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醛固酮对心血管的有害作用与醛固酮拮抗剂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周长宏 宋文宣 《中国医刊》 CAS 2005年第2期17-20,共4页
关键词 心血管 临床应用 醛固酮拮抗剂 有害作用 受体 分泌 肾上腺皮质 途径 核膜 经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反映心血管病的相关因子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颈动脉斑块负荷 被引量:1
2
作者 滕金龙 康维强 +2 位作者 宋达琳 任国瑞 李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2719-2721,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心血管病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4-08/2006-12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立医院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76例,男44例,女32例,年龄(60±11)岁,纳入标准:必须至少具备下列3条标准中的2条:①缺血性...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心血管病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4-08/2006-12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立医院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76例,男44例,女32例,年龄(60±11)岁,纳入标准:必须至少具备下列3条标准中的2条:①缺血性胸痛的临床病史。②心电图的动态演变。③心脏血清学标志物肌钙蛋白阳性,其中不稳定性心绞痛46例、心肌梗死30例,患者知情同意。入院后经2周内行择期冠脉造影检查。术前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分为颈动脉斑块阳性组(n=28)和颈动脉斑块阴性组(n=48)。发病时取血,应用液相蛋白芯片结合流式细胞分析方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可溶性CD40配体、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可溶性P-选择素、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常规冠状动脉造影,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纳入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76例,均进入结果分析。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与其余的炎症因子之间未见显著相关性;而这些炎症因子之间大部分存在相关性。颈动脉斑块阳性组血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水平明显低于颈动脉斑块阴性组[(1359.2±714.6),(2052.8±1700.4)ng/L,P<0.05],其他因子浓度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不稳定心绞痛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水平为(3722.2±647.9)ng/L,急性心肌梗死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水平为(2712.9±622.4)ng/L,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是独立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炎症反应以外,而反映斑块负荷的标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颈动脉斑块阳性结果可能提示纤溶系统受损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颈动脉斑块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辛伐他汀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脂和炎症反应标志物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许文亮 郭新贵 +2 位作者 徐延路 林宪如 何涛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4年第4期296-298,300,共4页
目的 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ACS)早期辛伐他汀治疗对血脂和炎症反应标志物的影响及差异 ,探讨他汀类药物在 ACS早期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ACS住院患者 12 3例 ,入院后测定血浆三酰甘油 ( TG)、总胆固醇 (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目的 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ACS)早期辛伐他汀治疗对血脂和炎症反应标志物的影响及差异 ,探讨他汀类药物在 ACS早期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ACS住院患者 12 3例 ,入院后测定血浆三酰甘油 ( TG)、总胆固醇 (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L DL -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HDL -C)、白细胞介素 -6( IL -6)和 C反应蛋白 ( CRP)水平 ,然后随机分为辛伐他汀治疗组和非辛伐他汀治疗组。出院时重复测定上述指标。同期测定 15例慢性稳定型心绞痛 ( SAP)患者和 15例健康者相同指标用于比较。结果  ( 1)ACS患者血浆 TC、L DL-C、IL -6、CRP显著高于健康者 ( P<0 .0 1) ,血浆 L DL-C、IL -6显著高于 SAP患者 ( P<0 .0 1)。 ( 2 )出院与入院时比较 ,辛伐他汀组和非辛伐他汀组血浆 IL-6、CRP显著降低 ( P<0 .0 1) ,但出院时辛伐他汀组血浆 IL-6、CRP显著低于非辛伐他汀组 ( P<0 .0 1)。 ( 3 )据入院时血浆 IL-6、CRP水平 ,把 ACS患者分别分为 IL-6、CRP高值组和低值组 ,出院与入院时比较 ,高值组和低值组血浆 IL-6、CRP均显著降低 ( P<0 .0 1,P<0 .0 1) ,但只有高值组 ,出院时辛伐他汀治疗者血浆 IL-6、CRP显著低于非辛伐他汀治疗者 ( P<0 .0 1,P<0 .0 5 )。结论  ACS患者早期辛伐他汀治疗有明显抗炎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辛伐他汀 血脂 白细胞介素-6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影像表现与冠状动脉循环血浆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水平的关系
