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治疗时机对胃石患者不同时间段内镜下碎石治疗的疗效与费用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凌云 崔铮 +2 位作者 纪风芝 姜永梅 刘福国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75-877,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时机对胃石患者内镜下碎石治疗的有效性与费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胃石患者,按照诊治时间分为3组,出现临床表现(腹痛、腹胀及呕吐等)3 d内为第1组,出现临床表现不足2周为第2组,出现临床表现超过2周以上者为第3组...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时机对胃石患者内镜下碎石治疗的有效性与费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胃石患者,按照诊治时间分为3组,出现临床表现(腹痛、腹胀及呕吐等)3 d内为第1组,出现临床表现不足2周为第2组,出现临床表现超过2周以上者为第3组,采用内镜下常规碎石加药物治疗(质子泵抑制剂和5%碳酸氢钠溶液)。结果 45例患者100.00%痊愈,无并发症发生。3组胃石患者石头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石患者应及时就诊治疗,通过内镜联合药物治疗治愈率高,并且有效降低费用,减少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石 机械碎石 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P2C19基因型与药物代谢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安向阳 王颖 +2 位作者 刘贤 崔超 周波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2期36-39,共4页
细胞色素P450(CYP450)家族是人体内最重要的药物氧化代谢酶之一,而细胞色素P4502C19(CYP2C19)是CYP450家族中重要一员,参与许多药物的氧化代谢。药物代谢酶的基因多态性被认为是个体间药物反应差异最主要的原因,CYP2C19基因多态性影响... 细胞色素P450(CYP450)家族是人体内最重要的药物氧化代谢酶之一,而细胞色素P4502C19(CYP2C19)是CYP450家族中重要一员,参与许多药物的氧化代谢。药物代谢酶的基因多态性被认为是个体间药物反应差异最主要的原因,CYP2C19基因多态性影响许多药物的代谢,并与几种常用处方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问题密切相关。根据CYP2C19基因多态性可将人群分为慢代谢型、中间代谢型、正常代谢型和超快代谢型四大类。本文主要介绍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其代谢药物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个体化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 CYP2C19 基因多态性 药物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96例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及随访分析 被引量:19
3
作者 王本学 彭丽静 +1 位作者 林存智 张海燕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23期17-20,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196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规范治疗后的复发率。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96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从患者来源、年龄、性别、发病部位进行评价,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随访记录复发情况。数... 目的:回顾性分析196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规范治疗后的复发率。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96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从患者来源、年龄、性别、发病部位进行评价,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随访记录复发情况。数据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结果农村及流动人口占77.55%(152/196),城镇人口占22.45%(44/196)。男性占74.49%(146/196),女性占25.51%(50/196)。农村及流动人口与城镇人口中男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8, P<0.05)。20岁以下占7.14%(14/196),21~40岁占31.63%(62/196),41~60岁占28.57%(56/196),61~80岁占27.55%(54/196),80岁及以上占2.04%(4/196)。单侧胸腔积液占90.82%(178/196),双侧胸腔积液占9.18%(18/196)。治疗过程中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19.9%(39/196)。服药完成率100%,经规范治疗1年后均病情稳定,失访1例。所有患者共随访420个患者年,平均随访2.15患者年/人,复发率1.03%(2/195)。胸膜增厚患者占81.63%(160/196)。结论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以单侧为主,以农村及流动人口中青年居多。经规范治疗后2年内复发率低,易形成胸膜肥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胸膜 随访
原文传递
病房鲍曼不动杆菌气溶胶检测及其携带OXA型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分析
4
作者 侯云 刘贤 +3 位作者 焦艳 高德安 赵效南 高静 《社区医学杂志》 2020年第16期1154-1157,共4页
目的耐碳青霉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为最受关注的医院获得性感染病原体。本研究通过对医院病房环境中气载鲍曼不动杆菌的检测,确定鲍曼不动杆菌气溶胶的形成,进一步鉴定鲍曼不动杆菌气源性分离株的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分析病房环境气溶胶... 目的耐碳青霉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为最受关注的医院获得性感染病原体。本研究通过对医院病房环境中气载鲍曼不动杆菌的检测,确定鲍曼不动杆菌气溶胶的形成,进一步鉴定鲍曼不动杆菌气源性分离株的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分析病房环境气溶胶中的耐药性及OXA型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方法2017年6-12月利用ANDERSEN-6级空气收集器定期收集ICU病房、呼吸内科及其走廊环境中的气载鲍曼不动杆菌;采用K-B法检测其对常用13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利用多重PCR扩增OXA型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结果共分离到非重复鲍曼不动杆菌16株,在显微镜下呈紫色,菌体球杆状,无鞭毛;8株来源于ICU病房,5株来源于呼吸内科病房。16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曲松钠、环磷酰胺、环丙沙星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接近90%,对甲氧苄氨嘧啶/新诺明、庆大霉素和他唑巴坦的耐药率为81.25%,而对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分别为75.00%、68.75%和62.50%,对氨苄青霉素/舒巴坦、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50.00%和43.50%。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16株菌中都携带有OXA-51,除分离株15外其他15株分离菌都携带OXA-23,另外两种耐药基因均未检出。结论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存在气溶胶,病房环境中气载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比较严重,OXA-23和OXA-51是其耐碳青霉烯酶类药物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气溶胶 病房 OXA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