焦虑抑郁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王晓林 王春莲 +3 位作者 赵晖 李冉 刘好 郭宗君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8年第5期548-551,共4页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干预对综合性医院临床护士焦虑及抑郁心理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某医院383名护士进行筛查,筛查出SAS、SDS评分超出常模的护士104名,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3名)和对照组(51名)。...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干预对综合性医院临床护士焦虑及抑郁心理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某医院383名护士进行筛查,筛查出SAS、SDS评分超出常模的护士104名,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3名)和对照组(51名)。观察组进行每周1次、每次2h、共12周的综合团体心理干预,对照组仅参加其中的心理专题讲座。比较两组护士干预前后SAS、SDS评分,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实施团体心理干预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653、25.927,P<0.05);观察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变化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720、25.282,P<0.05)。结论团体心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护士的焦虑及抑郁心理,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在综合性医院有很好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 护士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科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教学模式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姜涛 姜靖 +3 位作者 王仁萍 周杨 吴瑗 徐丽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2109-2111,共3页
针对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教学,我们一改以往的"全盘倾注"、"照本宣科",进行了"点对点"模式探讨,对眼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有效施教,举一反三,加强对新型研究生的培养。所谓"点对点",是指教学内... 针对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教学,我们一改以往的"全盘倾注"、"照本宣科",进行了"点对点"模式探讨,对眼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有效施教,举一反三,加强对新型研究生的培养。所谓"点对点",是指教学内容"点对点",教学方式"点对点",教学指导"点对点",教学考核"点对点"。即内容不需全,要精炼,教学内容不再全盘倾注、照本宣科,而是选择经典、重点、难点;方式不限讲,要训练,教学方式多样,不仅讲授,还有多媒体演示,现场示教,手术带教,实验室指导,论文撰写训练,论文报告会,临床思维、手术基本功、病历书写训练等;指导不限时,要效果,教学指导不仅限于导师,各级医师都有不同的带教任务,保证效果;考核不打分,要实践,教学考核不是一张试卷,而是临床技能实践、病历书写实践、手术基本功实践、临床流程实践、实验技能实践、论文撰写实践等。通过"点对点"的教学模式,将会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打下较好的临床实践基础,并养成持续学习、自我学习、终生学习的良好习惯,为他们今后的知识更新、为他们未来的执业生涯奠定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 专业学位研究生 临床教学 点对点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科专业型研究生临床培养中典型病例的示范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哲 姜涛 +1 位作者 姜靖 王仁萍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919-921,共3页
随着研究生招生观念的转变,招收的医学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比重越来越大,对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也越来越注重实用。我们在眼科专业型研究生临床培养中,增加病房临床实践时间,特别注重典型病例的示范作用,每一个专业组都会结合自己专业... 随着研究生招生观念的转变,招收的医学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比重越来越大,对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也越来越注重实用。我们在眼科专业型研究生临床培养中,增加病房临床实践时间,特别注重典型病例的示范作用,每一个专业组都会结合自己专业的特点,将典型病例的特点从各个角度展示给广大研究生们,培养其临床诊治思辨能力,培训其显微手术技巧,从临床病历书写到记录总结,结合文献复习,拓展知识结构,锻炼专业型研究生论文书写能力,并以典型病例为基础,扩展知识覆盖面,引申注意事项及特殊病例的诊治。这套严格的培养体系,使专业型研究生能举一反三,从典型病例、重点病例中获取对该种病情的最直观的全景了解与熟悉,以最少的时间掌握最多的临床知识,丰富临床经验,为将来工作岗位中的考核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 专业型研究生 临床培养 典型病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青霉烯耐药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与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石新艳 荆艳 +4 位作者 赵春玲 王虹 王升英 秦文 齐卫卫 《精准医学杂志》 2019年第6期543-546,549,共5页