4
作者 许文亮 郭新贵 +3 位作者 杨卫芳 林宪如 何涛 赵新闻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3年第2期85-88,共4页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影像表现与冠状动脉循环血浆内皮素 - 1( ET- 1)和一氧化氮 ( NO)水平的关系。方法  5 1例行冠状动脉造影者 ,造影前取血测定冠状静脉窦 ( CS)和冠状动脉开口 ( AO)血浆 ET- 1和 NO水平。冠状动脉腔径狭窄≥...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影像表现与冠状动脉循环血浆内皮素 - 1( ET- 1)和一氧化氮 ( NO)水平的关系。方法  5 1例行冠状动脉造影者 ,造影前取血测定冠状静脉窦 ( CS)和冠状动脉开口 ( AO)血浆 ET- 1和 NO水平。冠状动脉腔径狭窄≥ 5 0 %者为严重冠状动脉病变组 ,反之为对照组。分析记录严重冠状动脉病变组病变血管数、狭窄病变数、闭塞病变数和病变范围积分。结果  1.严重冠状动脉病变组 CS血浆 ET- 1水平 ( ET- 1CS)和 CS与AO的差值 ( ET- 1CS- AO)明显高于对照组 ( P<0 .0 5 ) ;严重冠状动脉病变组 ET- 1CS明显高于 AO血浆 ET- 1水平( ET- 1AO) ( P<0 .0 5 )。 2 .严重冠状动脉病变组 NOCS和 NOCS- AO明显低于对照组 ( P<0 .0 5 ) ;严重冠状动脉病变组NOCS明显低于 NOAO( P<0 .0 5 )。 3 .严重冠状动脉病变组 ,ET- 1CS- AO与冠状动脉病变范围积分呈显著正相关 ( P<0 .0 5 ) ,NOCS- AO与冠状动脉病变范围积分呈显著负相关 ( P<0 .0 5 )。结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影响冠状动脉循环血浆 ET- 1和 NO水平 ,粥样硬化病变范围与冠状动脉循环血浆 ET- 1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祥硬化 冠状动脉循环血浆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外周血蛋白激酶C受体蛋白表达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雷玉平 管军 +2 位作者 郭亮 邢明青 王旭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2年第4期264-267,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外周血蛋白激酶C受体蛋白(RACK1)的表达变化及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入选初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患者83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采用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积分评价其狭窄程度。患者被分为4...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外周血蛋白激酶C受体蛋白(RACK1)的表达变化及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入选初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患者83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采用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积分评价其狭窄程度。患者被分为4组:Ⅰ组(0分)即为对照组;Ⅱ组(1~10分);Ⅲ组(11~20分);Ⅳ组(>20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所有患者外周血RACK1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Ⅱ、Ⅲ和Ⅳ组的RACK1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Ⅰ组(t分别为10.62,12.90,14.00,均为P<0.05),而Ⅲ组和Ⅳ组又显著高于Ⅱ组(t分别为9.40和10.74,均为P<0.05),Ⅲ组、Ⅳ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3,P>0.05)。相关分析显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外周血RACK1 mRNA表达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存在相关性,相关系数rs=0.59(P<0.01)。结论 RACK1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外周血中表达上调,且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 蛋白激酶C受体蛋白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积分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的房间隔穿刺法在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中的临床应用
6
作者 徐文莉 郭新贵 +4 位作者 林宪如 王旭 王晏平 许文亮 赵新闻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6期723-724,共2页