目的 了解碳青霉烯耐药革兰阴性菌(CR-GNB)血流感染的发生率、病原菌的种类及分布情况;分析疾病危险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为早期诊断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6年1月-2017年12月入住我院的11 231例患者中发生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情况... 目的 了解碳青霉烯耐药革兰阴性菌(CR-GNB)血流感染的发生率、病原菌的种类及分布情况;分析疾病危险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为早期诊断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6年1月-2017年12月入住我院的11 231例患者中发生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其中将发生CR-GNB血流感染的住院患者作为CR-GNB组,将发生碳青霉烯敏感革兰阴性菌(CS-GNB)血流感染的住院患者作为CS-GNB组。对两组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与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1 231例住院患者中发生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者292例(2.60%),CR-GNB血流感染者83例(0.74%),CS-GNB血流感染者209例(1.86%)。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循环系统疾病、肺部疾病、糖尿病、肝脏疾病、年龄≥65岁、ICU住院、复数菌性血流感染、二联抗菌药物应用、三联抗菌药物应用、碳青霉烯类药物应用、机械通气、中心静脉置管、留置导尿管、手术等为CR-GNB血流感染的可能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肝脏疾病、糖尿病、ICU住院、机械通气、三联抗菌药物应用等为CR-GNB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在临床中应加强感控措施,特别是对CR-GNB血流感染的影响因素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以防止CR-GNB血流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巴配能类 抗药性 细菌 革兰氏阴性菌感染 危险因素 体征和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上或脐下观察孔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性切除术中的选择
6
作者 邢智远 张凤娟 +1 位作者 谭晓杰 江海涛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4年第11期825-829,共5页
目的:比较脐上与脐下观察孔位置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为71例患者行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根据观察孔位置分为脐上组(n=37)与脐下组(n=34)。对比分析两组手术切皮至... 目的:比较脐上与脐下观察孔位置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为71例患者行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根据观察孔位置分为脐上组(n=37)与脐下组(n=34)。对比分析两组手术切皮至淋巴结清扫完成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均由同一团队完成。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及严重并发症发生。脐上组切皮至淋巴结清扫完成时间短于脐下组[(118.8±5.2)min vs.(140.6±8.4)min,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脐下组[(29.7±6.2)mL vs.(32.7±5.5)mL,P<0.05],淋巴结清扫数量多于脐下组[(35.4±5.2)枚vs.(32.7±5.5)枚,P<0.05]。脐上组与脐下组术后住院时间[(6.7±1.2)d vs.(6.8±1.3)d,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10.8%(4/37)vs.14.7%(5/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中选择脐上观察孔具有更好的手术视野,更容易显露胰腺上缘左右区域,在清扫胰腺上缘左右区域淋巴结时更具优势,手术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远端胃癌根治术 腹腔镜检查 淋巴结切除术 观察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纤维肉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7
作者 杜忠彩 徐晨 +2 位作者 纪元元 孙苹苹 徐涛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308-309,共2页
肺纤维肉瘤是一种罕见的肺部肿瘤,具有典型的侵袭性和蔓延性,生长速度极快,病程进展迅速,预后极差。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与原发性肺癌相似,病理诊断为其确诊的金标准。本文报告1例于我院就诊的肺纤维肉瘤病人,并复习相关文献,为临床... 肺纤维肉瘤是一种罕见的肺部肿瘤,具有典型的侵袭性和蔓延性,生长速度极快,病程进展迅速,预后极差。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与原发性肺癌相似,病理诊断为其确诊的金标准。本文报告1例于我院就诊的肺纤维肉瘤病人,并复习相关文献,为临床医师诊断肺纤维肉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纤维肉瘤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氧化应激及其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的意义 被引量:24
8
作者 李晓博 牟忠卿 +4 位作者 陈丽 付艺凌 张岩 咸玉欣 侯新国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06-809,共4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中氧化应激水平,探讨氧化应激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方法:糖尿病模型鼠采用STZ诱导。36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维持组、糖尿病治疗组。喂养至12周,测定各组血糖、血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尿素氮...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中氧化应激水平,探讨氧化应激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方法:糖尿病模型鼠采用STZ诱导。36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维持组、糖尿病治疗组。喂养至12周,测定各组血糖、血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尿素氮、肌酐、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尿肌酐水平和24h尿蛋白含量。运用比色法测定肾脏皮质中抗氧化酶的活性,包括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 SOD)、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 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以及丙二醛(MDA)的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半定量测定肾脏组织中各抗氧化酶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糖尿病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各指标无显著差异。糖尿病维持组中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明显高于糖尿病治疗组和正常对照组;抗氧化酶中,TSOD、Cu-Zn SOD、CAT活性明显低于糖尿病治疗组和正常对照组,GSH-Px活性则高于糖尿病治疗组和正常对照组,Mn SOD活性在各组中无显著差异;而MDA水平则明显高于糖尿病治疗组和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维持组中GSH-Px、Cu-Zn SOD的mRNA表达水平高于其它组,而CAT mRNA的表达则低于其它组,Mn SOD的mRNA表达水平在各组无明显差异。糖尿病维持组尿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其它组,而肌酐清除率则明显低于其它组。结论:高血糖可以影响大鼠肾脏组织中抗氧化酶的表达,升高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的氧化应激水平,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应激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结果分析与干预对策 被引量:10
9
作者 苏涛 孙晓玲 +3 位作者 崔从先 高美玲 李奇峰 王芙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4965-4967,共3页
目的了解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探讨相应的预防与控制对策,减少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采用主动监测的方法,对医院2015年2月1日-2016年1月31日新生儿病房收治的所有住院患儿进行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 目的了解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探讨相应的预防与控制对策,减少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采用主动监测的方法,对医院2015年2月1日-2016年1月31日新生儿病房收治的所有住院患儿进行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监测1 307例新生儿,共发生医院感染35例,医院感染发病率2.68%;发生医院感染46例次,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3.52%;住院总日数13 019日,日感染发病率2.69‰,日感染例次发病率3.53‰;感染率与出生体质量密切相关,下呼吸道为常见感染部位。结论根据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的发生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加强目标性监测工作,针对性地采取预防与干预措施,可减少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性监测 侵入性操作 医院感染 预防与控制
原文传递
降钙素原在急性胰腺炎中的病情判断价值 被引量:8
10
作者 徐永红 闫领 +2 位作者 边城 田字彬 荆雪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30期4898-4904,共7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中的病情判断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了154例AP患者和41例健康对照人群.根据AP诊治指南将病例组分为三组:轻症组(56例)、中重症组(51例)和重症组(47例).检测受...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中的病情判断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了154例AP患者和41例健康对照人群.根据AP诊治指南将病例组分为三组:轻症组(56例)、中重症组(51例)和重症组(47例).检测受试者的血清PCT、C-反应蛋白、红细胞比容及白细胞水平.计算病例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评分(Bedside Index for Severity in Acute Pancreatitis,BISAP).比较各组间血清学指标的差异及血清PCT水平与AP患者病死率的关系.结果:血清PCT浓度在各组间均不相同:重症组>中重症组>轻症组>对照组(P=0.000).A P患者血清P C T水平与B I S A P评分呈正相关.PCT诊断SAP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7.8%和87.1%,与BISAP评分的诊断价值相当.PCT浓度高于2.0 ng/m L时,AP患者预后较差.结论:PCT可以作为早期评估AP严重程度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降钙素原 BISAP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KB1调控Peutz-Jeghers综合征错构瘤及肠上皮细胞中的上皮间质转化 被引量:5
11
作者 钟超 彭亮 +10 位作者 李冉 陈静 陈新琦 曾笛 徐晓平 王志青 陈楚弟 王亚东 李爱民 刘思德 吴保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78-1084,共7页