目的 :评价改良的房间隔穿刺法在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 (PBMV)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 95例 ,按住院先后顺序分为A、B两组行PBMV。A组 2 7例 ,房间隔穿刺采用左房影定位法 ;B组 68例 ,采用改良的房间隔穿刺法 ... 目的 :评价改良的房间隔穿刺法在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 (PBMV)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 95例 ,按住院先后顺序分为A、B两组行PBMV。A组 2 7例 ,房间隔穿刺采用左房影定位法 ;B组 68例 ,采用改良的房间隔穿刺法 ,其余操作方法两组均相同。比较两组的成功率、并发症以及手术时间 ,并观察术前、后两组间左房压力 (LAP)、二尖瓣跨瓣压差 (MPG)及二尖瓣口面积 (MVA)有无差别。结果 :两组术后LAP、MPG均较术前明显降低 ,MVA较术前明显增加 ;术后LAP、MPG、MVA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别 ,但B组成功率明显高于A组 ,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 ,手术时间及X线曝光时间也明显缩短。结论 :改良的房间隔穿刺法安全、可靠、成功率高 ,且可显著降低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及X线曝光时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穿刺法 球囊成形术 二尖瓣狭窄 PBM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PPARα的表达变化
7
作者 侯斌 王燕 +2 位作者 孙冬雪 王青 刘伟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4年第4期225-228,共4页
目的观察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的表达变化。方法取成年雄性Wistar大鼠48只,采用自体血注入法制备脑出血模型。术后6、12、24、48、72、120 h断头取脑,应用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印迹法检测血肿周... 目的观察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的表达变化。方法取成年雄性Wistar大鼠48只,采用自体血注入法制备脑出血模型。术后6、12、24、48、72、120 h断头取脑,应用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印迹法检测血肿周围及对侧脑组织PPARα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血肿对侧脑组织相比,血肿周围脑组织PPARαmRNA和蛋白表达在出血后6 h显著升高并达高峰(P<0.05),随后降低,至48 h与血肿对侧表达量无明显差异(P>0.05);然后再次升高,120h的表达量与6 h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PARα在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动态表达变化提示其可能参与脑出血后继发性损伤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脑组织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 大鼠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殊病例行经皮球囊导管二尖瓣成形术7例
8
作者 郭新贵 徐文莉 +4 位作者 林宪如 王旭 许文亮 王晏平 赵新闻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01年第5期307-308,共2页
回顾性分析 7例风心病二尖瓣狭窄的特殊病例 (包括足月妊娠、巨大右房、右位心阵发性室上速等 )行经皮球囊成形术的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手术均获成功 ,术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心尖部舒张期杂音基本消失、心功能恢复至Ⅰ~Ⅱ级 ,血流动力... 回顾性分析 7例风心病二尖瓣狭窄的特殊病例 (包括足月妊娠、巨大右房、右位心阵发性室上速等 )行经皮球囊成形术的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手术均获成功 ,术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心尖部舒张期杂音基本消失、心功能恢复至Ⅰ~Ⅱ级 ,血流动力学显著改善 ,表明特殊病例经严格筛选后行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安全、有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病例 二尖瓣狭窄 球囊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并冠心病患者血浆P-选择素水平与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
9
作者 李鹏 郭新贵 +2 位作者 康维强 宋达琳 李梅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76-478,共3页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并发冠心病(CHD)的患者空腹血浆P-选择素水平和胰岛素敏感性、氧化修饰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MS其他指标的相互关系。方法:用液相蛋白芯片结合流式细胞仪测定单纯MS组(7例)、MS并CHD组(33例)和正常对照组(9例...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并发冠心病(CHD)的患者空腹血浆P-选择素水平和胰岛素敏感性、氧化修饰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MS其他指标的相互关系。方法:用液相蛋白芯片结合流式细胞仪测定单纯MS组(7例)、MS并CHD组(33例)和正常对照组(9例)空腹血浆P-选择素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空腹血浆胰岛素、ox-LDL水平,并收集MS的其他有关数据:腰围、体质指数、空腹血糖和血脂,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①P-选择素在正常对照组、MS组、MS并CHD组分别为(25.3±3.5)、(32.8±5.1)、(40.4±8.0)μg/L,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25,P<0.05);②空腹血浆P-选择素水平与ISI呈负相关(r=-0.478,P<0.05),与ox-LDL(r=0.342,P<0.05)、体质指数(r=0.326,P<0.05)、LDL-C(r=0.336,P<0.05)、腰围(r=0.500,P<0.05)、空腹胰岛素(r=0.467,P<0.05)呈正相关;③以空腹血浆P-选择素水平为应变量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提示,ISI、腰围、空腹真胰岛素、LDL、ox-LDL与P-选择素具有相关性(均P<0.05)。结论:MS患者P-选择素水平增加,MS并CHD的患者P-选择素增高更为明显,并与胰岛素敏感性下降、ox-LDL升高相关,可能在MS发展为CHD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冠状动脉疾病 P-选择素 胰岛素抵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