目的探讨LKB1在Peutz-Jeghers综合征(PJS)错构瘤及肠上皮细胞中对上皮间质转化(EMT)调控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0例PJS错构瘤标本及10例正常肠道组织中LKB1、ecadherin、vimentin蛋白的表达。Masson三色染色法分析胶原纤维沉积... 目的探讨LKB1在Peutz-Jeghers综合征(PJS)错构瘤及肠上皮细胞中对上皮间质转化(EMT)调控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0例PJS错构瘤标本及10例正常肠道组织中LKB1、ecadherin、vimentin蛋白的表达。Masson三色染色法分析胶原纤维沉积。选取NCM460人肠上皮细胞株,慢病毒转染后建立LKB1敲低及空载体稳定表达株。以CCK8实验和transwell迁移实验评价LKB1敲低对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运用WB、q PCR、免疫荧光检测LKB1敲低后对细胞中EMT相关蛋白ecadherin、vimentin、ncadherin、snail、slug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正常肠组织相比,PJS错构瘤中LKB1和ecadherin蛋白表达下降,而vimentin蛋白表达增加。Masson染色提示错构瘤中胶原纤维沉积增多,沉积面积扩大。与空载体组相比,LKB1敲低的NCM460细胞增殖、迁移能力明显增强(P<0.01),细胞中ecadherin表达降低,ncadherin、vimentin、snail、slug表达增高。结论LKB1可能通过调控EMT从而影响PJS错构瘤的形态改变及纤维化进程,提示EMT可能成为PJS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KB1 上皮间质转化 PEUTZ-JEGHERS综合征 错构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断重复应用左西孟旦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10
12
作者 张利方 刘营 +3 位作者 刘莹 王祯祯 郭孝兹 张雪娟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1年第5期612-615,共4页
目的探讨间断重复应用左西孟旦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全科医学科住院治疗的78例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左西孟旦组(43例)和对照组(35例)。所有患者均... 目的探讨间断重复应用左西孟旦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全科医学科住院治疗的78例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左西孟旦组(43例)和对照组(3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左西孟旦组在出院后3个月内间断应用左西孟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NYHA心功能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左西孟旦组NT-proBNP降幅更显著[(-2050±821)pg/ml vs.(-962±440)pg/ml,P=0.000];NYHA心功能分级、LVEF改善更明显[(-1.37±0.49)vs.(-0.97±0.29),P=0.000;(4.1±2.8)%vs.(2.3±1.9)%,P=0.001];两组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0.365,95%CI:0.187~0.712,P=0.002)。应用左西孟旦过程中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间断重复应用左西孟旦可改善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降低再入院率,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西孟旦 间断 终末期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HBV rtA181T突变与肝癌发生相关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高歌 徐永红 +2 位作者 张凤娟 韩冬梅 边城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5年第1期95-101,共7页
目的研究HBV相关肝硬化患者核苷(酸)类似物(NUCs)治疗过程中,HCC发生与HBV P区耐药突变模式及患者治疗方案的关系,为评估HCC发生风险,指导HBV相关肝硬化抗病毒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青岛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7... 目的研究HBV相关肝硬化患者核苷(酸)类似物(NUCs)治疗过程中,HCC发生与HBV P区耐药突变模式及患者治疗方案的关系,为评估HCC发生风险,指导HBV相关肝硬化抗病毒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青岛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79例基线(治疗前)为HBV相关肝硬化患者,既往服用NUCs出现疗效不佳或病毒学突破,此次住院采用焦磷酸测序检测到HBV P区耐药突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进展为HCC将病例分为肝癌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间在基线肝硬化水平(代偿期/失代偿期)、基线HBV DNA、基线ALT、基线AST、性别、年龄、HBs Ag、HBe Ag、AFP及耐药突变模式等方面的差异。根据既往初始用药,分析初始服用阿德福韦酯(ADV)患者与初始服用拉米夫定(LAM)患者在HCC发生和病毒突变模式上的差异。结果 79例患者中,有10例进展为HCC。肝癌组患者平均年龄[(58.30±6.40)岁]大于对照组[(51.64±7.69)岁](t=2.609,P=0.011);肝癌组患者平均AFP水平[(566.24±563.79)ng/ml]大于对照组[(17.32±77.04)ng/ml](t=-7.879,P=0.000);肝癌组出现rt A181T突变的比例(70.0%)、年龄>50岁患者的比例(10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4.6%、52.2%)(χ2=6.488,P=0.011;χ2=6.365,P=0.012)。初始服用ADV出现疗效不佳或病毒学突破患者HCC发生率(23.7%)显著大于初始服用LAM出现疗效不佳或病毒学突破患者(2.8%)(χ2=5.240,P=0.022)。结论 HBV相关肝硬化患者NUCs治疗过程中,HBV rt A181T突变可能与HCC的发生有关;年龄>50岁的HBV相关肝硬化患者,服用ADV出现疗效不佳或病毒学突破,需进行HBV P区耐药突变检测,并密切监测HCC发生;肝硬化患者初始服用ADV发生耐药突变较初始服用LAM发生耐药突变可能更容易进展为H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炎病毒 乙型 核苷(酸)类似物 突变 肝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06b在胃癌中对BTG3蛋白表达的调控机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培 梁坤 +4 位作者 杨玉玲 孙力文 边城 江月萍 姜相君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774-778,共5页
目的探讨BTG3蛋白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在胃癌中表达的调控机制。方法免疫组化检测胃癌、癌旁、癌前病变组织及对照组织石蜡标本中BTG3蛋白表达情况;qRT-PCR检测胃癌细胞BTG3和miR-106b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miR-106b... 目的探讨BTG3蛋白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在胃癌中表达的调控机制。方法免疫组化检测胃癌、癌旁、癌前病变组织及对照组织石蜡标本中BTG3蛋白表达情况;qRT-PCR检测胃癌细胞BTG3和miR-106b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miR-106b模拟剂和miR-106b抑制剂后胃癌细胞中BTG3蛋白表达水平,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06b在胃癌细胞中对BTG3的调控。结果免疫组化结果:BTG3蛋白在胃癌组表达率32.50%,明显低于其余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胃癌肿瘤分期(P=0.041)及分化程度(P=0.021)有显著相关性,H.pylori阳性胃癌组BTG3蛋白表达率明显低于H.pylori阴性胃癌组(P=0.017);qRT-PCR结果提示,胃癌细胞中BTG3低表达,而miR-106b高表达;Westen blotting结果显示,转染miR-106b模拟剂或miR-106b抑制剂的胃癌细胞BTG3蛋白表达水平相应降低或升高,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显示,转染miR-106b模拟剂后野生型BTG3-3′UTR报告质粒荧光素酶活性降低(P<0.001)。结论BTG3在胃癌低表达,与胃癌分期及分化程度相关,与H.pylori感染可能有关,miR-106b在胃癌中高表达,可能通过靶向调控BTG3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G3蛋白 胃癌 癌前病变 miR-106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磷酸酯酶肠溶片治疗肝病患者腹胀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牛庆慧 边城 +4 位作者 江月萍 杨玉玲 刘培 张凤娟 张晗 《药学研究》 CAS 2015年第5期300-301,303,共3页
目的评价复合磷酸酯酶肠溶片对乙型病毒性肝炎腹胀患者的疗效,并与复方消化酶进行比较。方法107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以腹胀为主要症状的患者,分为复合磷酸酯酶肠溶片14 d组(1组)25例,复合磷酸酯酶肠溶片28 d组(2组)27例;复方消化酶14 d... 目的评价复合磷酸酯酶肠溶片对乙型病毒性肝炎腹胀患者的疗效,并与复方消化酶进行比较。方法107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以腹胀为主要症状的患者,分为复合磷酸酯酶肠溶片14 d组(1组)25例,复合磷酸酯酶肠溶片28 d组(2组)27例;复方消化酶14 d组(3组)28例,复方消化酶28 d组(4组)27例。治疗结束后观察患者腹胀的缓解率和不良反应。采用意向性分析和符合方案分析,进行卡方检验。结果复合磷酸酯酶肠溶片14 d组、复合磷酸酯酶肠溶片28 d组、复方消化酶14 d组、复方消化酶28 d组治疗后腹胀均有所缓解,行意向性分析分别为88.0%、92.6%、89.3%、96.3%,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符合方案分析分别为88.0%、96.2%、89.3%、96.0%,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磷酸酯酶肠溶片治疗肝病患者腹胀的效果好,疗效与复方消化酶相当,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磷酸酯酶肠溶片 腹胀 复方消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黏膜愈合相关血清学指标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雪莲 李航 +1 位作者 边城 徐永红 《临床医学进展》 2021年第11期4997-5001,共5页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疾病,其主要特点是结直肠黏膜的持续性炎症反应,病情轻重不等。结肠镜检查是临床上评估UC病情及活动度的金标准。内镜下黏膜愈合(Mucosal Healing MH)作为评估UC治疗效果的...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疾病,其主要特点是结直肠黏膜的持续性炎症反应,病情轻重不等。结肠镜检查是临床上评估UC病情及活动度的金标准。内镜下黏膜愈合(Mucosal Healing MH)作为评估UC治疗效果的指标,得到广泛认可。近年来,非侵入性血清学指标在UC黏膜愈合中的预测价值引起了诸多学者的关注,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对UC黏膜愈合有关的血清学指标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黏膜愈合 血清胆红素 血小板 血清球蛋白 血清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萎康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 被引量:1
17
作者 乔雪静 牛庆慧 +3 位作者 赵坤 梁坤 车聪 张翠萍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583-584,588,共3页
目的探讨逆萎康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效果。方法选取CAG病人10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分别给予逆萎康和胃复春治疗6个月。观察病人临床症状、治疗前后胃病理组织学变化,并检测胃黏膜幽门螺杆菌(Hp)清除率。结... 目的探讨逆萎康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效果。方法选取CAG病人10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分别给予逆萎康和胃复春治疗6个月。观察病人临床症状、治疗前后胃病理组织学变化,并检测胃黏膜幽门螺杆菌(Hp)清除率。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病人临床症状、胃病理组织学病变均较前明显改善(t=4.036~27.827,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评分和病理检查积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t=2.258~5.695,P〈0.05)。两组Hp清除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逆萎康是治疗CAG的有效方剂,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炎 萎缩性 逆萎康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arid1b对食管鳞癌KYSE-150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超 姜英俊 +3 位作者 孔心涓 张继生 李志远 梁坤 《精准医学杂志》 2018年第2期151-154,共4页
目的研究去甲基化酶Jarid1b对食管鳞癌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为食管鳞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以及Western-blot方法检测低分化食管鳞癌细胞系KYSE-150和高分化食管鳞癌细胞系TE-1中去甲基化酶Jarid1b、... 目的研究去甲基化酶Jarid1b对食管鳞癌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为食管鳞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以及Western-blot方法检测低分化食管鳞癌细胞系KYSE-150和高分化食管鳞癌细胞系TE-1中去甲基化酶Jarid1b、细胞角蛋白10(CK10)、细胞角蛋白13(CK13)的表达。采用慢病毒转染的方式获得能够在药物诱导时过表达Jarid1b的KYSE-150稳转细胞系,应用CCK8细胞毒性实验检测过表达Jarid1b对该细胞系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RT-q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过表达Jarid1b后细胞系CK10和CK13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RT-qPCR检测结果表明,和低分化KYSE-150细胞系相比,高分化TE-1细胞系中CK10和CK13高表达(t=22.07、38.44,P<0.05);Western-blot检测结果表明,和KYSE-150细胞系相比,TE-1细胞系中Jarid1b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CCK8实验结果显示,与未诱导的KYSE-150细胞系相比,诱导KYSE-150细胞系过表达Jarid1b24、48h后,该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下降(t=10.94、16.71,P<0.05)。RT-q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结果表明,诱导KYSE-150细胞系过表达Jarid1b以后,与未诱导的KYSE-150细胞系相比CK10和CK13的表达明显增高(t=9.706、5.23,P<0.05)。结论去甲基化酶Jarid1b过表达可以抑制低分化食管鳞癌细胞KYSE-150的增殖并促进其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肿瘤 鳞状细胞 KDM5B蛋白 角蛋白10 角蛋白13 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肺结核2例
19
作者 高扬 毕春花 +4 位作者 鞠辉 黄德瑜 张凤娟 杨超 杨玉玲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04-606,共3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治疗通常是在指南的基础上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COVID-19合并肺结核患者较罕见,指南并未提及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2020年10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西海岸院区收治2例COVID-19合并肺结核患者,经过有效的...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治疗通常是在指南的基础上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COVID-19合并肺结核患者较罕见,指南并未提及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2020年10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西海岸院区收治2例COVID-19合并肺结核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患者COVID-19痊愈,现将诊治方案报告如下,希望此经验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肺结核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信息学分析类风湿关节炎的关键生物标志物和免疫浸润
20
作者 高扬 田龙龙 毕春花 《临床医学进展》 2022年第7期6045-6060,共16页
目的:挖掘类风湿关节炎的潜在基因标志物,探究类风湿关节炎的免疫浸润情况,为进一步阐明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发展提供方向,并指导临床治疗。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下载GSE55235基因集,获得RA和健康样本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 目的:挖掘类风湿关节炎的潜在基因标志物,探究类风湿关节炎的免疫浸润情况,为进一步阐明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发展提供方向,并指导临床治疗。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下载GSE55235基因集,获得RA和健康样本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用R软件进行DEGs的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我们还进行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以进一步了解基因的功能,并利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构建基因共表达网络,并确定最重要的模块。并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互作网络,筛选出位于Top 5的关键基因。建立临床预测模型对得到的关键基因进行验证。最后,使用R软件的“e1071”,“CIBERSORT”和“parallel”包来分析疾病的免疫细胞浸润模式。结果:总共筛选了5个在RA的发生发展中最具重要意义差异基因(IGLJ3、IGHM、IGKC、IGLV1-44、GUSBP11)。生物功能分析确定了RA中的关键相关通路、基因模块和共表达网络。免疫浸润分析发现,CD8阳性T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增加,CD4阳性的静息记忆T淋巴细胞和活性肥大细胞浸润减少可能与RA的发生有关。结论:IGLJ3、IGHM、IGKC、IGLV1-44、GUSBP11基因在RA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这将有助于确定RA的新型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也为后续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全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生物信息分析 免疫细胞浸润 临床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